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缆水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642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带缆水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其具有高稳定性、便于操控、推进速度快,可较大范围观察水下情况。属于水下舰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水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先进水下勘测仪器的应用。对高性能水下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使用的水下机器人在稳定性、操控性、推进速度等方面有待于提尚O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便于操控、推进速度快的水下机器人。
[0004]本实用新型水下机器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缆水下机器人,包括主体艇身(15)及浮子(5)、安装在主体艇身两侧的壳体(16、25)、位于浮子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其特征在于:在主体艇身(15)的前端有一个前方观察窗(1),在主体艇身(15)的前部有上观察窗(3)、下观察窗(19)、左观察窗(2)、右观察窗(20),在主体艇身(15)的尾部有主推进器(12);在主体艇身(15)的两侧安装转向推进器(14、26);在浮子(5)上开有2个竖直的孔,在浮子(5)下方分别安装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
(10);前升降推进器⑷的螺旋桨(21)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后升降推进器(10)的螺旋桨(22)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
[0005]本实用新型水下机器人的特征是:主体艇身(15)尾部的主推进器(12)的螺旋桨
(29)外部有一个与主体艇身(15)连接的叶稍(13);在主体艇身(15)上有一组防水插座
(11);滑板(17、23)与主体艇身(15)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水下机器人的具体方案:第一转向推进器(14)上的螺旋桨(27)的外部有一个与第一壳体(16)连接的第一叶稍(30);第二转向推进器(26)上的螺旋桨(28)的外部有一个与第二壳体(25)连接的第二叶稍(31);在第一壳体(16)端部安装第一照明灯
(18),在第二壳体(25)端部安装第二照明灯(24)。
[0007]本实用新型水下机器人的升降技术方案是:在浮子(5)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安装在第三壳体(8)中;前升降推进器(4)的转轴(7)带动前升降推进器⑷的螺旋桨(21);后升降推进器(10)的转轴(9)带动后升降推进器(10)的螺旋桨
(22);在浮子(5)上固定一个支撑板(6)。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000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0011]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水下机器人进行具体描述:
[0013]带缆水下机器人主要包括包括主体艇身(15)及浮子(5)、安装在主体艇身两侧的壳体(16、25)、位于浮子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其特征在于:在主体艇身(15)的前端有一个前方观察窗(I),在主体艇身(15)的前部有上观察窗(3)、下观察窗(19)、左观察窗(2)、右观察窗(20),在主体艇身(15)的尾部有主推进器(12);在主体艇身(15)的两侧安装转向推进器(14、26);在浮子(5)上开有2个竖直的孔,在浮子(5)下方分别安装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前升降推进器(4)的螺旋桨(21)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后升降推进器(10)的螺旋桨(22)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
[0014]主体艇身(15)尾部的主推进器(12)的螺旋桨(29)外部有一个与主体艇身(15)连接的叶稍(13);在主体艇身(15)上有一组防水插座(11);滑板(17、23)与主体艇身(15)连接。
[0015]第一转向推进器(14)上的螺旋桨(27)的外部有一个与壳体(16)连接的叶稍
(30);第二转向推进器(26)上的螺旋桨(28)的外部有一个与壳体(25)连接的叶稍(31);在壳体(16)端部安装照明灯(18),在壳体(25)端部安装照明灯(24)。
[0016]在浮子(5)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安装在壳体(8)中;前升降推进器(4)的转轴(7)带动螺旋桨(21);后升降推进器(10)的转轴(9)带动螺旋桨
(22);在浮子(5)上固定一个支撑板(6)。
【主权项】
1.一种带缆水下机器人,包括主体艇身(15)及浮子(5)、安装在主体艇身两侧的壳体(16、25)、位于浮子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其特征在于:在主体艇身(15)的前端有一个前方观察窗(I),在主体艇身(15)的前部有上观察窗(3)、下观察窗(19)、左观察窗(2)、右观察窗(20),在主体艇身(15)的尾部有主推进器(12);在主体艇身(15)的两侧安装转向推进器(14、26);在浮子(5)上开有2个竖直的孔,在浮子(5)下方分别安装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前升降推进器(4)的螺旋桨(21)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后升降推进器(10)的螺旋桨(22)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体艇身(15)尾部的主推进器(12)的螺旋桨(29)外部有一个与主体艇身(15)连接的叶稍(13);在主体艇身(15)上有一组防水插座(11);滑板(17、23)与主体艇身(15)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向推进器(14)上的螺旋桨(27)的外部有一个与第一壳体(16)连接的第一叶稍(30);第二转向推进器(26)上的螺旋桨(28)的外部有一个与第二壳体(25)连接的第二叶稍(31):在第一壳体(16)端部安装第一照明灯(18),在第二壳体(25)端部安装第二照明灯(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浮子(5)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安装在第三壳体(8)中;前升降推进器(4)的转轴(7)带动前升降推进器⑷的螺旋桨(21);后升降推进器(10)的转轴(9)带动后升降推进器(10)的螺旋桨(22);在浮子(5)上固定一个支撑板(6)。
【专利摘要】一种带缆水下机器人,包括主体艇身(15)及浮子(5)、安装在主体艇身两侧的壳体(16、25)、位于浮子下方的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其特征在于:在主体艇身(15)的前端有一个前方观察窗(1),在主体艇身(15)的前部有上观察窗(3)、下观察窗(19)、左观察窗(2)、右观察窗(20),在主体艇身(15)的尾部有主推进器(12);在主体艇身(15)的两侧安装转向推进器(14、26);在浮子(5)上开有2个竖直的孔,在浮子(5)下方分别安装前升降推进器(4)和后升降推进器(10);前升降推进器(4)的螺旋桨(21)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后升降推进器(10)的螺旋桨(22)位于浮子(5)上的竖直孔内。
【IPC分类】B63C11/36, B63H5/08
【公开号】CN204895818
【申请号】CN201420872123
【发明人】张和强
【申请人】天津美湖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