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

文档序号:827509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海洋漂浮物系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海洋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浮式结构的工程正在展开。例如,大型外海养殖网箱、大型海上浮式防波系统等。与陆地固定结构不同,用于海洋资源开发的浮式海洋结构物首先必须克服海洋环境对结构物带来的各种动力因素影响。其中,系泊方式和布局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若系泊缆绳布局不合理会造成缆绳提前断裂,致使恶性事故发生。前人多考虑缆绳的布局优化,以及系泊缆绳的荷载变化,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确定缆绳型号的选取、系泊设备的设计、系泊方式以及预紧力等。这对于大型船舶等只考虑六自由度运动的案例已基本足够。然而,对于大型外海养殖网箱、大型海上浮式防波系统等框架结构,除了考虑其整体受到的波浪力和水流作用之外,还必须考虑框架结构本身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问题。如何提高系统的水平刚度和垂直刚度,减少外力矩,从而提高系泊系统回复能力和稳定性;如何能避免互相缠绕;如何保障缆索张力分配较为均匀;如何保证浮式结构的稳定性是我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本专利提出一种浮式框架性结构的系泊方法,旨在保证其整体满足系泊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浮式结构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锚绳准备,根据待系泊的浮式结构,选取一根连续锚绳;
b.缠绕点选择,在浮式结构的主体上沿浮式结构的迎浪或来流方向的中轴线选择若干个缠绕点;
c.锚绳缠绕,将锚绳缠绕在缠绕点上,并使各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
d.锚绳固定,将锚绳的两端连接在海底的系泊点上。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由于各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保证浮式结构在波流作用下整体位移,减小因浮式结构不同部分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结构破坏,达到保证其整体满足系泊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浮式结构的稳定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采用一根连续的锚绳,故保证了浮式结构上系泊时的力的连续,提高系泊系统的回复力和稳定性,保障缆索张力分配均匀,同时能避免锚绳互相缠绕。
[0006]进一步的,为提高浮式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步骤b中的缠绕点选择的依据是所述主体的具体形状及其容易导致变形的具体部位。
[0007]进一步的,为便于锚绳缠绕,所述缠绕点上设有套环,所述锚绳缠绕在所述套环上。
[0008]进一步的,为便于固定锚绳,所述套环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
[0009]所述浮式结构的主体的形状为田字形、方形或圆形。
[0010]进一步的,为进一步提高浮式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步骤c中的锚绳缠绕的圈数根据锚绳的粗细、浮式结构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施工要求确定。所述缠绕的圈数为两圈或多圈。
[0011]进一步的,为提高浮式结构的漂浮稳定性,所述步骤d中的系泊点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田字形框架浮式结构的系泊方法”的实施例一俯视示意图。
[0013]图2为“田字形框架浮式结构的系泊方法”的实施例一主视示意图。
[0014]图3为“圆形框架浮式结构的系泊方法”的实施例二俯视示意图。
[0015]图4为“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圆形框架浮式结构的系泊方法”的实施例三俯视示意图。
[0017]图6为“圆形框架浮式结构的系泊方法”的实施例三主视示意图。
[0018]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浮式结构是一个田字型的深水网箱的水面框架,其主体2为一田字形框架,预先选取一根连续锚绳1,在主体2的两侧沿浮式结构的迎浪或来流方向3的中轴线选择两个缠绕点4 (也可以在田字形框架的中间交叉处再选出一个缠绕点),先将锚绳I在一个缠绕点4上环绕两圈,紧接着,再在另一个缠绕点4上环绕两圈,在缠绕的过程中,使两个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最后将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海底两个系泊点5上,即完成安装。
[0021]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浮式结构是一个田字型的深水网箱的水面框架,其主体2为一田字形框架,预先选取一根连续锚绳1,在主体2的两侧沿浮式结构的迎浪或来流方向3的中轴线选择两个缠绕点4 (也可以在田字形框架的中间交叉处再选出一个缠绕点),在每个缠绕点4上各设置一个如图5所示的套环6,先将锚绳I在一个套环6的凹处上环绕两圈,紧接着,再在另一个套环6的凹处上环绕两圈,在缠绕的过程中,使两个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最后将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海底两个系泊点5上,即完成安装。
[0022]实施例三:
如图3-4所示,浮式结构的主体2为一圆形框架,预先选取一根连续锚绳I,在主体2的两侧沿浮式结构的迎浪或来流方向3的中轴线选择两个缠绕点4,先将锚绳I在一个缠绕点4上环绕三圈,紧接着,再在另一个缠绕点4上环绕三圈,在缠绕的过程中,使两个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最后将锚绳的两端均连接在海底的一个系泊点5上,即完成安装。
[0023]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锚绳准备,根据待系泊的浮式结构,选取一根连续锚绳(I); b.缠绕点选择,在浮式结构的主体(2)上沿浮式结构的迎浪或来流方向(3)的中轴线选择若干个缠绕点(4); c.锚绳缠绕,将锚绳缠绕在缠绕点上,并使各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 d.锚绳固定,将锚绳的两端连接在海底的系泊点(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缠绕点选择的依据是所述主体的具体形状及其容易导致变形的具体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点(4 )上设有套环(6 ),所述锚绳(I)缠绕在所述套环(6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6)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结构的主体(2)的形状为田字形、方形或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锚绳缠绕的圈数根据锚绳的粗细、浮式结构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施工要求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属步骤d中的系泊点(5)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海洋漂浮物系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加强浮式结构稳定性的系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锚绳准备,根据待系泊的浮式结构,选取一根锚绳(1);b.缠绕点选择,在浮式结构的主体(2)上沿浮式结构的迎浪或来流方向(3)的中轴线选择若干个缠绕点(4);c.锚绳缠绕,将锚绳缠绕在缠绕点上,并使各缠绕点之间的锚绳处于紧绷状态;d.锚绳固定,将锚绳的两端连接在海底的系泊点(5)上。本发明能够保证浮式框架结构在波流作用下整体位移,减小因浮式结构不同部分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结构破坏,达到保证其整体满足系泊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浮式结构的稳定性的目的。除此以外,该方法还能提高系泊系统的回复力和稳定性,保障缆索张力分配均匀,同时能避免锚绳互相缠绕。
【IPC分类】B63B21-50
【公开号】CN104590491
【申请号】CN201410847541
【发明人】罗莹莹, 詹杰民, 苏炜
【申请人】中山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