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125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瓶,属于包装瓶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目前,关于瓶子及瓶盖的防伪技术很多,许多防伪技术是在瓶盖下沿设置一圈易断的防伪圈。如中国专利公布的发明创造名称为防伪瓶盖,专利号为02247098.0的中国专利。其结构特点为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外盖和内塞,外盖由上部的盖体和下部的防盗圈通过连接筋连接而成,在防盗圈的内侧设有止转筋,在内侧底部设有与瓶子扣合的扣位,在盖体内顶的中部设有环形柱,在内顶的外圈设有二或数个凸起,在凸起和环形柱之间设有与内塞扣合的扣位,内塞包括环形柱的塞体,盖体的环形柱塞入塞体内,两者紧密配合,在塞体的外壁上设有与盖体内顶上的扣位相扣合的配合位,在配合位的下方设有外圈,在外圈的顶部设有斜顶凸起,在外圈的底部内侧设与瓶口扣合的扣位。这种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伪效果好的防伪瓶。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伪瓶,由瓶体、瓶盖,防伪圈组成,瓶口与瓶盖之间螺纹配合,防伪圈上部端面为锯齿形状,其下部边缘设置有防伪卡块,瓶盖下沿端面设置为锯齿形状,与防伪圈上部端面的锯齿形状反向相吻合,瓶体上部设置有防伪卡槽,防伪卡块嵌入防伪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伪圈一次性使用,防伪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防伪圈套于瓶上,使防伪卡块嵌入防伪卡槽中,顺时针拧紧瓶盖,此时,瓶盖下沿端面的锯齿形状,与防伪圈上部端面的锯齿形状反向相吻合,锁紧;若想打开瓶盖,必须逆时针旋转瓶盖,稍用力即可将防伪圈与防伪卡块拧断,防伪圈将不能再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圈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瓶,由瓶体(6)、瓶盖(1),防伪圈(3)组成,由塑料制成,瓶口与瓶盖(1)之间螺纹配合,防伪圈(3)上部端面制成锯齿形状(7),防伪圈(3)的下部边缘制作有一对防伪卡块(4),瓶盖(1)下沿端面制成锯齿形状(2),与防伪圈(3)上部端面的锯齿形状(7)反向相吻合,瓶体(6)上部制作有对称的一对防伪卡槽(5),一对防伪卡块(4)嵌入防伪卡槽(5)中。也可以在防伪瓶的侧视方向,再制作一对防伪卡槽(5)和一对防伪卡块(4),嵌入防伪卡槽(5)中。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包括瓶体、瓶盖,防伪圈,瓶口与瓶盖之间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防伪圈上部端面为锯齿形状,其下部边缘设置有防伪卡块,瓶盖下沿端面设置为锯齿形状,与防伪圈上部端面的锯齿形状反向相吻合,瓶体上部设置有防伪卡槽,防伪卡块嵌入防伪卡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瓶,由瓶体、瓶盖,防伪圈组成,瓶口与瓶盖之间螺纹配合,防伪圈上部端面为锯齿形状,其下部边缘设置有防伪卡块,瓶盖下沿端面设置为锯齿形状,与防伪圈上部端面的锯齿形状反向相吻合,瓶体上部设置有防伪卡槽,防伪卡块嵌入防伪卡槽中。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伪圈一次性使用,防伪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55/02GK2668538SQ2003201134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8日
发明者王建峰, 徐栋 申请人:三门峡朝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