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7810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燃油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副油箱一般作为飞机的选装设备,其简单有效、成本低和故障少对飞机用户是很重要的。目前飞机上加装的副油箱输油方式主要有重力输油、油栗输油和引气增压输油等。其中重力输油早期用的比较多,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操作简单优点,但重力输油的副油箱装载燃油量小、输油慢、副油箱要安装在高位置,其空间布置受限;油栗输油较快、可装载较多燃油,但油栗需要电气控制、成本较高、不可用燃油量较大;引气增压输油快,一般用于飞机上工作发动机有足够的高压引气量,不具有普遍应用性,同时引气增压输油构成较复杂、成本高、故障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寻求飞机副油箱输油方式尽可能同时具有传统方法更多的优点,使其可靠性高、输油快、操作简单、成本低、容易维护以及副油箱使用和空间布置受限制因素少。
[0004]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包括:主油箱内输油导管(I),主油箱前连接接头
(2),前连接软管(3),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引射装置(6),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固定卡箍一(9),后连接软管(10),固定卡箍二(11),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和固定卡箍三(13)。
[0006]所述引射装置(6)包括引射栗(14),支架(15),油滤网(16),固定卡箍四(17),固定卡箍五(18),引射装置(6)安装在副油箱底部,引射栗(14)通过固定卡箍四(17)和固定卡箍五(18)固定在支架(15)上。
[0007]所述引射装置(6)前部通过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与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连通,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结构特征由引射装置(6)和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的空间位置所确定。
[0008]所述引射装置(6)后部通过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与副油箱后连接接头⑶连通,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结构特征由引射装置(6)和副油箱后连接接头⑶的空间位置所确定。
[0009]主油箱内输油导管⑴与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连接,并由固定卡箍三(13)固定在机体结构上,固定卡箍三(13)的位置特征由主油箱内输油导管(I)的走向所确定。
[0010]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与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通过前连接软管(3)连通,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与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通过后连接软管(10)连通,后连接软管(10)通过固定卡箍一(9)和固定卡箍二(11)固定在机体结构上,固定卡箍一(9)和固定卡箍二
(11)的位置特征由后连接软管(10)的走向所确定。
[0011]所述引射栗(14),包括引射栗入口端(19),引射栗引射口(20)和引射栗出口端
(21),引射栗(14)的引射量特征由副油箱的装载量和主油箱的供油要求确定,引射栗引射口(20)朝下,处于副油箱内的最低位置。
[00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通过副油箱采用引射输油的方式,使输油装置具有较高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主要部件引射栗为机械结构,故障率极低,不用电气控制,不存在常有的电气故障问题。
[0013]在固定入口压力情况下,通过对引射栗内喷嘴的结构尺寸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引射燃油量大小,所以这种副油箱输油量可以根据不同飞机燃油系统总体要求进行设计,达到满意效果。
[0014]副油箱采用引射输油方式,不需要驾驶员和机组人员在地面和飞行过程中进行额外的操作,只要主油箱的燃油栗开始工作,引射栗就可以同时正常进行输油。
[0015]副油箱采用引射输油方式,主要部件为引射栗和管路,成本很低,维护简单,容易实施。
[0016]副油箱采用引射输油方式,可以实现小流量引射,也可以实现大流量引射,所以,对于大容积的副油箱,完全可以应用引射输油方式。
[0017]采用引射输油方式副油箱,在飞机结构空间内可以任意布置,对输油效果影响可以忽略。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不出了引射装置不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引射栗示意图。
[0021]其中,I为主油箱内输油导管,2为主油箱前连接接头,3为前连接软管,4为副油箱前连接接头,5为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6为引射装置,7为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8为副油箱后连接接头,9为固定卡箍一,10为后连接软管,11为固定卡箍二,12为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3为固定卡箍三,14为引射栗,15为支架,16为油滤网,17为固定卡箍四,18为固定卡箍五,19为引射栗入口端,20为引射栗引射口,21为引射栗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参见附图1,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包括:主油箱内输油导管(1),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前连接软管(3),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引射装置(6),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固定卡箍一(9),后连接软管
(10),固定卡箍二(11),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和固定卡箍三(13)。
[0024]所述引射装置(6)前部通过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与副油箱前连接接头⑷连通,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结构特征由引射装置(6)和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的空间位置所确定。
[0025]所述引射装置(6)后部通过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与副油箱后连接接头⑶连通,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⑵结构特征由引射装置(6)和副油箱后连接接头⑶的空间位置所确定。
[0026]主油箱内输油导管⑴与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连接,并由固定卡箍三(13)固定在机体结构上,固定卡箍三(13)的位置特征由主油箱内输油导管(I)的走向所确定。
[0027]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与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通过前连接软管(3)连通,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与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通过后连接软管(10)连通,后连接软管(10)通过固定卡箍一(9)和固定卡箍二(11)固定在机体结构上,固定卡箍一(9)和固定卡箍二
(11)的位置特征由后连接软管(10)的走向所确定。
[0028]参见附图2,所述引射装置(6)包括引射栗(14),支架(15),油滤网(16),固定卡箍四(17),固定卡箍五(18),引射装置(6)安装在副油箱底部,引射栗(14)通过固定卡箍四(17)和固定卡箍五(18)固定在支架(15)上。
[0029]参见附图3,所述引射栗(14),包括引射栗入口端(19),引射栗引射口(20)和引射栗出口端(21),引射栗(14)的引射量特征由副油箱的装载量和主油箱的供油要求确定,弓丨射栗引射口(20)朝下,处于副油箱内的最低位置。
【主权项】
1.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包括:主油箱内输油导管(I),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前连接软管(3),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引射装置(6),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固定卡箍一(9),后连接软管(10),固定卡箍二(11),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和固定卡箍三(13); 所述引射装置(6)前部通过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与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连通,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结构特征由引射装置(6)和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的空间位置所确定; 所述引射装置(6)后部通过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与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连通,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结构特征由引射装置(6)和副油箱后连接接头⑶的空间位置所确定; 主油箱内输油导管(I)与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连接,并由固定卡箍三(13)固定在机体结构上,固定卡箍三(13)的位置特征由主油箱内输油导管(I)的走向所确定; 主油箱前连接接头⑵与副油箱前连接接头⑷通过前连接软管⑶连通,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与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通过后连接软管(10)连通,后连接软管(10)通过固定卡箍一(9)和固定卡箍二(11)固定在机体结构上,固定卡箍一(9)和固定卡箍二(11)的位置特征由后连接软管(10)的走向所确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装置(6)包括引射栗(14),支架(15),油滤网(16),固定卡箍四(17),固定卡箍五(18),引射装置(6)安装在副油箱底部,引射栗(14)通过固定卡箍四(17)和固定卡箍五(18)固定在支架(15)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栗(14),包括引射栗入口端(19),引射栗引射口(20)和引射栗出口端(21),引射栗(14)的引射量特征由副油箱的装载量和主油箱的供油要求确定,引射栗引射口(20)朝下,处于副油箱内的最低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包括:主油箱内输油导管(1),主油箱前连接接头(2),前连接软管(3),副油箱前连接接头(4),副油箱内前连接导管(5),引射装置(6),副油箱内后连接导管(7),副油箱后连接接头(8),固定卡箍一(9),后连接软管(10),固定卡箍二(11),主油箱后连接接头(12)和固定卡箍三(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机副油箱引射输油装置,寻求飞机副油箱输油方式尽可能同时具有传统方法更多的优点,使其可靠性高、输油快、操作简单、成本低、容易维护以及副油箱使用和空间布置受限制因素少。
【IPC分类】B64D37/02
【公开号】CN204750577
【申请号】CN201520315908
【发明人】陈涛
【申请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