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120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驱臂组与齿轮组的传动,装配成一构造简单且能提供高速传动的改良的套标签4几驱动组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用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立体图。现有习用的套标签机驱动结构,为了配合各种不同尺寸标签膜料的中心导柱,
因此以多组连接杆41a的导轮42a及皮带44a组成传动组件,作为可调宽度的传动机构4a,使轴杆46a间的宽度可调整。
现有习用的套标签机以连接皮带48a连接驱动轮40a及连接皮带轮43a,并藉由导轮轴421a与连接杆41a的导轮42a相连接,并以皮带44a传动设于连接杆41a两端的导轮42a,而相邻连接杆41a的导轮42a则藉由导轮轴421a套设,因此各组连接杆41a与皮带44a具有顺序与连接关系,维护时无法个别替换或拆卸皮带44a,需将对应于前后端所有的皮带44a拆卸再依序重新安装,花费许多维护时间;另,传动组4a的连接杆41a间,为避免皮带44a相互摩擦,必须交错设置导致占用空间大;加上皮带44a数量多而调整张力的空间有限,易使皮带44a张力不一导致速度传送不均,影响动力导送品质;再加上连接杆41a组成的可调机制只有在皮带轮43a以及轴杆46a处可固定,其余的连接杆41a仅倚靠杆上的导轮轴421a等保持悬空连结固定,造成连接杆41a易摇晃振动甚至影响皮带44a传动的效果,减少零件使用寿命,而有其待改进的必要。
综上而论,现有习用的套标签机驱动结构具以下弊端
1. 皮带数量多,且替换手续繁杂,浪费人力与时间。
2. 传动组件占用空间大,影响空间配置。
3. 皮带数量多且张力不易控制,易导致速度不平均。
4. 传动组件活动枢纽多,易摇晃影响稳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套标签机驱动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套标签机驱动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套标签机驱动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套标签机驱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驱臂组与齿轮组的传动,使其具有构造简单且高速传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包括 一基座,藉由角柱锁固于套标签机的机板; 一连接件,穿伸并设于基座,其包括有一组轮轴、 一组传动轮与一皮带,该轮轴一端供传动轮套固,另端由基座后方穿伸过基座;皮带套设连接于传动轮; 一驱动轮,与动力源连接,并且套接于连接件的皮带; 一驱臂组,设置于基座,包括有对应的两前摇臂与对应的两后摇臂及齿轮组;该齿轮组包括两传动齿轮、两连接齿轮与两轴杆齿轮;两前摇臂一端分别由连接件的两轮轴穿伸固定,再以齿轮组的传动齿轮套固于轮轴另端,且两传动齿轮为相啮合;前摇臂另一端则与后摇臂一端以连接齿轮的轮轴相连接,而连接齿轮则与传动齿轮相啮合;轴杆齿轮设于后摇臂的另一端且与连接齿轮相啮合;以及一轴杆组,套固于驱臂组的轴杆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基座上至少设有一凸块,该
凸块上有两贯穿的轴孔,供连接件的轮轴穿伸。
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轴杆齿轮有一固定孔。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轴杆组包括有一组轴杆、一
组轴杆调整件与一组送料轮,该轴杆调整件设于轴杆的中段,可调整两轴
杆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齿轮组的传动齿轮、连接齿轮与轴杆齿轮,采用高啮合率的螺旋齿轮。
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齿轮组的传动齿轮、连接齿轮与轴杆齿轮,为正齿轮。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件的皮带内面设有齿部。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驱动轮与传动轮周围有齿部。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件藉由皮带串接多组驱
臂组,成为多驱动的驱动组结构。
前述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还包括有一组防尘盖板,是将数个薄
板设于基板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
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
效果
一、 本实用新型是在改良现有套标签机带动中心导柱的驱动组结构,特点在此齿轮组套设于可活动的驱臂组上,以相啮合的齿轮组快速有效的将动力传至轴杆上的送料轮,而维护作业仅需定期在齿轮间加入如黄油等润滑油品,不但可更精密控制精度,且方便装配与维护。
二、 另一个特点本实用新型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若为组合使用需连接数组送料轮时,可用连接件串接不同的驱臂组与轴杆组,藉皮带将传动轮与另一组连接件的传动轮相连接,并使各驱臂组可同步被带动,使轴杆组的送料轮可同步转动。
三、 以齿轮组作为驱臂的传动机构,动力传达快速确实,可精密控制,并方便装配维护。
四、 可依照需求串接多组连接件,并使驱臂组与轴杆组连动,且各齿轮与各皮带皆各自独立,方便替换。
五、 每一组连接件仅需一条皮带,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中,皮带易磨损且替换不易的维护问题,由如电动机的动力源带动传动轮,再由传动轮使驱臂组上的齿轮组相互连接传动,最后传动两轴杆轮,使两轴杆与轴杆末端的送料轮同步反向转动,并藉由可活动的驱臂调整两组相对应送利-4&的间隔。而i殳于此驱臂组上齿專仑组的特色在于以相啮合的齿轮作有效快速的动力传动,方便装配与维护。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现有习用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标签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組结构的使用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前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取下基板的后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驱动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套标签机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设置于套标签机1的机板2上。
请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的使用立体示意图、立体示意图、前视示意图及取下基板的后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包括有一连接电动机等动力源且具有齿部的驱动轮3、 一基座4、 一连接件5、 一驱臂组6、 一轴杆组7及一组防尘盖板8。
上述的基座4,藉由角柱21锁固于套标签片几1的才几板2,该基座4上设有至少一凸块40,凸块40上设有两贯穿的轴孔401。
上述的连接件5,设于基座4背面,包括有一组轮轴51、 一组传动轮52与一皮带53,该轮轴51—端供传动轮52套固,另端由基座4后方穿伸过凸块40上贯穿的轴孔401;该传动轮52周围具有齿部;该皮带53为内面设有齿部的环体,其一端套设于传动轮52。
上述的驱动轮3,套设于连接件5的皮带53上,与马达等动力源连接,并以齿部与皮带53啮合,带动传动轮52。
上述的驱臂组6,设置在基座4的凸块40上,包括有两对应的前摇臂61与两对应的后摇臂62及一组齿轮组63;其中该齿轮组63可为正齿轮或具有高啮合率的螺旋齿轮,包括两传动齿轮631、两连接齿轮632与二轴杆齿轮633;两对应的前摇臂61 —端各由连接件5的两轮轴51穿伸,再以齿轮组63的传动齿轮631套固于轮轴51另端,且两传动齿轮631为相啮接;而前摇臂61另一端则与后摇臂62 —端以连接齿轮632的轴部相连接,而连接齿轮632则与传动齿轮631相啮接;轴杆齿轮633有一固定孔6331,轴杆齿轮633设于后摇臂62的另一端与连接齿轮632相啮接。
上述的轴杆组7,连接于驱臂组6,包括有一组轴杆71、 一组轴杆调整
7件72与一组送料轮73,该轴杆71套固于轴杆齿轮633的固定孔6331;轴杆调整件72设于轴杆71的中段;在二轴杆71末端各设有送料轮73。
上述的防尘盖板8,包括设于基座4的四周的数薄板,防止异物及灰尘落入驱臂组6。
请参阅图5及图7所示,当电动机等动力装置转动驱动轮3,驱动轮3带动连接件5的皮带53转动传动轮52,再由传动轮52以轮轴51将动力传递到基座4正面位于驱臂组6前摇臂61 —端的一传动齿轮631,且此传动齿轮631以啮合方式带动另一前摇臂61 —端的传动齿轮631,使两传动齿轮631为同步反向转动;两传动齿轮631转动后,各带动位于前摇臂61与后摇臂62叠合位置且与传动齿轮631相啮合的连接齿轮632,再藉连接齿轮632带动位于后摇臂62另端的轴杆齿轮633,而套固于轴杆齿轮633的轴杆71则可被带动,使位于轴杆71另端的一组送料轮73同步反向转动。
另,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当组合使用时,可两组相同的结构连接装设,套标签机1便以双驱动的方式动作,此时需在基座4上加装一组惰轮54,并调整第二组连接件5a中皮带53a。而第一组的接法不需调整,是将皮带53连接一传动轮52与驱动轮3;但第二组的连接件5a的皮带53a则连接第一组连接件5的另一传动轮52以及位于第二组连接件5a同侧的一传动轮52a,并且将第二组连接件5a的皮带53a藉惰轮54顶压,使该皮带5 3a保持适当张力,两组连接件5、5a便可以同步被驱动轮3所带动,并如前述,当两组连接件5、 5a的传动轮52、 52a转动后便可同步带动两组驱臂组6、 6a。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座(4),藉由角柱(21)锁固于套标签机(1)的机板(2);一连接件(5),穿伸并设于基座(4),其包括有一组轮轴(51)、一组传动轮(52)与一皮带(53),该轮轴(51)一端供传动轮(52)套固,另端由基座(4)后方穿伸过基座(4);皮带(53)套设连接于传动轮(52);一驱动轮(3),与动力源连接,并且套接于连接件(5)的皮带(53);一驱臂组(6),设置于基座(4),包括有对应的两前摇臂(61)与对应的两后摇臂(62)及齿轮组(63);该齿轮组(63)包括两传动齿轮(631)、两连接齿轮(632)与两轴杆齿轮(633);两前摇臂(61)一端分别由连接件(5)的两轮轴穿伸固定,再以齿轮组(63)的传动齿轮(631)套固于轮轴(51)另端,且两传动齿轮(631)为相啮接;前摇臂(61)另一端则与后摇臂(62)一端以连接齿轮(632)的轮轴(51)相连接,而连接齿轮(632)则与传动齿轮(631)相啮接;轴杆齿轮(633)设于后摇臂(62)的另一端且与连接齿轮(632)相啮接;以及一轴杆组(7),套固于驱臂组(6)的轴杆齿轮(63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基座(4)上至少设有一凸块(40),该凸块(40)上有两贯穿的轴 孔(401),供连接件(5 )的轮轴(51 )穿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轴杆齿轮(633 )有一固定孔(6331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轴杆组(7)包括有一组轴杆(71)、 一组轴杆调整件(72)与一 组送料轮(73 ),该轴杆调整件(72 )设于轴杆(71 )的中段,该送料轮(73 ) 设于轴杆(71)末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齿轮组(63 )的传动齿轮(631 )、连接齿轮(632 )与轴杆齿轮(633 ), 采用高啮合率的螺旋齿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齿轮组(63 )的传动齿轮(631 )、连接齿轮(632 )与轴杆齿轮(633 ), 为正齿4仑。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连接件(5)的皮带(53)内面设有齿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驱动轮(3)与传动轮(52)周围有齿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件(5)、 (5a)藉由皮带(53)、 (53a)串接多组驱臂组(6)、(6a),成为多驱动的驱动组(6)、 (6a)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一组防尘盖板(8),是将数个薄板设于基板(4)的四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改良的套标签机驱动组结构,是一包含数组驱臂组与齿轮组的结构,利用驱臂组与各自独立的齿轮组可快速转动且不易磨损的特性,带动轴杆上的送料轮,使送料轮同步转动拉送成卷的膜料,并将防尘盖板设于基座外围,具有传动精确且方便维护的功效。
文档编号B65B53/02GK201415774SQ2009200067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黄福全 申请人:黄福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