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384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尤其是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子,适用于盛酒和饮料。
背景技术
名优企业的产品受消费者的青睐,其独特的包装瓶往往象征着该企业的品牌和商誉。而仿冒者恰恰看到这一点,通过回收名优企业的包装瓶,装瓶后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冒充名优产品,牟取暴利,既坑害了消费者,又给名优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避免包装瓶被恶意回收,坑害消费者,给名优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提供一种防伪瓶,该防伪瓶使用后无法续用,杜绝了通过回收旧瓶进行假冒的情况发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伪瓶,其特征在于在瓶内设置有一通气道,一端封闭从瓶颈处伸出瓶体,另一端开口位于瓶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瓶口内径为0.3~0.7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防伪原理为在倒出瓶内液体前,先破坏瓶体外部的通气口,使空气经通气道进行瓶内。由于瓶口较小,若不打开通气道就无法倒出液体。通气口由玻璃或陶瓷等脆性材料制成,欲打开通气道,必破坏通气口的结构,这样在使用后就无法还原,由此达到防止采用回收酒瓶方式进行假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普通瓶子进行巧妙的改进,无须复杂结构和特殊工艺就能实现防伪的作用,与其他防伪方式相比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回收酒瓶的假冒方式而提出的一种防伪瓶。该防伪瓶是采用大气压力原理,在瓶内设置有一通气道1,该通气道1的通气口2封闭从瓶颈处伸出瓶体,出气端3开口位于瓶体下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前必须破坏通气口2的方式,使瓶子无法回收,由此来实现防伪的目的。
为达到该目的,瓶口内径要足够的小才能使瓶内液体在通气口破坏前无法倒出,对于普通瓶子来说,瓶口内径益在0.3~0.7cm之内,可选用0.5cm。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其特征在于在瓶内设置有一通气道(1),一端封闭从瓶颈处伸出瓶体,另一端开口位于瓶体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其特征在于瓶口内径为0.3~0.7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回收酒瓶的假冒方式而提出的一种防伪瓶。该防伪瓶是采用大气压力原理,在瓶内设置有一通气道,该通气道的通气口封闭从瓶颈处伸出瓶体,出气端开口位于瓶体下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前必须破坏通气口的方式,使瓶子无法回收,由此来实现防伪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普通瓶子进行巧妙的改进,无须复杂结构和特殊工艺就能实现防伪的作用,与其他防伪方式相比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B65D47/04GK2714432SQ20042003254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3日
发明者刘应杰 申请人:刘应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