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留无人机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414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系留无人机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应急设备,特别是一种系留无人机方舱。



背景技术:

民用方舱的结构类似于军用方舱,其标准也是参考军用方舱标准定制的,通常均配有载车,如皮卡车,方舱的内部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装载不同的设备及装置,使其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也正是由于方舱与集装箱相比,具有更高的机动能性和可扩展的功能性在多领域得到大力推广。

方舱搭配载车的组合为地面上的许多紧急需求提供了支持,但在空间上的应用还有待扩展;近年来,通用无人机的兴起填补了许多空间上的性能空缺,如航空拍摄、新闻采访和安全监督等,但无人机始终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若需要远距离使用时,需要搭乘其他交通工具运送至使用地后,再进行相关操作;但当遇到特殊地形的场合,或者遭遇险情继续应急救援的情况时,就很难将无人机送到这些地方,也就不能发挥无人机在特殊地形和应急救援时的特殊功能;

另外,如何解决无人机在方舱中起飞时不受方舱壁的影响,且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相撞造成损伤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方舱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其与无人机的性能相结合,以发挥无人机在特殊地形和应急援救时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方舱在空间上应用功能还有待扩展,而无人机技术能满足空间上的功能扩展,但不能适应于远距离的特殊地形和应急救援,以及如何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碰撞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系留无人机方舱,该方舱提供给无人机安置的空间,并设置专用的升降台,便于无人机的接收和存放,配合皮卡车的移动性能,扩展方舱在空间上的功能,能将无人机应用于特殊地形和应急救援场所,实现应急通讯和信息采集等功能,配设对中机构,实现无人机在方舱内的对中和位置固定,减少无人机在运输和升降过程中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系留无人机方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腔体空间与无人机的尺寸相适应,在舱体内还设有用于放置无人机的升降台,所述舱体内还设有将无人机位置推正和固定的对中机构。

本方舱将方舱与无人机相结合,利用方舱给无人机提供安置空间,而方舱可与皮卡车配合实现远距离和特殊地形的运输,能将无人机应用于特殊地形和应急救援场所,如特殊场合的应急通讯、边界监视、新闻采集和灾难清理等;该方舱内设有放置无人机的升降台,便于无人机的接收和存放,实现无人机和方舱的完美结合,扩展方舱在空间上的功能性;

另外,在舱体内设置的对中机构,在无人机停放在方舱内后,通过对中机构将无人机推至升降台的正中并将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固定住,便于下一次无人机起飞、免受方舱侧壁干扰,而无人机相对位置固定住,在方舱随载车运行过程中,可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相撞,减少无人机损坏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方舱设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舱体的各个机构的运行。配设控制装置,集成于方舱或皮卡车内,能实现该系留无人机方舱的各个运动机构自动运行的效果,如方舱内升降台的升降操作、无人机的系留线缆的收放操作等自动控制,提高操作效率、减少设备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所述舱体上方连有顶门,所述顶门为平开结构。平开门的顶门设计,便于有效利用方舱腔体空间,对应在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滑动轨道,提高顶门开闭效率;具体的设计可将顶门设置成左右组合的顶门结构,便于合理利用舱体两端的空间,让该方舱的应用场地受限更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方舱与顶门配设有顶门驱动装置,用于开闭顶门。配合设置用于顶门开闭的顶门驱动装置,便于轻松快速启闭顶门;或将该顶门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相结合,能实现顶门的自动开闭,无需手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于应急救援的场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门驱动装置带有感应部件,当物件靠近或远离顶门时,顶门驱动装置驱动舱门自动打开或关闭。在顶门驱动装置上设置的感应部件,实现自动感应无人机的作用,当需要接收无人机时,可在感应到无人机后自动启动顶门驱动装置,打开顶门,为无人机提供存放空间;而当无人机需要离开方舱时,当升降台将无人机升起后,感应部件感应到无人机信号后,自动启动顶门驱动装置打开顶门,为无人机的起飞做好准备,整个无人机的接收和起飞过程流畅,操作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部件为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控制顶门驱动装置的动力源连通或断开。采用接近开关作为感应部件,能快速准确感应无人机,配合控制装置实现顶门启闭和升降台准备的一系列动作,也能起到防撞作用,减少无人机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方舱内与升降台对应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台配设的升降驱动装置,可结合控制装置,实现升降台的自动升降操作,为无人机的起飞和接收提供基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舱体内设有用于无人机供电的光电综合线缆绳,还配设有线缆收放装置。作为系留无人机,配设的光电综合线缆绳,为无人机持续提供飞行能源,也可将无人机的监测数据实时传回,实现空间扩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舱体内设有发电装置,在舱体上设有与发电装置连接的配电接口。大多数电动无人机仅能飞行30分钟至1个小时,在舱体内设的发电装置能为无人机提供持续可靠的地面供电电源,并由光电综合线缆绳输送至无人机上,可以实现无人机的连续不间断飞行,搭载通信设备后,可有效解决地形对电磁波的影响,保障特殊区域内的连续通信覆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台的手动升降装置。在舱体上配设手动升降装置来操作升降台,当升降台的驱动装置故障或电力供应不足时,采用手动升降装置来达到升降操作的目的,不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舱体上设有用于顶门滑动的滑轨,还与升降台配设有升降滑轨。通过滑轨的设计,能保证顶门和升降台运动方向的稳定性,也能减少设备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门分割为对称设置的左顶门和右顶门,在左顶门和右顶门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开关。保证左顶门和右顶门能打开到位,保证无人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不受阻扰,同时也能保证顶门关闭到位,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具备防雨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对中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包括与无人机外形相适应的推杆、以及带动推杆靠近或远离无人机的伸缩杆,所述推杆和伸缩杆相连。

在方舱内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对中装置,配合与无人机外形相适应的推杆、带动推杆靠近或远离无人机的伸缩杆,实现对中机构对无人机的夹持和对中定位,进而在无人机降落落入方舱时,对中机构将无人机推送到升降台的中心位置,便于下一次无人机起飞时免受方舱侧壁干扰,避免损伤;而相对设置的两个对中装置能将无人机一定程度地固定住,在方舱随载车运行过程中,可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相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升降台上,与伸缩杆配设有带动其伸缩运动的驱动部件。在伸缩杆上配设带动其伸缩运动的驱动部件,能便于伸缩杆伸缩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利于将无人机对中和固定,伸缩杆的安装端为靠近升降台边缘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方舱内设设置有4个对中装置,4个对中装置均匀设置于升降台上。在升降台上均匀布置4个对中装置,能从四个方向上同步对无人机进行对中和固定,平衡施力,达到快速对中的作用,且固定效果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方舱提供给无人机安置的空间,并设置专用的升降台,便于无人机的接收和存放,配合皮卡车的移动性能,扩展方舱在空间上的功能,能将无人机应用于特殊地形和应急救援场所,实现应急通讯和信息采集等功能,配设对中机构,实现无人机在方舱内的对中和位置固定,减少无人机在运输和升降过程中的损伤;

2、本方舱配设控制装置,将其集成于方舱或皮卡车内,能实现该系留无人机方舱的各个运动机构自动运行的效果,如方舱内升降台的升降操作、无人机的系留线缆的收放操作等自动控制,提高操作效率、减少设备损伤;

3、平开门的顶门设计,便于有效利用方舱腔体空间,对应在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滑动轨道,提高顶门开闭效率;配合设置用于顶门开闭的顶门驱动装置,便于轻松快速启闭顶门;或将该顶门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相结合,能实现顶门的自动开闭;在顶门驱动装置上设置的感应部件,实现自动感应无人机的作用;

4、作为系留无人机,配设的光电综合线缆绳,为无人机持续提供飞行能源,也可将无人机的监测数据实时传回,实现空间扩展;配合舱体内设的发电装置,能为无人机提供持续可靠的地面供电电源,实现无人机的连续不间断飞行;

5、在舱体上配设手动升降装置来操作升降台,当升降台的驱动装置故障或电力供应不足时,采用手动升降装置来达到升降操作;

6、在方舱内相对设置的对中装置,配合与无人机外形相适应的推杆、和带动推杆靠近或远离无人机的伸缩杆,实现对中机构对无人机的夹持和对中定位,可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相撞;在伸缩杆上配设带动其伸缩运动的驱动部件,能便于伸缩杆伸缩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留无人机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向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方舱的顶门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方舱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上舱门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方舱的手摇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中方舱中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组成对中机构的单个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发电机,2-下舱体,3-升降台,301-线缆孔,4-上舱体,5-左顶门,6-无人机,7-右顶门,8-线缆收放装置,801-光电综合线缆绳,802-线轮,803-收线器,9-顶门驱动装置,901-顶门驱动轮,902-传动链,903-主动轮,904-驱动电机,10-调整垫,11-接近开关,12-定位开关,13-滑轨,14-升降机,1401-升降支杆,15-手摇升降装置,16-对中装置,1601-驱动电机,1602-伸缩杆,1603-防转连接块,1604-第一推杆,1605-第二推杆,1606-防滑垫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留无人机方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腔体空间与无人机6的尺寸相适应,在舱体内还设有用于放置无人机6的升降台3,所述舱体内还设有将无人机位置推正和固定的对中机构。如图1所示,舱体包括下舱体2和上舱体4,下舱体2的宽度小于上舱体4的宽度,下舱体2用于与皮卡车相配合,便于实现机动性。

本方舱将方舱与无人机相结合,利用方舱给无人机提供安置空间,而方舱可与皮卡车配合实现远距离和特殊地形的运输,能将无人机应用于特殊地形和应急救援场所,如特殊场合的应急通讯、边界监视、新闻采集和灾难清理等;该方舱内设有放置无人机的升降台,便于无人机的接收和存放,实现无人机和方舱的完美结合,扩展方舱在空间上的功能性;

另外,在舱体内设置的对中机构,在无人机停放在方舱内后,通过对中机构将无人机推至升降台的正中并将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固定住,便于下一次无人机起飞、免受方舱侧壁干扰,而无人机相对位置固定住,在方舱随载车运行过程中,可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相撞,减少无人机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方舱配设设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舱体的各个机构的运行,如升降台3的升降,通过控制装置来实现升降。配设控制装置,集成于方舱或皮卡车内,实现该系留无人机方舱的各个运动机构自动运行的效果,如方舱内升降台的升降操作、无人机的系留线缆的收放操作等自动控制,提高操作效率、减少设备损伤。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舱体上方连有顶门,本实施例的顶门为左顶门5和右顶门7组成,且本实施例的顶门为平开结构。平开门的顶门设计,便于有效利用方舱腔体空间,对应在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滑动轨道,提高顶门开闭效率;具体的设计可将顶门设置成左右组合的顶门结构,便于合理利用舱体两端的空间,让该方舱的应用场地受限更小。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方舱与顶门配设有顶门驱动装置9,具体包括与顶门接触的顶门驱动轮901和与驱动电机904连接的主动轮903,所述主动轮903和驱动轮901通过传动链902传动,用于开闭顶门。配合设置用于顶门开闭的顶门驱动装置,便于轻松快速启闭顶门;或将该顶门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相结合,能实现顶门的自动开闭,无需手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于应急救援的场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顶门驱动装置9带有感应部件,当物件靠近或远离顶门时,顶门驱动装置驱动舱门自动打开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部件为接近开关11,通过接近开关11的感应来控制顶门驱动装置的动力源连通或断开。在顶门驱动装置上设置的感应部件,实现自动感应无人机的作用,当需要接收无人机时,可在感应到无人机后自动启动顶门驱动装置,打开顶门,为无人机提供存放空间;而当无人机需要离开方舱时,当升降台将无人机升起后,感应部件感应到无人机信号后,自动启动顶门驱动装置打开顶门,为无人机的起飞做好准备,整个无人机的接收和起飞过程流畅,操作效率高;采用接近开关作为感应部件,能快速准确感应无人机,配合控制装置实现顶门启闭和升降台准备的一系列动作,也能起到防撞作用,减少无人机损伤。

进一步地,在方舱内与升降台3对应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如图2所示,升降驱动装置为设置在升降台3下方的升降机14,所述升降机14包括驱动电机、升降支杆1401和升降套杆,驱动电机驱动升降套杆上下运动实现升降台3的运动。升降台配设的升降驱动装置,可结合控制装置,实现升降台的自动升降操作,为无人机的起飞和接收提供基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系留无人机方舱,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舱体2内设有用于无人机6供电的光电综合线缆绳801,还配设有线缆收放装置8,具体为收线器803和线轮802,将光电综合线缆绳801缠绕在线轮802上,通过收线器803的驱动,实现收线和防线的动作。作为系留无人机,配设的光电综合线缆绳,为无人机持续提供飞行能源,也可将无人机的监测数据实时传回,实现空间扩展。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舱体内设有发电装置,即设置在下舱体2内的发电机1,在舱体上设有与发电机连接的配电接口。大多数电动无人机仅能飞行30分钟至1个小时,在舱体内设的发电装置能为无人机提供持续可靠的地面供电电源,并由光电综合线缆绳输送至无人机上,可以实现无人机的连续不间断飞行,搭载通信设备后,可有效解决地形对电磁波的影响,保障特殊区域内的连续通信覆盖。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系留无人机方舱,本实施例在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台3的手动升降装置15。在舱体上配设手动升降装置来操作升降台,当升降台的驱动装置故障或电力供应不足时,采用手动升降装置来达到升降操作的目的,不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舱体上设有用于顶门滑动的滑轨13,还与升降台配设有升降滑轨。通过滑轨的设计,能保证顶门和升降台运动方向的稳定性,也能减少设备损伤。

本实施例中,在左顶门5和右顶门7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开关12。该定位开关的设置保证了左顶门和右顶门能打开到位,保证无人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不受阻扰,同时也能保证顶门关闭到位,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具备防雨功能。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实施例1至3之一所述的系留无人机方舱,所述对中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对中装置16,本实施例在方舱中设置了4个对中装置16,4个对中装置16均匀设置于升降台3上,对中装置16包括与无人机6外形相适应的推杆、以及带动推杆靠近或远离无人机的伸缩杆1602,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1604和第二推杆1605,两根推杆通过防滑垫套1606连接起来,组成对无人机进行推动的推杆,如图7所示,推杆为相互垂直的第一推杆1604和第二推杆1605相连组成。

在方舱内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对中装置,配合与无人机外形相适应的推杆、带动推杆靠近或远离无人机的伸缩杆,实现对中机构对无人机的夹持和对中定位,进而在无人机降落落入方舱时,对中机构将无人机推送到升降台的中心位置,便于下一次无人机起飞时免受方舱侧壁干扰,避免损伤;而相对设置的两个对中装置能将无人机一定程度地固定住,在方舱随载车运行过程中,可避免无人机与方舱壁相撞。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1602一端安装在升降台3上,与伸缩杆1602配设有带动其伸缩运动的驱动部件,本实施例的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1601。在伸缩杆上配设带动其伸缩运动的驱动电机,能便于伸缩杆伸缩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利于将无人机对中和固定。

如图8所示,所述伸缩杆1602与第一推杆1604通过防转连接块1603连接,防转连接块1603固设在第一推杆1604上,所述防转连接块1603上还设有用于连接伸缩杆1602的套筒,在套筒和伸缩杆1602上对应设置连接孔,实现防转的连接。

更进一步地,4个对中装置16均匀设置于升降台3上。在方舱内均匀布置4个对中装置,能从四个方向上同步对无人机进行对中和固定,平衡施力,达到快速对中的作用,且固定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