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料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4191阅读:1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品配料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食品配料输送系统的结构改进,具体地是在物料不同输送阶段 分别采用正、负输送和失重式给料方式,属于物料输送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粉末状物料输送与称量生产工艺(如食品配料系统),物料给料、配比与输 送具有多样性、连续作业等特点,不同的输送阶段要求不同标准的称量精度与配比条件,如 何保证配料输送系统顺利地进行高精度、连续称量,一直是此类行业或技术领域亟需解决 的技术难题。如当前的食品配料行业通常使用淀粉、食糖、盐粉等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不仅要求 配比精度高,配比范围大,而且多种原材料的加工条件、配比时机较为多样和复杂,从而直 接影响到配料系统地整体规划与布局,操作与控制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与缺陷而针对不同 输送阶段与物料分别地采用正、负输送和失重式给料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配料行业 的系统整体布局。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针对食品配料行业提出分层式系统架构,以连续输送、 称量精确完成多类型原料、多条件配比混合的自动化流程。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主要包括有按物料配比输送流程依次地连接有数个料仓、振动或螺旋给料器、料斗秤、压送 罐、中转罐和配比罐。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料仓通过负压吸送管路连接投料装置,压送罐通过 正压输送管路连接中转罐。如上述方案特征,从投料装置投放的物料尚未进行精确称量,为保证物料连续地 进入料仓故采取负压吸送方式。为有效地利用现场设备与系统辅设空间,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采取分布式两 层架构,即可将若干个料仓与投料装置布置在第一层上,而采用负压吸送方式有利于充分 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多种物料经料斗秤精确称量后,分别下排至压送罐中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的物 料需一次性、彻底地输送至中转罐中,压送罐和输送管路中不能残留有物料,因此采取正压 输送方式既保证一次性打包输送,而且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调节还可避免物料残存于输送 管路中。为进一步地提高不同物性、配比条件的物料之间的配比精度,所述的中转罐通过 批次或失重式给料装置连接配比罐。考虑到多种原料与食品添加剂加工条件、配比时机的复杂性,所述的配比罐还可连接多路供油或供粉(糖粉、盐粉、乳化剂等)输送管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食品配料输送系统的优点是,改进现有食品配料系统的整 体布局设计,以一种分层式系统架构来实现连续输送、称量精确地多类型原料配比混合,自 动化程度高、易于利用有限的厂房空间。

现结合如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所述食品配料输送系统的结构布局图;如图1所示,料仓1、振动或螺旋给料器2、料斗秤3、压送罐4、中转罐5、配比罐6, 负压吸送管路7、投料装置8、正压输送管路9、批次或失重式给料装置10、供油输送管路11、 供粉输送管路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按其配比输送流程依次地连接 设置有,数个料仓1通过负压吸送管路7分别连接投料装置8 ;料仓1通过振动或螺旋给料器2分别连接同一个料斗秤3 ;料斗秤3通过蝶阀连接压送罐4 ;压送罐4通过正压输送管路9连接中转罐5 ;中转罐5通过批次或失重式给料装置10连接配比罐6,同时配比罐6还连接多路 供油输送管路11、供粉输送管路12。在实际输送、配比和混合加工过程中,一部分物料先经投料装置8输送至料仓1, 料仓1通过振动或螺旋给料器2完成向料斗秤3的连接、称量。称量完毕后,料斗秤3下排物料至压送罐4,待混合完毕后再通过正压输送方式将 物料送至生产现场的中转罐5中。由批次或失重式给料装置10将准确给料、阶段性或实时混合后的物料,汇同供油 或供粉(糖粉、盐粉、乳化剂等)输送管路11、12输送的其他添加剂聚集到配比罐6中进行 最终地配比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配料输送系统,按物料配比输送流程依次地连接有数个料仓(1)、振动或 螺旋给料器⑵、料斗秤(3)、压送罐(4)、中转罐(5)和配比罐(6),其特征在于料仓(1)通过负压吸送管路(7)连接投料装置(8), 压送罐(4)通过正压输送管路(9)连接中转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转罐(5)通过批次或失 重式给料装置(10)连接配比罐(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比罐(6)连接多路 供油输送管路(11)、供粉输送管路(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品配料输送系统,针对食品配料行业提出分层式系统架构,以连续输送、称量精确完成多类型原料、多条件配比混合的自动化流程。食品配料输送系统,按物料配比输送流程依次地连接有数个料仓、振动或螺旋给料器、料斗秤、压送罐、中转罐和配比罐。料仓通过负压吸送管路连接投料装置,压送罐通过正压输送管路连接中转罐。
文档编号B65G53/36GK201895956SQ20102064618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刘云凤, 刘国亮, 尚宏伟, 徐中洲, 李勇, 李学奎, 谢杰, 高继强 申请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