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吊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5222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吊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机的吊舱。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通常用于高空拍摄,以实现探查地貌、俯瞰地面等目的。现有市场上的无人机采用机载云台亦或是机载光电吊舱的方式可以实现无人机的拍摄功能。但由于目前技术上的不足,存在现有的无人机拍照时对环境比较苛求,在飞行拍摄时防抖效果差和无热成像系统导致无法执行全天候的任务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吊舱,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飞行拍摄时防抖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吊舱,包括:图传防雨壳,用于设置在无人机的机体上,其中,图传防雨壳设有第一电机;第一支架,其一端设置在第一电机上,以通过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支架转动;第二支架,其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一支架远离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上;航拍模块,铰接设置在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上,其中航拍模块设有摄像头,用于拍摄图片或视频;其中,第二支架靠近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铰接,以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支架转动。

其中,航拍模块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铰接,以通过第三电机控制航拍模块转动。

其中,图传防雨壳内设有减震球和固定支架,减震球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用于设置在无人机的机体上。

其中,第二支架包括旋转杆和设置在旋转杆两端的连接杆,第二电机设置在旋转杆中,航拍模块夹设在连接杆之间。

其中,航拍模块对称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三电机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连接杆设有夹紧盖,夹紧盖与第三电机铰接。

其中,航拍模块设有第三侧面,第三侧面上间隔设置有摄像头和红外灯。

其中,摄像头包括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

其中,图传防雨壳呈圆柱状。

其中,第一支架呈L型状,第二支架呈U型状。

其中,航拍模块呈球形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无人机可以在复杂条件下稳定的进行拍摄或观测周围情况;

2、无人机可以拍红外热成像,夜间也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影响;

3、无人机拍摄时影像抖动很小,拍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吊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航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图传防雨壳,2、第二支架,3、航拍模块,4、无人机,11、第一支架,12、第一电机,13、连接块,14、固定支架,15、图传,16、云台控制板,17、防震动电机安装座,18、减震球,21、第二电机,22、旋转杆,23、连接杆,24、夹紧盖,31、第一侧面,32、第二侧面,33、第三侧面,34、第三电机,35、可见光摄像头,36、红外热成像摄像头,37、红外灯,41、机体,42、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无人机4包括机体41、设置在机体41下侧的支撑脚42、设置在机体41上的机臂和设置在机臂另一端的螺旋桨,机臂和螺旋桨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在本实施例中,机臂的数量为4个,机臂均匀设置在无人机4的机体41上。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机臂的数量为4个,在其它实施例中,机臂的数量还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进一步参照图2-图6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吊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航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无人机的吊舱的立体结构剖视图。该无人机的吊舱包括图传防雨壳1、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2和航拍模块3。

图传防雨壳1用于设置在无人机4的机体41上,其中,图传防雨壳1设有第一电机12。图传防雨壳1内设有减震球18和固定支架14,减震球18安装在固定支架14上,固定支架14用于设置在无人机4的机体41上。其中,图传防雨壳1呈圆柱状。

在本实施例中,图传防雨壳1内还设有图传15、防震动电机安装座17和减震球18,其中,图传15为图像传输器。优选地,防震动电机安装座17安装在减震球18上,减震球18安装在固定支架14上,第一电机12设置在防震动电机安装座17上。运行状态时,来自无人机4的震动传到固定支架14上后被安装在固定支架14上的减震球18吸收,阻止了震动传导到防震动电机安装座17上,使得无人机14的震动不会影响防震动电机安装座17以下的吊舱,提高了防抖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电机12输出轴连接有连接块13,该连接块13与第一支架11连接。其中,连接块13具有滑轨的功能,以使得第一支架11可以在连接块13上进行滑动,调整第一支架11跟连接块13的位置,从而调整吊舱的重心。

第一支架1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电机12上,以通过第一电机12控制第一支架11转动。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呈L型状。具体地,第一电机12控制第一支架11转动的方向为“航向”,该航向为吊舱上的摄像头向左或向右观察的方向。

第二支架2的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一支架11远离第一电机12的另一端上,其中第二支架2呈U型状。其中第二支架2靠近第一支架11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与第一支架14的另一端铰接,以通过第二电机21控制第二支架2转动。进一步地,第二支架2包括旋转杆22和设置在旋转杆22两端的连接杆23,第二电机21设置在旋转杆22中,具体地,第二电机21设置在旋转杆22的中间位置。其中,连接杆23设有夹紧盖2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21控制第二支架2转动的方向为“横滚”,该横滚为吊舱上的摄像头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观察的方向。

航拍模块3铰接设置在第二支架2远离第一支架11的另一端上,其中,航拍模块3呈球形状,航拍模块3设有摄像头,用于拍摄图片或视频。进一步地,航拍模块3夹设在连接杆23之间。航拍模块3设有第三电机34,第三电机34与第二支架2的另一端铰接,以通过第三电机34控制航拍模块3转动。优选地,航拍模块3对称设有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第三电机34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上,进一步地,第三电机34与夹紧盖24铰接。更进一步地,航拍模块3设有第三侧面33,第三侧面33上间隔设置有摄像头和红外灯37。摄像头包括可见光摄像头35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36。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灯37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36的设置,利用了红外光37的穿透力强以及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良好成像的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夜间也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影像,拍摄效果好。

具体地,第三电机34控制航拍模块3转动的方向为“俯仰”,该俯仰为吊舱上的摄像头向上或向下观察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吊舱上的摄像头可以往“航向”、“横滚”和“俯仰”三个方向上进行运动,以达到拍摄的最佳效果。

本无人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克服飞行器自身的颠簸的优点。当无人机“俯仰”方向上颠簸时,机载防抖双光电吊舱的第三电机34旋转,带动航拍模块旋转,旋转方向与无人机俯仰方向上颠簸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从而使得机载防抖双光电吊舱摄像头俯仰方向上角度不变。同理,无人机还可以克服在“横滚”方向和“航向”方向的颠簸。具体地,无人机飞行时,“俯仰”、“横滚”和“航向”三个方向都会一直变化,而这个变化由航拍模块中的陀螺仪和图传防雨壳1中的陀螺仪采集,再由第一支架1中的云台控制板16进行分析并指挥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1和第三电机34旋转,保持吊舱上的摄像头拍摄方向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航拍模块3的外壳分为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前后两个侧面,两个侧面之间的缝隙使用防水胶防水。第三电机34与两侧面的孔紧密相连且使用防水胶填补缝隙,航拍模块3可以防止各个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图传防雨壳1上部用碳纤维板覆盖,下部第一支架11由薄的碳纤维板覆盖,内部为走线槽,这样图传防雨壳1防雨或防止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度的方向所喷洒的水侵入电气而造成损坏。

航拍模块3设有可见光摄像头35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36。设备使用时,摄像头通电,信号通过信号线传入图传15中再以无线电的形式传到外界。红外灯37发射红外源把外界的亮度提高以实现可见光摄像头35对夜间昏暗环境的拍摄。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无人机的吊舱可以让无人机在复杂条件下稳定的拍摄或观测周围情况,可以在雨天环境下工作,可以拍红外热成像,夜间也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影像,且影像抖动很小,拍摄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