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310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瓶盖是用一个普通的圆形塑料封盖扣在瓶口上,但由于结构过于简 单,瓶盖容易从瓶口上松脱,导致瓶子内的物料从瓶口漏出,不能对瓶口起到 封闭作用,对仓储和运输带来极大不便。为此,人们将瓶盖设计成上翻盖和盖 体,盖体与瓶口外壁连接,在盖体上设有与上翻盖活动连接的铰链,并在瓶盖 上设置拉环,使用者在初次使用安装有该瓶盖的瓶时,只需掀起上翻盖,将拉 环拉开,即可往外倒物料,获取所需后,使用者只需按下上翻盖,使上翻盖与 盖体扣合。上述结构的瓶盖设置了拉环,盖体底部紧压瓶口外壁,但瓶倾倒或 者翻侧时,拉环拉开后,上翻盖与盖体扣合后仍会泄漏物料;而且盖体只与瓶 口外壁连接,又因瓶口经常处于湿润状态,盖体仍容易从瓶口上松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与瓶口 连接牢固且使用方便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和与盖体适配 安装的上翻盖,盖体上设有喇叭口和带拉环的通孔,所述盖体和上翻盖通过铰 链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上设有与喇叭口紧密配合的防漏环,所 述盖体上设有贴紧于瓶口内壁的密封环。
所述盖体外壁设有防滑筋。
所述密封环和压紧于瓶口外壁的盖体底部形成凹槽,瓶口嵌装于凹槽内。 所述防漏环和密封环分别与上翻盖和盖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瓶盖进行改进,上翻盖上设有防漏环,在盖体上次使用瓶盖时,使用者只需掀起上翻盖,将 拉环拉开,往外倒物料,获取所需后,使用者只需按下上翻盖,使上翻盖与盖 体扣合,位于上翻盖上的防漏环与盖体上的喇叭口紧密配合,避免瓶倾倒或者 翻侧时出现物料泄漏。盖体上设有贴紧于瓶口内壁的密封环,密封环和压紧于 瓶口外壁的盖体底部形成一凹槽,即瓶口嵌装于该凹槽内,保证盖体与瓶口连 接牢固,避免出现瓶盖松脱。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包括盖体1和上翻盖2,盖体1套装 于瓶口上,上翻盖2通过铰链与盖体1活动连接。盖体1上设有与瓶口对应的 喇叭口3,即盖体l的出物料口端部设有呈喇叭状的翻边。盖体1的喇叭口3 设有带拉环4的通孔,当拉环4被拉开后,该通孔贯穿喇叭口3,此时,通孔 即为喇叭口 3,与瓶口相通。上翻盖2内壁设有与喇叭口 3紧密配合防漏环21, 该防漏环21与上翻盖2 —次冲压成型,当上翻盖2与盖体1处于扣合状态时, 防漏环21外壁紧贴于喇叭口 3内壁,避免瓶倾倒或翻侧时出现瓶物料泄漏, 而且避免上翻盖2与盖体1扣合时出现错位。盖体1上设有贴紧于瓶口内壁的 密封环11,该密封环11与盖体1 一体成型,密封环11设于喇叭口 3底部, 密封环ll和压紧于瓶口外壁的盖体l底部形成凹槽,瓶口嵌装于凹槽内,保 证盖体1与瓶口连接牢固。盖体1外壁还设有防滑筋,该防滑筋呈长条状均匀 分布于盖体1外壁,方便使用者从瓶口上安装或者拆卸盖体1。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包括盖体(1)和与盖体(1)适配安装的上翻盖(2),盖体(1)上设有喇叭口(3)和带拉环(4)的通孔,所述盖体(1)和上翻盖(2)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2)上设有与喇叭口(3)紧密配合的防漏环(21),所述盖体(1)上设有贴紧于瓶口内壁的密封环(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外壁设有防 滑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1)和压紧于瓶口外壁的盖体(1)底部形成凹槽,瓶口嵌装于凹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环(21)和密封环(II) 分别与上翻盖(2)和盖体(1) 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和与盖体适配安装的上翻盖,盖体上设有喇叭口和带拉环的通孔,所述盖体和上翻盖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上翻盖上设有与喇叭口紧密配合的防漏环,所述盖体上设有贴紧于瓶口内壁的密封环。初次使用瓶盖时,使用者只需掀起上翻盖,将拉环拉开,往外倒物料,获取所需后,使用者只需按下上翻盖,使上翻盖与盖体扣合,位于上翻盖上的防漏环与盖体上的喇叭口紧密配合,避免瓶倾倒或者翻侧时出现物料泄漏。盖体上设有贴紧于瓶口内壁的密封环,密封环和压紧于瓶口外壁的盖体底部形成一凹槽,即瓶口嵌装于该凹槽内,保证盖体与瓶口连接牢固,避免出现瓶盖松脱。
文档编号B65D47/08GK201376715SQ20092005487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梁瑞娥 申请人:梁瑞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