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4609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船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运输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船舶。
【背景技术】
[0002]船舶是指依靠人力、风帆或者发动机等动力,能够在水上移动的交通工具。现有技术中的船舶通常包括船体和动力装置,其中从船体是船舶的基本部分,可分为主体部分和上层建筑部分。
[0003]主体部分一般是指位于甲板以下的部分,它是由船壳和甲板围城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空心体,是保证船舶具有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体强度的关键部分;船体一般用于布置动力装置、装载货物、储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种舱室。
[0004]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遇到大风大浪,现有技术的船舶很容易发生倾覆和触礁,且船舶在倾覆之后并不能自行扶正,这就会使船体进水,造成沉船;同时,在触礁之后,现有技术的船舶并不能及时弥补触礁所带来的损坏,因此,也会出现船体进水,从而发生沉船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船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船舶倾覆进水造成沉船以及触礁后对船体造成的损坏,使船舶不能继续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包括:外壳、内船体、回转机构和用于给所述船舶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船体的外部,所述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外壳围绕所述内船体做圆周运动。
[0007]进一步,所述回转机构包括齿圈、齿轮和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
[0008]所述齿圈套设在所述内船体的外部,且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内部;
[0009]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齿轮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连接,且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与所述内船体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钢珠;
[0011]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2]进一步,还包括内圆管和中空的封头;
[0013]所述内圆管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内圆管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内圆管上;
[0014]所述内圆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船体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封头连通设置。
[0015]进一步,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圆管设置在所述封头的内部,所述转向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船舶的航行方向。
[0016]进一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进排水管和水栗,所述水栗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内部,所述进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封头的内部且与外界连通。
[0017]进一步,还包括进气筒和排气筒,所述进气筒设置在所述封头上,且与所述封头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筒与所述内船体的内部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涡轮和用于驱动所述涡轮转动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内部,所述涡轮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0019]所述涡轮的转轴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的驱动轴连接;所述涡轮的转轴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的驱动轴与所述内船体转动连接。
[0020]进一步,还包括用于保持泊船稳定性的泊船机构,所述泊船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内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泊船机构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0021]进一步,所述泊船机构包括船锚和用于升降所述船锚的第三动力单元,所述船锚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三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内船体的内部;
[0022]所述船锚的转轴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三动力单元的驱动轴连接,且所述船锚的转轴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船体均转动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外壳、内船体、驱动机构和回转机构,驱动机构能够给船舶提供动力,从而使船舶能够在水中航行,外壳在回转机构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内船体的外侧壁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如果遇到触礁而损坏外壳,则可以启动回转机构转动外壳,将外壳受损的区域转离水面,从而保证船舶能够继续安全航行;而且,由于上述结构是完全密封的,因此,在航行过程中,无论船舶在水中怎样晃动,水也不会进入内船体,这就可以避免出现倾覆。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的船舶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的船舶的A-A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外壳;2-内船体;3-内圆管
[0031]4-封头5-进排水管6-水栗
[0032]7-进气筒8-排气筒9-齿圈
[0033]10-钢珠11-推力轴承12-涡轮
[0034]13-船锚14-第二动力单元的驱动轴15-舱门
[0035]16-船锚的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船舶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船舶的A-A剖视图。
[0040]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包括:外壳1、内船体2、回转机构和用于给船舶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外壳1套设在内船体2的外部,回转机构用于带动外壳1围绕内船体2做圆周运动。
[0041 ]内船体2被外壳1包裹,在航行过程中,不与水接触,在外壳1和内船体2上设有舱门15,以使人能够进入内船体2,且舱门15与外壳1和内船体2均密封设置,从而避免水进入。而且,外壳1和内船体2是保证船舶具有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体强度的关键部分,同时,还为回转机构和驱动机构提供安装空间。
[0042]回转机构的作用是能够带动外壳1围绕内船体2做圆周运动,因此,凡是能够起到上述作用的机构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回转机构;具体地,当外壳1位于水平面以下的部位受损,使船舶内部进水时,启动回转机构,以驱动外壳1绕着内船体2转动,将外壳1受损的区域转到水平面以上,从而避免船舶内部进水。
[0043]驱动机构用于给船舶提供在水中航行的动力,因此,凡是能够起到上述作用的机构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驱动机构。
[0044]为了更好地观察外部的环境,因此,在外壳1和内船体2上均设有窗户,窗户的玻璃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法兰与外壳1和内船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
[00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如果遇到触礁而损坏外壳1,则可以启动回转机构转动外壳1,将外壳1受损的区域转离水面,从而保证船舶能够继续安全航行;而且,由于上述结构是完全密封的,因此,在航行过程中,无论船舶在水中怎样晃动,水也不会进入内船体,这就可以避免出现倾覆。
[004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回转机构包括齿圈9、齿轮和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齿圈9套设在内船体2的外部,且与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齿轮设置在内船体2的外侧壁上,第一动力单元设置在内船体2的内部;齿轮与齿圈9啮合,齿轮的转轴与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连接,且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与内船体2转动连接。
[0047]第一动力单元的主要作用是驱动齿轮转动,其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电动机、液压机或者汽油机,等等。第一动力单元可以设置在内船体2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内船体2的外侧壁上,如果第一动力单元设置在内船体2的内部,则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与内船体2的侧壁转动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在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外套设轴承,轴承与内船体2的侧壁连接。
[0048]第一动力单元的驱动轴与齿轮的转轴连接,齿轮与齿圈9啮合,从而使第一动力单元能够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圈9转动,最终实现外壳1的转动。齿轮设置在内船体2和外壳1形成的空间内,为了使齿轮更加稳定地工作,可以通过固定架将齿轮固定在内船体2的外侧壁上。齿圈9套设在内船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