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散卸方法

文档序号:4400783阅读:20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装散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运输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装散卸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卸车技术都是针对同一品类、同一规格,没有分区堆放要求的货物,而高价 值或某些矿类需要按进口国、产地、杂质含量、品位、水分、含有其它物质情况分类堆放,在 使用中按一定配比再融合使用。另外,目前对于铜精矿采用的运输模式一般如下(参见图1)铜精矿船到达港口, 通过抓斗汽车短驳至铜精矿仓库(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1、幻;铜精矿通过铲车或抓斗抓 起放入覆有编织袋的敞车中,装车完毕后将编织袋的多余部分覆盖铜精矿并用塑料膜封口 (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3-4);敞车到站后推入库房(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5-6);用抓斗人 工抓起铜精矿进入不同存货坑池(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7);以及清理编织袋(对应于图1 中的步骤8)。铜精矿的敞车运输模式由于运输车辆和装卸方式的限制存在以下问题1、运力保障不可期,运输均衡性不好。敞车不是企业的专用车辆,这种车型作为大宗低价值货物运输的,主要车辆各路 局和企业争夺情况比较严重,运力保障力不强。例如对于A公司成品库池比较小的情况,只 能满足几天的生产储存,少的时候每天只配给几辆车造成涨库,多的时候进来七八十车造 成装车难度加大,延时费大幅攀升。因此总体来说,敞车运输的运力难以有效保障。2、货损大。损耗包括自然损耗和盗抢造成的损耗。由于运输的敞车不是自有车辆,车辆的状况良莠不齐,即便套有编织袋保护,途中 洒漏也有一定的损耗。还有部份损耗是卸车不净造成的。装车过程中铲车或抓斗抓取物料 进入车内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抛洒。由于是露天堆放,扬尘、雨水冲刷等情况造成的货损更 大。由于铜精矿货值高,途中和到站后盗抢情况十分严重,而敞车防盗抢措施和能力 很弱,盗抢容易造成很大损失。3、装卸效率低。每车需要十余次抓斗作业以及清扫和人工拣出矿坑内的破损编织袋,效率较低, 抓斗操作不当易损坏铁路车辆时有发生,以及人工和机械混合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些因素更加降低了卸车效率,不仅增加铁路延时费而且造成货物积压、站场堵塞等后果。4、环境污染严重。目前进口铜精矿采用敞车发运,敞车内覆盖有编织袋(一次性使用),用铲车或抓 斗抓铜精矿进敞车,再将编织袋多余部份覆盖住铜精矿进行运输,车辆到站后用抓斗抓起 铜精矿卸入坑池,在抓铜精矿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编织袋与铜精矿呈现粉中有袋、袋中有粉 的混杂状态,人工拾出、清洗后填埋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至少一个方面做出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一种散装散卸方法,该方法包括散装步骤在装料位置将货物散装 到集装箱内;信息录入步骤在信息系统中录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包括与所述集装箱对 应的货物装箱时间、货物进口国、货物产地、货物品位、货物中的杂质含量、货物中的水分含 量中的至少一种;运输步骤将重箱集装箱运送至目的地;信息读取步骤读取所述录入的 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所述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车库 房;散卸步骤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以及利用倾翻台将重箱 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其中,所述货物可以为铜精矿,从而所述集装箱可以为硬开顶集装 箱,且所述集装箱的高度在1. 4m-l. 5m之间。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铜精矿运输方法的流程图,示出了从抓斗卸船到人工清 扫的过程,其中#号表示会出现货损或者有货损风险的过程;和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铜精矿运输方法的一个流程图,示出了从 抓斗卸船到空气压缩机清扫的过程,其中#号表示会出现货损或者有货损风险的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 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 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本发明涉及一种散装散卸方法,该方法包括散装步骤在装料位置将货物散装 到集装箱内;信息录入步骤在信息系统中录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包括与所述集装箱对 应的货物装箱时间、货物进口国、货物产地、货物品位、货物中的水分含量、货物中的其它杂 质含量中的至少一种;运输步骤将重箱集装箱运送至目的地;信息读取步骤读取所述录 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所述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 车库房;散卸步骤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以及利用倾翻台将 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可选地,所述信息读取步骤为读取所述录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所 述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车库房以及存储货物的料坑;且所述散 卸步骤为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利用倾翻台将重箱集装箱中 的货物散卸,以及运用输送皮带将散卸的货物输送到所述料坑。可选地,集装箱的箱号与所录入的信息相对应,且在信息读取步骤中,利用箱号扫 描仪获取所录入的信息。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集装箱上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可读取的存储装 置,用于存储上述信息,这样,可以利用其它的读取装置获取上述信息。这里的读取可以利 用射频识别技术。可选地,在散装步骤中,利用抓斗将货物抓到集装箱专用漏斗内从而漏入集装箱中,在集装箱装载到规定的载重时漏斗的漏料口自动关闭。可选地,在散卸步骤中,包括利用压缩空气清扫集装箱内残留的货物的步骤。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在散装步骤之后运输步骤之前将重箱 集装箱置于集装箱堆场堆放待运的步骤。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在散卸步骤之前对重箱集装箱进行称 量的步骤以及在散卸步骤之后对空箱集装箱进行称量的步骤。可选地,所述散卸步骤包括对货物进行采样的步骤。可选地,在运输步骤中,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火车车板上并由火车将重箱集装箱 运抵目的地。在散卸步骤之后,可以将空箱集装箱吊装到火车车板上的空箱复位步骤。还 可以重复信息读取步骤、散卸步骤、空箱复位步骤直至卸完火车上的重箱集装箱。在卸完火车上的重箱集装箱之后,可以将空箱集装箱牵出装运另外的货物。采用上述散装散卸方法,可以将射频识别技术、信息系统、运输皮带传送系统、称 量系统、采样系统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尽可能地减少了人工干预。例如货物进口到港口后 直接装箱,也就是箱号已经确定了货物的进口国、含量等一系列信息,通过在信息系统内指 定最终的卸料坑池,到达后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获取箱号,并以此箱号在信息系统内提取数 据,信息系统指定运输皮带传送系统在某一出口卸出,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称重和采样,从 而达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度协调。下面以铜精矿的散装散卸为例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散装散卸方法。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铜精矿的运输方法包括散装步骤在装料位置将 铜精矿散装到空箱集装箱内,其中所述集装箱为硬开顶集装箱,且所述集装箱的高度在 1. 4m-l. 5m之间,优选为1. 45m(对应于图2中的步骤1);信息录入步骤在信息系统中录 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包括与所述集装箱对应的铜精矿装箱时间、铜精矿进口国、铜精矿产 地、铜精矿品位、铜精矿中的杂质含量、货物中的水分含量、船名中的至少一种;运输步骤 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火车车板上后运抵卸料位置(对应于图2中的步骤幻;信息读取步 骤读取所述录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所述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重箱集装箱 中的铜精矿的卸车库房以及铜精矿料坑;散卸步骤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 到倾翻台上(对应于图2中的步骤4),以及利用倾翻台将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以及运 用输送皮带将散卸的铜精矿输送到所述铜精矿料坑(对应于图2中的步骤5)。散装步骤中的装料位置例如为铜精矿船停靠的港口位置或其它任何适于装载铜 精矿的位置,散装的方式不限于使用抓斗的形式。运输步骤中的卸料位置例如为公司的卸 车库房内或靠近库房的位置,或任何其它适于散卸铜精矿的位置。在散装步骤中,可以利用抓斗将铜精矿抓到集装箱专用漏斗内漏入集装箱中,在 每个集装箱装载到规定的载重时漏斗的漏料口自动关闭。这样,在装箱过程中,因为例如采 取了电子计量设备,集装箱的超载现象将得到有效控制。又,铜精矿属重质货物,密度大、颗 粒均勻,装载时便于平顶,不会出现偏载现象。在散卸步骤中,可以利用压缩空气清扫集装箱内残留铜精矿。在散装步骤之后运输步骤之前可以将重箱集装箱置于集装箱堆场堆放待运。在散卸步骤之前对重箱集装箱进行称量的步骤以及在散卸步骤之后对空箱集装 箱进行称量的步骤。所述散卸步骤可以包括对货物进行采样的步骤。
在散卸步骤之后,可以执行将空箱集装箱吊装到火车车板上的空箱复位步骤。还 可以重复信息读取步骤、散卸步骤、空箱复位步骤直至卸完火车上的重箱集装箱。之后,可 以将空箱集装箱牵出装运铜材。下面描述本发明中使用的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具备防盗性能好、装卸作业简便、堆存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 适用于大宗高价值散货运输,而铜精矿密度大、价值高、发到站及货物流向稳定是开顶箱最 为适箱的货源。该集装箱的尺寸和重量示例性地为外部长宽高分别为6058mm、M38mm、1450mm ; 内部长宽高分别为5875mm、2332mm、1201mm,从而容积为16. 45m3 ;总重、自重、载重分别为 30480kg、2630kg、27850kg。所述集装箱包括顶盖,该集装箱的顶盖可完全开启,也可以在顶盖上设置开口,便 于装货。该集装箱的一端有端门便于卸货时倾翻,类似目前的汽车散装自卸。所述顶盖的下 方设有向集装箱内部凸出且适于与集装箱箱壁配合的防侧移止动框,所述顶盖重约500kg。 所述集装箱还可包括将所述顶盖固定到集装箱箱壁上的多个闭合锁。人力无法撬起和移动 顶盖,确保即便在防盗锁被强行开启后顶盖也只能向上方提取而无法左右移动,防盗性能 优异,这也可切实保障运输途中顶盖不发生位移。同时对于机械作业而言,顶盖重量轻,普 通叉车即可作业。顶盖可垒高堆放。半高集装箱箱高不到1. 5米,比普通全高集装箱2. 6米低得多。另外,因为半高硬开顶集装箱重心低,能承受列车运行途中及车辆技术作业产生 的各种力的作用,符合列车逐步提高运行速度的要求。按铁路平车距钢轨轨面1250mm、车辆 重心高730mm、车辆自重22吨、重箱重心725mm测算,重车重心高仅为1641mm,大大低于列 车正常运行重车重心高不超过2000mm的要求。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具有水密性,能够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污染和洒漏 情况。总之,使用半高硬开顶集装箱代替敞车装运铜精矿,可以实现如下优点1、货损小。例如,集装箱箱体比敞车密封性强得多,基本不存在因运输途中因泄露 导致的货损。又,集装箱开门为端头开门,两个集装箱端门对端门模式装载于一个车底上, 如果没有起重机具将箱体吊离车底,就无法打开箱门,除非强力破坏箱体,否则不可能被偷 盗,从而减少了因为偷盗导致的货损。因集装箱是专箱专用,即便有些许未清干净的货物也 是循环拉运并不是损失,而敞车是全路共用,如果没有清扫干净的货物就是货损。2、提高了散装散卸效率。3、运力保障能力强。集装箱作为自备箱能保障运输的稳定性和长期性。4、利用集装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站场资源。集装箱以箱换箱的装卸模式决定了集 装箱可以充作企业库房使用,以箱代库节省了企业大量的建仓成本和仓容压力。另外,一般 全高集装箱重箱用正面吊堆高可达4个箱高G个全高箱高即10. 4米),堆存本发明中的半 高集装箱可堆存7个箱高,堆存货物190吨,所占面积只有14m2,平均库容率可达到13吨/ m2,是不用堆高机的散堆货物的库容率的3倍以上,是包装货物库容率的10倍以上,最大限 度的利用了有限的站场资源。5、因为集装箱运输不需使用编织袋,同时无泄漏、无污染、环保性能佳,对于清洁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下面参照附图2以A公司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铜精矿散装散卸流程。集装箱装运铜精矿采用以下方式运作,船靠岸后抓斗将货物抓到集装箱专用漏 斗内漏入半高硬开顶集装箱中,背箱的汽车下方有汽车衡,该汽车衡与漏斗的漏料口是连 动的,当每箱货物装载到规定的27吨载重时漏料口将自动关闭,即卸船、装车、过磅一次完 成。此时箱号扫描仪工作扫描箱号并记录装箱时间、船名、进口国、品位、水份等数据传送到 电子物流信息平台数据库。箱装完后重箱进入集装箱堆场堆放待发运,定班列车到开车点时将集装箱吊至车 板上通过铁路发往A公司。工作人员可以登录物流信息系统录入相关发运数据。该专列定点到达A公司前,A公司操作人员可凭借账号密码登录物流信息系统,获 悉所有相关数据,A公司操作人员确定某箱的卸车库房和坑池后录入数据库。火车到达后过重车磅,将集装箱列推到仓库门口,行吊起吊集装箱至倾翻台上,倾 翻台上设有磅,过重箱和空箱总量以和装箱重比对,箱号扫描仪扫描箱号并与数据库内关 于卸车目的坑池进行比对。货物经过倾翻台,进入库外的循环皮带机,数据库指定该货物的 卸车坑池上方的卸料口开启,货物自动进入正确的坑池。卸车完毕后采用压缩空气将少量 黏附在箱壁上的铜精矿清扫干净,龙门吊吊下空箱,换下一重箱上倾翻台卸货,建在仓库内 的驳车机不断将列车向前牵引,直至卸完所有集装箱。机车将整列空集装箱牵出过空车重量,需要装铜材的集装箱运抵装箱处,以空换 重将已装好铜材的集装箱吊箱至车板上发运。需排空的集装箱排空回港进入下一发运循 环。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对应的环节由图1中的8个减少为图2中的6个(如 果不进入堆场堆放,则为5个环节),涉及货损环节由图1中的5个减少为图2中的1个,需 要人工干预的环节在图2中基本没有,人工工作将变得相对简单,只是开关箱门、清箱等工 作。下面说明采用本发明的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方法相对于以往敞 车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方法的效益计算(仍以A公司为例)a铁路作业方面的效益计算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敞车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从车辆停时来看,敞车装车和卸车必须在铁路上在线进行,敞车停时随调车编组 复杂程度、装卸作业难度和作业时间而增加。例如,目前A公司敞车卸车必须在库内进行, 库内约能存车20余辆,整列55车/列敞车到达需要解编成2-3钩,按照目前整列解编、送至 仓库、抓斗卸料、清扫、捡杂物、重新编整列、排空的敞车作业模式,成列车辆在港口和A公 司的装卸车时间至少需要40小时以上。另外,按A公司现有技术中的作业模式,库内行车抓斗在卸车作业和配矿作业之 间是有冲突的,同一时间只能保障一个作业所需,配矿保证生产是第一要务,那么卸车时间 将延长,待卸车辆越多,这种情况出现越频繁。A公司现有3个铜精矿库,如果有大于20辆 车需要进入同一库房,则需要分为几钩直线排列式作业,那么第二钩车辆必须等到第一钩 车辆完全卸毕后方能进库卸货,停时将直线增加,将大大超过40小时的预计时间,装卸时 间大大高于铁道部既定的整列一装12小时、一装一卸合计M小时的规定,超出部分将被收取巨额的延时费(即车辆延期使用费)。产生延时费尚且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按照A公司的铁路吞吐量,总量将超过500 万吨,每天需要作业重车250车,对应的空车数量亦是250车,合计作业500车,按每车作业 6次计算,实际作业强度将高达3000车次/天。一旦发生卸车缓慢,将导致所有铁路运输工 作都后延,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路局方面难以交待、且车辆越积越多最终将导致A公司铁 路专用线陷入瘫痪状态,这种专用线梗阻的情况将带来几个直接后果一是延时费呈指数 攀升(延时费的收费标准是停时越长费率翻番增加);二是路局强制A公司停装抢卸,铜精 矿的卸车困难又将严重影响产品发运最终影响生产和销售;三是导致专用线线路全部被车 辆压满、没有足够的调车作业线就无法进行正常取送车和调车作业。对于本发明利用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半高硬开顶集装箱的卸车作业由于是全机械化倾翻作业,卸完一列55辆/列的集 装箱耗时不过3-4小时,装铜材的集装箱作业在非铁路作业时间段进行,待铁路车板到达 后所需做的只是将车板上的箱和堆场落地的箱互换即可,压缩卸车时间不仅仅节约了巨额 的延时费,更重要的是保证了 A公司专用线的通畅,避免敞车运输方式可能带来的弊病,保 障了生产和销售。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运输铜精矿的优势非常明显,在车流方面集装箱是专用运输资 源较之于敞车的公用资源保障性强得多;在装车方面集装箱可以先装箱后发运,可以以箱 代库避免堆存损耗;卸车方面集装箱直接倾翻后用皮带机传送进入不同坑池较敞车的抓斗 作业快数倍;在货损方面集装箱货损风险环节少、控制容易,根据申请人长期运输散货情况 来看,采用集装箱运输散装货物的损耗大约只有普通敞车的5%左右,如果是专箱专用,实 际产生的损耗更低;在铁路作业方面,集装箱车辆占用停时大大优于敞车。一般来说,采用集装箱运输、机械化替代人工/半人工装卸后,专用线吞吐能力将 提高3倍以上,也就是说,在目前A公司专用线运进铜精矿和运出铜材产品年运量250万吨 基础上(不计硫酸等自备槽车运输),使用集装箱后最大吞吐量可扩大到750万吨,大大超 过目前A公司所需运力,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对A公司的原料产品物流、生产、销售 方方面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中,采用以箱换箱机械化模式装卸,与 目前A公司利用敞车的装卸模式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设备完好,整列集装箱不会产生任何 延时费用,同时机车占用、股道占用大幅节余,从而A公司每年可节约相关费用(包括延时 费、机车使用费、股道占用成本、综合管理成本等)至少1000万元。b损耗节约的计算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敞车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敞车由于是非专用车型,存在如下几个货损风险点1、卸船、堆存、装车环节过多, 半露天或露天堆放造成扬尘、水浸、抛洒损耗严重;2、车况不好,敞车的车门没有任何密封 装置,缝隙很大且车体周围有很多小门,遇到车况不好的敞车在装车和运输过程中,车体会 将编织袋钩穿,途中抛洒;3、卸车不净,由于敞车系非专用车,如果卸车清扫不净则这些货 物实际上就是损失。对于本发明利用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本发明的运输模式为采用直接卸船进箱、以箱代全密封库,箱门有橡胶密封条防漏、防水,因为集装箱的专用性,即便少许矿没有清扫干净,也不会损失,不过是多往返一次 而已,因此从理论上说集装箱运输不存在货损风险点,其理论上的损耗是零。根据铜价不同,铜精矿价格变化较快,按每吨价值约两万元人民币,A公司每年需 运进铜精矿约200万吨,按照A公司内部运输最低损耗指标为0. 4%,暂定损耗0. 6%计算, 每年仅损耗就高达12000吨,价值人民币约2. 4亿元,吨均损耗120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制定一部诸如铜矿、铁矿之类的大宗散货运输、装卸、计量损耗 的法律法规,此类损耗可以参考的是我国政府参加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及有关的国 际惯例。因为我国政府批准参加的国际条约具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双重性质。其规定的包 括铜矿、铁矿在内的大宗散货在国际运输中的合理允耗标准对我国企业有约束力。《国际铁 路货物联运协定》确定的具体损耗率为运输每次;装卸每次0. 3% ;根据国际惯例,上 下家之间大宗货物计量允耗为0. 5 %,按此国际惯例计算铜精矿运输过程中综合损耗率在 2. 4%,远远高于A公司既定的0. 4%,如果按照2. 4%的国际标准损耗率计算,每年损耗铜 精矿48000吨,每年损失9. 6亿元,吨均损失480元人民币。由此可推断目前仅运输损耗每 吨的上下限在120-480元人民币之间。也就是说,目前年损耗下限值约24000万元,即便集装箱节余损耗按80%计算,每 年可节约损耗19200万元。c节约盗抢损失的计算敞车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中,盗抢损失暂按每年200万吨运进铜精矿的万分之 四计算,每年被盗抢损失约800吨,损失折合人民币1600万元。如果采用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盗抢可以基本杜绝,按照此 量的80%计算,每年可节约盗抢损失1280万元。d卸车人工成本节约的计算目前敞车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中,卸车采用抓斗作业,其下需人工捡取破编织 袋,还需人工清扫箱体,每一班组需20人左右进行操作;利用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装卸铜精矿的运输模式,集装箱卸车只需两人,只需负责 开门和清箱作业,其余作业全自动完成,无需于工干预。即便每吨节余按2元计,全年节约 400万元。还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以散装散卸铜精矿为例,但是,货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铜精矿、铁矿、锰矿、重晶石等。已经参照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不过,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描 述的教导下可明显得出多种可选择的变型和改变。因而,本发明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 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可选择的变型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散装散卸方法,包括散装步骤在装料位置将货物散装到集装箱内;信息录入步骤在信息系统中录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包括与所述集装箱对应的货物 装箱时间、货物进口国、货物产地、货物品位、货物中的水分含量、货物中的其它杂质含量中 的至少一种;运输步骤将重箱集装箱运送至目的地;信息读取步骤读取所述录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 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车库房;散卸步骤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以及利用倾翻台将重箱 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所述信息读取步骤为读取所述录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信息系统确定用 于散卸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车库房以及存储货物的料坑;且所述散卸步骤为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利用倾翻台将重 箱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以及运用输送皮带将散卸的货物输送到所述料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 集装箱的箱号与所录入的信息相对应,且在信息读取步骤中,利用箱号扫描仪获取所录入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 集装箱的箱号与所录入的信息相对应,且在信息读取步骤中,利用箱号扫描仪获取所录入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在散装步骤中,利用抓斗将货物抓到集装箱专用漏斗内从而漏入集装箱中,在集装箱 装载到规定的载重时漏斗的漏料口自动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在散卸步骤中,包括利用压缩空气清扫集装箱内残留的货物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在散装步骤之后运输步骤之前将重箱集装箱置于集装箱堆场堆放待运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在散卸步骤之前对重箱集装箱进行称量的步骤以及在散卸步骤之后对空箱集装箱进 行称量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 所述散卸步骤包括对货物进行采样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在运输步骤中,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火车车板上并由火车将重箱集装箱运抵目的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在散卸步骤之后,将空箱集装箱吊装到火车车板上的空箱复位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重复信息读取步骤、散卸步骤、空箱复位步骤直至卸完火车上的重箱集装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还包括 将空箱集装箱牵出装运另外的货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所述货物为铜精矿,所述集装箱为硬开项集装箱,且所述集装箱的高度在1. 4m-l. 5m 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所述集装箱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下 方设有向集装箱内部凸出且适于与集装箱箱壁配合的防侧移止动框,所述顶盖重约500kg。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所述集装箱包括将所述顶盖固定到集 装箱箱壁上的多个闭合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散装散卸方法,其中所述集装箱的高度为1.45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装散卸方法,包括散装步骤在装料位置将货物散装到集装箱内;信息录入步骤在信息系统中录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包括与所述集装箱对应的货物装箱时间、货物进口国、货物产地、货物品位、货物中的水分含量、货物中的其它杂质含量中的至少一种;运输步骤将重箱集装箱运送至目的地;信息读取步骤读取所述录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所述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车库房;散卸步骤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以及利用倾翻台将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
文档编号B65G65/30GK102114985SQ20091026609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叶清, 邓剑江 申请人: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