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107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启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开启软木塞的启瓶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启软木赛的工具,多比较复杂,开启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试图用一种结构简单的工具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一种结构简单的工具,能迅速开启软木塞,省时省力。启瓶器,如图l,呈T形状;最下部为螺旋针ll;与螺旋针相连的是一圆柱体12;箍住圆柱体并能依圆柱体上下移动的是一圆形部件13;与圆形部件相连的是两根支柱杆14,支柱杆与圆形部件以铰链连接;两个支柱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用力杆15连接;用力杆为槽状,槽口向下,用力杆两侧开有条状开口 16,支柱杆可在用力杆的槽内沿条状开口左右移动,以铆钉控制支柱杆在条状开口的移动;条状开口的内端头有向上槽口 17;用力杆的上部为两个延长用力杆18,延长用力杆与用力杆以铰链连接;两个延长用力杆的连接处可以扣接。
使用将启瓶器的螺旋针旋入软木塞;放下圆形部件至瓶口,支柱杆上端抵住条状开口的向上槽口;展开延长用力杆,如图3状;下压延长用力杆和用力杆,圆住体上移,软木塞随之启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原理,可一步开启软木塞;折合式设计,使启瓶器便于收藏,携带方便。

图l是启瓶器正面图2是圆形部件下移至圆柱体下端时图3是延长用力杆展开时图4是启瓶器用力杆下压,启出软木塞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启瓶器,如图1,呈T形状;最下部为螺旋针ll;与螺旋针相连的是一圆柱体12;箍住圆柱体并能依圆柱体上下移动的是一圆形部件13;与圆形部件相连的是两根支柱杆14,支柱杆与圆形部件以铰链连接;两个支柱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用力杆15连接;用力杆为槽状,槽口向下,用力杆两侧开有条状开口 16,支柱杆可在用力杆的槽内沿条状开口左右移动,以铆钉控制支柱杆在条状开口的移动;条状开口的内端头有向上槽口 17;用力杆的上部为两个延长用力杆18,延长用力杆与用力杆以铰链连接;两个延长用力杆的连接处可以扣接。
使用将启瓶器的螺旋针旋入软木塞;放下圆形部件至瓶口,支柱杆上端抵住条状开口的向上槽口;展开延长用力杆,如图3状;下压延长用力杆和用力杆,圆住体上移,软木塞随之启出。
权利要求启瓶器,其特征是呈T形状;最下部为螺旋针11;与螺旋针相连的是一圆柱体12;箍住圆柱体并能依圆柱体上下移动的是一圆形部件13;与圆形部件相连的是两根支柱杆14,支柱杆与圆形部件以铰链连接;两个支柱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用力杆15连接;用力杆为槽状,槽口向下,用力杆两侧开有条状开口16,支柱杆可在用力杆的槽内沿条状开口左右移动,以铆钉控制支柱杆在条状开口的移动;条状开口的内端头有向上槽口17;用力杆的上部为两个延长用力杆18,延长用力杆与用力杆以铰链连接;两个延长用力杆的连接处可以扣接。
专利摘要启瓶器,呈T形状;最下部为螺旋针;与螺旋针相连的是一圆柱体;箍住圆柱体并能依圆柱体上下移动的是一圆形部件;与圆形部件相连的是两根支柱杆,支柱杆与圆形部件以铰链连接;两个支柱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用力杆连接;用力杆为槽状,槽口向下,用力杆两侧开有条状开口,支柱杆可在用力杆的槽内沿条状开口左右移动,以铆钉控制支柱杆在条状开口的移动;条状开口的内端头有向上槽口;用力杆的上部为两个延长用力杆,延长用力杆与用力杆以铰链连接;两个延长用力杆的连接处可以扣接。折合式设计,使启瓶器便于收藏和携带;一步开启软木塞,使用更快捷、方便。
文档编号B67B7/00GK201343427SQ20092000293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平 李, 李伯姗 申请人:平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