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938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中一种绕线装置的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包纱机机头纱线轨迹导引机构是一种凸轮从动机构,在纱线成锭过程中,纱线轨迹导引机构控制行程为一个不变的长度,这一原因导致线锭在成型后出现马鞍面,即两端部凸起,使线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坡”,即一般所说的坍边,致使整个线锭报废。近来已有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微机控制,即用步进电机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通过循环指令使导引杆产生长短交替的左右移动。但该方法在解决了老问题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即一旦发生停电,微机自动复位,重新上电后,电脑初始化且无法回到前次停电时的状态,导致该批线锭全部报废,需要倒车后重新绕制。由于包纱机一次加工的量很大,因此一次报废的损失也会很大。同时,微机控制对环境工况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中小企业并不适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该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结构新颖、简单,可控制导引杆左右移动以四个长度渐变的移动为一个循环周期,绕制的线锭两端部平整,避免了“滑坡”即坍边现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它包括滑块、偏心轴、棘轮止回机构、三连杆机构、轴承、压板和键。所述滑块的中心设有孔,所述偏心轴安装其中。所述棘轮止回机构包括安装于偏心轴并用键固定的棘轮、以及棘爪、外圆和压簧;所述外圆的侧面设有一条形孔,该外圆安装于棘轮的外部并与滑块相配合;所述棘爪安装在棘轮上面位于外圆的条形孔处,被转动连接于外圆并用压簧压住。所述棘轮止回机构在滑块的一侧,所述压板两端与滑块紧固在一起,紧固处可垫有衬套。所述三连杆机构是活动铰链连接的,其中一端紧固于所述外圆。在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先用卡簧卡住,在卡簧的外侧偏心轴的端部安装轴承,然后再用卡簧卡住。
该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对导引杆的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将该机构中三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固定机头箱上,机构中偏心轴安装轴承的一端插接于机头箱的凸轮槽内,滑块安装于滑轨上,机构中偏心轴的另一端连接摆杆,摆杆与行程杆相连,而行程杆则与导引杆相连。凸轮的转动驱动滑块移动,带动摆杆并驱动行程杆移动,从而驱动导引杆的移动;同时,在三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偏心轴是转动的,而由于偏心轴、棘轮止回机构和三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使行程杆移动的长度得到有序控制,第一、二、三、四四个移动的长度是渐变的,即第二个移动的长度略短于第一个移动的长度,第三个移动的长度又略短于第二个移动的长度,而第四个移动的长度则略长于第三个移动的长度且与第二个移动的长度相同,第五个移动的长度又略长于第四个移动的长度而恢复到第一个移动的长度,亦即行程杆是按每四个移动为一个循环进行的,第五个移动便是第二个循环中的第一个移动;因此导引杆的左右移动是以四个长度渐变的移动为一个循环周期的。
由于导引杆的移动得到了控制,纱线轨迹便得到了控制,绕制的线锭两端部平整,避免了“滑坡”即坍边现象的发生。这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可以替代原包纱机机头箱内的纱线轨迹导引机构,也可用于其他类似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棘轮止回机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棘轮止回机构中棘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棘轮止回机构中棘爪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偏心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中包括滑块1、偏心轴2、棘轮止回机构3、三连杆机构4、压板6以及衬套12,图2中还包括轴承5、键7、棘轮8和外圆10;图6是偏心轴2;棘轮止回机构3如图3所示,图3中包括棘轮8、棘爪9、外圆10和压簧11;图4是棘轮8;图5是棘爪9。
由图1和图2所示,滑块1的中心设有孔,所述偏心轴2安装其中。由图2和图3可知,棘轮止回机构3安装于偏心轴2,外圆10的侧面设有一条形孔,它安装于棘轮8的外部并与滑块1相配合;棘轮8安装于偏心轴2并用键7固定,棘爪9安装在棘轮8上面位于外圆10的条形孔处,被转动连接于外圆10并用压簧11压住;棘轮止回机构3在滑块1的一侧,压板5两端与滑块1紧固在一起,紧固处可垫有衬套12。如图1所示,三连杆机构4是活动铰链连接的,其中一端紧固于外圆5。在滑块1的另一侧,先用卡簧卡住,在卡簧的外侧偏心轴2的端部安装轴承5,然后再用卡簧卡住。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滑块(1)、偏心轴(2)、棘轮止回机构(3)、三连杆机构(4)、轴承(5)、压板(6)和键(7);所述滑块(1)的中心设有孔,所述偏心轴(2)安装其中;所述棘轮止回机构(3)包括安装于偏心轴(2)并用键(7)固定的棘轮(8)、以及棘爪(9)、外圆(10)和压簧(11),所述外圆(10)的侧面设有一条形孔,它安装于棘轮(8)的外部并与滑块(1)相配合,所述棘爪(9)安装在棘轮(8)上面位于外圆(10)的条形孔处,被转动连接于外圆(10)并用压簧(11)压住;所述棘轮止回机构(3)在滑块(1)的一侧,所述压板(5)两端与滑块(1)紧固在一起,紧固处可垫有衬套(12);所述三连杆机构(4)是活动铰链连接的,其中一端紧固于所述外圆(5);在所述滑块(1)的另一侧,所述偏心轴(2)的端部安装轴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它包括滑块、偏心轴、棘轮止回机构、三连杆机构、轴承、压板和键。其中三连杆机构是活动铰链连接的,一端紧固于外圆,另一端固定机头箱上。偏心轴安装轴承的一端插接于机头箱的凸轮槽内,另一端连接摆杆,驱动行程杆进而驱动导引杆的移动。在三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偏心轴是转动的,而由于偏心轴、棘轮止回机构和三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使行程杆移动的长度得到有序控制,从而可控制导引杆左右移动以四个长度渐变的移动为一个循环周期,绕制的线锭两端部平整,避免了坍边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纱线轨迹导引杆位移的机构结构新颖、简单,可以替代原包纱机机头箱内的纱线轨迹导引机构,也可用于其他类似场合。
文档编号B65H54/28GK2654573SQ20032010805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
发明者徐金林 申请人:徐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