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121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升降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有中间贮存或压挤的容器之间传送垃圾的装 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箱多设置于地面,其密封性差,垃圾易腐烂发愁,从而污染周围 空气,且周边地面容易散落垃圾,有碍周围环境美观。现有技术的解决方 法是将垃圾箱设置于地下,方便居民倾倒垃圾的同时还美化了城市。配合 采用垃圾压缩机构还可以使垃圾箱装载垃圾的占地面积不变而容量相对增 大。这种设置于地下的垃圾箱为了配合装车输运,垃圾箱的下部设置有机 械升降机构,在其将垃圾箱提升再后把垃圾倾入垃圾车中。例如,公开号
为CN175479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升降垃:敗站,其主要结构 是,剪式升举机构的底部置于地坑中而其顶端装有底座,翻版架前端同底 座相4交4妄,且架顶部的滚4仑上是垃;及箱,液压油缸装在底座和架之间,油 缸装在架和垃圾箱之间,垃圾箱中设有由油缸推动的纵向推板。公开号为 CN2918293Y的中国专利文献^^开了 一种在上升的同时能^f黄向移动的升降式 压缩垃圾箱,其包括带有出渣门、入渣口和推渣板的垃圾箱体及压缩液压 油缸,其还设有顶升液压油缸的连杆才几构,其中,固定在垃圾箱体底部的
连杆机构的一个上端和呈对角线位置的一个下端铰接连接,连杆机构的另 一个上端和呈对角线位置的另一个下端分别装有上滑轮和下滑轮,与上滑 轮相配合的上滑轨和与下滑轮相配合的下滑轨分别固定在垃圾箱体底部和 地坑底部或通过底座固定在地坑底部。地面相连,上、下两 层支架结构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上述上、下两层 支架结构之间铰接的转动节点处受力集中,容易损坏,对支架的材料和转 动连接部件的强度要求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可升降垃圾箱的机械升降机构的上、下两 层支架结构之间的转动连接部位容易损坏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支架结构稳 固的可升降垃圾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升降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体和机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机械升降装置包括
支撑在所述垃圾箱体下方的升举臂,所述升举臂包括两组中间由铰接轴 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杆件;
至少一个液压升举装置,所述液压升举装置可驱使每组所述杆件绕所述 绞接轴转动。
所述两组杆件中相互平行的 一对所述杆件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 铰接,下端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两组杆件中相互平行的另外一对所述杆件 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底座铰接。
所述两组杆件中相互平行的一对所述杆件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 铰接,下端与底座铰接;所述两组杆件中相互平行的另外一对所述杆件的上 端与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底座滑动连接。
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和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适于所述杆件水平滑动的限 位导槽。所述两组杆件的所述铰接轴高度一致。 所述两组杆件的所述4交4妄轴为同一轴。
所述液压升举装置的上、下端分别4交接在不同的两^f艮所述杆件上。
所述液压升举装置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杆件之一上,下端设置于地面上的 所述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垃圾箱,采用X字形升举臂支架结构支撑垃圾箱体 起落,结构稳固,适合于支撑和起落沉重的垃圾箱或者垃圾处理装置。
2、 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垃圾箱,升举臂的上端与垃圾箱体之间分别通过铰 接和滑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升举臂的铰接连接端和滑动连接端在竖 直方向上相应设置,在升举过程中,垃圾箱不做横向的偏移,箱体上升过程 平稳。
3、 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垃圾箱,液压升举装置的设置方式灵活多变,液压 升举装置的上端可以是铰接在升举臂的一个杆件上,而其下端设置于地面上 的所述底座上;也可以是,所述液压升举装置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每个所述升 举臂的不同杆件上。以上的方式以及公知的连接方式均可以使支架支撑垃圾 箱作起落动作,可以根据所述液压升举装置的规格大小自由灵活的选择和设 置。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垃圾箱的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垃圾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l-垃圾箱体,2-机械升降装置,3-升举臂,30-杆件,31-铰接连接端, 32-滑动连接端,33-水平限位导槽,34-滑动头,4-液压升举装置,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l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 一种可升降垃圾箱, 包括垃圾箱体1和机械升降装置2,所述机械升降装置2包括支撑在所述垃圾 箱体1下方的升举臂3和至少一个液压升举装置4。所述升举臂3包括两组中 间由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杆件30;所述液压升举装置4可驱使每组所述 杆件30绕所述绞接轴转动。所述两组杆件30中相互平行的一对所述杆件30 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铰接,下端与底座5滑动连接;所述两组杆 件30中相互平行的另外一对所述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滑 动连接,下端与底座5铰接。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和所述底座5上分别设 有适于所述杆件30水平滑动的限位导槽33。所述两组杆件30的所述4交接轴 为同一轴,高度一致,所述两组杆件30可以同步的绕所述铰接轴转动。所述 液压升举装置4的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不同的两根所述杆件30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垃圾箱,采用X字形升举臂结构支撑垃圾箱体起 落,结构稳固,适合于支撑和起落沉重的垃圾箱或者垃圾处理装置。升举 臂的上端与垃圾箱体之间分别通过铰接和滑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 升举臂的铰接连接端和滑动连接端在竖直方向上相应设置,在升举过程中,
垃圾箱不做横向的偏移,箱体上升过程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垃圾箱的工作过程为在液压升举装置4的推举 动作的作用下,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杆件30向竖直方向合并,进而带动所述 升举臂上方支撑的垃圾箱体1升起,所述垃圾箱体1升起后便于垃圾装车。 装车结束后,所述液压升举装置4回缩,带动所述杆件30向水平方向落下, 所述垃圾箱体1回到初始位置。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与前一具体实施方式
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两组 杆件30中相互平行的一对所述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4交 接,下端与底座5铰接;所述两组杆件30中相互平行的另外一对所述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底座5滑动连接。所 述液压升举装置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杆件30之一上,而下端设置于地面上 的所述底座5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箱体1升举和回落的过程中将 会在水平方向上将发生位移,这样可以使所述垃圾箱体1在升举起来后迎 向货车。但是所述垃圾箱体1在升举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发生晃动,本实施 方式不适合于垃圾装载量较多的、大型的垃圾箱处理系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 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 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权 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可升降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体(1)和机械升降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升降装置(2)包括支撑在所述垃圾箱体(1)下方的升举臂(3),所述升举臂(3)包括两组中间由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杆件(30);至少一个液压升举装置(4),所述液压升举装置(4)可驱使每组所述杆件(30)绕所述绞接轴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杆件(30) 中相互平行的一对所述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4交接, 下端与底座(5)滑动连接;所述两组杆件(30)中相互平行的另外一对所述 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底座(5) 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杆件(30) 中相互平行的一对所述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铰接, 下端与底座(5)铰接;所述两组杆件(30)中相互平行的另外一对所述杆件(30)的上端与所述垃圾箱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底座(5)滑动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体(1) 的底部和所述底座(5)上分别设有适于所述杆件(30)水平滑动的限位导槽(33)。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杆件(30 ) 的所述铰接轴高度一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杆件(30) 的所述铰接轴为同一轴。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 举装置(4)的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不同的两根所述杆件(30)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 举装置(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杆件(30)之一上,下端设置于地面上的所述 底座(5 )上。
专利摘要一种可升降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体和机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在所述垃圾箱体下方的升举臂,所述升举臂包括两组中间由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杆件;至少一个液压升举装置,所述液压升举装置可驱使每组所述杆件绕所述绞接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垃圾箱,采用X字形升举臂支架结构支撑垃圾箱体起落,结构稳固,适合于支撑和起落沉重的垃圾箱或者垃圾处理装置。
文档编号B65F1/14GK201376762SQ20092000700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刘想才, 王华松 申请人:王华松;刘想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