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4818发布日期:2019-01-28 13:2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回收伞开启机构,尤其是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未来战场作战将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是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全纵深、多维化、透明化、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信息化战争。无人机作为联合作战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场侦察监视、目标精确定位、火炮校正射击、激光照射引导以及毁伤效果评估等诸多领域。由于无人机成本低,突防能力好等优点及其在实战中的突出表现,如何设计出可靠性高、适应能力强的无人机是无人机设计的最大挑战。

现役中小型无人机,伞降回收应用最为广泛。伞降回收常用的开伞方式有两种:机背开伞和机腹开伞。机背开伞流程为:首先,开伞机构解锁,伞舱盖在气流的作用下打开并将引导伞包抛到飞机平尾后方打开张满;引导伞包再将主伞包从伞舱里提拉至平尾后方;主伞从伞包中拉出并张满;之后,延时机构解锁,无人机摆平,稳定下降着陆。机腹开伞式无人机回收伞舱布局在机身下部,回收阶段,伞舱盖开启,回收伞从伞舱中跌落张满。之后,飞机翻转180°稳降触地。

机背式开伞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主动机背式开伞无人机回收伞的开启依靠射伞火箭实现,采用主动机背式开伞无人机涉及火工品的存放和运输,用户体验差;被动机背式开伞需要在伞舱盖与机身表面之间留有缝隙,方便伞舱盖解锁之后气流进入,开启伞舱盖,当气流情况复杂时,采用被动机背式开伞的无人机存在回收伞无法开启的隐患,容易造成无人机回收失败。

机腹式开伞无人机回收伞的开启是被动的依靠重力实现,且无人机地面准备时回收伞系统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下方,长时间操作容易造成人员疲劳,自动化程度低。并且,回收伞开启过程中存在主伞人字带与机身部件钩挂的隐患,容易造成无人机回收受损。同时,无人机在翻转的过程中姿态变化剧烈,极易造成回收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提高无人机回收可靠性,同时减少地面准备工作量,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采用半主动式机背开伞、可靠性高的无人机回收伞开启机构,实现无人机的可靠回收。

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包括开伞机构、延时机构、引导伞、伞舱盖、主伞、引导伞包和减震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起机构,顶起机构位于开伞机构和延时机构中间,顶起机构通过螺栓与机身相连;所述的顶起机构包含顶杆、支座、套筒和压簧;套筒为外部圆柱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且在端部设有内螺纹,压簧安装在套筒的内腔中,顶杆通过螺纹与套筒连接,支座内部是一个圆柱形腔体结构,套筒和顶杆安装在支座的腔体中,并且能够上下运动,顶杆与伞舱盖接触。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开启通道布局的有益效果是:

1、可靠性高,半主动开启的回收伞系统能够过滤掉部分不可控因素,使无人机在复杂气流环境下也可实现成功开伞;

2、操作简单,地面安装回收伞系统工作量小;

3、维护方便,人员在站立状态下即可完成日常维护;

4、外形美观,伞舱盖锁定之后不需凸出机身,维持机身气动外形,使舱盖外形美观,飞行阻力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的d向视图;

图4时本发明顶起机构的构成示意图。

其中:1-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2-机身、3-尾撑、4-发动机、5-螺旋桨、6-垂尾、7-平尾、11-人字带前吊带、12-开伞机构、13-延时机构、14-引导伞、15-伞舱盖、16-人字带后吊带、17-主伞、18-顶起机构、21-引导伞包、22-减震垫、23-顶杆、24-支座、25-套筒、26-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回收伞开启机构,尤其是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如图1所示,该机构按照功能可分为2部分:回收伞组件和伞舱组件。回收伞组件主要包括人字带前吊带11、人字带后吊带16、主伞17、引导伞14和引导伞包21;伞舱组件主要包括开伞机构12、延时机构13、伞舱盖15、顶起机构18和减震垫22。

回收伞组件:人字带前吊带11和人字带后吊带16与无人机机身相连,其中主伞17下部与人字带前吊带11、人字带后吊带16相连,上部与引导伞14相连,引导伞包21通过螺钉安装在伞舱盖15上。

伞舱组件:开伞机构12、延时机构13和顶起机构18均通过螺栓与机身1相连,开伞机构12位于伞舱前端,延时机构13位于开伞机构12后方,顶起机构18位于开伞机构12和延时机构13中间。伞舱盖15通过铰链连接在机身2上,减震垫22胶接在伞舱盖15外部中段。其中顶起机构18包含顶杆23、支座24、套筒25和压簧26。套筒25为外部圆柱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且在端部设有内螺纹,压簧26安装在套筒25的内腔中,顶杆23通过螺纹与套筒25连接,支座24内部是一个圆柱形腔体结构,套筒25和顶杆23安装在支座24的腔体中,并且能够上下运动,支座24通过螺栓与机身2相连,顶杆23和伞舱盖15相接触。

机身2、尾撑3、发动机4、螺旋桨5、垂尾6和平尾7为该机构提供一个安装环境。

机构机理:无人机在地面做机务准备工作时,梳理人字带前吊带11,并且使人字带前吊带11通过延时机构13的锁钩,锁闭延时机构13,主伞17安装在伞舱内,然后将引导伞14安装在引导伞包21内,关闭伞舱盖15,伞舱盖15在开伞机构12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开伞机构12的锁钩钩挂住伞舱盖15的前沿使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顶起机构18处于压缩状态。回收时,开伞机构12解锁,伞舱盖15在顶起机构18和气流的联合作用下向后翻转打开,引导伞14在伞舱盖15的翻转过程中被抛至平尾7后方打开并张满,然后,引导伞14将主伞17从伞舱里提拉至平尾7后方打开并张满;之后,延时机构13锁钩打开释放掉人字带前吊带11,无人机摆平,稳定下降着陆从而实现无人机回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后置的无人机回收伞半主动开启机构,通过在伞舱盖下增加顶起机构,使得在开伞机构解锁下,伞舱盖在顶起机构和气流的联合作用下向后翻转打开,引导伞在伞舱盖的翻转过程中被抛至平尾7后方打开并张满。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半主动开启的回收伞系统能够过滤掉部分不可控因素,使无人机在复杂气流环境下也可实现成功开伞。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贾兆虎;王力;介苏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10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