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91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对接平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O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海洋、江河的开发,水下航行器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越来越被重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研价值。但是受体积和质量限制,水下航行器所携带的能源十分有限,长时间作业时必须与对接平台建立连接以补充能量并交换信息。目前的对接平台多为固定式,需要水下航行器准确调整自身姿态才能驶入对接平台完成对接,而水下航行器对自身姿态的调整灵敏度较低,对接成功率难以保证。
[0003]中国专利201210439839.6公开的“一种欠驱动AUV水下回收装置”,主要包含一系列连杆机构,当AUV驶入后对其进行抱紧,该装置只能完全依靠AUV调整自身姿态与航向,进入该装置后才能完成回收,有很大局限性。中国专利201110382046.0公开的“一种单自由度对称式摆动驱动的大展缩比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虽可以形成一个圆柱形包围区域,但需在轴向上形成完全包裹,可能会对水下机器人造成损坏。中国专利201310217457.3公开的“自主式水下航行体漏斗形入口对接平台的基座系统”可以实现对对接系统的可靠支撑,但主要是靠加配重块的方式,本身姿态无法主动调节。中国专利201110178669.6公开的“自主水下航行器与海底观测网对接装置”可以使对接站被投放在凹凸不平的海底上时,通过平衡重物和万向节使导口一直保持水平状态,这样需要水下航行器的精确调整才能完成对接,对水下航行器要求较高。
[0004]在对接时让姿态调整不灵敏的水下航行器较少的进行调整,水下对接平台做精确的姿态调整,主动迎合水下航行器的角度,可大幅度提高对接成功率。因此设计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推动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能够根据水下航行器的位置,自主调整对接平台的姿态,迎合水下航行器的角度,增大了对接的精度与成功率。
[0006]本发明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包括:对接激光器,设置在水下航行器的前端轴线位置上;并联运动平台,并联运动平台上端面上设有转台;回收舱,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台上,回收舱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定位端;回收舱入口处固定安装有入口检测开关,回收舱舱体的如端安装有如检测开关,回收舱舱体的后端安装后检测开关;以及,光电探测装置,光电探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支架和光电探测器,电动推杆壳体铰接在回收舱入口上方;支架一端与电动推杆输出轴铰接,支架中上部铰接在回收舱入口上方,支架另一端穿入回收舱入口内,连接光电探测器。
[0007]进一步地,回收舱定位端内部安装有缓冲器,当水下航行器驶入回收舱后对其进行吸能减速,避免碰撞,可有效保证水下航行器的安全。
[0008]进一步地,光电探测器在当支架打开时,位于回收舱的轴线上。
[0009]进一步地,光电探测器为图像传感器或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中的一种。
[0010]进一步地,入口检测开关、如检测开关和后检测开关均为光电开关。
[0011 ] 进一步地,并联运动平台有六个自由度,保证较大搜索范围。
[0012]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并联运动平台加转台的串并联结合的形式,使得结构简单,且精度高,承载能力强,同时保证了较大的搜索范围,光电探测器位于回收舱的轴向上,便于成像和判读,且可随支架抬起,保证水下航行器顺利进入回收舱。该装置结构刚度高,使用灵活,且通用性强,仅需对水下航行器加一个对接激光器,改动较少,易于推广,对接精度与成功率可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回收状态示意图。
[0015]图中:1、对接激光器;2、并联运动平台;3、入口检测开关;4、转台;5、光电探测器;6、电动推杆;7、支架;8、前检测开关;9、回收舱;10、后检测开关;11、缓冲器;7-1、支架分部I ;支架分部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在图1和图2中,包括:对接激光器1,设置在水下航行器的前端轴线位置上;并联运动平台2,并联运动平台2上端面上设有转台(4);回收舱9,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台4上,回收舱9 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定位端;回收舱9入口处固定安装有入口检测开关3,回收舱9舱体的如端安装有如检测开关8,回收舱9舱体的后端安装后检测开关10 ;以及,光电探测装置,光电探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6、支架7和光电探测器5,电动推杆6壳体铰接在回收舱9入口上方;支架一端与电动推杆6输出轴铰接,支架中上部铰接在回收舱入口上方,支架另一端穿入回收舱入口内,连接光电探测器5。前检测开关8和后检测开关10固定安装到回收舱9舱体的不同侧。
[0019]所述光电探测器5在当支架7打开时,位于回收舱9的轴线上。所述光电探测器5为图像传感器,也可以是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所述入口检测开关3、前检测开关8和后检测开关10均为光电开关。所述并联运动平台2有六个自由度,保证较大搜索范围。
[0020]实施例2:
[0021]在第二种实施方案中,该装置还可以包含缓冲器11,所述缓冲器11固定安装到回收舱9的定位端内部,当水下航行器驶入回收舱后对其进行吸能减速,避免碰撞,可有效保证水下航行器的安全。
[0022]当水下航行器通过水声导航到水下对接平台区域时,水下航行器上的对接激光器I开启,同时水下对接平台进入搜寻模式,在并联运动平台2和转台4的带动下,固定在回收舱9上的光电探测器5按预定轨迹搜寻对接激光器I发出的光束,当搜寻到时,便可根据对接激光器I的激光束在光电探测器5上的成像位置得出水下航行器相对于水下对接平台的位置,
[0023]若对接激光器I的激光束成像在光电探测器5的边缘,则水下对接平台通过水声通知水下航行器做航向的初步调整,
[0024]当对接激光器I的激光束成像离开光电探测器5的边缘靠向中心区域时,水下航行器停止航向调整,保持航向前行,水下对接平台控制并联运动平台2和转台4,根据光电探测器5上激光束成像位置,做精确的角度调整,使得对接激光器I的激光束成像在光电探测器5的中心,由于光电探测器5在当支架7打开时,位于回收舱9的轴线上,故此时水下对接平台上回收舱9恰好位于水下航行器前进方向的轴线上,水下航行器继续前行便可进入回收舱9,
[0025]当其到达回收舱9的入口处时,入口检测开关3产生信号,控制电动推杆6带动支架7绕铰链点转动,光电探测器5抬起,使水下航行器能顺利前行,当其经过前检测开关8时水下对接平台上的加持机构进入等待模式,继续前行经过后检测开关10时,加持机构加紧,至此水下航行器被准确的定位在回收舱9的特定位置,便可进行充电与数据交换。当对接完成后,加持机构松开,水下航行器驶离回收舱9,当经过入口检测开关3时,说明已完全驶出水下对接平台,此时,电动推杆6带动支架7使光电探测器5落到回收舱9的轴线上,等待下一次对接。故本发明可对水下航行器做最少的改动完成对接任务,且可大幅提高对接的精度和成功率。
[0026]须陈明,以上所述乃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若以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激光器(I),设置在水下航行器的前端轴线位置上; 并联运动平台(2),所述并联运动平台(2)上端面上设有转台(4); 回收舱(9),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台(4)上,所述回收舱(9) 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回收舱(9)入口处固定安装有入口检测开关(3),所述回收舱(9)舱体的前端安装有前检测开关(8),所述回收舱(9)舱体的后端安装后检测开关(10);以及, 光电探测装置,所述光电探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6)、支架(7)和光电探测器(5),所述电动推杆(6)壳体铰接在回收舱(9)入口上方;所述支架一端与电动推杆(6)输出轴铰接,所述支架中上部铰接在回收舱入口上方,所述支架另一端穿入回收舱入口内,连接光电探测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舱(9)定位端内部安装有缓冲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5)在当支架(7)打开时,位于回收舱(9)的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5)为图像传感器或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检测开关(3)、如检测开关⑶和后检测开关(10)均为光电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运动平台⑵有六个自由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检测开关⑶和后检测开关(10)安装在回收舱(9)舱体的不同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对接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其包括对接激光器、并联运动平台、入口检测开关、转台、光电探测器、电动推杆、支架、前检测开关、回收舱和后检测开关;采用并联运动平台加转台的串并联结合的形式,使得结构简单,且精度高,承载能力强,同时保证了较大的搜索范围,光电探测器位于回收舱的轴向上,便于成像和判读,且可随支架抬起,保证水下航行器顺利进入回收舱。该装置结构刚度高,使用灵活,且通用性强,仅需对水下航行器加一个对接激光器,改动较少,易于推广,对接精度与成功率可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IPC分类】B63C7/16
【公开号】CN104986305
【申请号】CN201510364765
【发明人】朱建鑫, 温亚楠, 田维坚
【申请人】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