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存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875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宝石存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宝石存储盒,尤其是一种批量宝石存储及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存储盒。
背景技术
在宝石的制造及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同时积攒大量的宝石,厂家或者商家需要对批量的宝石进行存储及运输。目前,在这种批量宝石的存储及运输过程中,大多同时将所有宝石都装在一个宝石袋或者宝石盒内,宝石之间相互接触,这种宝石存储方式通常会导致宝石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导致宝石的磨损。且在这种存储宝石的方法中,宝石堆积在一起,在查点每批次宝石的数量时,需要对宝石逐颗清点,非常不方便,在对批次宝石进行质检、检查宝石是否有错放情况时,也极不方便。另外,这种所有宝石推积在一起的存储方式也会占用很多存放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宝石磨损,便于批量宝石数量核对、质量检查,节省存储空间的宝石存储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宝石存储盒,包括盒底及盒盖,盒底及盒盖均为一体成型的塑胶片体,所述盒底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及中部的凸出体,该凸出体上表面设置多个容置槽,该凸出体的外周壁上设置至少两个卡合凹腔;所述盒盖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及中部的凹陷体,该凹陷体与所述盒底凸出体的形状相适应,该凹陷体的底面水平,该凹陷体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盒底凸出体的卡合凹腔相适应的卡合凸体。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盒底外周边沿及盒盖外周边沿上各设有一突出片,所述盒底与盒盖卡合在一起后该两突出片相邻但不完全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盒盖由透明塑胶制成。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为7行、7列。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为矩形,其底部较开口小,其内周壁包括梯形形状的四个面,所述容置槽为锥体形状。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为7行、10列。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10行、10列。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5行、7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存储盒中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容置槽,宝石分别存放于各容置槽内,避免了宝石间的相互接触,减少了宝石的磨损。且本实用新型中容置槽的数量与其存储的宝石的数量相对应,每个存储盒中存放的宝石数量固定,便于宝石数量的清点。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存储盒为片体,仅存放一层宝石,当盒盖为透明时,质检人员不打开盒盖就可同时看到盒体内所有宝石,便于宝石的质量检查及宝石是否有错装情况的检查。同时本实用新型盒体的规则片体形状使得宝石存储中占用的空间更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宝石存储盒的第一实施例中盒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宝石存储盒的第一实施例中盒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宝石存储盒的第二实施例中盒底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宝石存储盒的第三实施例中盒底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宝石存储盒的第四实施例中盒底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底外周边沿;11-盒体上突出片;2-凸出体;21-容置槽;22-卡合凹腔;3-盒盖外周边沿;31-盒盖上突出片;4-凹陷体;42-卡合凸体;A-盒底外周边沿中突出片所在的一边;B-盒底外周边沿的另一边;A’ -盒盖外周边沿中突出片所在的一边; B-盒盖外周边沿的另一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宝石存储盒,包括盒底及盒盖,盒底及盒盖均由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其中盒底为盒体主体,用于宝石的盛装。如图1所示,所述盒底为矩形,其包括四周的外周边沿1和中部的凸出体2,凸出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21,这些容置槽21呈网格状分布,其总共有7行7列。容置槽21的开口为矩形,其底部较开口小,其内周壁包括梯形形状的四个面,容置槽21为锥体形状。凸出体2的外周壁深有卡合凹腔 22,卡合凹腔22的数量为4个,外周壁的一面上设有2个,外周壁上与该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另外2个。如图2所示,所述盒盖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3及中部的凹陷体4,凹陷体 4的形状与盒底上凸出体2的形状相适应,凸出体2可以完全容纳在凹陷体4的容置槽内。 凹陷体4的底面是水平的,该底面覆盖在凸出体2的上表面使得各宝石位于各容置槽21不致滑出,凹陷体4的内周壁上设有卡合凸体42,卡合凸体42与凸出体2上的卡合凹腔22相适应,卡合凸体42容纳于卡合凹腔22内实现盒底与盒盖的卡合。当盒底与盒盖卡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盒体整体时,盒底的外周边沿1与盒盖的外周边沿3相互重叠,盒底外周边沿1 中的B边与盒盖外周边沿3中的B’边沿相互重叠实现卡合凹腔22与卡合凸体42的卡合, 同时凸出体2位于凹陷体4内。如图1、图2所示,盒底外周边沿1的A边上设有一突出片11,盒盖外周边沿3的 A’边上设有另一突出片31。在盒底与盒盖卡合后,A边与A’边重叠,此时盒底上突出片11 与盒盖上突出片31处于相邻位置,它们之间不完全重叠。在打开盒体时,分别捏住突出片 11与突出片31后向两边拉,即可实现盒底与盒盖的分离,使得盒体的打开方便。所述盒盖可由透明塑胶制成。盒盖透明时不用打开盒体即可看到盒体内的宝石, 使得宝石的质检及数量核对方便。[0023]如图3所示,所述凸出体2上的容置槽21呈网格样分布,其总数为70个,设置为 7行、10列。如图4所示,所述凸出体2上的容置槽21呈网格样分布,其总数为100个,设置为 10行、10列。如图5所示,所述凸出体2上的容置槽21呈网格样分布,其总数为100个,设置为 5行、7列。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宝石存储盒,包括盒底及盒盖,盒底及盒盖均为一体成型的塑胶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及中部的凸出体,该凸出体上表面设置多个容置槽, 该凸出体的外周壁上设置至少两个卡合凹腔;所述盒盖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及中部的凹陷体,该凹陷体与所述盒底凸出体的形状相适应,该凹陷体的底面水平,该凹陷体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盒底凸出体的卡合凹腔相适应的卡合凸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外周边沿及盒盖外周边沿上各设有一突出片,所述盒底与盒盖卡合在一起后该两突出片相邻但不完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由透明塑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为7行、7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为矩形,其底部较开口小,其内周壁包括梯形形状的四个面,所述容置槽为锥体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为7行、10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10行、10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及盒盖均为矩形,所述凸出体上的容置槽呈网格样分布,5行、7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宝石存储盒,包括盒底及盒盖,盒底及盒盖均为一体成型的塑胶片体,所述盒底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及中部的凸出体,该凸出体上表面设置多个容置槽,该凸出体的外周壁上设置至少两个卡合凹腔。所述盒盖包括其四周的外周边沿及中部的凹陷体,该凹陷体与所述盒底凸出体的形状相适应,该凹陷体的底面水平,该凹陷体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盒底凸出体的卡合凹腔相适应的卡合凸体。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存储盒在批量宝石的存储及运输过程中可以减少宝石磨损,同时便于批量宝石数量核对、质量检查,节省存储空间。
文档编号B65D51/24GK202295869SQ201120430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高建东 申请人:高建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