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000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变速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圆编织机所编织完成之布匹,必须经由一卷布机之相对拉布滚筒予以适当的拉张作业,使布匹可顺利展开,且配合卷布滚筒之卷收作业,使已编织完成之布料,可卷收为一布卷成品,以利后续作业的进行,而传统卷布机之运作方式,主要系藉由齿轮变速箱之作动,来带动拉布滚筒及卷布滚筒运转,以达到上述卷收布匹之目的,且通常齿轮变速箱本身具有可多段式调整其整体传动速度之变速功能,而可获得不同松紧密度与码重的布卷成品。
而传统齿轮变速箱结构,如图13所示,该齿轮变速箱9主要包含有动力装置91、粗调传动装置92、细调传动装置93及微调传动装置94所组成,其中,动力装置91系以伞齿轮911间之配合,来提供上述各传动装置92、93、94的动力来源,且各传动装置92、93、94的侧边处,皆设置有可控制各传动装置92、93、94进行变速功能之控制装置95,又细调传动装置93及微调传动装置94本身,系藉数双连齿轮组931、941及传动齿轮932、942之配合转动,来达到调整变速功能之目的,而粗调传动装置92本身,则是以齿轮组921来达到调整变速的功能,藉此设计,使用者亦可依自身之需求,来旋动各传动装置92、93、94侧边之控制装置95,以控制各传动齿轮横向移动,俾与双连齿轮组931或齿轮组921中之任一齿轮配合作动并相互配合,以达到可调整其齿轮变速箱9之整体传动速度的功能。
上述传统齿轮变速箱9,虽可达到调整齿轮变速箱之整体传动速度的目的,但仍具有如下诸多缺点存在1、该细调传动装置93及微调传动装置945系以双连齿轮组931、941所构成,由于双连齿轮组931、941本身已较为占空间,如再配合粗调传动装置92之齿轮组921,于单一传动杆上串连形成一塔状之外形设计,则传统齿轮变速箱9于组成之后,其整体长度及体积亦会相对变大,使齿轮变速箱9在旋转运作时极不稳定,并会造成其周遭工作环境的空间使用率变小。
2、由于细调传动装置93及微调传动装置94,主要由若干双连齿轮组931、941所构成,因而导致传统齿轮变速箱9之整体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3、其动力装置91系以伞齿轮911间之配合,来达到传送动力的功能,然而,由于伞齿轮911间之配合作动,会产生有极大的噪音,故导致其周遭之工作环境较为吵杂,而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情绪。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噪音小,并使齿轮变速箱之整体长度及体积小的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它包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动力室内,做为主要动力之来源;一粗调传动装置,是在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一与动力装置相连结的主动轴,其一侧设置有第一、二传动轴,主动轴及第一传动轴分别设有齿轮组,且齿轮组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齿轮所构成,第二传动轴设有一可与第一传动轴齿轮组中的任一齿轮相互啮合及可在第二传动轴上横向来回移动的传动齿轮;一微调传动装置,是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三传动轴设置一齿轮组件,齿轮组件的正齿轮套设于第三传动轴上,而正齿轮的周边设有可相互啮合的第一、二导向齿轮,其正齿轮、第一、二导向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使上述齿轮可于其中相互转动的相对固定块,该相对固定块本体周边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齿轮及第二导向齿轮相配合的相对接合端,且一固定块的一接合端周边设有一拨动杆,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四、五传动轴,分别设置有二齿轮组,二齿轮组是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齿轮所构成,而二齿轮组中任一齿轮皆可分别与齿轮组件的第一、二导向齿轮相互啮合,推抵组件的推板是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两侧壁端面,推板表面开设有供齿轮组件的一固定块的拨动杆穿设的斜向导孔,推板上方设置有可控制该推板位移的旋控件;一细调传动装置,是在第三容置空间内的第三传动轴设置一齿轮组件,齿轮组件的正齿轮套设于第三传动轴上,而正齿轮的周边设有可相互啮合导向齿轮,其正齿轮及导向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使上述齿轮可于其中相互转动的相对固定块,该相对固定块本体周边形成有与导向齿轮相配合的接合端,且一固定块的一接合端周边设有一拨动杆,第三容置空间内的第五、六传动轴,分别设置有二齿轮组,二齿轮组是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齿轮所构成,而二齿轮组中任一齿轮皆可分别与齿轮组件的正齿轮及导向齿轮相互啮合,推抵组件的推板是设置于第三容置空间两侧壁端面,推板表面开设有供齿轮组件的一固定块的拨动杆穿设的斜向导孔,推板上方设置有可控制该推板位移的旋控件;一粗调定位装置,是设置于粗调传动装置一侧,其旋控件本体一端延伸出一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有齿轮,齿轮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排齿条,排齿条的本体一端设置一与粗调传动装置相互连结的拨叉;一微调定位装置,是设置于微调传动装置一侧,其旋控件本体一端延伸出一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有齿轮,齿轮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排齿条,排齿条的本体一端设置一与微调传动装置相互连结的拨叉;一细调定位装置,是设置于细调传动装置一侧,其旋控件本体一端延伸出一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有齿轮,齿轮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排齿条,排齿条的本体一端设置一与细调传动装置相互连结的拔叉。
所述的粗调定位装置的拨叉一侧延伸出可夹固住粗调传动装置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相对夹持端。
所述的微调定位装置的拔叉一侧延伸出一卡掣端,而微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相对固定块周边凹设有供卡掣端卡设的相对滑槽。
所述的细调定位装置的拔叉一侧延伸出一分叉端,而细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相对固定块周边形成有供分叉端夹持的相对滑槽。
所述的动力装置是由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旋齿轮及从动螺旋齿轮所组成。
所述的微调传动装置及细调传动装置的推板本体两侧形成相对导引片,而斜向导孔一侧设有沟孔,而旋控件周边突伸出手把,且其底部轴杆固接连接块,连接块一端设有穿设于推板的沟孔中的推抵杆。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是以主动螺旋齿轮及从动螺旋齿轮间的之配合来传送动力,且由于从动螺旋齿轮本身转动时,其产生噪音极小,因而可使周围的工作环境较为安静,又细调传动装置及微调传动装置主要系以一般齿轮所构成,且粗调传动装置则是于相互并列的主动杆及第一、二传动杆上,设置有齿轮组及传动齿轮,藉此,齿轮变速箱整体制造成本相对减少,并使组成后之整体长度及体积可达到最小,当齿轮变速箱旋转运作时,则有效提高其稳定性,且使周围工作环境的空间使用率变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调传动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微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细调传动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细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细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粗调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微调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细调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公知齿轮变速箱的立体图。
组件代表符号1齿轮变速箱 10动力装置11动力室 12主动螺旋齿轮13从动螺旋齿轮14连结器20粗调传动装置21第一容置空间22齿轮组 23齿轮组24传动齿轮30微调传动装置31第二容置空间32齿轮组件321正齿轮 322第一导向齿轮323第二导向齿轮 324固定套筒325固定块 326接合端327滑槽 328拨动杆33传动组件331齿轮组34推抵组件341推板342斜向导孔 343沟孔344导引片 345旋控件346连接块 347推抵杆40细调传动装置41第三容置空间42齿轮组件421正齿轮422导向齿轮 423固定套筒424固定块 425接合端426衔接端 427滑槽428拨动杆 43传动组件431齿轮组 44推抵组件441推板 442斜向导孔
443沟孔444导引片445旋控件 446连接块447推抵杆 50粗调定位装置51旋控件 511本体512套头513固定杆514环圈52齿轮521固定孔 53排齿条531凸齿部 54拔叉541连接块 542固定块543夹持端 60微调定位装置61旋控件 611本体612套头613固定杆614环圈62齿轮621固定孔 63排齿条631凸齿部 64拔叉641连接块 642固定块643卡掣端 70细调定位装置71旋控件 711本体712套头713固定杆714环圈72齿轮721固定孔 73排齿条731凸齿部 74拔叉741连接块 742固定块743分叉端 80主动杆81第一传动杆 82第二传动杆83第三传动杆 84第四传动杆85第五传动杆 86第六传动杆9齿轮变速箱91动力装置91伞齿轮 92粗调传动装置921齿轮组 93细调传动装置931双连齿轮组 932传动齿轮94微调传动装置 941双连齿轮组942传动齿轮95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1,主要系由动力装置10、粗调传动装置20、微调传动装置30、细调传动装置40、以及可控制各传动装置来进行变速功能的粗调定位装置50、微调定位装置60与细调定位装置70所组合而成,其中动力装置10系设置于动力室11内,主要系由相互啮合的一主动螺旋齿轮12及一从动螺旋齿轮13组合而成,其中,主动螺旋齿轮12可直接带动从动螺旋齿轮13配合旋转,而主动螺旋齿轮12一侧则设有一使第二传动轴82及第四传动轴84相互连结之连结器14。
粗调传动装置20系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1内,主要于第一容置空间21之相对侧壁间,穿设有一主动轴80,该主动轴80系与动力装置10之从动螺要轮13相互连结,而主动轴80之一侧,依序设置有第一传动轴81及第二传动轴82,其中,主动轴80及第一传动轴81上,分别设置有齿轮组22、23,该齿轮组22、23系分别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之齿轮所构成,且彼此之间为相互啮合状态,而第二传动轴82上,则设置有一传动齿轮24,且传动齿轮24本身系可于第二传动轴82上横向来回移动,并与第一传动轴81上齿轮组23中之任一齿轮相互啮合。
请配合参阅图3、4、5及6图所示,微调传动装置30系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31内,其包括有一齿轮组件32,系在穿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1及第三容置空间41中之第三传动轴83上,设置有一正齿轮321,而正齿轮321之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之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并于上述各齿轮之本体中央处分别穿设有固定套筒324,而第三传动轴83之轴杆本身,也可供正齿轮321之固定套筒324直接套固其上,且使正齿轮321可于固定套筒324上旋转,另于正齿轮321、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固定块325,而相对固定块325之本体皆概呈一圆形状,且其本体周边皆凸设有可与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相互配合之接合端326,又,相对固定块325的本体中央及其周边接合端326表面,皆分别设有通孔,且其相对接合端326间,则分别凹设有滑槽327,并于一固定杆325的一接合端326周边,凸设有一拨动杆328,藉此设计,当相对固定块325固设于正齿轮321、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两侧时,则可利用本身之通孔设计,分别与正齿轮321、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之各固定套筒324二端的周边表面相互套合,并可以螺栓穿设于相对固定块325之接合端326表面的通孔,且配合螺丝予以配合锁固,使齿轮组件32的各构件可完成组装。
一传动组件33,请再参阅图3及图4,系在穿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1中之第四传动轴84,以及穿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1及第三容置空间41中之第五传动轴85上,分别设置有齿轮组331,而齿轮组331本身系分别由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之齿轮所构成,且其中任一齿轮皆可分别与齿轮组件之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相互啮合。
一推抵组件34主要系于第二容置空间31之两侧壁端面处,设置一可于端面上滑行移动之推板341,该推板341的本体表面依序开设有一斜向导孔342及沟孔343,并于斜向导孔342两侧,分别形成有与第二容置空间31之两侧壁端面相互衔接的相对导引片344,而推板341上方设置一旋控件345,该旋控件345周边突伸出手把,且其底部有轴杆固接一连接块346,而连接块一端346设置一可穿设于沟孔343之推抵杆347。
而藉由上述已完成组装之微调传动装置30的结构设计,其齿轮组件32的一固定块325的拨动杆328,系可穿过推板341之斜向导孔342中,且由于旋控件345底部的推抵杆347,则穿设于推板341之沟孔343中,因此,当旋转旋控件345之手把时,其推抵杆347可直接推动该推板341于第二容置空间31之两侧壁端面上移动,且由于齿轮组件32之拨动杆328系穿设于推板341之斜向导孔342中,因此,该齿轮组件32可于第三传动轴83上旋转运动,以使第一导向齿轮322及第二导向齿轮323,可脱离与相对传动组件33的齿轮组331中的任一齿轮的相互啮合状态,反之亦可再次相互啮合。
请参阅第3、7、8及9图所示,细调传动装置40系设置于第三容置空间41内,其包括有一齿轮组件42,设置在穿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1及第三容置空间41中之第三传动轴83上,设置有一正齿轮421,而正齿轮421之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之导向齿轮422,并于正齿轮421之本体中央处穿设一固定套筒423,而第三传动轴83之轴杆本身,也可供正齿轮421之固定套筒423直接套固其上,且使正齿轮421可于固定套筒423上旋转运动,另于正齿轮421及导向齿轮422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固定块424,而相对固定块424之本体皆概呈一圆形状,且其本体周边皆凸设有可与导向齿轮422相互配合之接合端425,以及与连接套筒429相互配合之衔接端426,又相对固定块424之本体中央及其周边接合端425与衔接端426表面,皆分别贯穿有通孔,且其接合端425及衔接端426间,则分别凹设有滑槽427,并于一固定杆424之一接合端425周边,凸设有一拨动杆428,藉此设计,当相对固定块424固设于正齿轮421及导向齿轮422两侧时,则可利用本身之通孔设计,与正齿轮421之固定套筒423二端的周边表面相互套合,并可以螺栓穿设于相对固定块424之接合端425与衔接端426表面的通孔,且配合螺丝予以配合锁固,使齿轮组件42之各构件可完成组装。
一传动组件43,请再参阅图3及图7,设置在穿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1及第三容置空间41中之第五传动轴85,以及穿设于第三容置空间41之第六传动轴86上,分别设置有齿轮组431,而齿轮组431本身系分别由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之齿轮所构成,且其中任一齿轮皆可分别与齿轮组件42导向齿轮422相互啮合。
一推抵组件44主要系于第三容置空间41之两侧壁端面处,设置一可于端面上滑行移动之推板441,该推板441之本体表面依序开设有一斜向导孔442及通孔443,并于斜向导孔442两侧,分别形成有与第三容置空间41之两侧壁端面相互衔接的相对导引片444,而推板441上方设置一旋控件445,该旋控件445周边突伸出手把,且其底部之轴杆固接一连接块446,而连接块一端446设置一可穿设于沟孔443之推抵杆447。
而藉由上述已完成组装之细调传动装置40的结构设计,其齿轮组件42之一固定块424的拨动杆428,系可穿过推板441之斜向导孔442中,且由于旋控件445底部之推抵杆447,则穿设于推板441之沟孔443中,因此,当旋转旋控件445之手把时,其推抵杆447可直接推动该推板441于第三容置空间41之两侧壁端面上移动,且由于齿轮组件42之拨动杆428系穿设于推板441之斜向导孔442中,因此,该齿轮组件42可于第三传动轴83上旋转作动,以使正齿轮421及导向齿轮422,可脱离与相对传动组件43的齿轮组431中的任一齿轮的相互啮合状态,反之亦可再次相互啮合。
如图2及图10所示,粗调定位装置50系设置于粗调传动装置20一侧,其包括有一旋控件51,其本体511概为一圆杆状,其一端设置有一套头512,另一端则延伸出一固定杆513,且穿设于第一容置空间21之一侧通孔中,并可于其中旋转作动,又,该固定杆513与本体511之接合处,形成一扩大状之环图514。
一齿轮52,其本体之中央表面处,开设有一固定孔521,藉此,可直接套固于旋控件51之固定杆513一端。
一排齿条53,其本体概呈一长条状,且本体之底面,形成有等间距排列之凸齿部531,该排齿条53底面之凸齿部531系与齿轮52之周边上缘相互啮合。
一拔叉54,系由一连接块541及固定块542结合而成,其中,固定块542系以螺丝固定于排齿条53侧面,而连接块541之一侧则延伸出相对夹持端543。
而藉由上述已完成组装之粗调定位装置50的结构设计,其拨叉54之相对夹持端543恰可直接夹固住粗调传动装置20之传动齿轮24两侧,当旋转旋控件51之套头512时,可使固定杆513前端之齿轮52开始旋转,并连动啮合于齿轮52周边上缘之排齿条53随之位移,进而带动拔叉54本身开始横向移动,且由于拨叉54之相对夹持端543系夹固住粗调传动装置20之传动齿轮24两侧,故亦可有效的带动传动齿轮24横向移动至所需之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任一齿轮组23中之齿轮的相对位置处并相互啮合之,以达到粗调齿轮变速箱1之传动速度的主要目的。
如图2及图11所示,微调定位装置60系设置于微调传动装置30一侧,其包括有一旋控件61,其本体611概为一圆杆状,其一端设置有一套头612,另一端则延伸出一固定杆613,且穿设于第一容置空间61之一侧通孔612中,并可于其中旋转作动,又,该固定杆613与本体611之接合处,形成一扩大状之环圈614。
一齿轮62,其本体之中央表面处,开设有一固定孔621,藉此,可直接套固于旋控件61之固定杆613一端。
一排齿条63,其本体概呈一长条状,且本体之底面,形成有等间距排列之凸齿部631,该排齿条63底面之凸齿部631系与齿轮62之周边上缘相互啮合。
一拔叉64,系由一连接块641及固定块642结合而成,其中,固定块642系以螺丝固定于排齿条63侧面,而连接块641之一侧则延伸出一卡掣端643而藉由上述已完成组装之微调定位装置60的结构设计,其拔叉64之卡掣端643恰可直接卡设于微调传动装置30之齿轮组件32的相对滑槽327之间,并藉由上述微调传动装置30之推抵组件34的作用,使齿轮组件32可脱离与相对传动组件33之齿轮组331中,其任一齿轮的相互啮合状态,随即可旋转旋控件61之套头612时,使固定杆613前端之齿轮62开始旋转,并连动啮合于齿轮62周边上缘之排齿条63随之位移,进而带动拨叉64本身开始横向移动,且由于拔叉64之之卡掣端643系卡设设微调传动装置30之齿轮组件32的相对滑槽327之间,故亦可有效的带动齿轮组件32横向移动至所需之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之齿轮组331中的齿轮相对位置处,再藉由上述微调传动装置30之推抵组件34的作用,使齿轮组件32可再次与所需之齿轮相互啮合,以达到微调齿轮变速箱1之传动速度的主要目的。
如图2及图12所示,细调定位装置70系设置于微调传动装置40一侧,其包括有一旋控件71,其本体711概为一圆杆状,其一端设置有一套头712,另一端则延伸出一固定杆713,且穿设于第一容置空间71之一侧通孔712中,并可于其中旋转作动,又,该固定杆713与本体711之接合处,形成一扩大状之环圈714。
一齿轮72,其本体之中央表面处,开设有一固定孔721,藉此,可直接套固于旋控件71之固定杆713一端。
一排齿条73,其本体概呈一长条状,且本体之底面,形成有等间距排列之凸齿部731,该排齿条73底面之凸齿部731系与齿轮72之周边上缘相互啮合。
一拔叉74,系由一连接块741及固定块742结合而成,其中,固定块742系以螺丝固定于排齿条73侧面,而连接块741之一侧则延伸出一分叉端743。
而藉由上述已完成组装之微调定位装置70的结构设计,其拨叉74之分叉端743恰可直接夹持住细调传动装置40之齿轮组件42的相对滑槽422 40之推抵组件44的作用,使齿轮组件42可脱离与相对传动组件43之齿轮组431中,其任一齿轮的相互啮合状态,随即可旋转旋控件71之套头712时,使固定杆713前端之齿轮72开始旋转,并连动啮合于齿轮72周边上缘之排齿条73随之位移,进而带动拔叉74本身开始横向移动,且由于拔叉74之分叉端743系夹持住细调传动装置40之齿轮组件42的相对滑槽427内侧,故亦可有效的带动齿轮组件42横向移动至所需之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之齿轮组431中的齿轮相对位置处,再藉由上述细调传动装置40之旋控件44的作用,使齿轮组件42可与所需之齿轮相互啮合,再藉由上述微调传动装置40之推抵组件44的作用,使齿轮组件42可再次与所需之齿轮相互啮合,以达到细调齿轮变速箱1之传动速度的主要目的。
于实际使用时,当使用者欲获得不同松紧密度与码重的布卷成品,而必须多段式调整齿轮变速箱1之整体传动速度时,则可依自而身之实际需求,来予以旋动粗调定位装置50、微调定位装置60及细调定位装置70,即可有效的控制粗调传动装置20、微调传动装置30及细调传动装置40之传动速度,且藉由上述各传动装置间的搭配组合设计,以进一步达到多段式变速的功能,藉此设计,使用者可极为精密的调整轮变速箱1之整体传动速度,来获得品质极佳的布卷成品。
由上述结构特征及组合方式,本实用新型设计之特点在于1、该细调传动装置40及微调传动装置30系以一般齿轮所构成,相较于传统齿轮变速箱9主要以双连齿轮组931、941所构成,本实用新型明显不占空间,且传统齿轮变速箱9粗调传动装置92之齿轮组921,乃于单一传动杆上串连形成一塔状的外形设计,而本实用新型之粗调传动装置20则是于并列之主动杆80及第一、二传动杆81、82上,分别设置有齿轮组22、23及传动齿轮24,此举无疑使本实用新型的粗调传动装置20的所占空间,较之传统粗调传动装置92减少许多,故本实用新型之齿轮变速箱1于组成之后,其整体长度及体积亦会达到最小,于齿轮变速箱1在旋转运作时,可有效提高其稳定性,且亦使其周遭工作环境的空间使用率变大。
2、由于细调传动装置40及微调传动装置30,主要系由一般齿轮所构成,相较于传统齿轮变速箱9以双连齿轮组931、941为主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齿轮变速箱1之整体制造成本亦相对较低。
3、其动力装置10系以主动螺旋齿轮12及从动螺旋齿轮13间都采用螺旋齿轮配合,来达到传送动力的功能,其产生的噪音极小,故亦使周遭之工作环境较为安静,而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情绪。
4、传统圆编织机所编织完成之布匹,除须经由卷布机予以卷收为一布卷成品外,其中,亦必须藉由一叠布机的配合,以利于后续相关作业的进行,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使齿轮变速箱之整体长度及体积达到最小,可使齿轮变速箱周遭空出足够的空间,来供叠布机置放以进行相关作业。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的设计,可有效改善传统齿轮变速箱之缺点,以减少制造成本及噪音,并使齿轮变速箱之整体长度及体积可达到最小,使在旋转运作时其稳定性极佳,其确为一相当优异之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动力室内;一粗调传动装置,是在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一与动力装置相连结的主动轴,其一侧设置有第一、二传动轴,主动轴及第一传动轴分别设有齿轮组,且齿轮组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齿轮所构成,第二传动轴设有一可与第一传动轴齿轮组中的任一齿轮相互啮合及可在第二传动轴上横向来回移动的传动齿轮;一微调传动装置,是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三传动轴设置一齿轮组件,齿轮组件的正齿轮套设于第三传动轴上,而正齿轮的周边设有可相互啮合的第一、二导向齿轮,其正齿轮、第一、二导向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使上述齿轮可于其中相互转动的相对固定块,该相对固定块本体周边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齿轮及第二导向齿轮相配合的相对接合端,且一固定块的一接合端周边设有一拨动杆,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四、五传动轴,分别设置有二齿轮组,二齿轮组是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齿轮所构成,而二齿轮组中任一齿轮皆可分别与齿轮组件的第一、二导向齿轮相互啮合,推抵组件的推板是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两侧壁端面,推板表面开设有供齿轮组件的一固定块的拨动杆穿设的斜向导孔,推板上方设置有可控制该推板位移的旋控件;一细调传动装置,是在第三容置空间内的第三传动轴设置一齿轮组件,齿轮组件的正齿轮套设于第三传动轴上,而正齿轮的周边设有可相互啮合导向齿轮,其正齿轮及导向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使上述齿轮可于其中相互转动的相对固定块,该相对固定块本体周边形成有与导向齿轮相配合的接合端,且一固定块的一接合端周边设有一拨动杆,第三容置空间内的第五、六传动轴,分别设置有二齿轮组,二齿轮组是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及齿数的齿轮所构成,而二齿轮组中任一齿轮皆可分别与齿轮组件的正齿轮及导向齿轮相互啮合,推抵组件的推板是设置于第三容置空间两侧壁端面,推板表面开设有供齿轮组件的一固定块的拨动杆穿设的斜向导孔,推板上方设置有可控制该推板位移的旋控件;一粗调定位装置,是设置于粗调传动装置一侧,其旋控件本体一端延伸出一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有齿轮,齿轮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排齿条,排齿条的本体一端设置一与粗调传动装置相互连结的拔叉;一微调定位装置,是设置于微调传动装置一侧,其旋控件本体一端延伸出一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有齿轮,齿轮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排齿条,排齿条的本体一端设置一与微调传动装置相互连结的拨叉;一细调定位装置,是设置于细调传动装置一侧,其旋控件本体一端延伸出一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有齿轮,齿轮周边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排齿条,排齿条的本体一端设置一与细调传动装置相互连结的拔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调定位装置的拔叉一侧延伸出可夹固住粗调传动装置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相对夹持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调定位装置的拔叉一侧延伸出一卡掣端,而微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相对固定块周边凹设有供卡掣端卡设的相对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调定位装置的拔叉一侧延伸出一分叉端,而细调传动装置齿轮组件的相对固定块周边形成有供分叉端夹持的相对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是由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旋齿轮及从动螺旋齿轮所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调传动装置及细调传动装置的推板本体两侧形成相对导引片,而斜向导孔一侧设有沟孔,而旋控件周边突伸出手把,且其底部轴杆固接连接块,连接块一端设有穿设于推板的沟孔中的推抵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布机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结构,它是以具有螺旋齿轮传递动力的动力装置,带动粗调、微调及细调等传动装置内的各齿轮组旋转,且各传动装置侧边皆设置有可控制其传动速度的粗调、微调及细调等定位装置,以达到多段式变速的功能,藉此设计,动力装置于动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极小,而细调及微调传动装置是以一般齿轮构成,细调传动装置则是于相互并列的各轴杆上,设有齿轮组及传动齿轮,组成后的整体长度及体积亦达到最小,使齿轮变速箱旋转运作时可提高稳定性,及增加周围工作环境的空间使用率。
文档编号B65H23/195GK2607352SQ03225369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7日
发明者颜英雄 申请人:庆祥铭齿轮(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