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7932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即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容器或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 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较早期螺旋输送机、刮板机等机械式输送方式相比,有装备简便、设备损耗小、检修维护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同时,气力输送克服了机械式输送方式密封效果差、扬尘大的缺陷,因其安全、高效、环保的性能,得以在工矿企业中广泛应用。气力输送仓泵,即实现颗粒状物料的存储、加压、旋流、发送等操作的密闭装置,为气力输送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流阀和在旋流阀中设置流化床构成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能够实现物料在仓泵内均勻、 高速旋流,同时将可能存在的板结物料进行破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它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泵,所述仓泵的出料口处连接有旋流阀,所述旋流阀与气动双闸板出料阀连通,所述气动双闸板出料阀的进料管位于旋流阀内部,所述仓泵的上部通过主管路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内部通过主管路的支管路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内部安装有流化床,所述旋流阀被流化床分隔成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两个腔,所述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分别通过支管路、支管路的次支管路与气源连通。上述支管路上位于次支管路前设置有单向逆止阀。上述主管路上位于支管路之后设置有单向逆止阀。上述主管路上位于支管路之前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和调压阀。上述仓泵的上部设置有气动双闸板排压阀。上述仓泵的进料口包括方变圆进料口,所述方变圆进料口与过渡短管连接,所述过渡短管与仓泵通过锥管与仓泵连接,所述锥管上设置有气动圆顶进料阀。上述主管路上的单向逆止阀之后设置有料位计和压力计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旋流阀、流化床为仓泵的核心结构,包括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能够实现物料在仓泵内均勻、高速旋流,同时将可能存在的板结物料进行破碎;气动双闸板出料阀用于控制仓泵内物料发送的开闭,同时实现仓泵加压、流化状态下与阀后输送管道的隔绝密封;料位计及压力计接口接料位计和压力计,检测仓泵内物料量和仓泵压力;单项逆止阀、电磁阀、调压阀接气源控制系统,实现仓泵的加压、物料的旋流和输送; 方变圆进料口、过渡短管位于仓泵顶部,为仓泵进料的入口,;气动圆顶进料阀介于仓泵和过渡段管之间,用于控制仓泵进料,同时实现仓泵加压、流化状态下与上部物料仓的隔绝密封;气动双间板排压阀用于仓泵物料输送后的压力释放,平衡仓泵内外压力,实现仓泵的快速装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方变圆进料口,2、过渡短管,3、气动双闸板排压阀,4、仓泵,5、气动双闸板出料阀,6、旋流阀,7、流化床,8、单向逆止阀,9、料位计及压力计接口,10、单向逆止阀,11、 气动圆顶进料阀,12、电磁阀,13、调压阀,14、主管路,15、支管路,16、次支管路,17、物料混合室,18、流化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它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泵4,所述仓泵4的出料口处连接有旋流阀6,所述旋流阀6与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连通,所述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的进料管位于旋流阀6内部,所述仓泵4的上部通过主管路14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6内部通过主管路14的支管路15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6内部安装有流化床7,所述旋流阀6被流化床7分隔成物料混合室17和流化腔18 两个腔,所述物料混合室17和流化腔18分别通过支管路15、支管路15的次支管路16与气源连通。支管路15上位于次支管路16前设置有单向逆止阀8,主管路14上位于支管路 15之后设置有单向逆止阀10,主管路14上位于支管路15之前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2和调压阀13,仓泵4的上部设置有气动双闸板排压阀3,仓泵4的进料口包括方变圆进料口 1,所述方变圆进料口 1与过渡短管2连接,所述过渡短管2与仓泵4通过锥管连接,所述锥管上设置有气动圆顶进料阀11,主管路14上的单向逆止阀10之后设置有料位计和压力计接口 9。上述方变圆进料口 1为仓泵4的入口,其特有的天方地圆结构形式,有效的消除了传统方形灰仓的物料堆积死角,过渡短管2介于方变圆进料口 1和仓泵4之间,其两端为软性连接,可消除系统运行过程中仓泵4的晃动以及外部原因导致的仓泵4和物料仓中心不
一致等问题。气动圆顶进料阀11介于仓泵4和过渡短管2之间,作为仓泵的“喉咙”,用于控制物料进泵,同时实现仓泵在加压、流化状态下与上部物料仓的隔绝。该型气动圆顶进料阀为阀芯动作和密封圈充、泄压联锁控制,其特有的高密封性,可有效阻止仓泵进料系统漏气、 漏料。气动双闸板排压阀3和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均为双闸板结构,该型阀门可双向承压,阀板及阀座耐磨性能良好,阀腔内不积灰,防泄露(外漏、内漏)性能良好。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进料管始端位于旋流阀6内部,经时间运行,相比较进料管直接连接于旋流阀6本体外壳体上,可有效降低物料对管道始端的冲刷磨损。旋流阀6位于仓泵4下部,分为上部物料混合室和下部流化腔,并分别连接一路流化气源管道。旋流阀6为盆式空腔组合体,其流化床7为网状不锈钢丝密布透气结构,该组合型旋流阀能够确保物料的连续蓬松、流化和输送,将可能存在的大块板结物料进行粉碎, 杜绝物料堆积和堵塞,经实践运行,效果极佳。单项逆止阀8、10,实现系统运行过程中气源的单向输送,可避免物料的逆向流动。电磁阀12用于控制气源系统的开关。调压阀13调节气源压力,防止气源压力过高或过低对系统产生不稳定因素。料位计及压力计接口 9接料位计和压力计,并与控制系统联锁,可实时检测物料料位和仓泵4压力,便于与气源控制系统和各阀门的联锁控制。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过程为进料阶段关闭气源系统电磁阀12,关闭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打开气动双闸板排压阀3,打开气动圆顶进料阀11,此时,物料经进料系统进入到仓泵4,达到设定料位后,关闭气动圆顶进料阀11,关闭气动双闸板排压阀3。加压、流化阶段打开气源系统电磁阀12,气源分三路管道对仓泵4物料进行加压、流化,仓泵4压力达到设定值后,进入物料输送阶段。输送阶段打开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此时气源系统电磁阀12处于打开状态,仓泵内料气混合物通过旋流阀6、气动双闸板出料阀5的进料管位于旋流阀6内部,物料始终处于边流化边输送状态。当仓泵内物料输送完毕后,输送管路压力下降,仓泵4内压力随之降低,当仓泵4压力降至设定值(压力下限)时,输送阶段结束。以上阶段依次循环,实现物料的全密闭流化、输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特制底部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能将物料的进料、加压、旋流、发送等流程相组合并联锁控制,同时经旋流阀、流化床可明显提高物料的旋流效果,形成易于输送的料气混合物,增强其输送稳定性和连续性,能够实现仓泵内物料的全封闭自动控制操作,实现物料的安全、高效、环保输送。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它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泵,其特征是, 所述仓泵的出料口处连接有旋流阀,所述旋流阀与气动双间板出料阀连通,所述气动双闸板出料阀的进料管位于旋流阀内部,所述仓泵的上部通过主管路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内部通过主管路的支管路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内部安装有流化床,所述旋流阀被流化床分隔成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两个腔,所述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分别通过支管路、支管路的次支管路与气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管路上位于次支管路前设置有单向逆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管路上位于支管路之后设置有单向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管路上位于支管路之前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和调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仓泵的上部设置有气动双间板排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仓泵的进料口包括方变圆进料口,所述方变圆进料口与过渡短管连接,所述过渡短管与仓泵通过锥管与仓泵连接,所述锥管上设置有气动圆顶进料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管路上的单向逆止阀之后设置有料位计和压力计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旋流型气力输送仓泵装置,它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泵,其特征是,所述仓泵的出料口处连接有旋流阀,所述旋流阀与气动双闸板出料阀连通,所述气动双闸板出料阀的进料管位于旋流阀内部,所述仓泵的上部通过主管路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内部通过主管路的支管路与气源连通,所述旋流阀内部安装有流化床,所述旋流阀被流化床分隔成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两个腔,所述物料混合室和流化腔分别通过支管路、支管路的次支管路与气源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能够实现物料在仓泵内均匀、高速旋流,同时将可能存在的板结物料进行破碎。
文档编号B65G53/50GK202124332SQ20112019474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刘玉明, 刘继安, 孔振兴, 朱涛, 杨士岭, 王冰, 王径成 申请人:济南高炉长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