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

文档序号:438628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更为详细地说,涉及在进行容器内的材料的压送后可减少该材料的残余量的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密封剂,利用硅橡胶、环氧树脂等高粘度的树脂材料。这样的树脂材料在收容于预定容器内的状态下由材料压送装置每次按需要量吸引,压送到喷嘴,从该喷嘴排出到工件的密封面等。
图11示出表示以前的材料压送装置的下部区域的要部截面图。在该图中,材料压送装置50包括袋51、容器52、推压构件54、及压送机构57;该袋51用于收容由高粘度树脂构成的材料M;该容器52收容该袋51;该推压构件54配置于袋51内的材料M的液面上,同时,在大致中央形成贯通孔53;该压送机构57载置于该推压构件54的上部,并具有与贯通孔53连通的吸引口56。袋51的上部区域在容器52的上端折回到更外侧,支承于该容器52。推压构件54具有大致圆形板状的板59和圆筒状的立起部60,该板59形成上述贯通孔53,该立起部60与该板59的外周相连地立起。在这样的构成中,材料压送装置50在使压送机构57作动而使推压构件54下降时,材料M通过贯通孔53吸引到吸引口56的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16607号公报发明的公开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材料压送装置50中,随着推压构件54的下降,在容器52内,袋51被朝下方拉,在收容推压构件54下方的材料M的袋51产生折皱。该折皱随着推压构件54下降,不仅在袋51的侧方发生,而且在底部也产生许多,从而具有在材料M的吸引过程中产生折皱的袋51将吸引口56堵塞的倾向。这样,以后的材料M的吸引变得不充分或不可能,材料M容易残存,而且由来自吸引口56的吸引力使袋51破裂,产生空气混入到材料M内的问题。在这里,如在初期将下降的推压构件54的下限位置设定得较高,则可减少上述折皱的发生量,避免吸引口56被堵塞,但在该场合,会导致在袋51内残存大量的材料M的问题。
另外,由于开放袋51的上部区域,露出材料M后,将推压构件54载置到液面,所以,空气容易从推压构件54与液面间混入到材料M内,导致在所谓排气时废弃的材料M的量变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某些材料M的粘度,液面成为波状,所以,混入到材料M内的空气变得更多,导致排气时废弃的材料量变得非常大的问题。而且,由于推压构件54的下面接触于材料M,所以,每次更换袋51时,如再利用推压构件54,则将附着于该推压构件54的材料M除去的烦杂的除去作业不可避免。另外,当进行上述除去作业或折回袋51的上端时,还存在材料M不小心附着到手、容器52和其它装置等而使其污损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这些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压送容器内的材料后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残存于该容器内的材料的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空气混入到材料的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材料的附着、减轻维护等的负担的材料压送装置及材料压送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材料压送装置具有袋、容器、推压构件、及压送机构;该袋用于收容具有预定粘度的材料;该容器收容该袋,并在上部形成开口;该推压构件设于该容器内,处于上述袋上;该压送机构使该推压构件下降,对收容材料的袋进行推压,同时,具有由上述下降对材料进行吸引的吸引口;其中上述推压构件由上述下降缩小袋的容积,形成折皱状部,同时,在下部设置收容该折皱状部的收容空间。
在本发明中,上述推压构件最好采用这样的构成,该构成具有板和筒状体;该板具有与容器的开口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该筒状体处于沿容器的内周面的位置,同时,从板的外周侧垂下,形成上述收容空间。
另外,上述板还可采用这样的构成,该构成在面内中央部具有与上述吸引口连通的贯通孔,沿该贯通孔可剪切袋地设置。
另外,最好采用这样的构成,在上述容器的底部上与袋的底部外面之间设置间隔构件,该间隔构件可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内侧地设置。
另外,上述间隔构件也可采用这样的构成,即,当该间隔构件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内侧时,在该收容空间内形成收容袋的折皱状部的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材料压送方法,该方法具有袋、容器、推压构件、及压送机构;该袋用于收容具有预定粘度的材料;该容器收容该袋,并在上部形成开口;该推压构件设于该容器内,处于上述袋上;该压送机构使该推压构件下降,对收容材料的袋进行推压;由上述推压构件的下降从压送机构的吸引口对材料进行吸引;其中上述推压构件具有板、筒状体、及贯通孔;该板具有与容器的开口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该筒状体处于沿容器的内周面的位置,同时,从板的外周侧垂下,形成上述收容空间;该贯通孔形成于板的面内,与吸引口连通;在袋位于上述推压构件的收容空间内地将板配置于袋上后,沿贯通孔对袋进行剪切加工而形成孔,此后,通过压送机构使推压构件下降,从而使袋内的材料通过上述孔和贯通孔,由吸引口进行材料的吸引,同时,使袋的容积缩小,将形成的折皱状部收容于上述收容空间。
发明的效果按照本发明,形成于袋的折皱状部收容于推压构件的收容空间,所以,可抑制折皱状部形成于袋的底部等不特定的位置,防止由折皱状部堵塞吸引口。这样,即使将推压构件的下限位置设定得较低,也可避免由折皱状部堵塞吸引口,防止如以前那样使袋破裂而混入空气,同时,可减少材料压送后的袋内的材料的残余量。
另外,由于推压构件由板和与其相连地沿容器内周面的筒状体构成,所以,可由简单的构成在推压构件形成收容空间。而且,在推压构件的下降中,筒状体的下端进入到容器的内周面与袋的外周面之间,可在收容空间内的沿筒状体的位置按良好效率连续地形成和收容折皱状部。
另外,对于可在将袋关闭着将推压构件载置于该袋上的状态下沿板的贯通孔剪切袋的场合,通过该剪切在袋上形成孔。通过该孔使贯通孔与袋内连通,将板的下面保持为大致不接触材料的状态,使得材料基本上不附着于板。这样,当更换袋时如再利用推压构件,则可省略从该推压构件除去材料的清洗作业等,减轻维护等的负担。另外,可抑制如以前那样从板与材料液面间混入空气,减少排气时的材料废弃量。
另外,如设置可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侧的间隔构件,则当推压构件下降时,收容空间内的材料所处的区域可由间隔构件减小,可进一步减小容器内的材料的残留量。
另外,由于可由间隔构件在收容空间内形成用于收容袋的折皱状部的空间,即,可同时地在收容空间内收容间隔构件和折皱状部,所以,可形成为材料的残留量更少的状态。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实施形式的材料压送装置的要部正面截面图。
图2为示出袋将要被收容于容器内之前的状态的、与图1同样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推压构件将要被收容于容器内之前的状态的、与图1同样的截面图。
图4为推压构件的概略透视图。
图5为推压构件的部分正面放大截面图。
图6为间隔构件的概略透视图。
图7为突出构件的概略透视图。
图8为示出将要设置压送机构前的状态的、与图1同样的截面图。
图9为示出从图1的状态结束材料的压送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为下降中的推压构件及其周边的要部放大截面图。
图11为已有技术例的材料压送装置的要部正面截面图。
符号说明10材料压送装置 11袋 12容器 13推压构件 14间隔构件15压送机构 18底壁部(底部) 19开口 21板 22筒状体 23收容空间 25贯通孔 30间隔构件 37A吸引口 46孔 M材料 S折皱状部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本说明书中,“上”和“下”只要未明确示出,则以图1为基准。
图1示出实施形式的材料压送装置的要部正面截面图。在该图中,材料压送装置10具有袋11、容器12、推压构件13、间隔构件14、及压送机构15;该袋11收容由硅等高粘度的树脂构成的材料M;该容器12收容该袋11;该推压构件13设于该容器12内,位于上述袋11上;该间隔构件14设于容器12的底侧;该压送机构15设于推压构件13的上方。
上述袋11由聚乙烯等树脂薄膜构成。如图2所示那样,袋11将其上下两端侧形成为热熔接区域11A,内部大致保持为真空状态。
上述容器12由不锈钢等金属、可维持预定的定形性的聚丙烯等硬质树脂构成。容器12具有朝上下方向的大致圆筒状的周壁部17和作为连设于该周壁部17的下部的底部的底壁部18,设为在上部形成开口19的有底容器状。
上述推压构件13如图1、图3及图4所示那样,具有板21和筒状体22;该板21形成为与上述开口19大致同一的平面形状,即大致圆形;该筒状体22与板21的外周侧相连地垂下,同时,处于沿周壁部17的内周面的位置;在板21的下方的、筒状体22的内侧,形成下方开放的收容空间23。在板21的面内中央部形成大致圆形的贯通孔25。如图5所示那样,板21的外侧区域随着朝外方(图5中的左方)而逐渐减小壁厚,板21的外方端部21A的厚度设定得与筒状体22的厚度大致相同。在筒状体22的下端侧,连设朝下部外方的锥部26。该锥部26形成朝下方逐渐变薄的壁厚,同时,其两面侧形成为倾斜面26A、26B。当将推压构件13插入到容器12内时,锥部26朝内方产生弹性变形,压接于周壁部17的内周面。
上述间隔构件14如图1所示那样配置于容器12的底壁部18上与袋11的底部外面之间。如图6也示出的那样,间隔构件14具有大致圆锥台形的间隔构件主体28和凸缘部29;该间隔构件主体28在外周具有倾斜面28A;该凸缘部29向外朝该间隔构件主体28的下部外周部连设,同时,形成为与底壁部18大致相同的外周形状;该间隔构件14可在上述倾斜面28A与周壁部17间形成空间30地设置。在间隔构件主体28的上面中央部设有可收容后述的突出构件的凹部32。另外,在沿间隔构件主体28的上面的径向二个部位形成螺栓安装孔33。在该螺栓安装孔33可拧入图中未示出的螺栓,这样,可将间隔构件14装入到容器12或将其取出。在本实施形式中,将间隔构件14形成为实心形状,但也可改变成具有同样外形的空心形状。
上述压送机构15如图1所示那样,具有主体筒35和朝外的凸缘部36,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升降装置上升和下降地设置;该主体筒35呈大致圆筒状;该凸缘部36设于该主体筒35的外周下端侧,同时,具有比板21小的直径。在主体筒35的内部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道37,该通道37的下端的吸引口37A与上述贯通孔25在大致相同的轴线上连通。在吸引口37A的外侧设有O形密封圈39,防止材料M从贯通孔25与通道37的连接部位漏到外侧。在这里,在上述通道37的吸引口37A侧插入并固定突出构件40。
上述突出构件40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形成为具有筒状部41、四个突出部42、及二根连接部43的形状;该筒状部41沿通道37的内周面插入并固定;该四个突起部42在该筒状部41的一端面沿筒状部41的周向按大致90度的间隔分别突出;该二根连接部43相互连接在朝筒状部41的径向相向的各突起部42之间。突出构件40在如图1所示那样的安装状态下从吸引口37A朝下方突出上述突起部42和连接部43,比贯通孔25更往下方并且突出预定长度。
下面,说明由材料压送装置10进行的材料M的吸引、压送顺序。
首先,作为进行材料M的吸引的准备作业,如图2所示那样,将间隔构件14载置到容器12的底壁部18上后,将保持为大致真空状态的袋11收容于容器12内。此时,一边使袋11的上端侧的热熔接区域11A绕入到容器12的周壁部17侧,一边不在袋11的上面产生折皱地调整。此后,如图3所示那样,由收容空间23收容袋11的上部区域地载置推压构件13。然后,如图8所示那样,沿推压构件13的贯通孔25的内周移动切割器等的刀45,成为与贯通孔25大致相同形状地对袋11进行剪切加工,形成孔46。然后,如图1所示那样,将设于吸引口37A的突出构件40插入到贯通孔25和孔46地将压送机构15载置于推压构件13的板21上。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升降装置(省略图示)作动,从而通过压送机构15使推压构件13下降。这样,推压构件13对收容材料M的袋11进行推压,使袋11的容积缩小,提高材料M的内压。然后,材料M通过上述贯通孔25和孔46,从吸引口37A受到吸引,通过通道37,将材料M压送到图中未示出的涂覆喷嘴。当推压构件13接近容器12的底壁部18时,如图9所示那样,在收容空间23内收容间隔构件14的间隔构件主体28,处于收容空间23内侧的材料M也从吸引口37A受到吸引。此时,突出构件40的下部侧接触袋11的底部内面地收容于上述凹部32内。另外,由吸引口37A的吸引力使袋11的底部紧贴于突出构件40的连接部43,通过突出部42之间的空间吸引和压送材料M。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当推压构件13下降时的袋11的状态。
随着上述袋11的容积收缩,如图10所示那样,在袋11形成折皱状部S。即,通过推压构件13下降,当筒状体22进入到容器12的周壁部17内面与袋11的外面之间时,袋11的侧方区域(沿周壁部17内面的区域)的上部侧沿筒状体22的内面收容于收容空间23内。然后,通过推压构件13进一步下降,从而使袋11侧方上部区域在沿收容空间23内的筒状体22内面的位置连续地折叠,形成上述折皱状部S。此后,当将间隔构件主体28收容于收容空间23内时,如图10所示那样,在上述空间30内收容筒状体22和折皱状部S,使板21的下面与间隔构件主体28的上面夹住袋11地接近。
因此,按照这样的实施形式,折皱状部S在收容空间23内形成于沿筒状体22的位置,所以,折皱状部S收容于从吸引口37A充分离开的位置,可避免通过折皱状部S而是吸引口37A闭塞。而且,由于在收容空间23内同时收容折皱状部S和间隔构件主体28地形成空间30,所以,可使间隔构件主体28的上面与板21的下面接近地设定推压构件13的下限位置,减少残存于收容空间23内侧的材料M,可尽可能多地用完该材料M。
另外,由于可在袋11的上部按与贯通孔25的开口大致相同的形状形成孔46,所以,由袋11使板21下面与材料M大体不接触。这样,材料不附着于板21,在更换袋11时,可省略材料M的滴下等产生的那样的推压构件13的清洗作业,改善作业环境。而且,与以前的类型相比,材料M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变小,可抑制空气在材料M的混入,减小排气时所需要的材料M的废弃量。
另外,由于在筒状体22的下端侧设置锥部26,所以,筒状体22容易进入到袋11的外面与周壁部17的内周面之间,可顺利地使推压构件13下降。具体地说,锥部26内侧的倾斜面26B作为导向部起作用,即,由倾斜面26B使袋11的侧部上端侧朝着进入到收容空间23内的方向,这样,可在收容空间23内依次收容袋11,形成折皱状部S。
另外,当推压构件13下降时,由于板21的面内中央部由压送机构15的凸缘部36推压,所以,板21的中央部凹下地挠曲变形,由该挠曲变形使筒状体22的下部朝外侧扩大。这样,可提高筒状体22的下部和锥部26与周壁部17的内周面的紧密接触力,使筒状体22更容易进入到袋11的外面与周壁部17的内周面间。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等在以上说明中进行了公开,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关于特定的实施形式特别地进行图示和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的前提下,相对以上说明的实施形式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形状、数量等详细构成中进行多种变形。因此,上述公开的构成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例示地记载,本发明不限于此,所以,这些形状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限定之外的构件的名称记载包含于本发明。
例如,上述推压构件13只要具有收容折皱状部S的收容空间,则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但为了进一步改善上述作用、效果,最好采用上述实施形式那样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在吸引口37A设置突出构件40,同时,在间隔构件14的上面形成凹部32,但也可形成为省略了它们的构成。
另外,虽然也可不在容器12内配置间隔构件14地收容袋11,但设置了间隔构件14可对减少材料M的残留量有利。
另外,容器12的开口19的形状可改变成大致方形、大致多边形、大致椭圆形等,也可与其大致相同地改变推压构件13的板21的平面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材料压送装置,具有袋、容器、推压构件、及压送机构;该袋用于收容具有预定粘度的材料;该容器收容该袋,并在上部形成开口;该推压构件设于该容器内,处于上述袋上;该压送机构使该推压构件下降,对收容了材料的袋进行推压,同时,具有由上述下降对材料进行吸引的吸引口;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构件由上述下降缩小袋的容积,形成折皱状部,同时,在下部设置收容该折皱状部的收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压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构件具有板和筒状体;该板具有与容器的开口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该筒状体处于沿容器的内周面的位置,同时,从板的外周侧垂下,形成上述收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压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板在面内中央部具有与上述吸引口连通的贯通孔,沿该贯通孔可剪切袋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材料压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底部上与袋的底部外面间设置间隔构件,该间隔构件可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内侧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材料压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构件当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内侧时,在该收容空间内形成收容袋的折皱状部的空间。
6.一种材料压送方法,具有袋、容器、推压构件、及压送机构;该袋用于收容具有预定粘度的材料;该容器收容该袋,并在上部形成开口;该推压构件设于该容器内,处于上述袋上;该压送机构使该推压构件下降,对收容了材料的袋进行推压;由上述推压构件的下降从压送机构的吸引口对材料进行吸引;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构件具有板、筒状体、及贯通孔;该板具有与容器的开口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该筒状体处于沿容器的内周面的位置,同时,从板的外周侧垂下,形成上述收容空间;该贯通孔形成于板的面内,与吸引口连通;在袋位于上述推压构件的收容空间内地将板配置于袋上后,沿贯通孔对袋进行剪切加工而形成孔,此后,通过压送机构使推压构件下降,从而使袋内的材料通过上述孔和贯通孔,由吸引口进行材料的吸引,同时,使袋的容积缩小,将形成的折皱状部收容于上述收容空间。
全文摘要
一种材料压送装置(10),具有袋(11)、容器(12)、推压构件(13)、及压送机构(15);该袋(11)用于收容具有预定粘度的材料(M);该容器(12)收容该袋(11);该推压构件(13)设于该容器(12)内,处于袋(11)上;该压送机构(15)使该推压构件(13)下降,对收容材料(M)的袋(11)进行推压,同时,具有由下降对材料(M)进行吸引的吸引口(37A)。上述推压构件(13)具有板(21)和筒状体(22);该板(21)具有与容器的开口(19)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该筒状体(22)处于沿容器(12)的内周面的位置,同时,从板(21)的外周侧垂下,形成收容空间(23)。推压构件(13)由下降缩小袋(11)的容积,形成折皱状部(S),同时,在下部将该折皱状部(S)收容到收容空间(23)。
文档编号B65D83/00GK101035628SQ200580034309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6日
发明者久保田喜通 申请人:三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