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967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10)的罐主体(7)、从罐主体(7)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收容空间(10)连通的凸空间(21)的罐顶盖(8)、及连通部(9),使凸空间(21)中的、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收容空间(10)中的、能够产生与凸空间(21)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专利说明】
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如下船舶:为了运输极低温的液体等,在船体中设置了船宽方向上的纵剖面构成多边形的箱型的液货罐、球形罐等收容罐。这种收容罐在多数情况下具有用于在其上部进行装卸的、被称作罐顶盖的构造。在该罐顶盖上,为了在收容罐内的压力上升而超过预定压力的情况下保护罐而设置有释放压力的泄压阀等各种配管和装置类。
[0003]上述收容罐为了提高输送效率,希望尽可能地提高作为货物的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例如,在以98%左右的装货率进行了一个月的航行的情况下,货物因温度上升等而膨胀,有时在卸货时变为99.5%左右的装货率。此时,在上述罐顶盖的内部确保有很少的气相,泄压阀的端部不浸入液相中。
[0004]作为将收容罐内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技术,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通过收集在对产生挥发性气体的货物进行了卸货之后的罐内的气体而回收烃类气体的回收装置。该专利文献I的回收装置具有使未回收的惰性气体等返回罐内的管路。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64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上述运输液化气体的收容罐中,根据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称作“IGCCode”)对液货罐的构造设置了限制。即,对于上述收容罐,在由“IGCCode”规定的构造的范围内,以总容积尽可能大的方式进行设计。该“IGCCode”还规定了上述泄压阀不浸入液相中。
[0009]在上述“IGCCode”中,对于2016年7月I日之后开始动工的新造船,开始使用以下规则。该规则为“以超过98%的货物装货率运行的液化气体运输船,在(a)状态下,在该液货罐内不得存在独立的气窝”。(a)的状态如下所述。
[0010]1.5% Lpp吃水差(船首和船尾)并且15度倾斜…(a)
[0011 ] “ Lpp ”指的是搭载有液货罐的船舶的船首尾垂线间的长度。
[0012]在上述收容罐中,当货物装货率超过98%并且液化气体运输船在(a)条件下倾斜时,有可能在收容罐主体的肩部独立地形成气窝。因此,若要切实地满足“IGCCode”的规定,则需要将液化气体的装货率抑制为98%以下。若像这样地将液化气体的装货率抑制得较低,则导致一次航行所运输的液化气体的量下降,而输送效率变差。
[001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IGCCode”规定的条件,从而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及船舶。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液化气体收容罐具有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的罐主体。该液化气体收容罐还具有从上述罐主体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上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凸空间的罐顶盖。该液化气体收容罐还具备连通部,上述连通部使上述凸空间中的、上述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收容空间中的、能够产生与上述凸空间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16]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连通部使存在于罐顶盖的凸空间的上部气相区域与罐主体的收容空间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在罐主体的收容空间内能够产生的气相独立。其结果是,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IGCCode”规定的条件。由此,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液化气体收容罐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具备释放阀,在上述罐主体的内部超出预定压力时,上述释放阀能够将上述凸空间的气相向上述罐主体的外部放出。
[0018]通过这样构成,在罐顶盖的凸空间内以释放阀不会浸入液相的方式来确保凸空间的气相。因此,即使在罐主体的收容空间内产生有气相,也能够通过连通部来连通凸空间的气相与收容空间的气相,只要释放阀工作,即可使收容空间的气相向罐主体的外部释放。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一或者第二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在比上述罐主体靠外侧处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20]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容易地对与现有罐的形状相同的罐追加连通部。因此,能够抑制设计复杂化。
[0021 ]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三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具有形成槽状的空间的槽形成部。也可以是,连通部进而经由上述槽形成部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22]通过这样地将连通部形成为槽状,而能够使设置连通部的设置空间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与设置连通部的空间相应地抑制罐容量下降。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三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具备管状的外部配管。也可以是,连通部进而经由上述外部配管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使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24]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零件的成本,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施工。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五技术方案中的外部配管具备位移吸收部,上述位移吸收部吸收上述罐顶盖相对于上述罐主体的相对位置的位移。
[0026]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在罐主体与罐顶盖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摇动、倾斜等而发生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位移吸收部来吸收该位移。因此,能够抑制从被连通部连接的罐主体、罐顶盖作用于该连结部的应力增大。
[0027]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液化气体收容罐中,第一?第六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通部具备管状的内部配管。也可以是,连通部进而经由上述内部配管在上述罐主体的内侧使上述上部气相区域与上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28]通过这样构成,在罐主体的外部无需设置连通部的空间。因此,与在设置了罐主体之后在外部形成连通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连通部的施工性。
[0029]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船舶具备第一?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液化气体收容罐。
[0030]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因航行中的倾斜、摇动等在罐主体内形成有气相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气相独立地形成。因此,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
[0031]发明效果
[0032]根据上述液化气体收容罐,能够不使液化气体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 IGCCode”规定的条件,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概略结构的图。
[0034]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立体图。
[0035]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俯视图。
[0036]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主视图。
[0037]图5是形成于一般的船舶的液货罐内的独立的气窝的说明图。
[0038]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的主视图。
[0039]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罐顶盖附近的放大图。
[0040]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外部配管的立体图。
[0041]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7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第一实施方式)
[0043]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进行说明。
[004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概略结构的图。
[0045]本实施方式的船舶I是运输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的LPG运输船。该船舶I为了运输更多的LPG,能够将LPG以冷却液化而缩小了体积的状态储藏于液货罐3 (液化气体收容罐)。在该液货罐的外表面安装有绝热材料。
[0046]如图1所示,在船舶I的船体2的内部形成有多个货舱4。上述货舱4是收容液货罐3的空间。上述货舱4沿着船首尾方向排列成一列地设有多个。在船首尾方向上相邻的货舱4彼此被分隔壁6沿船首尾方向划分。本实施方式中的货舱4形成于比船体2的上甲板5靠下方的位置。在该图1中,以箭头表示船体2的船首尾方向,以“F”箭头表示船首方向,以“A”箭头表示船尾方向。
[0047]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货罐倾斜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0048]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货罐3具备罐主体7、罐顶盖8及连通部9。
[0049]罐主体7在其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10。该罐主体7是船宽方向上的纵剖面形成为多边形的箱型的所谓的方形罐。罐主体7具备:上壁11、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壁15及后壁16。本实施方式中的罐主体7还以对从船首尾方向观察的罐主体7的四角进行倒角的方式具有四个倾斜壁17?20。罐主体7通过上述上壁11、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壁15、后壁16及倾斜壁17?20而形成收容空间10。
[0050]在此,在图1、图2中例示了液货罐3的船宽方向的尺寸恒定的情况。但是,液货罐3不限于图1、图2所示的形状。在船舶I中,船体2的船宽方向的尺寸在船首侧和船尾侧会发生变化。此外,液货罐3需要在货舱4内确保尽可能大的容积。因此,多个液货罐3中的、尤其是配置于船体2的船首附近和船尾附近的液货罐3形成为左侧壁13、右侧壁14以沿着船体2的船舷的形状的方式倾斜或弯曲。
[0051]罐顶盖8形成为从罐主体7向上方突出。本实施方式的罐顶盖8从罐主体7的上壁11突出。该罐顶盖8在其内部具有与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连通的凸空间21。本实施方式的罐顶盖8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状。S卩,在罐顶盖的内部形成有长方体状的凸空间21。该罐顶盖8配置为其上端部8a例如比船体2的上甲板5更向上方突出。收容于液货罐3的液化气体G经由该罐顶盖8而被装卸。
[0052]在罐顶盖8上配置有释放阀23 (参照图4)。该释放阀23通过在罐主体7的内部压力超出预定压力时开阀来保护液货罐3。通过释放阀23开阀,而向罐主体7的外部放出凸空间21的气相。通过该气相的放出,而罐主体7的内部压力下降。在此,收容于液货罐3的液化气体G的装货率被设为释放阀23不会浸入液相L的装货率(例如,98%左右)。换言之,在罐顶盖8的凸空间21的上部始终存在有一定的气相V。
[0053]图5是形成于一般的船舶中的液货罐内的独立的气窝的说明图。
[0054]如图5所示,在货物装货率超过98 %的情况下,使具有罐顶盖8的液货罐3按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称作“IGCCode”)规定的以下的(a)条件倾斜。
[0055]1.5% Lpp吃水差(船首和船尾)并且15度倾斜…(a)
[0056]在此,“Lpp”指的是安装了液货罐3的船舶I的船首尾垂线间的长度。
[0057]于是,例如,有可能因船舶I航行时的摇动、倾斜、温度上升等各种重要原因而在液货罐3的收容空间10内产生独立的气窝(气相)P。在此,“独立的”指的是气窝P未通过气体与其他环境连通的状态。“其他环境”指的是罐顶盖8的凸空间21的气相V或液货罐3的外部等。
[0058]在“IGCCode”中,在液化气体G的装货率超过98%的情况下,禁止产生上述独立的气窝P。
[0059]如图2至图4所示,连通部9使凸空间21中的、液化气体G的气相V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收容空间10中的、能够产生与凸空间21的气相V独立的气窝P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在此,“能够产生独立的气窝P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指的是在没有连通部9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独立的气窝P的区域。即,即使在未形成气窝P的状态下该区域也是“独立气相产生区域”。“上部气相区域”根据船体2倾斜的方向(左或者右)而使其形状发生变化,但是始终存在有气相V。在船宽方向上配置于左侧的连通部9使船体2向右侧倾斜时的上部气相区域与左侧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相同地,在船宽方向上配置于右侧的连通部9使船体2向左侧倾斜时的上部气相区域与右侧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60]在图2中,在货物装货率超过了 98%的状态下,以标注网格来表示上述(a)条件下的液化气体G的气相与液相的分界面。在上述(a)条件下产生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根据液货罐3的形状、液化气体G的装货率等而变化。该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能够通过确定液货罐3的形状,并且确定液化气体G的装货率的目标值,而例如由模拟等来求出。
[0061]本实施方式的连通部9在比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靠外侧处使罐顶盖8的上部气相区域与罐主体7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连通部9具有形成槽状的空间的槽形成部24。连通部9具有两个槽形成部24。经由上述槽形成部24所形成的槽状的空间而能够连通罐顶盖8的上部气相区域与罐主体7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
[0062]本实施方式的槽形成部24分别从罐顶盖8的侧面8b向船宽方向外侧延伸。这些槽形成部24其罐主体7侧向收容空间10开口。从罐主体7的内侧观察,由槽形成部24形成的空间形成为槽状。在以上述(a)条件使船舶I倾斜时,该槽形成部24能够通过其内部的气相连通罐顶盖8的气相V与罐主体7的气窝P。在此,槽形成部24的槽宽度最低限度具有能够在其内部形成气相的尺寸即可。槽形成部24沿船宽方向延伸的长度最低限度具有能够从罐顶盖8到达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长度即可。槽形成部24的高度比以(a)条件使船舶倾斜时的液面的上端部高即可。
[0063]对上述槽形成部24沿船宽方向延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槽形成部24不限于沿船宽方向延伸。例如,根据液货罐3的形状适当地对槽形成部24选择船首尾方向或船首尾方向与船宽方向的中间的方向等即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两个槽形成部2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槽形成部24。例如,在图3中如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以罐顶盖8为中心而放射状地配置槽形成部24。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槽形成部24仅表示槽形成部24的延伸方向的一例。根据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位置根据液货罐3的形状而变化,因此这些槽形成部24延伸的长度根据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位置而被设定于最佳的位置。
[0064]在此,收容空间10中的、存在气窝P的概率最高的位置是由罐主体7的上壁11与倾斜壁17、18形成的上侧的角部7a的位置。因此,从罐顶盖8至角部7a形成槽形成部24最为可靠。但是,在该情况下,距罐顶盖8的距离变长。因此,需要将槽形成部24形成得更长,在成本和施工性方面是不利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模拟等求出独立气相产生区域,在比角部7a靠罐顶盖8侧的位置使槽形成部24与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接。
[0065]此外,以本实施方式中的罐顶盖8配置于船首尾方向及船宽方向上的上壁11的中央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罐顶盖8的船首尾方向及船宽方向上的配置不限于中央部。例如,有时也在比该中央部靠船首侧、船尾侧的位置配置罐顶盖8。在该情况下,以考虑罐顶盖8与独立气相产生区域之间的配置关系的方式设置槽形成部24即可。
[0066]因此,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通过连通部9使存在于罐顶盖8的凸空间21的上部气相区域与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在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中可能产生的气窝P独立。其结果是,能够不使液化气体G的装货率下降地满足“IGCCode”规定的条件。由此,能够抑制输送效率的下降。
[0067]此外,在罐顶盖8的凸空间21中以释放阀23不会浸入液相L的方式在凸空间21中确保有气相V。因此,即使在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产生了气窝P,也能够通过连通部9来连通凸空间21的气相V与收容空间10的气窝P。因此,只要释放阀23工作,即可将收容空间10的气窝P的气体向罐主体7的外部释放。
[0068]此外,通过在罐主体7的外部设置连通部9,而能够容易地对与现有液货罐的形状相同的液货罐3追加连通部9。因此,能够抑制液货罐3的设计复杂化。
[0069]此外,连通部9由形成为槽状的槽形成部24构成,从而能够使设置连通部9的设置空间为最小限度。因此,通过设置连通部9,而能够抑制液货罐3的罐容量下降。
[0070](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071]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的主视图。
[0072]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构成连通部9的槽形成部24形成为长方体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槽形成部24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状。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槽形成部24形成为从船首尾方向观
[0073]察呈三角形状。在这样从船首尾方向观察呈三角形状地形成槽形成部24的情况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槽形成部24相同,也能够通过气相来连通凸空间21的气相V与收容空间10的气窝P。在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槽形成部24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情况下,在工作的容易性的方面是有利的。
[0074](第二实施方式)
[0075]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仅连通部9的形状不同。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6]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货罐的罐顶盖附近的放大图。
[0077]如图7所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液货罐203具备:罐主体7、罐顶盖8及连通部209。
[0078]连通部209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连通部9相同,使凸空间21中的、液化气体G的气相V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收容空间10中的、能够产生与凸空间21的气相V独立的气窝P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79]本实施方式的连通部209在比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靠外侧处使罐顶盖8的上部气相区域与罐主体7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在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通部9相同。
[0080]该实施方式的连通部209具备管状的外部配管224。在此,在图7中,为了图示方便,仅例示了多个外部配管224中的一个外部配管224,而省略了除此以外的外部配管224的图示(图9也相同)。连通部209经由这些外部配管224使凸空间21的气相V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收容空间10的能够产生气窝P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81]该实施方式的外部配管224在上述(a)条件的倾斜时,以与液相L的液面平行且以最短距离连接上部气相区域与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外部配管224的口径最低限度具有能够供气体在气相V与气窝P之间移动的程度的口径即可。
[0082]在此,对将上述外部配管224设置为与液面平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外部配管224的设置角度不限于上述设置角度。此外,外部配管224不限于直线状。例如,外部配管224也可以形成为曲线状。
[0083]此外,外部配管224与上述槽形成部24相同,不限于沿船宽方向延伸。例如,根据液货罐3的形状而适当地对外部配管224选择船首尾方向或船首尾方向与船宽方向的中间的方向等即可。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两个外部配管22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外部配管224。也可以与上述槽形成部24相同,以罐顶盖8为中心而放射状地配置外部配管224。由于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位置根据液货罐3的形状而变化,因此上述外部配管224延伸的长度根据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位置而被设定为最佳的位置。
[0084]因此,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由于能够通过管状的外部配管224构成连通部209,因此能够抑制零件的成本,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施工。
[0085](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086]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外部配管的立体图。
[0087]如图8所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连通部209的外部配管224具备位移吸收部30。该位移吸收部30吸收罐顶盖8相对于罐主体7的相对位移。
[0088]更加具体地说,外部配管224在罐顶盖连接管31与罐主体连接管
[0089]32之间具有使该罐顶盖连接管31与罐主体连接管32连通的位移吸收部30。
[0090]罐顶盖连接管31从罐顶盖8的侧面Sb沿船宽方向延伸。罐顶盖连接管31的端部(未图示)在上述凸空间21的气相V中开口。因此,罐顶盖连接管31离开罐主体7的上壁11地配置。
[0091]罐主体连接管32沿罐主体7的上壁11并且沿船宽方向(图8中,由左箭头、右箭头表示的方向)延伸。该罐主体连接管32的端部弯曲地向下方(图8中,由下箭头表示的方向)延伸。罐主体连接管32的端部在上述罐主体7的收容空间10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内开口。该罐主体连接管32与上述罐顶盖连接管31在上下方向(图8中,由上箭头、下箭头表示的方向)上偏移地配置。在图8中,船首尾方向是由前箭头、后箭头表示的方向。
[0092]位移吸收部30使罐顶盖连接管31与罐主体连接管32连通。位移吸收部30具有水平部33和垂直部34。水平部33以与罐顶盖连接管31在船首尾方向上交叉的方式延伸。垂直部34以与水平部33及罐主体连接管32这两方在上下方向上交叉的方式延伸。
[0093]因此,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水平部33相对于罐顶盖连接管31容易在上下方向及船宽方向上挠曲,垂直部34相对于罐主体连接管32容易在船首尾方向及船宽方向上挠曲。通过上述挠曲,能够吸收罐顶盖8与罐主体7之间的船首尾方向、船宽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其结果是,与在罐顶盖8与罐主体7之间直线地设置外部配管224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上述相对位移而产生的应力作用于罐主体7、罐顶盖8。
[0094](第三实施方式)
[0095]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
[0096]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配管的配置不同。因此,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97]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7的放大图。
[0098]如图9所示,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连通部209具有内部配管324。该内部配管324能够连通凸空间21的气相V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收容空间10中的、存在气窝P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
[0099]内部配管324形成为管状。该内部配管324全部配置于液货罐303的内部。内部配管324形成为沿着罐顶盖8的侧面Sb及罐主体7的上壁11,并且与由侧面Sb和上壁11形成的角部36对应地弯折成L字状。该内部配管324固定于从液货罐3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小骨37。通过这样固定于小骨37,而内部配管324离开液货罐3的内表面3a。
[0100]在以上述(a)条件倾斜的情况下,内部配管324的第一端部324a在气相V内开口。此外,当以上述(a)条件倾斜并且在独立气相产生区域形成有气窝P时,内部配管324的第二端部324b在气窝P内开口。S卩,能够通过该内部配管324连通气相V与气窝P。
[0101 ] 因此,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在罐主体7的外部无需设置连通部9的空间。因此,与在设置了罐主体7之后在外部形成连通部9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连通部9的施工性。
[0102]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包含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即,实施方式所列举的具体的形状、结构等仅为一个例子,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0103]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在液货罐3、203、303与船体2之间具有间隙的、所谓的独立的液货罐3、203、30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液货罐3、203、303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液货罐3、
[0104]203、303的形状。只要是罐顶盖8向上方突出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在船体2上一体地形成液货罐3、203、303的罐主体7。此外,液货罐3、203、303的罐主体7只要是在装货率98%以上并且在上述(a)条件时倾斜而可能具有独立气相产生区域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球形。此外,作为罐主体7的形状,也可以是球形的变形型即将圆环面、圆筒面及圆锥面中的至少一个与球面进行组合而成的形状的罐主体7。
[0105]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船舶I以LPG运输船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船舶I,储藏于液货罐3、203、303并进行运输的货物不限于LPG。也可以是LNG (Liquef ied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等。
[0106]附图标记说明
[0107]I船舶
[0108]2船体
[0109]3、203、303液货罐(液化气体收容罐)
[0110]3a内表面
[0111]4货仓
[0112]5上甲板
[0113]6分隔壁
[0114]7罐主体
[0115]7a角部
[0116]8罐顶盖
[0117]8a上端部
[0118]8b侧面
[0119]9连通部
[0120]10收容空间
[0121]11上壁
[0122]12底壁
[0123]13左侧壁
[0124]14右侧壁
[0125]15前壁
[0126]16后壁
[0127]17倾斜壁
[0128]18倾斜壁
[0129]19倾斜壁
[0130]20倾斜壁
[0131]21凸空间
[0132]23释放阀
[0133]24槽形成部
[0134]30位移吸收部
[0135]31罐顶盖连接管
[0136]32罐主体连接管
[0137]33水平部
[0138]34垂直部
[0139]36角部
[0140]37小骨
[0141]209连通部
[0142]224外部配管
[0143]324内部配管
【主权项】
1.一种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 在内部具有收容液化气体的收容空间的罐主体; 从所述罐主体向上方突出并在内部具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凸空间的罐顶盖;及 连通部,使所述凸空间中的、所述液化气体的气相存在的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能够产生与所述凸空间的气相独立的气相的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 所述液化气体收容罐具备释放阀,在所述罐主体的内部超出预定压力时,所述释放阀能够将所述凸空间的气相向所述罐主体的外部放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 所述连通部在比所述罐主体靠外侧处使所述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 所述连通部具有形成槽状的空间的槽形成部,并经由所述槽形成部使所述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 所述连通部具备管状的外部配管,并经由所述外部配管使所述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 所述外部配管具备位移吸收部,所述位移吸收部吸收所述罐顶盖相对于所述罐主体的相对位置的位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其中, 所述连通部具备管状的内部配管,并经由所述内部配管而在所述罐主体的内侧使所述上部气相区域与所述独立气相产生区域连通。8.一种船舶,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化气体收容罐。
【文档编号】B63B11/00GK106005271SQ20151071316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发明人】西乡康平, 宫崎智, 尾崎友朗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