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徒步救援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5488发布日期:2018-10-12 22:3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徒步救援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户外探险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运动中,其凭借着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青年群体,常见的户外探险活动包括野外露营、登山、滑雪、自驾车、骑马等等。同时也有一些更加新颖刺激的户外运动,如滑翔伞、潜水等等。

但同时由于户外探险运动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并没有行为较为完善的救援系统,一旦在户外失去联系或者面临困境时,很难形成有效的救援;且在户外探险时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在遇到困境时,如何不能及时的向外面发出救援信息将面临很大的危险。

现有的户外救援手段好比较有限,往往是外界的救援人员意识到危险后或时间过长时才会采取救援手段,而被困人员由于信号中断,只能被动的等待救援,往往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造成比较大的人员伤亡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徒步救援的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徒步救援的无人机,其特征包括:机箱、锂电池块、中央处理器、支架杆、无刷电机和gps定位装置,方形机箱的四个端脚部位均设置有由支架杆、无刷电机和螺旋桨组成的飞行装置,支架杆圆形顶端部位设置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转子上固定有螺旋桨,机箱内腔左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机箱内腔中部设置有锂电池组。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杆通过螺钉与机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刷电机镶嵌在支架杆圆形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桨通过铆钉固定在无刷电机的转子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支架杆和螺旋桨均为可拆卸式,减小空间占有,方便携带,电池占整机较大位置,可实现超远距离续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箱,2-锂电池块,3-gps定位装置,4-中央处理器,5-支架杆,6-无刷电机,7-螺钉,8-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徒步救援的无人机,其特征包括:机箱1、锂电池块2、中央处理器4、支架杆5、无刷电机6和gps定位装置3,方形机箱1的四个端脚部位均设置有由支架杆5、无刷电机6和螺旋桨8组成的飞行装置,支架杆5圆形顶端部位设置有无刷电机6,无刷电机6的转子上固定有螺旋桨8,机箱1内腔左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4,机箱1内腔中部设置有锂电池组2。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杆5通过螺钉7与机箱1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无刷电机6镶嵌在支架杆5圆形端部。

优选地,所述的螺旋桨8通过铆钉固定在无刷电机6的转子上。

工作原理:

徒步探险者在开始进行探险时,需将该徒步救援的无人机打开,设置好相应的紧急联系人,将支架杆5和螺旋桨8拆卸下来,合同机箱1一起装进背包里,开始探险,一路上该徒步救援的无人机将通过gps定位装置3实时记录徒步探险者的徒步路径,当探险者发现自己迷路或被困时,且手机无信号时仅需将该徒步救援的无人机拿出,装上支架杆5和螺旋桨8,放飞该徒步救援的无人机即可,无人机将飞至一定高度搜索gps信号,当搜索到gps信号时,该无人机将自动规划路线返回原始出发点,并向之前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求救信号和提供被困人员行走路径的gps记录信息,以方便救援人员的施救。

以上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地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徒步救援的无人机,机箱、锂电池块、中央处理器、支架杆、无刷电机和GPS定位装置,方形机箱的四个端脚部位均设置有由支架杆、无刷电机和螺旋桨组成的飞行装置,支架杆圆形顶端部位设置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转子上固定有螺旋桨,机箱内腔左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机箱内腔中部设置有锂电池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支架杆和螺旋桨均为可拆卸式,减小空间占有,方便携带,电池占整机较大位置,可实现超远距离续航。

技术研发人员:赖帮龙;韩爱民;向昱潼;蒲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道客户外运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