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以及带有卡扣的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842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以及带有卡扣的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有咬合式的卡扣以便能够在开封后再封闭、再开封的带有卡扣的袋中可使其开封性提高的卡扣以及具有这样的卡扣的带有卡扣的袋。
背景技术
以往,在食品、药品、杂货等很多领域中,使用下述带有卡扣的袋在内容物的出入口具有咬合式的卡扣(咬合件),能够在开封后再封闭、再开封(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等)。
通常,这样的带有卡扣的袋是通过下述方法制造的,即,预先准备形成为带状的卡扣,将卡扣密封到作为袋材料的基材薄膜上而进行制袋。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4402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355336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4-276925号公报但是,这种带有卡扣的袋通常构成为,不必使用剪刀等而通过用手切开开封部位的袋材料便可进行开封,但是若袋材料的切开没有良好地进行,则开封后的使用方便性变差。
例如,若开封时过多切下袋材料,而导致应作为解除卡扣的咬合而进行再开封时的把手的部分消失,或使该部分的大小各式各样,则难以进行再开封。此外,若在切开袋材料时误切到卡扣处,则不能利用卡扣进行再封闭。
因此,为了能将袋材料的规定的位置切开,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卡扣(带状嵌合件)的带部处设置特定组成的易剪切性树脂层,沿着该易剪切性树脂层进行开封。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提出方案是通过两种树脂的混合组成物形成易剪切性树脂层,以便在开封时令易剪切性树脂层断裂而使开封方向恒定。因此,存在在开封后的带部的断裂面上产生纤维状的切屑的问题,有时这样的切屑会混入到内容物中。
进而,专利文献1的卡扣,在对作为袋材料的基材薄膜进行密封时,需要使热密封杆的热不施加到易剪切性树脂层上,以使易剪切性树脂层不与基材薄膜粘接而卷绕(专利文献1段落编号 等)。因此,不仅必须准备具有既定的密封面的热密封杆、还存在密封时要求严密的对位等向基材薄膜的密封烦杂而费工夫的问题,在高效地制造带有卡扣的袋方面,具有应改善的较大的课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下述带有卡扣的袋(接合件袋),即,将剪切带固定粘接到凸型接合部件和凹型接合部件之间,所述凸型接合部件和凹型接合部件安装在将一张包裹材料的侧缘彼此而密封而成的带状容器的内表面上,借助该剪切袋将袋状容器的一部分切断而进行开封。
但是,专利文献2的接合件袋虽然可用于通常的自动填充包装机,可避免装置的复杂化、和作业的烦杂化,但是其填充方法是将安装有卡扣的包裹材料的侧缘热密封而作成筒状体,并将卡扣的纵长方向两端的一侧的开口部热密封,然后从另一侧的开口部填充内容物的(参照专利文献2段落编号 )。
因此,专利文献2的接合件袋的形状限定于平袋,难以用于近年来多采用的制袋成可自立的、所谓的直立袋。此外,由于卡扣和剪切带分体构成,所以必须分别安装卡扣和剪切带(参照专利文献2段落编号 ),从而在制造效率上要求进一步的改善。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下述带有卡扣的袋(包装袋),即,在将开封钮以内置于卡扣(咬合件)的带状基部中的状态沿着纵长方向安装,通过拉拽该开封钮,而能以一定的方向性进行开封。
专利文献3的卡扣没有专利文献1具有的上述那样的问题,进而,由于不需要将卡扣和开封钮分别与基材薄膜进行密封,所以制造效率方面也非常好。
但是,在拉拽开封钮进行开封时,必须将带状基部和基材薄膜一起切开,开封需要力,所以对没有力量的使用者来说存在开封困难的问题。
这样,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技术中,通过剪切带或开封钮将袋基材的规定的位置切开,而可对袋进行开封,所以虽然开封后袋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但是为了适应市场要求的高性能,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以往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带有卡扣的袋的撕开开封性提高的卡扣及带有卡扣的袋。
本发明的卡扣具备相互咬合的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安装于袋上而可对开封后的前述袋进行再封闭、再开封,所述凸部件具有凸状突起,所述凹部件具有凹状突起,其中,在前述凸部件和前述凹部件的至少一方的基部上,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前述撕开诱导片可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剥离。
安装有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卡扣的袋可通过拉拽撕开片、撕开袋材料而容易地进行开封,此外,通过适当调整撕开诱导片相对于凸部件或凹部件的基部的接合状态,可尽可能地降低开封所需的力,所以可容易地使其开封性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卡扣可构成为,在安装于前述袋上的状态下,在位于前述袋的开封侧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的宽度方向端部,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在前述端部和前述撕开诱导片的接合界面处可进行界面剥离。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与卡扣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以便借助接合界面的界面剥离从卡扣上分离,可减少撕开卡扣的开口侧的袋材料而对袋进行开封时的阻力感,此外可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袋材料。因此袋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进而,撕开诱导片借助与卡扣的接合界面的界面剥离而分离,所以不会在其剥离面上产生切屑。
此外,本发明的卡扣可构成为,设置有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在与前述撕开诱导片接近的位置具有顺沿于纵长方向的厚壁部。
由此,即使袋材料的撕开方向朝向卡扣侧,也可防止卡扣被撕开到咬合部附近,而导致应作为解除卡扣的咬合而进行再开封时的把手的部分消失,并且可将该撕开方向修正为正常方向,
此外,本发明的卡扣也可构成为,在使前述凸部件和前述凹部件咬合的状态下,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延长为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基部相比在向前述袋的开封侧突出而变长,并且,在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前述延长了的部位的、形成有前述凸状突起或前述凹状突起的一侧的面上,一体地设置有撕开诱导片,前述撕开诱导片可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剥离。
根据这样的构成,撕开诱导片一体地设置在凸部件或凹部件的一方上,以便借助剥离从卡扣上分离,所以可减少撕开卡扣的开口侧的袋材料而对袋进行开封时的阻力感,此外,由于使设置有撕开诱导片的部位比凸部件或凹部件的另一方朝向袋的开封侧突出,所述不被凸部件或凹部件的另一方妨碍,可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袋材料。
由此,袋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
此外,本发明的卡扣也可构成为,前述撕开诱导片在安装于前述袋上时在与形成前述袋的材料的对置面上具有热密封层,该热密封层由能以下述粘接强度热密封到前述材料上的树脂构成,所述粘接强度比与设置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和/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剥离强度强。
由此,可有效地避免开封时撕开诱导片和袋材料之间产生剥离的情况,使撕开诱导片和卡扣的剥离优先。
此外,本发明的卡扣优选地,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剥离强度为15N/15mm以下。
由此,从卡扣上分离撕开诱导片所需的力变小,撕开袋材料的力成为实际上开封所需的力,能得到良好的开封感。
此外,优选地,前述撕开诱导片具有比设置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高的刚性,更具体地说,前述撕开诱导片的拉伸弹性率是前述基部的拉伸弹性率的1.3~4倍。
由此,撕开诱导片在从卡扣上分离时不会因材料破坏而断裂,剥离良好,并且不会对袋材料的撕开带来妨碍。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安装具备相互咬合的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的卡扣,可在开封后进行再封闭、再开封,其中,在前述卡扣具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的位于袋的开封侧的宽度方向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撕开诱导片,以便在前述端部和前述撕开诱导片的接合界面处可进行界面剥离。
根据这样的构成,对袋进行开封时的阻力感变小,撕开诱导片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袋材料,因此袋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安装具备相互咬合的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的卡扣,可在开封后进行再封闭、再开封,所述凸部件具有凸状突起,所述凹部件具有凹状突起,其中,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延长为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基部相比在袋的开封侧变长,并且,在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延长了的部位的、形成有前述凸状突起或前述凹状突起的一侧的面上,可剥离地一体设置有撕开诱导片,前述撕开诱导片粘接在与形成袋的材料的、粘接有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面相同的面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对袋进行开封时的阻力感变小,撕开诱导片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袋材料,因此袋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也可构成为,将沿着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延长了的部位的端缘的、形成有前述凸状突起或前述凹状突起一侧的面粘接到与形成袋的材料的、粘接有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面相同的面上,从而安装卡扣。
由此,在填充内容物时,不需要解除卡扣的咬合,也可避免内容物向卡扣的咬合部位的附着。
根据本发明,由于与凸部件和凹部件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所以仅通过拉拽撕开诱导片、撕开袋材料,便可容易地对安装有卡扣的袋进行开封,此外,通过适当调整撕开诱导片相对于凸部件或凹部件的基部的接合状态,可尽可能地降低开封所需的力,所以可容易地使其开封性提高。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实施了顶密封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将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开封后,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带有卡扣的袋的开封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实施了顶密封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将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开封后,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卡扣的安装方法的其他例的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概略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将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开封后,相当于图8的B-B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实施了顶密封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1的C-C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将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二实施方式开封后,相当于图11的C-C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带有卡扣的袋的开封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卡扣的安装方法的其他例的相当于图11的C-C截面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概略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袋10a、10b基材薄膜14开封口2卡扣2a凸部件21a基部2b凹部件21b基部211延长部位23撕开诱导片231基材232热密封层233间隙24凸条(厚壁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主视图。
图1所示的袋1是将热密封了卡扣2的作为袋材料的基材薄膜10a、10b进行制袋、在以折线32将实施了底密封31的底部3折叠的状态下、沿着侧缘实施侧密封11而制造的、所谓的直立袋。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袋1的上缘设为未密封部,但在填充了内容物后实施顶密封13。
这里,图2是表示在实施了顶密封13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概略的剖视图,顶密封13被实施成在其与安装于袋1的上方的卡扣2之间形成既定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2如图2所示具有一对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
凸部件2a具有连续形成为带状的基部21a。在基部21a的一面上,设置有由头部221a及连结头部221a和基部21a的连结部222a构成的凸状突起22a,它们连续而一体地形成。而且,基部21a的另一面与基材薄膜10a热密封。凹部件2b也同样具有连续形成为带状的基部21b。在基部21b的一面上,设置有由一对钩部221b、221b构成的凹状突起部22b,它们连续而一体地形成。而且,基部21b的另一面与基材薄膜10b热密封。
这样构成的卡扣2,通过将凸状突起22a的头部221a嵌合到形成于凹状突起22b的钩部221b、221b之间的空间中,而使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相互咬合。由此,可借助卡扣2对开封后的袋1的取出口进行封闭(再封闭)。此外,若解除卡扣2的咬合(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的咬合),则可对袋1的取出口进行再开封。
另外,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的具体的形状只要具有成对而相互咬合的形状即可,不受图示的例子的限定。
凸部件2a及凹部件2b例如可通过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挤压成形等而形成。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使用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聚烯烃系树脂、乙烯/异丁烯酸共聚物等。考虑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咬合性、还有与基材薄膜10a、10b的密封强度、热密封性等,也可设为使用了多种树脂的多层构成。
在基材薄膜10a、10b中,考虑与卡扣2(凸部件2a及凹部件2b)的密封强度、热密封性等,可采用将与上述同样的热塑性树脂成形为薄膜状的结构,但为了发挥作为袋的诸多性能,也可设为多层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构成为,作为对卡扣2进行热密封的层,将成为袋1的内表面的内层由与上述同样的热塑性树脂形成,在成为袋1的外表面的外层中,层叠双轴延伸尼龙、双轴延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轴延伸聚丙烯,或者作为中间层,层叠由铝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构成的阻挡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扣2中,如图2所示,在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位于在热密封于基材薄膜10a的状态下对袋1实施顶密封13的一侧的端部,沿着其纵长方向连续而一体地设置有撕开诱导片23。在图示的例子中,撕开诱导片23被设置成,通过使基材231和凸部件2a的基部21a在其接合界面处可界面剥离地直接接合,而与凸部件2a成为一体。
此时,撕开诱导片23和凸部件2a的剥离强度优选设定在15N/15mm以下。若超过该值,则进行凝集剥离而有产生切屑的危险,此外,通过剥离而从凸部件2a上分离撕开诱导片23所需的力变大,难以得到良好的开封感。进而,产生下述不良情况在开封时没有从凸部件2a上分离撕开诱导片23,而使撕开方向朝向凸部件2a,有凸部件2a的基部21a被撕开的危险。
这里,撕开诱导片23和凸部件2a的剥离强度指,将处于接合状态的两者切成15mm宽度,在测定气氛温度23℃下,借助拉伸试验机以拉伸速度200mm/min,沿着与其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使两者撕开时的最大载荷。
此外,在基材231的与基材薄膜10a对置的面上,设置有由可相对于基材薄膜10a进行热密封的树脂构成的热密封层232,如后所述,撕开诱导片23以足够的粘接强度粘接在袋1开封时基材薄膜10a的撕开部分上。
此时,基材薄膜10a和撕开诱导片23的粘接强度优选设为比撕开诱导片23和凸部件2a的剥离强度强。由此,可有效地避免开封时撕开诱导片23和基材薄膜10a剥离的情况,使撕开诱导片23和凸部件2a的剥离优先进行。
设置有这样的撕开诱导片23的本实施方式的卡扣2不必使用特殊的热密封杆,可通过与以往公知的一般的卡扣同样的热密封,安装于袋1上。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热密封层232在从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端部离开的位置处形成间隙233,以不妨碍撕开诱导片23和凸部件2a的剥离。设置成此外,若基材231可剥离地与凸部件2a接合、并且以比与凸部件2a的剥离强度强的粘接强度热密封在基材薄膜10a上即可,则也可适当省略热密封层2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撕开诱导片23例如可在挤压成形凸部件2a时,将在一个宽度方向端部形成撕开诱导片23的材料挤压供给等而进行共挤压,从而在成形凸部件2a的同时,与凸部件2a一体形成。
在形成基材231的树脂中,适当选择与在凸部件2a中采用的树脂的相容性较差的树脂,例如,在凸部件2a采用聚乙烯的情况下,在基材231中可采用聚丙烯。此外,在凸部件2a中采用聚丙烯的情况下,可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也可以通过在这些树脂中适当添加改质剂,而调整两者的剥离强度,以便两者进行界面剥离。
此外,在形成热密封层232的树脂中,适当选择能得到相对于基材薄膜10a及基材231足够的粘接强度、并且在将袋1开封之际不会在它们之间产生剥离的树脂。例如,在基材薄膜10a(或者基材薄膜10a相对于凸部件2a的热密封层)中采用了聚乙烯、基材231中采用了聚丙烯的情况下,可使用金属茂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此外,在基材薄膜10a(或者基材薄膜10a相对于凸部件2a的热密封层)中采用了聚丙烯、基材231中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情况下,可使用马来酐改性聚丙烯等改性聚烯烃系树脂。
此外,撕开诱导片23为了在从凸部件2a分离时不会因材料破坏而断裂,与凸部件2a的剥离变好,并且不会对基材薄膜10a的撕开带来妨碍,而优选具有比凸部件2a的基部21a高的刚性,更具体地说,优选拉伸弹性率为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拉伸弹性率的1.3~4倍,此时特别优选撕开诱导片23的拉伸弹性率在300~2500MPa的范围内。
若撕开诱导片23的拉伸弹性率超过上述范围,则产生下述不良情况开封时撕开诱导片23折断,有难以开封的危险。
此外,若撕开诱导片23的拉伸弹性率不满上述范围,则撕开诱导片23的刚性变得不充分,对与凸部件2a的剥离、基材薄膜10a的撕裂带来妨碍。
进而,产生下述不良情况撕开诱导片23断裂,有不能开封的危险。
此外,由于基材薄膜10a的材料、或延伸程度等,而导致基材薄膜10a没有沿着与撕开诱导片23粘接的部分撕开,而使基材薄膜10a的撕开方向朝向与凸部件10a粘接的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凸部件2a和基材薄膜10a一起撕开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与撕开诱导片23接近的部位,沿着凸部件2a的纵长方向设置凸条24,将该部位设置得比其他部分厚。由此,即使基材薄膜10a撕开的方向朝向与凸部件2a粘接的部分,凸部件2a的一部分被撕开,也可通过凸条24而防止凸部件2a进一步被撕开,并且可使基材薄膜10a的撕开方向返回到正常方向、即顺沿于与撕开诱导片23粘接的部分的方向。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一根凸条24,也可设置多根凸条24。由于在与撕开诱导片23接近的部位存在厚壁部,所以可防止基材薄膜10a的撕开方向上产生偏差时卡扣2(凸部件2a)被撕开而不能咬合的情况,并且可将基材薄膜10a的撕开方向修正为正常方向,只要是能起到上述那样的作用即可,厚壁部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
具有这样的卡扣2的袋1通过拉伸撕开诱导片23、将基材薄膜10a的与撕开诱导片23粘接的部分撕开,而进行开封。在该部分被撕开后,如图3所示,形成成为内容物的取出口的开封口14,通过解除卡扣2的咬合,而可取出、放入内容物。此外,若使卡扣2咬合,则可对袋1进行再封闭,在将袋1开封后,可借助卡扣2进行取出口的关闭或打开。
这样在将袋1开封时,撕开诱导片23(基材231)由于沿着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端部连续而一体地设置,以便借助接合界面处的界面剥离从凸部件2a上分离,所以可减少开封时的阻力感,此外,可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2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基材薄膜10a。
由此,袋1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14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1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进而,撕开诱导片23借助接合界面的界面剥离而从凸部件2a上分离,所以不会在其剥离面上产生专利文献1那样的切屑。
这里,将借助撕开诱导片23撕开基材薄膜10a而对袋1进行开封的具体的方法的一例表示于图4。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撕开诱导片23所处的实施了侧密封11的部分上实施半剪切处理,以便贯通该部分而形成捏片12。此时,成为捏片12的一部分的基材薄膜10b从基材薄膜10b的另一部分上切离,并且成为捏片12的一部分的基材薄膜10a从基材薄膜10a开封时撕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切离,借助切离了的这些基材薄膜10a、10b夹住撕开诱导片23,在上述状态下形成捏片12。
通过这样构成捏片12,如图所示,通过捏住捏片12而拉拽撕开诱导片23,便可通过撕开诱导片23撕开基材薄膜10a,形成开封口14。
另外,图4(a)是表示通过撕开诱导片23撕开基材薄膜10a的样子的说明图,图4(b)是对撕开诱导片23进行了拉拽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凸部件2a的基部21a及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一部分被切去,而成为在捏片12的下方被基材薄膜10a、10b夹持的状态,但该被切去的基部21a、21b的一部分不会对捏片12的开封功能带来影响。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与卡扣2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23,以便借助接合界面的界面剥离从卡扣2上分离,可减少撕开卡扣2的开口侧的袋材料而对袋1进行开封时的阻力感,此外,撕开诱导片23起到可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2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基材薄膜10a的功能,所以袋1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14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1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
进而,撕开诱导片23借助与卡扣2的接合界面的界面剥离而分离,所以不会在其剥离面上产生切屑。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在不损害这样的效果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下述那样的改变而实施。
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在撕开诱导片23上,在与凸部件2a的基部21a接合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其纵长方向设置引导部件25。
此时,撕开诱导片23以与相对于凸部件2a的基部1a同样的接合状态、即,为了能在接合界面处可进行界面剥离而优选以15N/15mm以下的剥离强度,与引导部件25连续而成为一体。此外,在撕开诱导片23具有热密封层232的情况下,在热密封层232和引导部件25之间,形成同样的间隙233。此外,引导部件25可使用与凸部件2a同样的树脂材料,与撕开诱导片23一起进行共挤压,在形成凸部件2a的同时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引导部件25中采用的树脂材料也可与凸部件2a不同。撕开诱导片23只要能使引导部件25与撕开诱导片23接合,以便不会妨碍与卡扣2大致平行地撕开基材薄膜10a即可,在引导部件25中采用的树脂材料没有特别限制。
通过设置这样的引导部件25,可有效地避免拉拽撕开诱导片23而撕开基材薄膜10a时,基材薄膜10a撕开方向朝向顶密封13侧。特别如图5所示例子那样,在撕开诱导片23具有热密封层232、且在其宽度方向两端形成间隙233的情况下,可更容易地将基材薄膜10a的撕开方向朝向顺沿于基材薄膜10a与撕开诱导片23粘接的部分的方向诱导,以便沿着该间隙233撕开基材薄膜10a。
这里,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凸部件2a的基部21a上设置撕开诱导片23和引导部件25时,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向顶密封13侧延长,该顶密封13侧的端缘部分与撕开诱导片23和密封部件25重合,但这是为了避免撕开诱导片23(或者撕开诱导片23的基材231)与相反侧的基材薄膜10b接触,将该延长部分形成为至少与撕开诱导片23重合即可。
这样,可更可靠地借助撕开诱导片23容易地撕开袋1的基材薄膜10a,其理由如下所述。
即,通常,为了使卡扣2的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分别牢固地与袋1的基材薄膜10a、10b热密封,而将卡扣2(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与袋1(基材薄膜10a、10b)用化学性质上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作为基材薄膜10a、10b(或者层叠在基材薄膜10a、10b上的未图示的热密封层)而选择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或者通过金属茂系催化剂而重合了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作为卡扣2的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而选择低密度聚乙烯,作为撕开诱导片23的基材231而选择聚丙烯。
而且,在以这样的组合选择树脂材料情况下,若撕开诱导片23的基材231处于与相反侧的基材薄膜10b接触的状态下,撕开诱导片23的基材231在袋1的侧密封11附近,会牢固地粘接在相反侧的基材薄膜10b(或者层叠在基材薄膜10a、10b上的未图示的热密封层)上。由此,难以借助撕开诱导片23撕开基材薄膜10a,在这种情况显著时,不能对袋1进行开封,但通过使撕开诱导片23的基材231不与相反侧的基材薄膜10b接触,可有效地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图5是表示在这样的例子中与图2同样实施了顶密封13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的A-A截面部位的概略的剖视图,图6表示撕开基材薄膜10a与撕开诱导片23粘接的部分而将袋1开封后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撕开诱导片23设置在凸部件2a侧,但撕开诱导片23也可设置在凹部件2b侧。此外,也可在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两方上设置撕开诱导片23,从而可从袋1的表面侧(基材薄膜10a侧)和背面侧(基材薄膜10b侧)的任一个进行开封。进而,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也可与图2所示的例子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撕开诱导片23设置在凹部件2b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通过将卡扣2的凸部件2a密封到基材薄膜10a上,将凹部件2b密封到基材薄膜10b上,而将卡扣2安装到袋1上,但卡扣2的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图7所示的安装方法。
即,也可将凸部件2a热密封到基材薄膜10a上,并且在比其靠近基材薄膜10a的相当于袋1的上缘侧的位置处,热密封延长了的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设置有凹状突起部22b侧的面的端缘侧,由此进行安装。
根据这样的安装方法,由于可从凹部件2b和基材薄膜10b之间填充内容物,所以在向袋1填充内容物时,不需要解除卡扣2的咬合,便可避免内容物向卡扣2的咬合部位的附着。这样的安装方法特别适用于内容物的填充口被限制的图1所示那样的直立袋。
这里,图7是表示与图2同样在实施顶密封13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部位的概略的剖视图,在该例中,在从凹部件2b和基材薄膜10b之间填充内容物后,实施顶密封13。此外,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使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图7所述的例子相反。进而,也可如图5所示的例子那样,将引导部件25与撕开诱导片23一体设置,而在引导部件25和撕开诱导片23的热密封层232之间形成空隙233。这样,可更笔直且容易地将袋1开封。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形状不限定于直立袋,也可设为图8所示的平袋等任意的形状。图8所示的袋1中,对袋1的上缘实施顶密封13,并且沿着侧缘实施侧密封11,在从袋1的下缘侧的未密封部填充内容物后,将袋1的下缘密封。
另外,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在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两方上设置有撕开诱导片23。但在该例中,也可在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一方上设置撕开诱导片23。此外,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与图9所示的例子相反。
进而,对于图9所示的两个撕开诱导片23的每一个,都可以如图5所示的例子那样,将引导部件25与撕开诱导片23一体设置,而在引导部件25和撕开诱导片23的热密封层232之间形成空隙233。这样,可更笔直且容易地将袋1开封。
此外,袋1的开封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例如也可如图8所示,在袋1的侧缘的上方设置左右一对的凹口12,并且使连结该一对凹口12的线与撕开诱导片23的剥离位置一致,从而利用凹口12,开始袋1的基材薄膜10a、10b的撕开,使基材薄膜10a、10b沿着卡扣2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参照图10)。
在采用这样的开封方法的情况下,也可将撕开诱导片23设置在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一方,此外,若凹口12处于与撕开诱导片23的剥离部位同一线上,也可仅设在袋1的侧缘的左右某一方。
接着,对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卡扣的袋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主视图。图11所示的袋1是将热密封了卡扣2的作为袋材料的基材薄膜10a、10b进行制袋、在以折线32将实施了底密封31的底部3折叠的状态下、沿着侧缘实施侧密封11而制造的、所谓的直立袋。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袋1的上缘设为未密封部,但在填充了内容物后实施顶密封13。
这里,图12是表示在实施了顶密封13后的状态下,表示相当于图11的C-C截面的部位的概略的剖视图,在从凹部件2b和基材薄膜10b之间填充内容物后,实施顶密封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2如图12所示具有一对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
凸部件2a具有连续形成为带状的基部21a。在基部21a的一面上,设置有由头部221a及连结头部221a和基部21a的连结部222a构成的凸状突起22a,它们连续而一体地形成。凹部件2b也同样具有连续形成为带状的基部21b。而且,在基部21b的一面上,设置有由一对钩部221b、221b构成的凹状突起部22b,它们连续而一体地形成。
这样构成的卡扣2,通过将凸状突起22a的头部221a嵌合到形成于凹状突起22b的钩部221b、221b之间的空间中,而使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相互咬合。由此,可借助卡扣2对开封后的袋1的取出口进行封闭(再封闭)。此外,若解除卡扣2的咬合(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咬合),则可对袋1的取出口进行再开封。
另外,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的具体的形状只要具有成对而相互咬合的形状即可,不受图示的例子的限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扣2中,在使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咬合而安装于袋1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延长为与凸部件2a的基部21a相比在对袋1实施顶密封13一侧突出而变长。而且,在该延长部位211的形成有凹状突起22b一侧的面上,沿着凹部件2b的纵长方向连续而一体地设置有可相对凹部件2b剥离的撕开诱导片23。
这里,在图示的例子中,撕开诱导片23设置为,从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延长部位211侧的端缘离开间隔,沿着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延长部位211侧的端缘而确保与基材薄膜10a的热密封面。
在凹部件2b的基部21b上设置撕开诱导片23时,撕开诱导片23和基部21b的剥离强度优选设定在15N/15mm以下。若超过该值,则通过剥离而从基部21b上分离撕开诱导片23所需的力变大,难以得到良好的开封感。进而,产生下述不良情况存在延长部位211也被切开的危险。
此外,撕开诱导片23的剥离可以是界面剥离、凝集剥离的任一种,但前者优选,借助界面剥离,可防止在将撕开诱导片23从基部21b上分离后的剥离面上产生剥离屑。
这里,撕开诱导片23和基部21b的剥离强度指,将处于接合状态的两者切成15mm宽度,在测定气氛温度23℃下,借助拉伸试验机以拉伸速度200mm/min,沿着与其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使两者撕开时的最大载荷。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撕开诱导片23在与凹部件2b的基部21b接合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即,在与基材薄膜10a对置的面上,具有由可相对于基材薄膜10a进行热密封的树脂构成的热密封层232,如后所述,撕开诱导片23以足够的粘接强度粘接在袋1开封时基材薄膜10a的撕开部分上。
此时,基材薄膜10a和撕开诱导片23的粘接强度优选设为比撕开诱导片23和凹部件2b的剥离强度强。由此,可有效地避免开封时撕开诱导片23和基材薄膜10a剥离的情况,使撕开诱导片23和基部21b的剥离优先进行。
设置有这样的撕开诱导片23的卡扣2是通过将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形成有凸状突起22a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和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延长部位211的沿着端缘且形成有凹状突起22b侧的面热密封到基材薄膜10a的相同的面上,而安装到袋1上的,此时撕开诱导片23也同样热密封到基材薄膜10a上。
若这样将卡扣2安装到袋1上,则由于可从凹部件2b和基材薄膜10b之间填充内容物,所以在向袋1填充内容物时,不需要解除卡扣2的咬合,便可避免内容物向卡扣2的咬合部位的附着。这样的安装方法特别适用于内容物的填充口被限制的图11所示那样的直立袋。
另外,若撕开诱导片23可剥离地与基部21b接合、并且以比与凹部件2b的剥离强度强的粘接强度热密封在基材薄膜10a上,则也可适当省略热密封层2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件2a及凹部件2b例如可通过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挤压成形等而形成。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使用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聚烯烃系树脂、乙烯/异丁烯酸共聚物等。考虑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咬合性、还有与基材薄膜10a、10b的密封强度、热密封性等,也可设为使用了多种树脂的多层构成。
在基材薄膜10a、10b中,考虑与卡扣2(凸部件2a及凹部件2b)的密封强度、热密封性等,可采用将与上述同样的热塑性树脂成形为薄膜状的结构,但为了发挥作为袋的诸多性能,也可设为多层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构成为,作为对卡扣2进行热密封的层,将成为袋1的内表面的内层由与上述同样的热塑性树脂形成,在成为袋1的外表面的外层中,层叠双轴延伸尼龙、双轴延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轴延伸聚丙烯,或者作为中间层,层叠由铝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构成的阻挡层。
此外,撕开诱导片23或热密封层232例如可在挤压成形凹部件2b时,将形成它们的材料挤压供给等而进行共挤压,从而在成形凹部件2b的同时,与凹部件2b一体形成。
在形成撕开诱导片23的树脂中,适当选择与在凹部件2b中采用的树脂的相容性较差的树脂,例如,在凹部件2b采用聚乙烯的情况下,可采用聚丙烯。此外,在凹部件2b采用聚丙烯的情况下,可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也可以通过在这些树脂中适当添加改质剂,而调整两者的剥离强度。
此外,在形成热密封层232的树脂中,适当选择能得到相对于基材薄膜10a及撕开诱导片23足够的粘接强度、并且在将袋1开封之际不会在它们之间产生剥离的树脂。例如,在基材薄膜10a(或者相对于卡扣2的热密封层)中采用了聚乙烯、撕开诱导片23中采用了聚丙烯的情况下,可使用金属茂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此外,在基材薄膜10a(或者相对于卡扣2的热密封层)中采用了聚丙烯、撕开诱导片23中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情况下,可使用马来酐改性聚丙烯等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或含有它的树脂。
此外,撕开诱导片23为了在从凹部件2b上分离时不会因材料破坏而断裂,与凹部件2b的剥离变好,并且不会对基材薄膜10a的撕开带来妨碍,而优选具有比凹部件2b的基部21b高的刚性,更具体地说,优选拉伸弹性率为凸部件2a的基部21a的拉伸弹性率的1.3~4倍,此时特别优选撕开诱导片23的拉伸弹性率在300~2500MPa的范围内。
若撕开诱导片23的拉伸弹性率超过上述范围,则产生下述不良情况开封时撕开诱导片23折断,有难以开封的危险。
此外,若撕开诱导片23的拉伸弹性率不满上述范围,则撕开诱导片23的刚性变得不充分,对与凸部件2a的剥离、基材薄膜10a的撕裂带来妨碍。
进而,产生下述不良情况撕开诱导片23断裂,有不能开封的危险。
具有这样的卡扣2的袋1通过拉伸撕开诱导片23、将基材薄膜10a的与撕开诱导片23粘接的部分撕开,而进行开封。在该部分被撕开后,如图13所示,形成成为内容物的取出口的开封口14,通过解除卡扣2的咬合,而可取出、放入内容物。此外,若使卡扣2咬合,则可对袋1进行再封闭,在将袋1开封后,可借助卡扣2进行取出口的关闭或打开。
这样在将袋1开封时,撕开诱导片23由于沿着其纵长方向连续而一体地设置在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延长部位211上,以便借助剥离从凹部件2b上分离,所以可减少开封时的阻力感,此外,不被凹部件2a妨碍,可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2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基材薄膜10a。
由此,袋1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14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1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
这里,将借助撕开诱导片23撕开基材薄膜10a而对袋1进行开封的具体的方法的一例表示于图14。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撕开诱导片23所处的实施了侧密封11的部分上实施半剪切处理,以便贯通该部分而形成捏片12。此时,成为捏片12的一部分的基材薄膜10b从基材薄膜10b的另一部分切离,并且成为捏片12的一部分的基材薄膜10a从基材薄膜10a开封时撕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切离,借助切离了的这些基材薄膜10a、10b夹住撕开诱导片23,在上述状态下形成捏片12。
通过这样构成捏片12,如图所示,通过捏住捏片12而拉拽撕开诱导片23,便可通过撕开诱导片23撕开基材薄膜10a,形成开封口14。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凹部件2b的基部21b的一部分被切去,而成为与撕开诱导片23一起被基材薄膜10a、10b夹持的状态,但该被切去的基部21b的一部分不会对捏片12的开封功能带来影响。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与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一方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23,以便借助剥离而分离,可减少撕开卡扣2的开口侧的袋材料而对袋1进行开封时的阻力感,此外,设置撕开诱导片23的部位与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另一方相比在袋1的开封侧突出,所以不会被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另一方妨碍,撕开诱导片23起到下述功能可以其撕开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方式进行诱导,以便沿着卡扣2的纵长方向直线状地撕开袋材料。
因此,袋1的开封变得容易,并且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14被形状再现性良好地形成,开封后袋1的使用方便性不会变差。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在不损害这样的效果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下述那样的改变而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撕开诱导片23设置在凹部件2b一侧,但是也可将撕开诱导片23设置在凸部件2a侧,将凹部件2b和凸部件2a的相对位置关系设为与图示的例子相反。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热密封到基材薄膜10a上,而将卡扣2安装到袋1上,但卡扣2的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5所示,通过将凸部件2a密封到基材薄膜10a上,将凹部件2b密封到基材薄膜10b上,而将卡扣2安装到袋1上。
这里,图15与图12同样,是表示在实施了顶密封13后的状态下,相当于图11的C-C截面的部位的概略的剖视图,顶密封13被实施为,在其与安装于袋1的上方的卡扣2之间形成既定的空间。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可将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相对位置关系设为与图15所示的例子相反。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带有卡扣的袋的形状不限定于直立袋,也可设为图16所示的平袋等任意的形状。图16所示的袋1中,对袋1的上缘实施顶密封13,并且沿着侧缘实施侧密封11。在从袋1的下缘侧的未密封部填充内容物后,将袋1的下缘密封。
接着,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一边熔融挤压密度为926kg/m3、MFR为1.5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熔点为110℃)而挤压成形出凸部件,一边在基材中使用密度为900kg/m3、MFR为7.0g/10min的无规聚丙烯(熔点为134℃),在热密封层中使用密度为900kg/m3、MFR为4.0g/10min的金属茂系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将它们向成为袋的开封侧的凸部件的一方的宽度方向端部挤压供给,而在凸部件成形的同时,将撕开诱导片与凸部件一体地形成,得到具有撕开诱导片的凸部件。此时,撕开诱导片的热密封层离开0.6mm的间隔而形成,以便在与凸部件的基部之间产生间隙。
同样成形出具有撕开诱导片的凹部件,得到具有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的如图9所示的卡扣带。
另外,在凸部件及凹部件的任一个中,撕开诱导片与凸部件或凹部件的基部的接合界面的剥离强度为4N/15mm,撕开诱导片的拉伸弹性率为813MPa。此外,凸部件及凹部件的基部的拉伸弹性率均为237MPa。
使用将上述卡扣带、双轴延伸尼龙薄膜(15μm)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薄膜(50μm)叠层而形成的基材薄膜,使设置有上述卡扣带的撕开诱导片一侧位于开封侧,并且使上述基材薄膜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侧成为内表面,而通过带有卡扣的三方制袋机进行制袋,使卡扣带和撕开诱导片的接合部位位于同一线上,在袋的侧缘形成切口(凹口),得到图8及图9所示那样的带有卡扣的袋。
另外,基材薄膜和撕开诱导片的粘接强度为30N/15mm。
除了只在凸部件上设置撕开诱导片,作为开封方法使用图4所示的方法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图1及图2所示那样的带有卡扣的袋。
除了按照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得到卡扣带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带有卡扣的袋。
另外,形成在袋的侧缘的切口的位置设在易剪切性树脂层的宽度方向中央。
从形成在袋的侧缘的切口撕开正反两面的基材薄膜而将通过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得到带有卡扣的袋开封,对此时的撕开阻力进行官能试验。此外,观察开封后的卡扣带的露出面,对切屑的有无进行评价。
对于通过实施例2得到的带有卡扣的袋,就通过捏住捏片,拉拽撕开诱导片,从而将粘接有撕开诱导片的基材薄膜撕开进行开封时的撕开阻力、切屑的有无,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如下所述。

(1)撕开阻力
○没有阻力感,能容易地开封,开封感良好。
×有阻力感,开封感差。
(2)切屑○没有观察到切屑。
×观察到切屑。
以上,表示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只要在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至少一方的基部21a、21b上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23,撕开诱导片23可从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基部21a、21b上剥离即可,当然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可进行各种改变而实施。
而且,安装有这样的卡扣2的袋1可通过拉拽撕开片23、撕开袋材料而容易地进行开封,此外,可通过适当调整撕开诱导片23相对于凸部件2a或凹部件2b的基部21a、21b的接合状态,可尽可能地降低开封所需的力,因此可容易地使其开封性提高。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将卡扣2安装到袋1时,将卡扣2热密封到作为袋材料的基材薄膜10a、10b上,但也可在卡扣2以及撕开诱导片23与袋材料的粘接面上涂敷粘接剂,而粘接到袋材料上。若通过粘接剂将卡扣2粘接到袋材料上,则即使是没有热密封性的纸等,也可用于袋材料。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不需要在撕开诱导片23上设置热密封层232。
此外,在上述的任一例中,卡扣2并不限定于图示那样的具备一对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也可具有多个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的对。在这种情况下,多对凸状突起22a和凹状突起22b分别形成在同一基部21a、21b上。进而,也可不同于设置有撕开诱导片23的卡扣2,而准备没有设置撕开诱导片23的卡扣,以使设置有撕开诱导片23的卡扣2位于袋1的开封侧的方式,将它们排列设置于袋1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通过在内容物的出入口具有咬合式的卡扣,而广泛利用于设为开闭自如的带有卡扣的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扣,具备相互咬合的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安装于袋上而可对开封后的前述袋进行再封闭、再开封,所述凸部件具有凸状突起,所述凹部件具有凹状突起,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凸部件和前述凹部件的至少一方的基部上,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前述撕开诱导片可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剥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于前述袋上的状态下,在位于前述袋的开封侧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的宽度方向端部,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在前述端部和前述撕开诱导片的接合界面处可进行界面剥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前述撕开诱导片在安装于前述袋上时与形成前述袋的材料的对置面上具有热密封层,该热密封层由能以下述粘接强度热密封到前述材料上的树脂构成,并且与设置有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离开间隔而设置,所述粘接强度比与设置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的剥离强度强。
4.如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在与前述撕开诱导片接近的位置具有顺沿于纵长方向的厚壁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在使前述凸部件和前述凹部件咬合的状态下,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延长为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基部相比在前述袋的开封侧突出而变长,并且,在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前述延长了的部位的、形成有前述凸状突起或前述凹状突起的一侧的面上,一体地设置有撕开诱导片,前述撕开诱导片可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剥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前述撕开诱导片在安装于前述袋上时与形成前述袋的材料的对置面上具有热密封层,该热密封层由能以下述粘接强度热密封到前述材料上的树脂构成,所述粘接强度比与设置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和/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剥离强度强。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剥离强度为15N/15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前述撕开诱导片具有比设置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高的刚性。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前述撕开诱导片的拉伸弹性率是设置前述撕开诱导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的拉伸弹性率的1.3~4倍。
10.一种带有卡扣的袋,安装具备相互咬合的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的卡扣,可在开封后进行再封闭、再开封,所述凸部件具有凸状突起,所述凹部件具有凹状突起,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卡扣具备的前述凸部件的基部和/或前述凹部件的基部的位于袋的开封侧的宽度方向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撕开诱导片,以便在前述端部和前述撕开诱导片的接合界面处可进行界面剥离。
11.一种带有卡扣的袋,安装具备相互咬合的一对凸部件和凹部件的卡扣,可在开封后进行再封闭、再开封,所述凸部件具有凸状突起,所述凹部件具有凹状突起,其特征在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延长为与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基部相比在袋的开封侧变长,并且,在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延长了的部位的、形成有前述凸状突起或前述凹状突起的一侧的面上,可剥离地一体设置有撕开诱导片,前述撕开诱导片粘接在与形成袋的材料的、粘接有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面相同的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有卡扣的袋,其特征在于,将沿着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一方的基部的延长了的部位的端缘的、形成有前述凸状突起或前述凹状突起一侧的面粘接到与形成袋的材料的、粘接有前述凸部件或前述凹部件的另一方的面相同的面上,从而安装卡扣。
全文摘要
为了使具有咬合式的卡扣以便能在开封后进行再封闭、再开封的带有卡扣的袋的撕开开封性提高,而在构成卡扣(2)的凸部件(2a)和凹部件(2b)的至少一方的基部(21a、21b)上一体地设置撕开诱导片(23),以便可从该凸部件(2a)的基部(21a)或凹部件(2b)的基部(21b)上剥离。
文档编号B65D33/25GK101072715SQ20058004211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7日
发明者南波芳典, 田中研一 申请人: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