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转移用具和标志转移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8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志转移用具和标志转移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志转移用具和标志转移条,具体涉及一种标记转移技术,用于将薄膜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等上,这些标志由字符、编码、图案或它们的混合排列组成,并配置和形成在标志转移条上。
背景技术
一般,将包含字符、编码、图案或它们的混合排列组成的各种标志作成为印戳,然后通过墨水压印在纸面或其它物体面上,或作成标志封条,粘在纸面等上。
近年来,技术不断创新,而且消费者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在这种背景下,在不同的技术领域需要拓宽产品的种类,这种倾向在处理各种标志的文具领域也不例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新颖的标志转移用具和标志转移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标志转移技术,这种技术完全不同于常规标志使用技术,本发明涉及各种由字符、编码、图案或它们的混合排列组成的各种标志,并采用涂膜转移技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满足普通消费者不同喜好的标志转移用具,并应用一种将标志转移条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等上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移用具,该用具采用由各种标志和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的转移标志,在转移标志转移后,在可以书写的空白格子中可以用书写笔写上各种各样的字符。
本发明的标志转移用具是一种工具,用于将标志转移条上的标志转移到纸面等上,包括手握盒子;卷有标志转移条的退卷卷盘,该退卷卷盘上卷有标志转移条,可转动地装在盒子内;可转动的绕卷卷盘,用于收集用过的标志转移条,可转动地装在盒子内;转移头,用于加压退卷卷盘上退出的标志转移条并转移到改正区域上,配置在盒子的前端,在这种用具中,标志转移条具有压敏粘接剂转移标志,这些标志连续地配置和可剥离地固定在基条表面上,彼此相隔规定的间隔,转移标志由各种标志和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指示转移标志断开位置的人体感知的断开装置配置在转移标志之间,而与标志转移条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的部件配置在转移头的条运行区域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可书写的空白格子的表面形成部分可以用书写笔书写的材料制作。
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和人体感知啮合部件采用以下模式。
(1)人体感知的断开装置是一种人体感知的滑动部分,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人体感知的啮合部件是转移头的前边缘,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与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时,在此啮合位置将发生滑移现象,因而人体便可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2)人体感知的断开装置是一种人体感知的凹部,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而人体感知的啮合部件是转移头的前边缘,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的凹部与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一种钩挂现象,因此人体便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3)人体感知的断开装置是一种人体感知的凹部,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人体感知的啮合部件是一种形成在转移头上的定位突出部,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啮合转移头上的定位突出部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一种钩挂现象,因此人体便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4)人体感知的断开装置包括许多人体感知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在标志转移条上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而人体感知的啮合部件是形成在转移头上的定位突出部,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定位突出部啮合在许多人体感知的突出部之间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一种钩挂现象,因此人体便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标志转移工具操作的基本组成有两种,一种是标志条为替换型的,一种是标志条为一次性的,前者具有条盒,该条盒可拆卸地配置在盒子内,至少包括退卷卷盘和绕卷卷盘,使得可以替换标志转移条,后者具有配置在盒子内的退卷卷盘和绕卷卷盘,转移头配置在盒子的前端部。
本发明的转移标志条最好配置在和用在标志转移用具中,即转移标志条配置在和用在标志转移用具中,以便将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等上,在这种条中,压敏转移标志连续地配置和可剥离地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彼此隔开规定的距离,该转移标志由各种标志和在上面可以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指示转移标志断开位置的另外人体感知断开装置配置在转移标志之间,该人体感知断开装置作成为在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操作中,当其啮合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时,可由人体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断开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上面可以书写的空白格子的至少表面形成部分由可用书写笔书写的材料构成。
本发明的标志转移条由标志转移层构成,该标志转移层包括多个粘接和固定在基条表面上的转移标志,该基条的背面被处理成是可剥离的,或可剥离分开成片,具体采用以下的层合结构。
I)转移标志层通过将压敏粘接剂透明材料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和许多标志组成的标志排列层层合在一体而形成,该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沿基条的运行方向配置,该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表面处理成可以被剥离,可与压敏粘接剂层剥离并分开成片。
II)标志转移层通过将透明粘接剂材料构成的标志形成层、许多标志构成的标志排列层和压敏透明粘接剂材料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层合在一起而形成,该标志连续地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在基条的运行方向上,该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基条表面经处理而可以被剥离,可与标志形成层剥离并分开成片。
III)标志转移层通过将许多标志构成的标志排列层和压敏透明粘接剂材料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层合成一体而形成,该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沿基条的运行方向配置,该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表面经处理可被剥离,可与标志排列层分离并分开成片。
IV)标志转移层通过将许多标志构成的标志排列层和压敏透明粘接剂材料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层合成一体而形成,该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沿基条的运行方向配置,此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表面经处理而具有粘性,该表面可与标志排列层剥离并分开成片。
另外,作为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可以应用以下的方式a)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一种形成在基条上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位于相互邻接的转移标志之间,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啮合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边缘时,在人体感知滑动部分和改正区域之间将发生滑移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b)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一种形成在标志转移层表面上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位于相互邻接的转移标志之间,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啮合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边缘时,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和改正区域之间将发生滑移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断开位置。
c)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一个人体感知凹部,形成在基条上,位于相互邻接的转移标志之间,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啮合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边缘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钩挂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d)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一种人体感知凹部,该凹部形成在基条背面上,位于相互邻接的转移标志之间,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啮合在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上形成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钩挂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断开位置。
e)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包括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形成在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位于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之间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钩挂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为了将标志转移条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上要求的改正区域,用手握住盒子,将转移头的前端加压部分紧压在改正区域上,然后使盒子在此状态下沿纸面移动,由此可实现转移标志的转移。
具体是,在标志转移条上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转移头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时,将转移头紧紧地压在改正区域的转移起始端,并沿纸面直接移动盒子,随后下一个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将啮合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最后在啮合部件上发生滑移现象时或当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发生钩挂现象时便停止盒子的运动。
按照这种操作,在标志转移条上的位于转移头前端加压部分的转移标志便与基条剥离,并准确地转移到改正区域上,在分离转移标志后,用过的标志转移条即基条被绕卷和收集在绕卷卷盘上。
转移后,可以用书写笔在转移标志的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上进行书写。
另外,在转移后,还可以用书写笔在转移标志的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上进行书写。


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新颖思想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特征以及其它的目的和特征。
图1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
图2是前视图,示出标志转移用具的盒子主体的内侧。
图3标志转移用具的分解透视图。
图4A是透视图,示出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头的主要部分。
图4B是平面图,示出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的主要部分。
图5A是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的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5B是沿图5A中标志转移条的V-V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5C是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转移标志层的剥离状态。
图6A~6C是放大前视图,示出标志转移用具的转移头转动结构的局部截面。
图7A是标志转移用具使用状态的透视图,示出用右手横向牵引的使用状态。
图7B是标志转移用具使用状态的透视图,示出用左手横向牵引的使用状态。
图7C是标志转移用具使用状态的透视图,示出用右手垂直牵引的使用状态。
图8A是透视图,示出标志在用转移用具转移后用书写笔在上面书写的状态。
图8B是平面图,示出转移标志的变化例子。
图8C是平面图,示出转移标志的其它改变例子。
图9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转移用具的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的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9B是沿图9A中标志转移条的IX-IX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9C是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10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在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的局部切去的视图。
图10B是标志转移条的沿图10A中X-X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0C是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11A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1B是平面图,示出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1C是转移头的主要部件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12A是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的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12B是沿图12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II-X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2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转移标志层的剥离状态。
图13A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3B是平面图,示出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4A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4B是平面图,示出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4C是转移头主要部件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15A是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15B是沿图15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V-X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5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转移标志层的剥离状态。
图16A是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标志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6B是平面图,示出标志转移头的主要部件。
图16C是转移头主要部件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17A是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的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17B是沿图17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VII-XVII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7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18A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在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18B是沿图18A所示转移条的线XVIII-XVIII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8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19A是平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人体感知突出部的结构。
图19B也是平面图,示出转移条的人体感知突出部的结构。
图19C是平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人体感知突出部的结构。
图20A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20B是沿图20A所示转移条的线XX-XX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20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头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21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透视分解图。
图22A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22B是沿图22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XII-XX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2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23A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23B是沿图23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XIII-XXI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3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24A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24B是沿图24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XIV-XXI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4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条的基条和标志转移层的剥离状态。
图25A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25B是沿图25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XV-XX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5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端加压部分相对于标志转移条的加压宽度。
图26A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条的平面图,示出制造过程中标志转移条切去一部分的视图。
图26B是沿图26A所示标志转移条的线XXVI-XXV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6C是横截面图,示出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端加压部分相对于标志转移条的加压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26C示出本发明的标志转移用具,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相同的构成部件或元件。
第一实施例图1~8C中,示出此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该标志转移用具1具体用于转移标志转移条T上薄膜中的标志M、M......,此用具是一种条可替换的用具,具有盒式结构,可以替换作为消耗品的标志转移条T。
即,标志转移用具包括具有图1所示外观的盒子2以及具有如图2和3所示转移头H的条盒C。
转移标志M由排列的字符、字码、图案或其混合排列的标志Ma以及可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组成,该空白格子上可以用书写笔书写,具体是,如图4B所示,标志Ma是设计的字符FAXED,可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是在形状上与FAXED标记Ma相配合的空白格子(在近似椭圆形框的内部),在此可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内可以填写日期。
盒子2用一只手握住和操作,它是一个扁平的盒子,其前部轮廓形状、尺寸和宽度足以装进标志条盒C,其相对的平表面和后表面2a、2b在用一只手握住和操作时是标准的手握表面。盒子2是用注射模制法等整体形成的塑料件,盒子主体4和盖子主体5是分开的,转移标志条盒可拆卸地插在盒子主体4内。在盒子2的前端形成用于插入和取出转移头的头部插入部分6。
标志转移条的条盒C是一种可替换的消耗品。转移条条盒C由绕着转移条T的退卷卷盘11以及可转动的装在圆筒盒10中的用于收集用过的标志转移条T的可转动绕卷卷盘12组成,另外转移头H可相对于头部轴心转动,用于将转移标志条T压在改正区域上,并将其转移到该区域上。
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条盒C还包括条的连锁单元、离合机构和其它主要的基本构件,该连锁单元用于相互连锁退卷卷盘11和绕卷卷盘12,该离合机构用于使退卷卷盘11和绕卷卷盘12中的标志转移条T的退卷速度和绕卷速度同步,这些部件组装成一个单元。
圆筒盒10用合成树脂制作,形为一种可以接纳两个卷盘11、12的圆筒盒,其形状和尺寸被设定为满足重量轻和紧凑的要求,可紧凑地固定两个卷盘11、12,更具体是,它是一个骨架式的结构,主要由很细的骨架构件构成。
标志转移条T用于连续输送转移标志M,压敏粘接剂转移标志M连续地可剥离地配置和固定在基条15的表面上,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在转移标志M、M之间配置显示转移标志M断开位置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20,与此相对应,在转移头H的条运行部分上配置与人体感知断开装置20啮合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标志转移条具有如图5A~5C所示的截面结构,在基条15的表面上(图5B和5C中所示的下表面)可剥离地粘接和固定由多个转移标志M、M......组成的转移标志层16。因为附图的作用是帮助加深理解,所以在厚度方向转移标志层16是示意示出的,并放得很大,但是标志转移条T实际上是薄膜,而且层之间的边界没有像图中那样清楚。
基条15的表面和后表面被处理成可被剥离,即它是一种用塑料或纸料作的薄膜条,其表面经处理而可以与相邻的层和材料分开或剥开,最好采用不能拉伸的柔性膜。
转移标志层16是一种层合结构,通过将标志形成层17、标志排列层18和压敏粘接剂层19层合成一体而形成。该转移标志层16沿基条15的整个长度连续延伸,即转移标志M、M......连续地形成,并且在标志转移期间可通过转移头H的转移操作正确地断开该转移标志。
对转移标志层16的质量要求例如包括如下方面1)转移特性容易将转移头H压着的转移标志层16的转移区域转移到改正区域上。
2)断开特性容易转移转移头H压着的转移标志层16的转移区域,并容易切断转移头H压着的该转移标志层16的唯一的断开区域(如果转移标志层16的断开性能不好,则可能转移不想转移的那部分转移标志层16)。
3)抗剥离性转移标志层16粘接在改正区域上的强度。
4)书写性能可以在已转移的转移标志层16上用钢笔、圆珠笔或其它书写笔容易地书写。
5)老化稳定性用书写笔在已转移的转移标志层16上所写的墨迹不会变色或变模糊。
6)平滑性在转移之后,转移标志层16的表面具有平滑性。
为使转移标志层16具有这些按照使用目的要求的质量特性可以联合应用各种化合物。
标志形成层17有助于标志排列层18的形成(特别是印刷形成),并具有将转移标志层16粘接和固定在基条15表面上的作用,在转移标志M被转移后,便露出该表面层。除这些基本作用外(标志排列层18的形成作用以及转移标志层16的粘接和固定作用),作为转移标志层16的表面形成区域的标志形成层17在转移标志M被转移后还具有在可书写的空白格子Mb上用书写笔130(见图8A)例如圆珠笔进行书写的功能。
为此目的,标志形成层17可用适合其功能的透明粘接材料制造。即标志形成层17最好用在分离后适合做表面层的干式透明树脂材料制作,这种透明粘接材料在基条15的可分离表面上具有适当的粘接保持特性,而且还可以用书写笔60在上面书写。
标志形成层17用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制作,可以加入其它的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抗老化剂、不退色稳定剂或用于改进书写性能的填充剂。合成树脂和天然树脂的例子包括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酯树脂、尿烷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烯族烃树脂、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纤维素树脂和氧茚树脂,为了满足这些质量要求,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树脂或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树脂混合起来使用。
标志排列层18由许多标志(在所示的例子中,该标志由标志Ma和可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组成,前者是字符FAXED,后者是在形状上与标志Ma配合的空白格子)M’、M’、M’...组成,这些标志沿基条15的运行方向连续地和可剥离地排列,隔开规定的距离,具体用已知的印刷技术印在标志形成层17上。
标志排列层18的印刷方法包括各种已知的印刷方法,特别是传统的印刷方法,例如打字(凸字)印刷法、胶印法、照相凹版印刷法(照相凸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或墨球印刷法以及逆锟涂层法、直接涂层法和其它的涂层法、喷射涂层法、静电涂层法、浇涂法、锟涂法、化学涂层法,以及其它的新式的印刷法例如激光印刷法、热转移印刷法以及喷墨印刷法,可以根据形成的客体区域(在所示的情况下为标志形成层17)正确选择这些印刷法。
压敏粘接剂层19用于将转移标志层16压在改正区域上并使其粘接在该区域上,并用于形成转移前的标志转移条T的表面层,这种压敏粘接剂层19用压敏粘接剂材料制作。即压敏粘接剂层19最好用适合在分离前作表面层的干式透明的粘接材料制作,这种材料对改正区域具有压敏粘接性。
压敏粘接剂层19由粘接剂形成,其中还可搀入粘性调节剂、老化抑制剂和均化剂。粘接剂的例子包括丙烯酸树脂、松香、橡胶、乙烯基酯、聚胺酯、苯乙烯和聚异丁烯。
这种层合的转移标志层16如图5A~5C所示可粘接固定在基条15的表面(在图5B和5C中的下表面)上,该表面处理为可与转移标志层16分开,即通过标志形成层17剥离和分开该转移标志层16。
如图5A~5C所示,人体感知断开装置20具体是一个印制在标志转移层16表面(在图5B和5C中的下表面)上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其印刷方法是印刷标志排列层18的各种常规印刷方法中的一种方法。
这种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形成在标志转移层的相邻转移标志M、M之间,例如采用已知的方法形成在标志转移层16的压敏粘接剂层19的表面上。
这种人体感知滑移部分的滑移特性与作用在基条15表面和后表面上的分离过程相同,该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覆盖压敏粘接剂层19的表面,从而可以消除这部分在改正区域上的加压粘接性。这种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用与标志形成层17和压敏粘接剂层19一样的透明分离材料制作。
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的具体形成位置定为可对应于转移头H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并配置成在下述标志转移用具1的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而在啮合位置发生滑移现象时,人体可感知一个转移标志M的断开位置,或感知在所示实施例中的转移完成位置。
对应于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配置在转移头H的条运行部件上,在所示实施例中,转移头H的前边缘即前端加压部分25也可以起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的作用。
从退卷卷盘11送出的标志转移条T沿着转移头H一侧的条运行表面被引导到前端加压部分25,然后穿过该前端加压部分并反转,随后沿相反侧的条运行表面移动,然后绕卷在绕卷卷盘12上,并且如图4A和4B所示,当标志转移条T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21)而使得在啮合位置造成滑移现象时,人体便可感知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完成位置。
具体是,当标志转移条T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21)时,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和改正区域之间将发生滑移,并且标志转移条将停止运行,不能进行标志转移操作,因而使用者通过身体便感知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完成位置,为了开始下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操作,如下所述,开始时将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稍微加压地压在改正区域上,同时在改正区域上移动,重新开始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这样又可进行标志转移操作。
在所示实施例中的标志转移条T被作成一个带,该带的带宽相当于若干个标志转移条T、T...的宽度,如图5A所示,并且可利用切刀和其它切割装置将这些条切开,形成一个条T的宽度。
按照转移标志层16的特定形成方法,标志形成层17可以在印刷和形成在基条15的表面上,然后在标志形成层17的表面上印刷和形成标志排列层18,随后将压敏粘接剂层19形成在该标志排列层18上,最后将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印刷和形成在压敏粘接剂层19的表面上。
转移头H将标志转移条T压在纸面的改正区域上,该转移头配置在圆筒盒10的前端,起引导标志转移条T的作用以及加压的作用。
转移头H的具体结构包括头主体30、头保持部分31和转动操作部分32。头主体30可绕其轴心转动,即形成所谓的转动头结构。
头主体30用于加压标志转移条T和传送该标志转移条T,成形为适合于可准确转移到要求转移位置的形状,即形成为尖端形。
在所示例子中的头主体30是薄板,为长方形,稍宽于标志转移条T,并具有锥形截面,在侧视图上是尖的,使得靠近前端逐渐变细。头主体具有两个平的侧面30a、30b,它们构成条运行表面,前边缘25是前端加压部分,如上所述,用于加压标志转移条T,还可以起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的作用。该前端加压部分25是条运行表面30a、30b上的垂直于条运行方向的直边缘25。在头主体30的两个侧边缘上形成用于引导标志转移条T运行的导向突出部33、33。
如果构成头主体30的板的厚度相当小,则图中所示的锥形便不是必需的,板的厚度在整个纵向方向可以是均匀的,在任何情况下并不需要特别注明这种结构,只要头主体30的加压部分25的前端其厚度(点)足以准确地定位和指示转移位置。
在头主体30的底端侧部分上还整体形成作为主体支承件的支承部分35。
支承保持部分31可围绕其轴心转动地支承头主体30,具体包括作为主体支承件的支承部分35和形成在圆筒盒10上的支承件36。
如图6A~6C所示,支承部分35是一个圆筒部分,它与头主体30同心,并与其形成一体,具体是它具有弧形部分,具有将标志转移条T部分插入到头主体30中的安装开口35a。
在圆筒盒10的前端上整体形成支承件36。如图6A~6C所示,支承件36为管子形状,其内圆周等于支承部分35的外圆周,和支承部分一样,支承件36也具有弧形部分,具有可将标志转移条T部分地装在头主体30上的安装开口36a。支承部分35可滑动地支承在支承件36上,并且在下面说明的规定的转动角范围内该头主体30可以自由地绕轴心转动。
转动操作部分32用于确定头主体30的转动方向位置,还起头部位置指示器的作用,该指示器可以指示头主体30的加压和转移位置。
转动操作部分32是一个圆杆,具有操作杆45,该操作杆45包括在其前端形成的作为主要单元的操作钮45a。该操作杆45从支承部分35的轴心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通过在支承件36和盒子2上的对应位置形成的狭缝插入部分46和操作引导部分47伸到盒子2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支承件36的插入部分46起头主体30的锁定部分作用,可防止其沿轴向方向滑动。
根据头主体30的条加压和转移位置设定操作杆45沿转动方向对头主体30的位置,狭缝插入部分46和操作引导部分47平行延伸,从而可使操作杆45沿头主体30的转动方向移动。具体是,盒子2的操作引导部分47确定操作杆45在转动方向的转动范围,该操作引导部分47作成可以控制头主体30的条加压和转移位置。
下面相对于操作引导部分47说明操作杆45和头主体30的条加压和转移位置的关系。参照图6A~6C,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为沿转动方向的操作范围确定部分,操作引导部分47的结构被确定如下。
(a)当操作杆45与操作引导部分47的一端47a接触时,即位于垂直向下位置时(图6A中所示的第一确定位置A),转移头H的头主体30位于一个引导其前端加压的角位置,使得标志转移条T几乎对着盒子2的手握表面2a、2b,即标志转移条T的表面和背面几乎在一个方向延伸,此方向与手握表面2a、2b的方向相同(平行于此两个表面)。
在此种情况下,从退卷卷盘11退出的新的标志转移条位于头主体30的下侧,处于使用时用右手的人可横向牵引的状态(见图7A)。
(b)当操作杆45位于操作杆的操作引导部分47的两个端部47a、47b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即位于向下的水平位置(图6B中所示的第二确定位置B)时,转移头H的头主体30位于引导其前端加压部分25的一个角位置,使得标志转移条T仍保持退卷卷盘11和绕卷卷盘12的绕卷状态,即标志转移条T的表面和后表面几乎沿垂直方向延伸,并垂直于手握面2a和2b。
在这种情况下,从退卷卷盘11上退出的新的标志转移条T位于头主体30的左侧,并处于垂直牵引用法的状态(见图7B)。
(c)当操作杆45与操作引导部分47的另一端部47b接触时,即位于垂直向上位置(图6C所示的第三确定位置C)时,该转移头H的头主体30位于一个引导其前端加压部分的角位置,使得标志转移条T几乎与盒子2的手握表面2a和2b相对,即位于上述情况(a)的颠倒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从退卷卷盘11退出的新的标志转移条T位于头主体30的上侧,此时适合于左撇子的人进行横向牵引转移(见图7C)。
从上述说明可以清楚地看出,操作杆45的方向可直接地和直观地表示新的标志转移条的对着的位置(起头部位置指示器的作用),使用者可以根据操作杆45的方向确定头主体30的条加压和转移位置。
根据操作杆45和头主体30的条加压和转移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操作引导部分47的转动方向操作范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最大约为180度)确定在从小角度范围到大角度范围的不同要求值。
应用具有这种结构的标志转移用具1时,为了将标志转移条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等上要求的改正区域50上,如上所述,不管使用人是否为左撇子,操作杆45可以按使用人的方式转动,并可以选择和确定转移头H的头主体30的最佳条加压和转移位置(一般是选择图6所示的第一确定位置A、图6B所示的第二确定位置B或图6C所示的第三确定位置C),并且与此位置相对应,可以将手指放在手握表面(标准的手握表面是盒子的表面2a和背面2b,但是根据使用目的可以握住盒子2的适当位置或侧面)上握住盒子2,因而可以有各种使用方法,例如图7A~7C所示的方法。
即,在任何使用方法中可以像握书写笔那样的握住盒子2的手握表面,并且将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紧紧地压在纸面等上的改正区域50的转移起始端部,并使盒子沿纸面移动到规定的距离,然后停止。
具体是,在标志转移条T上预先使形成的人体感知部分20啮合转移头H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即啮合前端加压部分25时,换言之,在前一标志转移操作结束的状态下,将转移头H紧紧压在改正区域50上的转移起始端,随后可沿纸面直接移动盒子2,并在下一个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而使得在啮合位置产生滑移现象时,停止盒子的运动。
即如上所述,当标志转移条T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时,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和改正区域50之间将发生滑移,此时标志转移条的运行停止,不能进行标志转移操作,因而使用人通过人体感知便可感到一个标志M的标志完成位置。
按照这种操作,在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上的标志转移条T的转移标志M便可从基条15上剥离下来,并转移到改正区域50,转移标志M剥离后的用过的标志转移条T即基条15然后被绕卷和收集在绕卷卷盘12上。在这种情况下,标志转移层16的形成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的那部分不会粘接在改正区域50上,而是留在基条15的上面。
为了从此种状态开始下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操作,开始时,先将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稍微紧压在改正区域50上,然后在改正区域上移动,这样便可再次启动标志转移条T的运行,由此便可以进行标志转移操作。
在标志转移条T的转移标志M转移到改正区域50上以后,如图8A所示,便可利用书写笔130在标志M上的可书写的空白格子Mb上书写要求的字符(在所示的情况下为日期)。
转移标志M是由标志Ma和上面可以书写的空白格子Mb组成,因此可以为用书写笔130在没有直接写过的材料位置上进行书写,或可以在一旦写上便不容易擦去的材料位置上书写。
因为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1具有可以替换标志转移条T的条盒结构,所以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制造许多条盒C,转移各种转移标志M、M...,这些条盒装有各种转移标志M、M...的标志转移条。
转移标志M(标志Ma和可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的其它例子示于图8B和8C。
如图8B所示,和前面一样,转移标志Ma和可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结合在一起,在此图中,(1)由标志Ma“RECEIVED/with thanks/SEED”和相匹配的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组成,该空白格子用于填写日期。
(2)具有长方形标志Ma以及7个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Mb,该空白格子由三个线封闭的单元和四个细线封闭的单元组成,在这些单元中可以填写日本的邮政系统编码(由7个数字组成)。
在图8C中,(1)是标志Ma“Tel”后面跟着可以填写的空白格子Mb,该格子位于右侧,用于填写电话号码。
下一个(2)是标志Ma“Fax”,随后跟着可以填写的空白格子Mb,该格子位于右侧,用于填写传真号码。
最后(3)是标志Ma“Email”,随后跟着可以填写的空白格子Mb,该格子Mb位于右侧,用于填写E-mail地址。
第二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9A~9C中,在此实施例中,修改了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的结构。
即,在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如上所述,标志转移层16连续地形成在基条15的整个长度上,而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如图9A~9C所示,组成标志转移层16的转移标志M、M...独立地可剥离地粘接和固定基条15的表面上,并隔开规定距离。
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由标志转移层16的相邻标志M、M之间的基条15的表面组成。
在此种结构中,由于转移操作和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操作相同,所以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时,便可将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紧压在纸面上改正区域50的转移起始端部上,然后沿纸面直接移动盒子2,并在下一个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人体感知啮合部件21而在啮合位置发生滑移现象时,便停止移动盒子。
按照这种操作,只有一个标志转移条T的转移标志M从基条15上剥离下来,并转移到改正区域50上。
为了从这一状态开始下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操作,起始先将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稍微紧压在改正区域50上,随后在该改正区域50上移动,这样便又启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从而可以进行标志转移操作。
其它的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和操作相同。
第三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10A~10C中,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二实施例标志转移条T的具体结构。
即,在此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组成转移标志层16的转移标志M、M...独立地可剥离地粘接和固定在基条15的表面上,并隔开规定距离,这些转移标志由薄的连接层16a相互连接。该连接层16a的具体层结构与转移标志层16的层结构相同,而且是透明的。在此例示的实施例中,转移标志M、M由两个薄的连接层16a、16a相互连接,此两个相互连接层16a、16a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缘。
和第二实施例一样,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由标志转移层16的相邻标志M、M之间的基条15的表面组成。在此种结构中,转移操作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但是在转移一个转移标志M之后转移下一个转移标志M时,转移起始操作更容易。
即,因为相互邻接的转移标志M、M由两个连接层16a、16a连接,所以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啮合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时,便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和改正区域50之间发生滑移,两个连接层16a、16a的一部分便留在标志转移条T的基条15上。
当开始下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操作时,连接层16a、16a的其余部分将有利于重新开始运转而不会在标志转移条上造成滑移,所以可以平滑地和可靠地重新开始标志转移操作。
第四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11A~11C以及图12A~12C,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的具体结构。
即,在此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人体感知断开装置60是一种形成在相邻转移标志M、M之间的人体感知凹部,具体地它是一个切口,形成在标志转移条T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上(在所示的情况下,在两个端部上形成)。为了防止基条15在集中应力作用下破裂,此切口形成为圆弧形(在图中,为半圆形)。
与此相对应,形成在转移头H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61是一种定位突出部,从而可与切口60以凹-凸关系相啮合,此定位突出部61沿引导已用过标志转移条T即基条15运行的上侧条运行表面30a的宽度方向形成在两侧,该条运行表面30a是转移头H的头主体30的条运行表面30a、30b中的上侧条运行表面30a。
具体是,定位突出部61是鼓起的突出部,在形成头主体30时同时整体形成,而且前端的啮合部分具有对应于切口60的弧形轮廓。定位突出部61的位置稍位于前端加压部分25的后面,并位于标志转移条T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标志转移用具1的标志转移操作中,当切口60啮合定位突出部61、61时,在标志转移条T的运行中将发生钩挂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完成位置。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和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实施例中的标志转移条T被制造为一个带,该带具有相当于许多标志转移条T、T...的带宽度,如图12A所示,并可以用切刀或其它切割装置切成或形成一个条T的宽度。
实际上在基条15的表面上形成转移标志层16后,便可用冲孔杆或其它的钻孔装置钻出人体感知断开装置60,所以该人体感知断开装置60穿透整个的标志转移条T。
第五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13A~13B,在此实施例中,第四实施例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61可用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的前边缘)25的结构代替,该结构起人体感知啮合部件的作用,可与标志转移条T的人体感知凹部60、60啮合。
即,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在标志转移用具1的标志转移操作中,当切口60、60与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啮合时,在标志转移条T的运行操作中将发生钩挂现象,所以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完成位置。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四实施例相同。
第六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14A~14C以及图15A~15C,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四实施例的人体感知凹部(人体感知装置)的具体结构。
即,和第四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人体感知凹部70形成在标志转移条T的相邻转移标志M、M之间,但是,在此实施例中的切口70是小孔,形成在标志转移条T宽度方向的中间,为防止基条15在集中应力作用下破裂,该小孔70是圆孔。
与此相对应,与形成在转移头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71是一种定位突出部,使得可以以凹-凸关系与小孔70啮合。
具体是,此定位突出部是一个鼓凸的突出部,在形成头主体30时同时一体形成,其轮廓是对应于切口70的圆形。此定位突出部71的位置稍位于前端加压部分25的后面,并处于标志转移条T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四实施例相同。
第七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16A~16C以及17A~17C中,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六实施例的人体感知凹部(人体感知装置)的具体结构。
即,和第五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人体感知凹部80是一种凹部,形成在标志转移条T宽度方向的中心,但是,在此实施例中的凹部80是一个凹坑,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形成在标志转移条T的后表面,该凹坑具体从一部分基条15的背面侧弯曲到表面侧,其轮廓为圆形。
与此相对应,形成在转移头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81是一种定位突出部,使得可以以凹-凸关系与凹坑80啮合。
此定位突出部81具体是一个鼓凸的突出部,与第五实施例的定位突出部71相同,其形状是对应于凹坑80的圆形。
其它的结构和操作与第六实施例相同。
此实施例仍与第五实施例相同,人体感知啮合部件81可以用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的前边缘)25的结构代替,该前端部分起人体感知啮合部件的作用,可与标志转移条T的人体感知凹坑80啮合第八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18A~18C以及图19A~19C中,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的具体结构。
即,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人体感知断开装置90是形成在相邻转移标志M、M之间的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这些人体感知突出部90具体是形成在标志转移层16表面(图18B和图18C中的下侧面)上的两个鼓凸构件,如图18A~18C所示。
这两个人体感知突出部90直线延伸,平行于标志转移条T的宽度方向,位于标志转移层16的转移标志M、M之间,如图19A所示,转移头H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以凹-凸关系与这些人体感知突出部90、90啮合。
在所示的例子中,和第一实施例相同,转移头H的前边缘即前端加压部分25也起这种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未示出)作用。
在标志转移用具1的标志操作中,当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位于两个人体感知突出部90、90之间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发生钩挂现象,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M的转移完成位置。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人体感知突出部90的具体形状和排列结构不限于图18A~18C以及图19A所示的例子,还可以应用其它的具有类似作用的结构,如图19B和19C所示。
即,在图19B所示的结构中,形成三个人体感知突出部90、90、90,这些突出部直线延伸,平行于标志转移条的宽度方向,而在图19C所示的结构中,则形成许多鼓凸的人体感知突出部90a,这些突出部为圆形形状,并平行地排成三行。
第九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0A~20C中,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八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的具体结构。
即,和第八实施例相同,在此实施例中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100是形成在相邻转移标志M、M之间的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但是在此实施例中的人体感知突出部100具体是两个鼓凸的构件,形成在标志转移层16的背面(图20B和20C中的上侧面),如图20A~20C所示。
这两个人体感知突出部100、100直线延伸,平行于基条背面的宽度方向,形成在标志转移层16的转移标志M、M之间,如图20A所示,转移头H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以凹-凸关系直接啮合在这些人体感知突出部100、100之间。
在所示的例子中,与第五实施例相同,转移头H的前边缘即前端加压部分25也可用作这种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未示出)。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八实施例相同。
第十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1中,在此实施例中,改变了标志转移用具1的结构。
即,上述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1中作为消耗品的标志转移条T是可替换的条盒,即可以换上新的条盒,而本实施例是一种一次性的用具,即所有部件包括标志转移条均是消耗品。
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用具1中,在手握盒子2内装有其上绕有标志转移条T的退卷卷盘11以及用于收集已使用的标志转移条T的绕卷卷盘12,转移头H配置在盒子2的前端,使其可以绕其头部轴心转动。转移头H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只是安装位置不同。
虽然未具体示出,但是在盒子主体4内除退卷卷盘11和绕卷卷盘12而外,还装有用于相互连锁这些退卷卷盘11和绕卷卷盘12的条连锁单元、离合机构和其它的主要的基本的机械部件,将它们组装成一个单元,该离合机构利用退卷卷盘11和绕卷卷盘12使标志转移条T的退卷速度与绕卷速度同步。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十一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2A~22C中,在此实施例中,修改了标志转移条T的结构。
即,在此实施例中的标志转移条T中,如图22A~22C所示,粘接和固定在基条15表面(图22B和图22C中的下表面)上的转移标志层16是一种整体的层合结构,该结构由压敏粘接剂层19和标志排列层18组成。
在此实施例中,压敏粘接剂层19也起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标志形成层17的作用,并且标志排列层18印刷和形成在该标志形成层17的表面上。
因此如图所示,层合的转移标志层16粘接和固定在基条15的表面(图22B和22C中的下表面)上,该表面经处理可以经剥离而与压敏粘接剂层19分开。
在转移标志层16的具体形成方法中,在基条15上涂上和形成压敏粘接剂层19,并将人体感知滑移部分20印刷和形成在该压敏粘接剂层的表面上,然后再印刷和形成标志排列层18。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十二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3A~23C中,在此实施例中,修改了标志转移条T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如图23A~23C所示,粘接和固定在基条15表面(图23B和图23C中的下表面)上的转移标志层16是一种整体的层合结构,该结构包括标志排列层18和压敏粘接剂层19,并且省去了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的标志形成层17。
换言之,标志排列层18直接印刷和形成在基条15的可分开的处理表面上,因此在转移标志时,标志排列层18便从基条15的表面上剥离下来,表面层是直接形成的。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十三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4A~24C中,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十二实施例中标志转移条T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如图24A~24C所示,基条15的表面(图22B和22C中的下表面)被处理成粘接表面110,标志排列层18直接印刷和形成在此表面上。因此在转移标志时,标志排列层18便可从基条15的表面上剥离下来,该表面层是直接形成的。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十二实施例相同。
第十四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5A~25C中,在此实施例中,稍微修改了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和第一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相同,标志转移条16连续形成在基条15的整个长度上,但如图25A~25C所示,在转移标志层16的转移标志M、M之间形成至少两个切开部分55和55,这些部分隔开规定的距离,在转移时,转移标志可以更容易和可靠地分开。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切开部分55和55形成在转移标志M和M之间的中心位置,隔开规定距离。切开部分55和55垂直于转移条T纵向,在标志转移层16的整个宽度方向直线延伸。切开部分55的距离L大于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的加压宽度I(见图25C)(L大于I)。
在这种结构中,和第一实施例说明的转移操作相同,在前面的标志转移操作完成状态下(当看到目视识别线20对准目视识别定位部件21时),将转移头紧压在改正区域50的转移起始端,随后沿纸面直接移动盒子2,在下一个目视识别线20对准目视识别定位部件21时停止移动盒子2,最后抬起转移头H,使其与改正区域50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在标志转移用具1的停止位置时,转移头H的前端加压部分25位于两个切线部分55、55之间。
采用这种操作,可以通过一对切开部分55从基条15上可靠地剥离标志转移条T的仅仅一个转移标志并转移到改正区域50上,切开线是直线。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十五实施例此实施例示于图26A~26C中,在此实施例中,修改了第十四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的结构。
即,在第十四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只在标志转移层16的转移标志M和M之间形成两个切开部分55和55,并隔开规定的距离,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标志转移条T中形成许多切开部分55、55...,这些切开部分形成在标志转移层16的整个长度上,沿标志转移层16隔开规定距离。
在这种结构中,在标志转移条T的制造过程中,与第十四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和更可靠地形成切开部分55、55...。
在转移操作中,和第十四实施例相同,标志转移条T上只有一个转移标志M转移到改正区域50上,切开线是直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标志转移用具1的停止位置状态与第十四实施例相比不太严格,当看到目视识别线20几乎对准目视识别定位部件21时,便抬起标志转移用具1,在切开部分55的位置将转移标志M从基条15上可靠地剥离下来,并将该标志转移到改正区域50上,所以转移标志M在转移期间更容易可靠地断开。
其它结构和操作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且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形式改变和改型。
还可以另外涉及标志转移用具的特殊结构。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的转移头是所谓转动头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头主体30可绕其轴心转动,并且可以在各种条加压和转移位置进行使用,如图7A~7C所示,但是也可以作成固定头结构,使得只可以在这些条加压和转移位置中的一个特定位置状态下使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标志转移用具是用于将标志转移条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等上的标志转移用具,包括手握盒子;退卷卷盘,包含标志转移条,该卷盘可转动地装在盒子中;可转动的绕卷卷盘,用于收集用过的标志转移条,该绕卷卷盘可转动地装在盒子中;转移头,可将从退卷卷盘退出的标志转移条加压和转移到改正区域上,该转移头配置在盒子的前端部,在标志转移用具中标志转移条具有压敏粘接剂转移标志,该标志连续地可剥离地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转移标志由各种标志和可以在上面写的空白格子构成;指示转移标志断开位置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配置在转移标志的中间,而与标志转移条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形成在转移头的条运行区域上,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完全不同于用常规标志转移技术的新颖标志转移技术,从而可以有效地满足普通使用者的各种爱好,在常规标志转移技术中,由字符、数码、图案或其联合排列组成的各种标志可以用印戳、印刷标志封条或粘接技术进行转移。
即,在应用本发明转移用具将标志转移条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等的要求改正区域上时,用手夹住盒子,将转移头的前端加压部分紧压在改正区域上,然后沿纸面移动盒子,这样便可完成转移标志的转移。
具体是,在标志转移条上形成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转移头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时,将转移头紧压在改正区域的转移起始端上,然后沿纸面移动盒子,当下一个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人体感知啮合部件而造成在此啮合位置产生滑移现象时,或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操作中造成钩挂现象时停止盒子的运动。
按照这种操作,可使标志转移条上的位于转移头前端加压部分的转移标志与基条剥离,并准确地转移到改正区域上,而剥离转移标志后的用过的标志转移条即基条绕在或收集在绕卷卷盘上。
另外,因为转移标志由标志和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所以在转移标志转移之后可以用书写工具在可以书写的空白格子上书写需要的字符。
因为这种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区域可以形成在转移标志上,所以可以用书写笔直接在未书写过的材料部分上进行书写,或可以在一旦写上便不能完全被擦去的材料上书写。
在本发明上述详细说明中提供的例示性实施例意在公开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但是应当明白,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单独的例示性实施例,而可以在更广的意义范围内被解释,还应当明白,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型而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或本发明的真正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标志转移条上的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上等的标志转移用具,包括手握盒子;卷有标志转移条的退卷卷盘,该卷盘可转动地安装在盒子内;可转动的绕卷卷盘,用于收集用过的标志转移条,可转动地装在盒子内;转移头,用于将退卷卷盘上退出的标志转移条加压在和转移到转移区域上,该转移头配置在盒子的前端部;其中,上述标志转移条具有压敏粘接剂转移标志,该标志连续地可剥离地隔开一定距离地配置在基条的表面上,上述转移标志由标志和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以及指示转移标志断开位置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配置在转移标志之间,而与标志转移条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配置在转移头的条运行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转移标志的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的至少表面形成部分可用书写笔在上面书写的材料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由许多转移标志组成的转移标志层可剥离地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基条的后表面被处理成可以分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由许多转移标志组成的转移标志层可剥离地和可分开地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基条的后表面被处理成可以分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在转移标志层的转移标志之间至少形成两个隔开规定距离的切开部分,这些切开部分在整个转移标志层的宽度上延伸,并直接形成在该整个宽度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在标志转移层的整个长度上形成若干隔开规定距离的切开部分,这些切开部分在标志转移层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直接形成在该整个宽度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该切开部分的配置间距大于转移头前端加压部分的加压宽度,该加压部分用于加压和转移该标志转移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一种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而上述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是转移头的前边缘,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啮合转移头的前边缘时,在啮合位置将产生滑移现象,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表面侧,而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啮合转移头的前边缘时,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和改正区域之间将发生滑移现象,由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一种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人体感知凹部,而上述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是形成在转移头上的定位突出部,而且在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啮合转移头的定位突出部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所以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圆弧形切口,该切口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圆形细孔,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的中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人体感知凹部,而上述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是形成在转移头上的定位突出部,并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啮合该定位突出部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圆弧形的切口,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而定位突出部具有对应于此切口的圆弧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一个圆形小孔,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定位突出部具有对应于此小孔的圆形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一个圆形凹坑,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定位突出部具有对应于此凹坑的圆形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而上述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是形成在转移头上的定位突出部,并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定位突出部啮合在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之间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所以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配置在标志转移条的表面侧,而上述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是转移头的前边缘,并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在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之间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所以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配置在标志转移条的背面,而上述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是转移头的前边缘,并且在转移标志转移操作中,当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在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之间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发生钩挂现象,因此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条盒包括至少一个退卷卷盘和绕卷卷盘,该条盒是替换型的,可拆卸地配置在盒子内,其结构允许替换标志转移条。
21.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该条盒是一次性的,在盒子中装有退卷卷盘和绕卷卷盘,转移头配置在盒子的前端。
22.一种配置在和应用在标志转移用具中用于将转移标志转移到纸面上的标志转移条,其中,压敏粘接剂转移标志连续地隔开规定距离地可剥离地配置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上述转移标志由标志和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指示转移标志断开装置的人体感知断开装置配置在转移标志之间,这些人体感知断开装置作成为在标志转移用具的标志转移操作中,当此种人体感知断开装置啮合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上形成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时,可以由人体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断开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转移标志的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的至少表面形成部分可用书写工具在上面书写的材料制作。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转移标志组成的转移标志层可剥离地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基条的后表面被处理成可以分离。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转移标志组成的转移标志层可剥离和可分开地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基条的后表面被处理成可以分离。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在转移标志层的转移标志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隔开规定距离的切开部分,这些切开部分沿转移标志层的整个宽度延伸,并直接形成在该整个宽度上。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在转移标志层的整个长度上形成许多隔开规定距离的切开部分,这些切开部分沿转移标志层的整个宽度延伸,并直接形成在该整个宽度上。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切开部分的配置距离大于转移头的前端加压部分的加压宽度,以便加压和转移该转移头。
29.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标志转移用具,其特征在于,转移标志的表面形成部分用书写笔可以在上面书写的材料制作。
30.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标志转移层通过将压敏粘接剂层和标志排列层层合在一起形成,上述压敏粘接剂层由压敏粘接剂透明材料构成,而标志排列层由许多标志组成,这些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沿基条的运行方向配置,将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此表面经处理可与压敏粘接剂层分离,剥离分开成片。
31.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标志转移层通过将透明粘接剂材料构成的标志形成层、由许多标志组成的标志排列层和由压敏透明粘接剂材料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层合在一起而形成,该许多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配置在基条的运行方向上,该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表面经处理可与标志形成层分开,剥离分开成片。
32.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标志转移层通过将由许多标志组成的标志排列层和由压敏透明粘接剂材料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层合在一起而形成,该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沿基条的运行方向配置,该转移标志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表面经处理可以与标志排列层分开,剥离分开成片。
33.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标志转移层通过将由许多标志组成的标志排列层和由压敏透明粘接剂材料构成的压敏粘接剂层层合在一起而形成,该许多标志连续地隔开一定距离地沿基条的运行方向配置,该标志转移层粘接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该表面处理为粘接层,可与标志排列层剥离和分离成片。
3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由基条表面组成的人体感知滑移部分,位于相互邻接的转移标志层之间,并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与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时,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和改正区域之间将发生滑移,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35.如权利要求25~33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人体感知滑移部分,该滑移部分形成在转移标志层表面的相邻的转移标志层之间,而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啮合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前边缘时,在人体感知滑移部分和改正区域之间将发生滑移,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36.如权利要求24~33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形成在基条上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人体感知凹部,并且在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以凹-凸关系啮合转移头的前边缘时,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将发生钩挂,所以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37.如权利要求24~33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形成在基条背面上的位于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人体感知凹部,并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人体感知凹部以凹-凸关系啮合形成在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时,在条运行运动中将产生沟挂现象,所以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38.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圆弧形切口,形成在基条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上,并且上述人体感知凹部以凹-凸关系与转移头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啮合,该啮合部件具有对应于此切口的圆弧形状。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圆形小孔,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以凹-凸关系啮合转移头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该啮合部件具有对应于该小孔的圆形形状。
40.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凹部是圆形凹坑,形成在标志转移条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以凹-凸关系啮合转移头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该啮合部件具有对应于该凹坑的圆形形状。
41.如权利要求24~33中任一项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感知断开装置是形成在标志转移条的相邻转移标志之间的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并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标志转移用具转移头上的人体感知啮合部件以凹-凸关系啮合在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之间时,在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形成在标志转移层的表面上,并且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时,在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标志转移条,其特征在于,上述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配置在基条的背面,在标志转移操作中,当标志转移工具转移头的前边缘啮合许多人体感知突出部时,在条的运行运动中将产生钩挂现象,因而人体可以感知一个转移标志的转移完成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标志转移用具和标志转移条,利用涂膜转移技术转移各种标志,这些标志由字符、数码、图案或其混合排列组成。该标志转移条由压敏粘接剂转移标志组成,该标志连续地可剥离地并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和固定在基条的表面上,各个标志由标志和可以在上面书写的空白格子组成,用于指示转移标志断开位置的人体感知凹部配置在转移标志之间,而与人体感知凹部啮合的定位突出部形成在转移头上,这二者的啮合造成在标志转移条的运行运动中产生钩挂现象,可以将这种钩挂现象看作为转移完成的标准,因而可以准确将标志转移条的转移标志转移到改正区域上。
文档编号B65H37/00GK1386647SQ0210718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1日
发明者玉井繁, 新谷全利, 小山格平 申请人:粒状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