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1946发布日期:2019-12-14 00:3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上搜救与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救生衣是船舶上配备的重要救生设备,穿着救生衣可使落水人员头部露出水面,防止人员溺亡,但救生衣仅可使落水人员头部或胸部以上露出水面,胸部以下仍然浸泡在水中,对于穿着救生衣的落水人员,若得不到及时的救助,仍然会由于身体热量的逐步散失而身亡。船舶在大洋中航行时,从发现人员落水到搜寻落水人员,再到掉头施救,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大型船舶,掉头的时间更长,在这段时间内落水人员很可能已经因为身体热量的大量散失而身亡。因此,快速搜寻落水人员并在第一时间使落水人员脱离水中,并保持其体温成为施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虽然可以采用无人机快速搜寻落水人员,但如何在第一时间使落水人员脱离水中,并保持其体温,仍然缺乏简单实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第一时间使落水人员脱离水中,并保持其体温的一种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包括阀底、自动充气浮胎和手动充气浮胎,所述自动充气浮胎和手动充气浮胎围合形成闭式浮胎,自动充气浮胎和手动充气浮胎之间通过隔舱隔开,阀底设置在整个闭式浮胎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阀底底部设置若干压载水袋。

进一步地,所述压载水袋的上部设有若干进水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设置有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储气瓶和瓶头阀,瓶头阀内设置水溶性药片;手动充气浮胎设置有手动充气装置,所述手动充气装置包括储气瓶和瓶头阀,瓶头阀连接有拉绳。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向四周延伸有若干充气触角,若干充气触角分别与自动充气浮胎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闭式浮胎内部设置有进船拉绳索,进船拉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自动充气浮胎和手动充气浮胎。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和手动充气浮胎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安全阀,自动充气浮胎连通有排气补气阀,手动充气浮胎连通有吹气阀,吹气阀延伸至自动充气浮胎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的长度大于手动充气浮胎的长度,自动充气浮胎上设置有若干长扶手索和若干短扶手索。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和手动充气浮胎围合形成长椭圆型的闭式浮胎,手动充气浮胎围合成长椭圆型闭式浮胎一端的弧形面,自动充气浮胎围合成长椭圆型闭式浮胎的两个侧面及另一端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一条长扶手索,自动充气浮胎的弧形面上设置若干短扶手索。

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将收纳状态下的气胀救生装置空投至落水人员附近,遇水后,自动充气浮胎充气,落水人员由未充气的手动充气浮胎一侧登筏,登筏后将手动充气浮胎充气,此时整个气胀救生装置完全成型,落水人员在装置内部与水完全隔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收纳状态下重量轻、体积小,可由一般无人机空投,使用过程中能形成一侧敞开式的阀体,便于落水人员顺利登筏,节省体力,登筏完成后,可控制整个救生装置完全闭合,充分与水隔离,避免再次落水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释放成形状态);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压载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动充气装置示意图;

图5为手动充气装置示意图;

图中:1.自动充气浮胎;2.吹气阀;3.充气触角;4.安全阀;5.长扶手索;6.排气补气阀;7.自动充气装置;8.短扶手索;9.隔舱;10.进船拉绳索;11.筏底;12.压载水袋;13.手动充气装置;14.手动充气浮胎;15.进水孔洞;16.储气瓶;17.瓶头阀;18.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附图1-5,一种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由自动充气浮胎1、吹气阀2、充气触角3、安全阀4、长扶手索5、排气补气阀6、自动充气装置7、短扶手索8、隔舱9、进船拉绳索10、筏底11、压载水袋12、手动充气装置13、手动充气浮胎14组成。所述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围合形成闭式浮胎,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由隔舱9隔开,自动充气浮胎1与自动充气装置7、充气触角3、排气补气阀6相连,手动充气浮胎14与手动充气装置13相连,手动充气浮胎14上设有吹气阀2,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上各有一个安全阀4。进船拉绳索10连接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自动充气浮胎上设两个长扶手索5和若干短扶手索8。在由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组成的闭式浮胎底部设有筏底11,筏底11下部设有四个压载水袋12。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围合形成长椭圆型的闭式浮胎,手动充气浮胎14围合成长椭圆型闭式浮胎一端的弧形面,自动充气浮胎1围合成长椭圆型闭式浮胎的两个侧面及另一端的弧形面。所述长椭圆型闭式浮胎的两个侧面可以为直边,也可以为大弧形边。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浮胎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一条长扶手索,自动充气浮胎的弧形面上设置若干短扶手索。

自动充气装置7和手动充气装置13的基本原理与自动充气救生衣类似,充气装置一般由储气瓶和瓶头阀组成,手动充气装置的瓶头阀为手动启动型,使用时通过用力拉动充气装置上的拉绳,使拉杆转至不小于90°,刺针刺破储气瓶中的膜片,高压气体即可从储气瓶中释放,进而给手动充气浮胎14充气;自动充气装置的瓶头阀内为水溶性药片,自动充气装置遇水后,水溶性药片在水中快速溶解,瓶头阀开启,自动充气装置给自动充气浮胎1充气。

除上述记载的自动充气装置7和手动充气装置13外,本装置的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可由公知常识中救生筏、救生衣等设备所采用的任意一种充气方式进行充气。

收纳状态下,自动充气浮胎1、手动充气浮胎14和充气触角3内均不充气,装置可折叠成任意所需的形状。使用时,该装置可由无人机空投至落水人员附近,遇水后,自动充气装置7启动,给自动充气浮胎1和充气触角3充气,充气达到一定压力后,多余的气体可由与自动充气浮胎1连接的安全阀4泄出,此时该装置即可成型,充气触角3完全伸展,落水人员可抓住某一个充气触角3将装置拉至身体旁边,并抓住进船拉绳索10登筏,落水人员登筏后启动手动充气装置13,手动充气装置13给手动充气浮胎14充气,充气达到一定压力后,多余的气体可由与手动充气浮胎14连接的安全阀4泄出,此时整个装置完全成型,落水人员在装置内部可与水完全隔离,达到阻止体温继续散失的目的。落水人员登筏后,若自动充气浮胎气压不足,可由排气补气阀6用嘴进行补气,若手动充气浮胎气压不足,可由吹气阀2用嘴进行补气。

落水人员登筏后,脚部一般在手动充气浮胎14一侧,头部在自动充气浮胎一侧,因此,排气补气阀6延伸出来的长度比较短,而吹气阀2延伸出来的长度比较长,需延伸至自动充气浮胎1处,以在落水人员用嘴补气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体力。

该救生装置重量轻,收纳状态下体积小,可由一般的无人机进行空投,同时充气后,充气触角3可伸展一定距离,有效解决无人机空投精度的问题,该救生装置释放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第一时间保持落水人员的体温,为落水人员的紧急施救赢得时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在自动充气浮胎1外部布置一定数量一定长度的充气触角3,落水人员抓住任一充气触角3即可将该装置拉至身体旁边,可有效节省落水人员的体力,同时亦可有效解决无人机空投精度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自动充气浮胎向四周延伸有四个充气触角3,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充气触角的数量、长度以及装配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设有进船拉绳索10,可使落水人员登筏更方便快捷。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设有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并由隔舱9隔开,落水人员登筏时,手动充气浮胎为未充气状态,形成一个敞开式的筏体入口,落水人员由筏体入口登筏后,由落水人员控制手动充气装置13给手动充气浮胎14充气,即解决了完全成型落水人员登筏困难的问题,又解决了落水人员与水完全隔离的问题,可在第一时间保持落水人员体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落水人员体力的消耗。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在自动充气浮胎1和手动充气浮胎14上均设有安全阀4,当充气压力过剩时,多余气体可由安全阀4泄出,保证了充气浮胎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在自动充气浮胎1上设有排气补气阀6,在手动充气浮胎14上设有吹气阀2,当气压不足时可进行外部补气。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在筏底11下部设有压载水袋12,压载水袋12的上部设有若干进水孔洞15,当该装置充气成形后,水可由进水空洞15进入压载水袋12,压载水袋12可提高该装置在水中、特别是在大海上的稳定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结构尺寸、充气触角3的数量、充气系统的数量、扶手索的布置位置和数量、补气阀的位置和数量等参数,以及装置材质等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其一、发现落水人员后可在第一时间使落水人员脱离水中,并保持其体温,为紧急情况下的施救赢得时间。

其二、收纳状态下重量轻、体积小,可由一般无人机空投。

其三、成型状态下,充气触角3伸展范围广,可有效节省落水人员的体力,同时亦可有效解决无人机空投精度的问题。

其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充气浮胎1和充气触角3由自动充气装置7遇水自动充气,无需人员操作。

其五、应用广泛,本装置对空投方式不做任何限制,同时本装置亦可采取抛投的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落水人员在水中身体热量散失过快的问题,可在第一时间使落水人员脱离水中并保持其体温,为紧急情况下的施救赢得时间,且登乘过程耗费体力更少。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