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9802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属于扑打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利用鱼类尾巴的原理设计扑打机飞行结构,实现鸟类飞行状态调控功效。
【背景技术】
:
[0002]长期以来,人们梦想实现鸟类那样在天空中飞翔的技术方案,很多人模仿制作了鸟类的翅膀,试图飞起来,都没有成功;人们通过对鱼类的游行原理进行了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掌握了一些游行的原理,发现鱼类的尾巴左右摆动为游行提供向前的动力;因为摆动的平面可以向摆动的垂直方向产生气流,而这些气流可以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反作用力,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掮扇子,掮扇子带来的凉风,不是在扇子面的方向上,而是在扇子摆动的垂直方向上;还有江河湖海上的木船,就是靠船尾上的木桨来回摆动提供前行动力,这是模仿鱼类尾巴摆动的例子;目前,许多相关技术人员在研究鱼类尾巴摆动提供动力的流体力学原理,但是在众多的文献和报道中尚未提出鱼类的尾巴左右摆动为扑打机提供上升和前行动力的扑打机装置。因此,研发一种基于鱼类尾巴摆动原理的扑打机飞行装置,很有科学和应用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借助于鱼类尾巴在游行时左右摆动形成的动力为飞行提供上升力和前行力的原理,实现扑打机的自由飞翔结构设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扑打机飞行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动力机、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轴柄、连接轴、一号支架、二号支架、三号支架、主骨架、筋骨、薄膜、左翅膀、右翅膀、机体、机头、机身和机尾;鱼形框架结构的机体的上侧面由机头、机身和机尾构成一体式结构,机头为尖状弧形结构,利于减少前进阻力,机头、机身和机尾为非均匀厚度的平面板状,上侧面为弧状,下侧面为凹状,机尾采用鱼尾结构,利于调整飞行方向;机头的下侧的机体上固定安装有动力机,动力机与一号连杆之间、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之间和二号连杆与三号连杆之间分别机械式传动连接,三号连杆与轴柄插接式连接,轴柄与连接轴机械式连接,三号连杆的中轴线处设置有一号支架,三号连杆通过一号支架与机身固定连接;连接轴上设置有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将连接轴分为相等的三份,连接轴通过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与机身固定连接,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支撑连接轴的转动;左翅膀和右翅膀分别由主骨架、筋骨和薄膜配合连接组成,对称结构的左翅膀和右翅膀与机体所处的平面之间均呈15-30度角向下方倾斜;左翅膀的主骨架的右端部与连接轴的左端部机械式传动连接;右翅膀的主骨架的左端与连接轴的右端部机械式传动连接;各部件配合构成扑打机飞行装置,实现扑打机飞行状态的飞行机制。
[0005]本发明涉及的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和轴柄构成四连杆结构,为左翅膀和右翅膀提供动力;动力机为减速式动力机,将高速的旋转降为四连杆结构动作需要的速度,然后带动左翅膀和右翅膀摆动;动力机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和核能动力机,动力机中设置有控制系统,能实现鸟类或鱼类的飞行或游行控制功效;动力机或采用单一动力机的双动力输出结构;筋骨采用弹性材质的细条并为薄膜提供支撑力;薄膜采用不透气材质的材料。
[0006]本发明涉及的扑打机飞行装置使用时,动力机提供动力并通过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轴柄、连接轴、左翅膀的主骨架和右翅膀的主骨架带动左翅膀和右翅膀同步向斜下方上下摆动,产生斜向上方的反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反作用力提供向前的和向上的作用力,推动扑打机飞行装置向前和向上运动;通过动力机的设置使其提供的动力大小可控,实现左翅膀和右翅膀的上下扑打速度的调控,并使上扑速度慢,下扑速度快,为左翅膀和右翅膀提供不同的上下摆动速度,产生不同的向前的和向上的力,实现扑打机飞行装置的升降、转向和调速功效。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鱼类尾巴在游行时左右摆动形成的动力为飞行提供上升力和前行力的原理,研发制作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其结构简单,原理科学,制作成本低,易于调控,飞行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
[0008]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0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10]实施例:
[0011]本实施例涉及的扑打机飞行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动力机1、一号连杆2、二号连杆3、三号连杆4、轴柄5、连接轴6、一号支架7、二号支架8、三号支架9、主骨架10、筋骨11、薄膜12、左翅膀13、右翅膀14、机体15、机头16、机身17和机尾18 ;鱼形框架结构的机体15的上侧面由机头16、机身17和机尾18构成一体式结构,机头16为尖状弧形结构,利于减少前进阻力,机头16、机身17和机尾18为非均匀厚度的平面板状,上侧面为弧状,下侧面为凹状,机尾18采用鱼尾结构,利于调整飞行方向;机头16的下侧的机体15上固定安装有动力机I,动力机I与一号连杆2之间、一号连杆2与二号连杆3之间和二号连杆3与三号连杆4之间分别机械式传动连接,三号连杆4与轴柄5插接式连接,轴柄5与连接轴6机械式连接,三号连杆4的中轴线处设置有一号支架7,三号连杆4通过一号支架7与机身17固定连接;连接轴6上设置有二号支架8和三号支架9,二号支架8和三号支架9将连接轴6分为相等的三份,连接轴6通过二号支架8和三号支架9与机身17固定连接,二号支架8和三号支架9支撑连接轴6的转动;左翅膀13和右翅膀14分别由主骨架10、筋骨11和薄膜12配合连接组成,对称结构的左翅膀13和右翅膀14与机体15所处的平面之间均呈15-30度角向下方倾斜;左翅膀13的主骨架10的右端部与连接轴6的左端部机械式传动连接;右翅膀14的主骨架10的左端与连接轴6的右端部机械式传动连接;各部件配合构成扑打机飞行装置,实现扑打机鸟类飞行状态的飞行机制。
[0012]本实施例涉及的一号连杆2、二号连杆3、三号连杆4和轴柄5构成四连杆结构,为左翅膀13和右翅膀14提供动力;动力机I为减速式动力机,将高速的旋转降为四连杆结构动作需要的速度,然后带动左翅膀13和右翅膀14摆动;动力机I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和核能动力机,动力机I中设置有控制系统,能实现鸟类或鱼类的飞行或游行控制功效;动力机I或采用单一动力机的双动力输出结构;筋骨11采用弹性材质的细条并为薄膜12提供支撑力;薄膜12采用不透气材质的材料。
[0013]本实施例使用时,动力机I提供动力并通过一号连杆2、二号连杆3、三号连杆4、轴柄5、连接轴6、左翅膀13的主骨架10和右翅膀14的主骨架10带动左翅膀13和右翅膀14同步向斜下方上下摆动,产生斜向上方的反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反作用力提供向前的和向上的作用力,推动扑打机飞行装置向前和向上运动;通过动力机I的设置使其提供的动力大小可控,从而实现左翅膀13和右翅膀14的上下扑打速度的调控,并使上扑速度慢,下扑速度快,为左翅膀4和右翅膀12提供不同的上下摆动速度,产生不同的向前的和向上的力,实现扑打机飞行装置的升降、转向和调速功效。
【主权项】
1.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动力机、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轴柄、连接轴、一号支架、二号支架、三号支架、主骨架、筋骨、薄膜、左翅膀、右翅膀、机体、机头、机身和机尾;鱼形框架结构的机体的上侧面由机头、机身和机尾构成一体式结构,机头为尖状弧形结构,利于减少前进阻力,机头、机身和机尾为非均匀厚度的平面板状,上侧面为弧状,下侧面为凹状,机尾采用鱼尾结构,利于调整飞行方向;机头的下侧的机体上固定安装有动力机,动力机与一号连杆之间、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之间和二号连杆与三号连杆之间分别机械式传动连接,三号连杆与轴柄插接式连接,轴柄与连接轴机械式连接,三号连杆的中轴线处设置有一号支架,三号连杆通过一号支架与机身固定连接;连接轴上设置有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将连接轴分为相等的三份,连接轴通过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与机身固定连接,二号支架和三号支架支撑连接轴的转动;左翅膀和右翅膀分别由主骨架、筋骨和薄膜配合连接组成,对称结构的左翅膀和右翅膀与机体所处的平面之间均呈15-30度角向下方倾斜;左翅膀的主骨架的右端部与连接轴的左端部机械式传动连接;右翅膀的主骨架的左端与连接轴的右端部机械式传动连接;各部件配合构成扑打机飞行装置,实现扑打机飞行状态的飞行机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打机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和轴柄构成四连杆结构,为左翅膀和右翅膀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机为减速式动力机,将高速的旋转降为四连杆结构动作需要的速度,然后带动左翅膀和右翅膀摆动;所述动力机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和核能动力机,动力机中设置有控制系统,能实现鸟类或鱼类的飞行或游行控制功效;所述动力机或采用单一动力机的双动力输出结构;所述筋骨采用弹性材质的细条并为薄膜提供支撑力;所述薄膜采用不透气材质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扑打机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动力机提供动力并通过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轴柄、连接轴、左翅膀的主骨架和右翅膀的主骨架带动左翅膀和右翅膀同步向斜下方上下摆动,产生斜向上方的反作用力,根据物理学原理,反作用力提供向前的和向上的作用力,推动扑打机飞行装置向前和向上运动;通过动力机的设置使其提供的动力大小可控,实现左翅膀和右翅膀的上下扑打速度的调控,并使上扑速度慢,下扑速度快,为左翅膀和右翅膀提供不同的上下摆动速度,产生不同的向前的和向上的力,实现扑打机飞行装置的升降、转向和调速功效。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扑打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扑打机飞行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动力机、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轴柄、连接轴、一号支架、二号支架、三号支架、主骨架、筋骨、薄膜、左翅膀、右翅膀、机体、机头、机身和机尾,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和轴柄构成四连杆结构,为左翅膀和右翅膀提供动力,减速式动力机将高速的旋转降为四连杆结构动作需要的速度,然后带动左翅膀和右翅膀摆动,基于鱼类尾巴在游行时左右摆动形成的动力为飞行提供上升力和前行力的原理,实现飞行调控功效;其结构简单,原理科学,制作成本低,易于调控,飞行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
【IPC分类】B64C33/02
【公开号】CN105015776
【申请号】CN201510486498
【发明人】吴锜, 吴开震, 吴若谷, 吴若鼎, 吴若尧
【申请人】吴锜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