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660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搬运板件的抓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所用的前地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人用手将焊接好的前地板从 一个工位抬到下一个工位,在搬运过程中,一般是两个工人分别用手抬在前地板的相对的 两个侧边上,但是前地板所用的板材比较薄,所以在这种搬运的过程中,前地板的中间会往 下沉,很容易造成前地板的变形,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前地板的毛边非常锋利,在搬运 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划伤操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前地板一般都比 较大,重量较大,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很大,也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目前尚没有一种用 于搬运前地板的专用抓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能防止前地板在搬运过程中变 形的抓具,解决了前地板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前地板的变形,容易划伤操作工人,而且搬 运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包括把手、骨架 和吊环,所述骨架上设有孔位挂钩和横梁开口挂钩,所述吊环设置在骨架上,所述把手与骨 架相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骨架上的孔位挂钩钩在前地板的孔位,横梁开口挂钩钩在横 梁开口里,将整个抓具通过吊环用吊绳挂在移动物料轨道上的滑动块上,用手握住把手,就 能很轻松的推动汽车前地板了,也可以将整个抓具通过吊环用吊绳挂在行车上,然后通过 操作行车来移动前地板。作为优选,所述骨架还包括前梁、横梁,所述前梁的一端与横梁相连接,所述前梁 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的孔位挂钩,所述前梁与横梁在一水平面上,所述前梁和横梁互相垂直, 前梁和横梁的连接处位于横梁的中点,所述横梁开口挂钩设在所述横梁两端,所述把手与 所述横梁相连接,所述前梁和横梁上都设有吊环。使用的时候,使横梁两端的横梁开口挂 钩钩在前地板的横梁开口中,而前梁端部的孔位挂钩插入到前地板的孔位中,这样的抓取 方式能很好保持前地板中间和两侧的受力平衡,有效防止了前地板在搬运过程中变形,在 前梁和横梁上都设有吊环,这样抓具在挂在搬运轨道或者行车上的时候能保持抓具保持水 平,不会倾斜。作为优选,所述前梁、横梁都为方钢管,方钢管取材容易,并且强度大,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前梁和横梁连接处焊接有铁板,所述把手通过焊接在该铁板上与 所述的横梁相连接,这样能增加前梁和横梁,把手与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前梁和横梁为钢条,所述前梁和横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这种方案 在制造时可以采用一块钢板切割出整个骨架,使得前梁和横梁以及加强筋组成一体式结 构。[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骨架还包括由钢板制成的梯形框,所述梯形框由上横梁、下横梁 和两个侧梁合围而成,所述两个侧梁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所述上横梁设有所述的孔位挂钩, 所述下横梁的两端设有所述的横梁开口挂钩,所述上横梁和两个侧梁上都设有所述的吊 环。在搬运过程中,将横梁开口挂钩钩在前地板横梁的开口中,孔位挂钩插在前地板孔位 中,在搬运过程中,前地板的中间和两侧受力平衡,能防止前地板在搬运过程中变形。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开口挂钩为由一根方钢管以及焊接在此方钢管上的钢板构 成。方钢管与钢板取材容易,在使用的时候将所述的钢板钩在横梁开口上。作为优选,所述构成横梁开口挂钩的方钢管和焊接在该方钢管上的钢板之间的 夹角为30度到60度,这样是为了保证横梁开口挂钩能钩在前地板横梁的开口里,不会在搬 运过中滑出。作为优选,所述的孔位挂钩为经过折弯的圆钢筋,圆钢筋比较容易能插入到前地 板的孔位中,并且拔出也比较容易。作为优选,所述的把手由一根两端经过折弯的圆钢管和与所述圆钢管相垂直并通 过焊接连接的另一根圆钢管构成,经过折弯的圆钢管,在两端的折弯处符合人体工学的原 理,使人手握住把手时更加轻松,不会将手扭伤,而且圆钢管取材比较容易,制作方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搬运 前地板的过程中,避免了前地板的变形,防止了前地板对操作人员的划伤,降低了劳动强 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简单,取材也比较容易,容易被制造出来。

图1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立体结构图;图2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立体结构图;图3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立体结构图。在图中1.前梁,2.横梁,3.把手,4.孔位挂钩,5.横梁开口挂钩,6.吊环,7.铁 板,21.加强筋,31.上横梁,32.下横梁,33.侧梁,3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 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包括前梁1、横梁2、把手3、孔位挂钩4、横梁开口挂钩5、吊环6、铁板7, 前梁1和横梁2构成了该抓具的骨架,前梁1的一个端部与横梁2的相连接,连接点位于横 梁2的中心,在连接处焊接有铁板7,铁板7有两块,上下各一块,把手3焊接在上面的那块 铁板7上,横梁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横梁开口挂钩5,横梁开口挂钩5由一块钢板焊接在一 根方钢管上构成,此钢板与方钢管之间的夹角为45度,横梁开口挂钩5位于横梁2的下方, 并与横梁2相互垂直,前梁1和横梁2都为30毫米X 30毫米方钢管制成,前梁1的另一个 端部的两边分别焊接有直径为5毫米圆钢筋经90度折弯制成的孔位挂钩4,在前梁1上设 有一个吊环6,在横梁2上设有两个吊环6,横梁2上的两个吊环6左右对称放置,把手3由 两根圆钢管焊接而成,其中一根圆钢管的两端经过折弯,并在此钢管的中点位置垂直焊接 上另一根圆钢管。而吊环分别设在前梁1和横梁2上,在搬运过程中可以保持前地板水平, 不会发生倾斜。[0020]实施例2,如图2所示,前梁1和横梁2为钢条,前梁1和横梁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21,加强筋21用于防止该实施例的抓具在搬运过程中受力变形,前梁1、横梁2和加强筋21 由一块厚6毫米的钢板切割而成,这样前梁1、横梁2和加强筋21就组成了一体式结构,把手3直接焊接在横梁2上,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骨 架为一个梯形框,此梯形框为由一块厚6毫米的钢板切割而成,该梯形 框由上横梁31、下横梁32、侧梁33合围而成,在两个侧梁33之间连接
有加强板34,所述上横梁31下底面焊接有孔位挂钩4,孔位挂钩4与是实施例1所述的 孔位挂钩4结构相同,下横梁32的两端焊接连接有横梁开口挂钩5,横梁开口挂钩5的结构 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横梁开口挂钩5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横梁31设有一个吊环6,两个侧梁 33上分别设有一个吊环6,吊环6在两个侧梁33的位置互相对称,把手3直接焊接连接在 下横梁32上,把手3的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的把手3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的使用方法是在搬运前地板时,将抓具放置在 前地板上,横梁开口挂钩5钩在前地板横梁开口中,孔位挂钩4插在前地板的孔位中,将吊 绳栓在吊环6上,并将吊绳挂在移动物料轨道上的滑动块上,用手握住把手3,就可以轻松 的推动前地板随着滑动块移动,也可以将吊绳通过吊环6将该抓具挂在行车上,然后操作 行车来搬运前地板。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而做的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作任 何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包括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骨架和吊环,所述骨架上设有孔位挂钩和横梁开口挂钩,所述吊环设置在骨架上,所述把手与骨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前梁、横 梁,所述前梁的一端与横梁相连接,所述前梁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的孔位挂钩,所述前梁与横 梁在一水平面上,所述前梁和横梁互相垂直,所述前梁和横梁的连接处位于横梁的中点,所 述横梁开口挂钩设在所述横梁两端,所述把手与所述横梁相连接,所述前梁和横梁上都设 有所述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横梁都为方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和横梁连接处 焊接有铁板,所述把手通过焊接在该铁板上与所述的横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和横梁为钢条, 所述前梁和横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还包括由钢 板制成的梯形框,所述梯形框由上横梁、下横梁和两个侧梁合围而成,所述两个侧梁之间连 接有加强板,所述上横梁设有所述的孔位挂钩,所述下横梁的两端设有所述的横梁开口挂 钩,所述上横梁和两个侧梁上都设有所述的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梁开口挂钩为由一根方钢管以及焊接在该方钢管上的钢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横梁开口挂钩 的方钢管和焊接在该方钢管上的钢板之间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孔位挂钩为经过折弯的圆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搬运的抓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把手由一根两端经过折弯的圆钢管和与所述圆钢管相垂直并通过焊接连接的另一 根圆钢管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搬运板件的抓具。它提供了一种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能防止前地板在搬运过程中变形的抓具,解决了前地板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前地板的变形,容易划伤操作工人,而且搬运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把手、骨架和吊环,所述骨架上设有孔位挂钩和横梁开口挂钩,所述吊环设置在骨架上,所述把手与骨架相连接。
文档编号B65G7/02GK201770257SQ2010202786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吴亭亭, 安聪慧, 李书福, 杨健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