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0858发布日期:2020-04-07 20:3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桨毂结构的设计是无人机设计最重要的方向,通过无人机桨毂的控制可实现对无人机垂直运动、俯仰、翻转运动的控制,随着本领域技术的发展,多旋翼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设计的热点,但多旋翼设计的无人机无法实现高效收叠,目前主要的收叠方式是将旋翼与旋翼机架收叠,共同水平折放于机体内部。该设计增加了机体的横向体积,因此该无人机一般的水平面积都不小于200cm2

在一些特定领域,例如航模教学、侦查、轻量化设计等方向,需要尽可能减小机体的横向面积,而现有技术的设计是无法实现该目的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大减小机体横向面积的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包括若干旋翼、一个垂直杆,从垂直杆内斜向延伸出的若干变距拉杆、与所述变距拉杆铰接的若干y型铰接件,所述y型铰接件上端分别铰接于旋翼左右两侧的近垂直杆端;所述垂直杆上端设有遮盖,当变距拉杆向外伸出至水平极限距离时,所述旋翼与遮盖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旋翼折叠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通过变距拉杆,实现控制无人机运动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向上折叠的新方式。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在飞行时,旋翼是位于遮盖下方的;需要折叠时,通过将变距拉杆拉至外端水平极限距离,恰好可以将旋翼从遮盖上方翻转过去,使所有旋翼收叠形成类似柱状的一体化结构。所述垂直杆下端与无人机机身铰接。可以进一步将其折叠至与机身平行,实现最大化收叠。

本实用新型所述垂直杆内设有若干操作拉杆,每个旋翼对应一个y型铰接件、一个变距拉杆、以及一个操作拉杆。

进一步地,为保证变距拉杆向外延伸的可操作性,所述操作拉杆沿垂直方向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与变距拉杆铰接的浮动环。浮动环可于变距拉杆的腰型孔内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机桨毂结构其包含的旋翼数量为2~4个,优选为3~4个。所述旋翼包括支架、设于支架游离端的微型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可收叠螺旋桨。

进一步地,所述遮盖为圆形遮盖,所述旋翼支架靠近遮盖的一端形成与遮盖弧度相同的凹面,所述凹面与旋翼支架的侧面设有圆角。该设计保证旋翼在收叠时不会受到遮盖的阻碍,且该设计有利于y型铰接件上端的铰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人机收叠方式,将旋翼向上方翻折成一个整体,再折叠至与机体平行,大大减小了无人机的水平面积。由于折叠通过变距拉杆实现,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零部件,降低了桨毂结构的重量,满足当前无人机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桨毂结构的仰视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桨毂结构收叠后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包括三组旋翼1、一个垂直杆2,从垂直杆2内斜向延伸出的三根变距拉杆3,每根变距拉杆3上端铰接有一个y型铰接件4,y型铰接件4上端的分叉部分别铰接于旋翼1左右两侧的近垂直杆端。其中,每个旋翼1包括支架5、设于支架5游离端的微型电机6、以及与电机6连接的可收叠螺旋桨7。本实施例中支架5采用轻量化骨架设计,减轻整体重量。

垂直杆2内设有三根操作拉杆8,每根操作拉杆8对应与其铰接的变距拉杆3,以及对应一个y型铰接件4,以及对应一个旋翼1。

操作拉杆8沿垂直方向设有腰型孔,腰型孔内设有与变距拉杆3铰接的浮动环9。浮动环9可于变距拉杆3的腰型孔内上下滑动。

垂直杆2上端设有遮盖10,遮盖10一方面提供遮挡,美观设计,另一方面用于实现对旋翼1基部的限位作用。当变距拉杆3向外伸出至水平极限距离时,旋翼1与遮盖10之间形成间隙,进而保证旋翼1可以从遮盖10下方翻转至遮盖10上端。为了保证变距拉杆3一定的延伸距离,腰型孔的设计,以及与y型铰接件4的铰接角度就显得十分关键。在无人机运行过程中,变距拉杆3与y型铰接件4的铰接夹角为60°~75°,当无人机收叠时,变距拉杆3与y型铰接件4的夹角最大可至160°。

本实施例中,遮盖10为圆形设计,旋翼1支架5靠近遮盖10的一端形成与遮盖10弧度相同的凹面11,凹面11与旋翼1支架5的侧面设有圆角。该设计保证旋翼1在收叠时不会受到遮盖10的阻碍,且该设计有利于y型铰接件4上端的铰接。

请进一步参考图2所示,该图为折叠后的仰视示意图。可见,通过变距拉杆3,实现控制无人机运动的同时,还实现了向上翻折的新折叠方式,使所有旋翼1收叠形成类似柱状的一体化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垂直杆下端与无人机机身实现铰接设计。可以进一步将其折叠至与机身平行,实现最大化收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旋翼、一个垂直杆,从垂直杆内斜向延伸出的若干变距拉杆、与所述变距拉杆铰接的若干y型铰接件,所述y型铰接件上端分别铰接于旋翼左右两侧的近垂直杆端;所述垂直杆上端设有遮盖,当变距拉杆向外伸出至水平极限距离时,所述旋翼与遮盖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杆内设有若干操作拉杆,每个旋翼对应一个y型铰接件、一个变距拉杆、以及一个操作拉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拉杆沿垂直方向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与变距拉杆铰接的浮动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的数量为2~4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包括支架、设于支架游离端的微型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可收叠螺旋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为圆形遮盖,所述旋翼支架靠近遮盖的一端形成与遮盖弧度相同的凹面,所述凹面与旋翼支架的侧面设有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杆下端与无人机机身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叠无人机多桨毂结构,包括每组相对应的旋翼、垂直杆、变距拉杆、和Y型铰接件,垂直杆上端设有遮盖,当变距拉杆向外伸出至水平极限距离时,旋翼与遮盖之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人机收叠方式,将旋翼向上方翻折成一个整体,再折叠至与机体平行,大大减小了无人机的水平面积。由于折叠通过变距拉杆实现,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零部件,降低了桨毂结构的重量,满足当前无人机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徐殷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殷铭
技术研发日:2019.03.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