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锅、盘、碗盖或类似器皿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52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饭锅、盘、碗盖或类似器皿盖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皿如平底锅、盘子、碟子或碗的盖子,特别涉及的是能密封器皿的盖子,更特别涉及的是能真空密封器皿的盖子。
背景技术
盖子普通用于锅和盘,以凸圆形为典型式样,装有手柄或把手方便拿取。因为盖在锅盘上往往不能密封,所以这些盖子不太适合用作储藏。此外,盖子凸出的手柄使得盖好的器皿不能相互重叠,因此不节省空间。诸多真空密封盖,已知的如FoodSaver and Seal-A-Meal真空器皿在专利中所教导的范例(美国专利号5,969,632,6,619,493和7,131,550),都是为特制器皿发明的盖子。但是由于一些不可知的因素,很少有真空盖是针对现有器皿比如锅和盘等来发明的。在这些真空盖中,如Piccioni在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公开号2009/0101535)中所教导的,一个钟型玻璃盖子用一个U型软装置4固定到盘子上,Hsieh在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公开号2009/0101535)中教导的,一个凸圆型盖子上有一个阀门可以通过泵将空气抽出,通过底垫30密封盖子到器皿上,本申请人在美国专利(专利号US7,594,586)和美国专利(公开号2006/0032852和2010/0018169)中所教导的,一个圆盘形盖子几乎可以真空密封所有器皿了。Picconi的盖子容易漏气,因为塑料装置4太坚硬,以致与盘子形状不吻合,从而不能形成完全的真空。Hsieh的盖子和Royal Sovereign International Inc公司已经商品化的盖子类似,也是容易漏气的,尤其是在洗碗机洗过之后或当真空度很低的时候。漏气的原因可能是底垫30与大部分盘板面上小槽或凸起吻合度不够,或者是环形密封293和盘板表面沟槽61以及顶阀孔63所致的食物残渣或灰尘所致,这些东西很难在清洗的时候洗至IJ。本申请人盖子商品品 牌为Keepeez ,能够与器皿形状非常吻合从而形成完全真空,但是还是有些不足,比如说不能真空密封比盖子大的锅盘等器皿。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盖子,能简化预备和储存物品(比如食物)的程序,解决以往盖子上述真空密封不足的问题发明概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现有器皿包括盘子、碗、平底锅甚至是菜板都真空密封的真空密封盖。其包括一个有开口的顶板、侧壁、储存真空的密封装置、一个与顶板相连的手柄在开口上方的第一个位置配合,便于手持和抽空空气。其在至少部分低于开口的第二个位置配合,可方便盖子重叠存放。其在第一和第二个位置之间的第三个位置配合释放真空。本发明的第一装置中,顶板包括一个装有手柄的刚性板。本发明的第二个装置中,顶板包括有开口的第一顶板和有弹性膜及光滑底面的第二顶板,其与手柄和密封装置部分连成一体,以密封小于盖子的器皿。第二装置的弹性膜通过膜锁与侧壁相连,其有第一和第二筋,仅被第二个板或弹性膜隔开,并被侧壁上两条槽和第一个板所容纳,以避免膜被拉出的可能性。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侧壁底面之下或表面之上的密封膜,以密封大于盖子的器皿。为提升密封性能,密封膜与侧壁底面或表面是分开的。为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至少部分密封膜与水平面呈一定相对角度倾斜。在本发明的一个装置中,弹性密封体与侧壁底部相连,而且密封膜有一端连在弹性密封体底部,另一端相对弹性密封体底部则是活动的。本发明的另一装置中,密封膜包括第二板的一部分,或侧壁底面之下或表面上的弹性膜。还是在本发明的另一装置中,侧壁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密封膜与水平面相对角度大于30度,很大程度上呈大于50度角,在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倾斜。在本发明的一个装置中,手柄包括手柄头、与开口摩擦配合的手柄体、阀门槽(其有管型开口以摩擦性容纳抽空装置的管状体)、底板上阀孔以及阀门密封体(用以盖住阀孔,有支柱体和头延伸到管型开口上)。在本发明的另一装置中,手柄包括手柄头、阀孔、和阀门密封体,其摩擦配合阀孔,以适于通过移动手柄头来清洁阀孔,提高盖子的可靠性。摩擦配合丧失或部分丧失都将产生阀孔气道。手柄有一个运动密封距离,即不产生空气道时阀门密封体可能移动的最大距离,在0.5mm to 15mm之间,最好是Imm and 7mm之间,以避免漏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盖子的使用方法,包括将盖子放置于器皿之上,下按或下推手柄头形成第一气道以抽空器皿,从而将盖子密封在器皿上,上拉手柄头形成第二个气道释放真空,从而揭开器皿上盖子。


附图概略地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非限定性实施方式,如下:图1是盖子手柄呈凸出位置放置在器皿上的剖视图;图1a是图1盖子 呈凹进位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盖子手柄呈凸出位置的第一修改方案剖视图;图2a是图2盖子手柄呈凹进位置的剖视图;图2b是抽空装置连接盖子和真空泵(未显示)的剖视图;图3是图1盖子带手柄第二修改方案剖视图(不在使用当中或应用到比盖子大的盘子之前);图3a是图3盖子沿A-A线的剖视图;图3b是图3盖子沿B-B线的剖视图;图3c是图3盖子沿C-C线的剖视图;图3d是图3盖子改进版膜锁的剖视图;图3e是图3d盖子沿E_E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盖子的剖视图,这里手柄被压下以抽空器皿;图4a是图3盖子的剖视图,显示手柄在真空形成后的位置;图4b是图3盖子的剖视图,这里手柄被上拉以释放真空;图4c是图3盖子密封小于盖子的碗后的剖视图;图4d是图3盖子与图2b真空装置的剖视图,这里器皿已被与装置相连的真空泵(未显不)抽空;图5是图1盖子第三修改方案的剖视图(不在使用当中或应用到比盖子大的盘子之前);图5a是图5盖子的剖视图,这里手柄被按压以抽空器皿;
图5b是图5盖子与抽空装置相连的剖视图;图5c是图5弹性密封体10的第一修改方案剖视图;图5d是图5弹性密封体10的第二修改方案剖视图;图6是图1盖子真空密封盘子的第四修改方案剖视图;图7是图1盖子真空密封盘子的第五修改方案剖视图(不在使用当中或应用到比盖子大的盘子之前);图7a是图7盖子沿A_A线的剖视图;图7b是图7盖子沿B-B线的剖视图;图7c是图7盖子的剖视图,显示盖子真空密封碗;图7d是图7盖子改进版剖视图;图8是图1盖子的第六修改方案剖视图;图8a是图8盖子真空密封瓶子的剖视图;图8b是图7和图8 二选一弹性密封体的剖视图;图9是图1盖子第七修改方案剖视图;图9a是图9盖子手柄按下抽空器皿的剖视
图9b是图9盖子剖视图,图2b装置被插入手柄;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图1和图1a显示的是一个圆形盖子I密封菜盘21的食物20,此菜盘有盘边24和内表面23。盖子I包括一个顶板30、一个弹性密封体10 (以密封内表面23,在顶板和盘子间形成密闭腔22)、侧壁29和手柄50 (以便移开盖子)。侧壁29包括主体28、一个外凸上端6、有底面15的底端、下外凸筋14和上外凸筋27以容纳弹性密封体10。上端6被顶板外缘4容纳,并且此外缘4因为热量或压力所致在底端弯曲形成水平环5以将侧壁29锁定到顶板上。弹性密封体10有三个密封面16、17和18,都在弹性密封体底部形成,密封面18是水平的,密封面17大约呈20度角。密封面16比密封面17从弹性密封体内围到外围更向外倾斜,与水平面或盘底面相对角度呈大约40度角。密封面16和17在密封体10外凸环25的底部形成,以容许它们在内表面23更垂直时向外倾斜坡度更大一点。环形槽26在环25和密封体10的侧壁11之间形成,可让密封面更向外倾斜一点。高弹体和橡胶材料(支柱A)根据ASTM D-2240测算,硬度范围在20到60,最好是在25到45,应用于密封体10上。底面15和筋15和27,以可控且不断递增的方式传送盖子的重力或真空力(这个将在图3中论述)到密封面16、17、18,以期将盘子的内表面23真空密封。我们发现,传统的垫圈都有扁平或圆形的密封面,Hsieh在美国专利(美国公开号2009/0101535)中所教导的垫圈有向下倾斜的密封面。在密封菜盘时,容易在数天甚至几分钟内造成真空流失,尤其是在密闭腔中22中真空度较低的时候发生。但发现带密封体10的盖子10保持真空密封的时间要长得多,真空密封可达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手柄50包括一个被开口 34(在顶板凹进中心面75处形成)容纳的圆柱体73、一个带有基板56的附属螺丝77 (以避免手柄50从开口 34处移出)、手柄头60 (有一个位于主体73上端的水平凸起59),以及O型环78。圆柱体73与开口 34摩擦配合。在将盖子放上盘子后,用户可通过按压手柄头60向下移动手柄,并可以握住凸起59下拉手柄。摩擦配合使手柄朝上(图1)且不会掉下来,这样手柄头可随意拿取。图1a显示手柄头50朝下位置时,O型环78密封开口 34,而且手柄头大部分被隐藏在顶板下面的密闭腔22中,以容纳另外的盘底21重叠在顶板30上(如图1和Ia所示)。手柄不需要时,其隐蔽功能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在食物储存时节省冰箱和橱柜的抽屉空间,而且就算是户外聚餐或酒店大餐,主人或服务生可以一次性上多样餐点,加快上餐速度、减轻端菜负荷。此真空保鲜盖还有其他好处,如储存食物更保鲜、用来保温煮好的饭菜,以及可防止液体食物漏溅等。值得欣赏的是,在本发明的此次和后来的实施方法中,除了平底锅和盘子,盖子I还能密封其他器皿如碗、杯子、瓶子、筒、箱子、菜板以及其他可以支撑的密封面。除了食物,还可以密封其他家居用品,如放在器皿里的工商业物品。更值得欣赏的是,除了本实施和后面实施中所述圆形器皿,盖子还适用于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器皿。还有值得欣赏的是,顶板简单的说就是在器皿底部之上,可能有很多形状,诸如圆形、正方形,环形、心型或椭圆形。更值得欣赏的是,活动手柄50可用于现有平底锅或其他餐具和炊具的玻璃或不锈钢盖子上,在食物储存过程中手柄可以隐藏,便于器皿的重叠存放。在图2和2a,中,图1盖子的第一修改方案只提供了盖子的上半部分。修改方案手柄包括主体73a(顶头被头60a包住),以带基板的螺丝77与顶板30的可压下凸面85a相连,一个阀门槽35 (有基板129和阀孔125),一个弹性或橡胶阀门密封体127 (在基板上以盖住孔),一个阀门管74(与阀门槽配合,安装到密封体127的边32上以防止密封体从阀门槽拉出),一个管状开口 53 (以容纳图2b所示抽空装置84)。装置84有管状体83和管状体83下端的切口 87,以及与真空泵(未显示)相连的水平管76。阀门密封体27有主体73b和头60b,与向上延伸到开口 53以方便拿取。管状开口 53尺寸准确到与装置84的管83高度密切配合,以防止管83在抽空过程中掉落或移动。头60b和阀门密封体127的主体73b尺寸准确到正 好可以容纳管83。密封体127的边32有一部分没有固定到用阀门管74上,允许用户拉起头60b向上以10到100度角,最好是30到75度角,移动阀门密封体未固定部分,这样清洗时就可以清洁基板129和密封体127之间的部分了。Seal-A-Meal 或F oodSaver 的真空盖在抽空器皿时,操作者的手必须握住抽空装置不放,与此不同的是,盖子I可以实现免持真空抽取。用户将装置84的管状体83插入管状开口 53与之紧密配合,主体73b和头60b则自动将管83容纳进去了。负压将阀门密封体127向上拉起,打开阀孔125并抽空密闭腔22内空气(图2a)。当真空在腔22内产生时,允许另一个盘子底板(未显示)能够叠放在顶板上。当装置84移开时,密封体127下降到到基板129上,密封阀孔125以防止密闭腔22中发生真空泄漏。要释放真空,用户可以下拉60b打开阀孔125。可压凸面85a可设计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停留在凸起状态,允许通过按压手柄头60a在密闭腔里生成少量真空。当手柄头按下去时,凸面85a成为一个凹面85b,正压在密闭腔内产生以向上推开弹性密封体127释放真空。当手柄头松开时,凹面85b试图回复到凸起状态以产生负压,依次向下拉起阀门密封体以关闭阀孔125,防止凹面85b返回到凸面状态85a.
虽然图2盖子处理了发明背景中讨论过的现有盖子的多数问题,还是有几个问题存在。第一,阀孔125被密封体127密封时,经常因为阀门密封体和基板129之间所带的食物残渣或灰尘出现漏气现象。第二,即使用真空装置84,密闭腔中也只有60%到70%的空气一起排出,因为此泵只具备抽出60%到70%空气的能力。第三,顶板30和侧壁29需要加厚加强以支持无泄漏真空,这样盖子重量增加成本也增加了。第四,盖子不能密封小于自身的器皿。图3到3c显示的图1盖子第二修改方案解决了以上问题。改进的盖子包括第一个顶板30a(有开口 34和沿口 33),第二个顶板(有弹性密封体30b配合在密闭腔22中形成负压,并将负压转换成下向力,施加到弹性密封体10以保持真空密封),手柄50 (与第二个顶板30b相连,可以在开口 34处向多个位置移动,如图4到4d所示),膜锁31 (用来锁定弹性密封体到侧壁的外围面7)。开口 34足够大可以让一只手伸进,将手柄50从顶板下移动到顶板上的位置(稍后图4到4d再做论述)。第二个板的上表面或弹性膜30b,在手柄未被使用或处于顶部位置时,与第一个板30a相接。此相接使得第一和第二个板看似一个整板,且在洗碗机里整体性起作用,以防止异物从2个板之间进入。此相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可使产品使用寿命和盖子的真空密封时间明显得到了延长。基于本申请人专利US7,594,586 Keepeez 盖子,发现弹性膜易于从侧壁或刚性边框里拉出。膜锁31解决了此问题,其包括顶板30a上形成的第一个锁(有第一条筋8和第一条槽2以容纳弹性膜),在侧壁29上形成的第二个锁(有第二条筋3和第二条槽9也用来容纳弹性膜),第一条槽2与第三条筋3装配相配合,第二条槽9与第一条筋8装配相配合。第一条和第二条筋距离很近,只被弹性膜30b的一条纵断面所隔开。普遍认为,弹性膜30b、侧壁29和板30a的尺寸变动等易使弹性膜从刚性边框里拉出的因素(美国专利7,594,586所述盖子)在膜锁31中已经被取消,从而就避免了膜被拉出的问题。手柄50包括手柄体73 (有基45,圆柱形槽51和侧壁35);内主体37 (有基36和侧壁43与槽51密切配合,以包住侧壁35和43之间以及基36和45之间的弹性膜);手柄头60 (有一个水平凸起59,第一个管容纳开口 54和上槽57以降低开口 54的高度);阀杆55上端与手柄头相连,下端与阀门密封体42相连,一对盘形弹簧61a和61b,每个弹簧一端与侧壁35相连,另一端则连在阀杆上;一个阀孔80 (在内阀体37处形成,以连通密闭腔22与大气。阀杆上凸起41可防止阀门密封体42滑出。一个或多个气道44在基36处形成,当手柄50触及食物时将空气引到阀孔80处。基45与第一个顶板的开口 33紧密配合以固定手柄,同时手柄也可避免开口 33从沿口 34处移出。侧壁35内表面的凸起46与侧壁43外表面相应槽配合,以避免侧壁35和43分离。膜印49在弹性膜30b的边缘处形成,以永久固定于侧壁35和43上。膜印49在内主体37上方弹性膜面上生成,同时生成小孔,加热孔周围的膜使之起泡,并推进到内主体37侧壁43与手柄体37侧壁35的交接处。阀孔80有一个侧壁79,其尺寸刚好和与阀门密封体摩擦配合,以在阀门侧壁和阀门密封体之间产生真空密封,让阀门密封体完全关闭阀孔。阀门密封体42与阀孔80配合,可在孔内上下摩擦移动,而且在移动时可清洁阀门侧壁79。圆柱形附属体40在阀门侧壁上方形成,以容纳和引导阀门密封体的活动。三个垂直气道47(图3和3a)在附属体40的侧壁38上形成,以减小当阀门密封体从阀孔移入附属体内的摩擦。当阀门密封体从阀孔进入附属体40时,部分摩擦配合丧失产生,从而依次在气道47底端形成气道58,可让大气通过盘型弹簧61b上的开口 53 、环形槽48和阀孔80进入到腔22中(图4b)。
与以往工艺或图6的盖子阀门不同,此管道接收手柄开口 53和54,位于阀孔80的上游,并把阀门密封体42向上方的敞开,由此可直接接触清洁液或水,从而阀门50处就不会有任何卫生死角或难以清洗的区域了。容纳开口 53和54的管状体尺寸正好可以容纳真空装置84 (图2b)的管83,让真空泵抽空密闭腔22。开口 54的尺寸能容纳装置84并相互作用,压下手柄头60,从而向下移开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42,以产生至少部分摩擦配合丧失,当装置的管83进入开口 53和54时,形成气道81 (图4d)。开口 53与管状体83紧密配合以在手柄头处锁定。开口 67在圆柱形附属体40的顶壁66上形成,尺寸正好可容纳阀杆55在里面移动。开口 69在盘型弹簧61a和61b之间形成,尺寸刚好可以容纳阀杆55在里面的运动,以促使阀杆和阀门密封体42与弹簧61a和61b相连接。弹簧61a和61b之间的凹口 68可使弹簧61a和61b独立运动。挡板68在阀杆55上形成,在手柄头60底部和顶板之间夹住弹簧61a和61b,同时也看让手柄头上拉弹簧61a和61b (如图4b所示),以打开阀孔80并产生气道58。汽封套筒62与侧壁35上端四周相连,以在手柄头60下拉时密封手柄头(如图4d所示)ο弹簧61a和61b有足够的长度能让阀杆移动相当长的距离,以将阀门密封体移出阀孔80,要么让阀门密封体与阀门侧壁79之间的摩擦配合丧失产生气道(图4),要么部分丧失摩擦配合以产生气道58 (如图4b所示)。此弹簧有足够的强度可克服摩擦配合的摩擦力,在阀门密封体被移动导致摩擦配合的摩擦丧失或部分丧失之后,让阀门密封体回复到阀孔80内,以产生气道81或58。阀孔80的直径可在2mm和20mm之间,最好是在5mm和IOmm之间。为避免储存过程中老化所致的漏气现象或者意外碰触,阀门密封体42活动密封距离,即在密闭腔和大气之间没有任何产生气道时,阀门密封体在阀孔80内向器皿位移的最大距离,一般是在0.5mm到15mm之间,最好是比Imm和7mm长一点。图3到9的手柄50与其他阀门相比有许多独到性能。第一,阀门密封体42可使阀孔80密封,即使阀门密封体或阀杆移开了一点距离(只要这个距离比活动密封距离小),也不会泄漏,从而 可使手柄50比其他稍稍动下阀门密封体即漏液的阀门有更好的密封性。第二,阀门密封体42可清除阀孔侧壁79上的灰尘、食物残渣或其他异物,即在正常使用中,当密封体上下移动时,可清洁密封面。从而可使手柄或阀门自洁,这是盖子可靠性的关键。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阀门密封体可在第一个位置,即阀门密封体密封阀孔80处来回移动;还可以在第二个位置移动,即阀门密封体至少部分在阀孔之上,在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第一个气道处;也可以在第三个位置移动,即阀门密封体至少部分低于阀孔,在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第二个气道处。盖子手柄头60让用户移动阀杆55,从而阀门密封体42朝下形成气道58让空气从密闭腔22中排出。手柄头60也可使用户拉动阀杆55,从而使密封体42朝上以形成气道58,让空气进入密闭腔,以促使盖子从器皿上移开。在图3和本发明其他实施中,值得欣赏的是,与圆柱形附属体40类似的一个附属体可在阀孔80底端形成。还有值得欣赏的是开口 67和69,即阀杆55和阀孔80的水平横切面可呈椭圆形、正方形或其他非圆形,以防止开口 53和54之间出现任何没校准的情况。更有值得欣赏的是,手柄可与除圆形外的其他各种形状配合,诸如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星形或心型等。更进一步值得欣赏的是,第一个板30a可与环形配合,开口 34比手柄体73的基45要大。还有更值得欣赏的是,手柄头60和其他次要构件可最小化或移除,而且手柄的功能就像是阀门在密封面工作一样,在使用中有自洁功能。使用盖子1,用户会检查器皿比盖子大还是小。如果器皿大,用户即握住手柄50在器皿内表面23上放置弹性密封体10。使用前,带有基45的手柄在板30a开口 34上方,在第一或未使用位置处闲置(图3),从而可随时通过手柄操作抽空空气。为产生真空储存食物20,用户可按压手柄头60,向下移动开口 34内手柄50到第二个或下面的储存位置,或部分在如图4和4a所示的开口 34下方。手柄基45向下推动与手柄相连的第二个板或弹性膜30b,促使食物20上的空气通过气道81、开口 80、凹槽47、槽48和开口 53和54排出。按压手柄头60促使弹簧61a和61b弯曲,阀杆末端的阀门密封体42向反摩擦配合方向从阀孔80移出,以产生气道81 (图4)。当手柄头I松开时,弹簧61a和61b向上推动手柄头、阀杆和阀门密封体,以关闭阀孔80,手柄头落在存储位置(图4a),在腔22内形成真空。打开阀孔80,用户可轻松向上拉起手柄头60,移动手柄到第三个位置,促使弹簧61a和61b弯曲,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42向上移动进入圆柱形附属体40以产生气道58 (图4b)。当手柄处于第三个位置时,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位置之间,空气接着通过气道58进入腔22,结果促使手柄的第三个位置发生改变,直到手柄达到第一个位置。如果器皿比盖子小(图4c),用户可将顶板30a和30b放置于器皿21的边24上。弹性膜30b的底面光滑且有一个与器皿相通的外围面7,以将边24真空密封,使盖子能密封小于盖子的器皿。要排出空气产生真空,用户可通过类似于图4所示方法压下手柄60。要释放真空移开盖子,用户可通过类似于图4b所示方法拉起手柄60。此手柄50和本发明其他实施中手柄,向下按得更深或更浅,排出空气更多或更少,从而产生的真空度则更高或更低。涉及板30a的开口 34或沿口 34的手柄头位置由此可指示盖子下面的真空度,例如,当手柄头60处于高于沿口 33很多的位置时,真空度就低;当与沿口齐平时,真空度是中等;当低于沿口很多时,真空度就高。现有盖子的形状和尺寸是不能变的,与此不同,图3、图5和7中盖子有第二个顶板30b,配合食物形状应用,从而食物以`上的更多空气可被与装置84相连的真空泵(未显示)抽空。使用时,用户将装置的管状体83插入可容纳开口 53和54的管状体内,下推手柄头60,弹簧61a和61b依次弯曲,向下移开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42,以产生气道81。汽封套筒62将阀体73密封到手柄头,管状体83和容纳开口 53的管状体之间的密切配合可避免手柄头通过弹簧61a和61b向上移位。因为真空泵通过气道81从密闭腔22中将空气抽出,阀孔80、槽47、腔48和管状体83以及弹性膜都得以拉伸,并下移盖住食物,而且与食物20形状相配合(图4d)。在图3d中,改进的膜锁31为图3中的盖子I所备。只有侧壁29的部分和第一和第二个板30a和30b的部分得以显示。侧壁29对着盖子中心向内倾斜,膜锁31从侧壁29向内凸向盖子中心,这样同尺寸的多个盖子就能重叠了。小开口 162在侧壁29旁边、远离开口 34和手柄50的第一个板上形成,让第一和第二个板之间的流体(如水或空气)通过。改进膜锁31包括在顶板30a上形成的第一个锁165 (有第一条筋171和第一条槽163以容纳弹性膜30b);在侧壁29上形成的第二个锁167 (有第二条筋164和第二条槽166以容纳弹性膜)。第二条筋164与第一条槽163配合应用,第一条筋171与第二个槽166配合。第一条槽163使第一个板底部被弹性膜包裹,以防止膜从槽163中移出。像图3中的膜锁一样,可防止弹性膜从锁31中分离,第一和第二条筋仅仅被弹性膜30b的一条纵断面所隔。板30a上的第一条槽163是一条连续的圆形槽。但是在第二条筋164周围的侧壁29上有多个第二条槽166,板30a上第一条槽163周围有多个第一条筋171,当第二条筋164进入第一条槽163时,配合应用进入多个第二槽166。每个第一筋171都包括左筋171a (有钩状末端170a),右筋171b (有钩状末端170b),左右筋之间的凹口 172 (图3e)。侧槽168在每个第二槽166下面形成,以容纳第一条筋的钩状末端。每个第二槽166的宽度都比每个侧槽168宽度小,其尺寸要求左筋和右筋171a和171b相对弯曲,目的是让钩状末端170a和170b通过。至少第一条筋171、第二槽166和侧槽168中的一项有尖锐构件,以在第一条筋171被强力进入第二槽166时,可将部分弹性膜30b分开。分开的弹性膜发现能防止膜从膜锁处分离。值得欣赏的是,这样就有可能在第一锁165上形成第二槽和筋,并且可在第二锁167上形成第一槽和筋。如图5到5c,其提供了图1盖子带有改进弹性密封体10 (有小垫片93与密封面16、17和18相连)的第三修改方案。图1弹性密封体虽然能比其他盖子密封时间更长,但是这个密封还不够,因为大多数厨房器皿的内表面23都有凹凸不平的现象,而且不是特别圆。另外,即使器皿 是标准圆形的,也会当盖子在器皿上不居中时呈现椭圆或不规则圆形的样子。小垫片93包括密封膜94 (在弹性密封体底部较远的位置),有第一个末端105与弹性密封体底面相连,还有第二个相对弹性密封体的可移动末端106。密封膜94呈I到89度角倾斜,最好是与水平面呈2到80度角,以达到长时间密封效果。这里密封膜应用与字母I斜体形状相符。我们发现密封膜向外倾斜使密封时间更长更久的效果已经实现,因而第二个末端106比第一个末端105离弹性密封体外围更近了(图5)。部分密封膜相当薄,可促使其松软下落,当盖子位于器皿上时,盖子重量使得部分膜可接触弹性密封体底面,从而促进真空的形成。图5c显示的是小垫片93的改进版,此处密封膜94在第二个末端106处有一个密封边124。密封边比密封膜厚或至少比与密封边相邻的部分密封膜厚一点。图5d中的侧壁29有一个斜底面15,这样侧壁内表面就比外表面高,我们发现这样可避免食物在使用中从侧壁29和弹性密封体之间进入,图5d也显示了小垫片93的另一修改方案,此处密封膜94包括支柱123和底座122以密封器皿内表面23。这里密封膜94配合应用呈字母L型。值得欣赏的是,倾斜图5c中的支柱123,密封膜94配合呈斜V型;弯曲支柱123和底座122,密封膜配合呈C型;将弯曲的底座122向左支柱123移动50%,密封膜配合呈倒转的T型;将底座122向左支柱123移动50%,密封膜配合呈倒转的Y型。给第二个末端106增加一个支柱,则密封膜配合呈字母U型。因为支柱123和底座122的组合和变化对倾斜的斜密封膜有影响,上述的字母L型、斜V型、C型、倒转的T型、倒转Y型、和U型密封膜94 一般都被看成是倾斜的。也值得欣赏的是,密封膜可能在塑料或金属环底部或相近处形成,以形成弹性密封体。还有值得欣赏的是,弹性密封体10可能只需要一个小垫圈或密封膜就能充分密封内表面23。更有值得欣赏的是,至少部分密封膜被设计成与内表面23接触,而且相当薄,从而能与内表面上的小凹口或凸起配合,其厚度不超过1.5mm,最好是不超过0.75mm,最理想的是不超过0.5mm。侧壁29由不锈钢片做成,顶板30a则是玻璃制成。凹槽88在侧壁29的顶部97上形成,以容纳环90,夹住弹性密封膜外围面7。玻璃板30a放置于环90上,侧壁上端91沿玻璃板30a侧倾,以与膜外围处形成的弹性膜印92相连。与图3的手柄50相似,修改的手柄头60、手柄体73和内主体37将那里的弹性膜夹在中间。手柄体73有一个上槽57以容纳手柄头60。凹槽52在槽57的沿口上形成,按压手柄头促使密闭腔22被抽空。手柄头有活动侧壁102,被环形槽48所容纳。第一弹簧100在圆柱形附属体40的顶壁66和阀门密封体42之间被压缩,以向下移动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42 ;第二弹簧101在手柄头和顶壁66之间被压缩,以向上移动阀杆和阀门密封体。在储存过程中或当盖子未使用时,第一、第二弹簧有选择性地将阀门密封体保持在阀孔80处。第一弹簧100最好做得更坚实一点,或比第二弹簧101具有更大的弹力常数值,以增加手柄50和盖子在真空储存中的密封可靠性。除了玻璃板30a和弹性膜30b,顶板30进一步包括下部防尘盖143,与内主体基36相连。防尘盖在使用前与弹性密封膜相接触,或在密闭腔22被抽空时,与弹性膜离得较远(图5a)。其比手柄体基45要大,而且有一个板144和多个开口 146。当用户按压手柄将膜压向食物或当盖子与真空泵相连时,我们发现防尘盖能防止弹性膜被食物里的尖骨或贝壳刺破。防尘盖143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则是可防止弹性膜30在微波炉中受损,尤其是当盖子I所盖食物有西红柿或油的时候,即本申请人在美国专利(专利号US7,594,586)中所述Keepeez 盖子出现的相关主要问题。防尘盖最好是小一点,最好是比侧壁29小5mm到40mm,从而清洁盖子。使用时轻松按 下手柄头60,压缩第二个弹簧101,从而向下移动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42,以产生气道81,然后向下推开弹性膜30,促使空气通过气道81从密闭腔22中排出(图5a)。弹性膜向下移动促使防尘盖143与膜和手柄50相连,从而当空气从密闭腔22中排出时,防尘盖与膜一起下移。如果用户想从食物中排出更多空气,带有管状体83 (用来密封上槽57和栓107推挤手柄头60)的抽空装置84 (图5b)可被插入手柄头50的上槽57中。图6显示的是图1的第四修改方案,与图5盖子相比,这里的顶板30只有一层,而且内主体37起手柄体73的作用,直接形成于顶板。管型槽112在阀杆55处形成,顶端与槽115相连,下端111与密闭腔22相连。容纳开口 54的管状体在阀盘117上形成,密封槽115。球形密封体120通过弹簧116推开阀盘117以关闭开口 54。侧壁29由不锈钢或塑料制成,有多个弹性活褶119a和119b,按压过程中空气从腔22中排出时可配合其松软下落,或改变其高度,而未被按压时有回弹或回复到初始高度的记忆,从而在密闭腔内形成真空。与图5和5a类似,用户按压手柄头60将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向下推,以形成气道81 (未显示)。手柄头60和弹簧101将压力通过手柄体37和顶板30输送到侧壁29,以压缩弹性活褶119a和119b,将空气通过气道81 (未显示)从腔22中压出。未按压时,手柄头60被弹簧101上推,关闭阀孔80 ;压缩的弹性活褶试图扩张,从而在密闭腔22中形成真空。要释放真空,移开盖子1,和图4b显示的方法类似,用户握住凸起59或手柄头60,上拉手柄,促使阀杆55和阀门密封体42向上进入圆柱形附属体40以产生气道58 (未显示),让空气进入腔22内,压缩的活褶扩张并回复到初始高度。要用图2b所示抽空装置84抽空空气,用户可将管状体83插入到容纳开口 54的管状体中,下推球型密封体118,通过槽112将空气从密闭腔22中抽出。
图1盖子的第五修改方案呈现于图7到7c中。改进的盖子包括第一个板30a,与第一个板上方相连的侧壁29,有一个底面15与第一个板和槽2,与第二个板或弹性膜30b大致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弹性膜30b包括一个外围面7,其有一个光滑底面使盖子能密封器皿边24,方法与图4c所示类似。外围面7有一个大致能盖住侧壁29底面15的扁平面18,形成弹性密封体10,使盖子在器皿21的内表面23上形成真空密封。这就意味着,和图3和图5的盖子一样,大于盖子和小于盖子的器皿都能密封。但是,成本比图3和图5的盖子要低多了,因为其弹性密封体10只是弹性膜30b的一个外围面,侧壁29只是第一个板30a的一部分。侧壁29旁边的外围面7从侧壁29到手柄50处向下倾斜,当盖子未使用或未放置于器皿上时,与水平面呈50度角(图7)。第一个板30a底面从侧壁29至中心面也向下倾斜。这个倾斜度为5到75度角,最好是10到60度角。这样的倾斜度我们发现能提升器皿边24的密封度,使弹性膜在倾斜度较大时密封内表面23,从而帮助移开板30a和30b之间的流体。外围面7有一个 斜构件17,包括侧壁29表面的的预定高度,与器皿内表面23相通,以提升器皿的密封性。外围面7最外面部分与槽2用环82相连,在膜外围面处形成膜印92。流体槽19在斜构件17和侧壁29之间形成,包括流体层如空气或液体,以进一步提升弹性膜对器皿内表面23的密封性。侧壁29到弹性膜30b弹性密封体10的截面17和18之间的距离与底面15相接,包括侧壁29的表面,为可变配合,能使弹性膜截面17和18更好地与器皿内表面23配合,进一步提高真空密封度。盖子生产或装配过程中,在环82将膜连接到侧壁29上或之前,弹性膜30b被拉伸了 1%到50%,最好是被拉伸5%到30%。当盖子未使用或未放置到器皿上,弹性膜30b处于拉伸和紧张状态。这种拉伸状态可促使流体比如空气或水(如果在第一板30a和第二板30b之间有的话)排出,当手柄从真空储存状态(部分手柄在开口 34或板30a下面的位置)移动到未使用状态,这时手柄在开口 34上面或大部分在上面。在本申请人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 7,594,586)中发现一个问题,经过几个月的大量广泛使用,小部分盖子(例如大约4%,处决于盖子使用年限),会发生少量真空泄漏。曾经尝试把膜厚度增加一倍来解决此问题,比如厚度从0.05mm增加到0.1mm,但成功的几率非常有限。平均来说,产生泄漏的盖子百分比数下降了大约30%,即当膜厚度增加一倍时大约从4%下降到了 3%。我们惊讶地发现,当盖子I中一层弹性膜被两层弹性膜所替代时,产生泄漏的盖子百分比下降了 250%,即大约从4%下降到了 1.5%,此改进是我们原来期望的10倍。因而优选弹性膜30b包括多层重叠弹性膜,其外围面一起与侧壁29相连。更惊讶的是,当盖子I的两层膜被热量粘在一起时,经大量广发使用过后,200个盖子没有发现有真空泄漏的。这就意味着,粘连过程解决了泄漏问题,而且通过粘连处理(如压光、加热或压力结合、层压或挤压涂层)的2层或多层弹性粘连膜可优先用于盖子I。图7中的改进手柄50通过移动图3和5中手柄环形槽48得到了简化,包括手柄体73 (有边109以防止手柄体从开口 34下面脱出)内主体37 (有阀孔80和圆柱形附属体40通过手柄头60上的管状开口 54下直接的管状开口 72和53对大气敞开,阀门密封体42,弹簧100和101配合,即使当手柄头60下有负压,只要手柄头60未按下或未拉起,也会让阀门密封体至少有部分留在阀孔80内。圆柱形附属体40被手柄体73的顶壁66盖住,有开口 67以容纳阀杆55。手柄体73比开口 34只小一点点,手柄可在开口中上下移动,防止异物进入第一和第二个板30a和30b之间的空隙。在手柄被移动到开口 34下面时,静电空气层120在第一和第二个板30a和30b之间形成,在密闭腔20内为产品20提供绝热缘(图7c)。值得欣赏的是,第一板30a可与侧壁29上部相连,远离第二板或弹性膜30b之上。也值得欣赏的是,真空密封可通过0型环或密封垫圈在开口 34和手柄体73之间形成,当手柄60从第一个未使用位置移到第二个密封存储位置后,在第一和第二板30a和30b之间维持真空。使用方法:如果器皿20比盖子I大,用户将弹性密封体10放置在内表面23上,按压手柄头60以产生气道81抽出腔22内空气(图7c),松开手柄头,阀门密封体42回复到阀孔内,并让真空在腔内形成。要移开盖子,用户可采用与图4b所示类似方法拉起手柄头。如果器皿小于盖子,用户可将弹性膜30b放置于器皿沿口 24按照图4c所示类似方法操作。要通过泵抽空空气,用户可将图2b所示装置84的管状体83插入开口 54、53和72中按下手柄头。管状体84与开口 53、54还有72摩擦配合,使手柄头向下形成0型环108,抽空过程中即便松开手柄头也可将开口 67密封。图7的改进版盖子显示在图7d中。改进版盖子的槽2朝向一旁,让塑料或金属套管82推进夹住弹性膜外围面,并连接到侧壁29上,从而使所有弹性膜斜面17与内表面相通提升密封性能。防尘板143在手柄头50的基板45下方有一个圆盘板144,与内主体37相连,对弹性膜起到保护作用,方式与图5所示类似。防尘盖还有边121,在盖子未使用时,可压制台上盆或台面。基板45比开口 34小,部分弹性膜30b暴露在外促进清洁作用。弹性膜30b从侧壁29到盖子的中心倾斜,先是向下然后是向上倾斜。槽128在基板45和圆盘板144下面形成。弹簧101顶端被固定在手柄头60底端,弹簧101底端被固定在手柄体的板66处,从而弹簧101不仅能在手柄头按下后,将阀门密封体42拉回阀孔中,还可以在手柄头拉下时,将阀门密封体推进阀孔。固定的弹簧末端不仅能节省弹簧费用,还可缩短手柄,器皿可堆叠存放。图8和8a提供的是盖子I的第六修改方案。这里侧壁包括外侧壁28a和内侧壁28b,位置在外侧壁的预设距离处。弹性密封体10的斜面17,即弹性膜30b的外围面,位于外侧壁28a和内侧壁28b之间。膜锁31有一个槽9和筋8夹住密封膜的外部面。不锈钢盖149盖住侧壁29,有顶盖30c盖住顶板30a、顶盖上开口 141将弹性或橡胶圈199固定到管型开口 53上,当图2b所示装置84插入时,可增加管状体83的摩擦,还有底盖148在外侧壁28a底部翻卷。通道162在第一个板30a处形成让空气进入,并留下流体凹槽19将内表面23密封到弹性密封体10的斜面17上。使用方法:用户将弹性密封体10的斜面17插入器皿中,按压手柄头60将阀杆和阀门密封体42从阀孔80内推出,产生气道抽空器皿,然后松开手柄让阀门密封体关闭阀孔,从而在器皿内保持真空(图8a)。要移开盖子,用户可上拉手柄头,按如图3到7所述操作。

在测试图8的盖子时,我们发现,弹性密封体10的斜面17即使在手柄头50移开,也能使器皿形成长时间强力密封。没有手柄50,用户只将弹性密封体10的斜面17插入器皿,按压顶板30c让斜面17变形,直到斜面17大部分或全部进入器皿。我们发现斜面17与水平面或水平板30a的相对角度呈大于15度角的倾斜度时,最好是大于45度角、最理想的是大于60度角时,盖子与器皿配合得最好。我们发现盖子在松开时有点回弹,当通道162存在倾斜角度呈大约60度或更大时,这种回弹可得以减小或消除。值得欣赏的是,图7和7d的盖子能在没有手柄50时也能形成长时间强力真空密封。也值得欣赏的是,图8所示弹性膜30b可被弹性垫圈或密封体10所替代,配合在外侧壁28a和内侧壁28b之间,包括水平顶基120,与顶板30a和侧壁29相接,底环18和薄密封膜17与顶基和底环相连(图8b)。密封膜17与水平面或水平顶基120相对角度呈大于15度角倾斜,最好是大于45度角,最理想的是大于60度角。密封膜17厚度最好是小于1.5mm,更好的是小于0.7mm,以提升真空密封器皿内表面23的性能。图9到9b提供的是盖子I的第七修改方案。此修改方案盖子与图8所示盖子类似,但是修改了手柄50,其手柄头60较小。修改的手柄包括手柄主体37,其有阀孔80和槽150,手柄头60有管型体151与槽150配合可移动,外凸起152可防止手柄从槽150中移出,管型开口 54,内凸上沿155和上沿凹槽52,阀杆55有上圆柱体156可在管型体151中移动,还有与阀门密封体42相连的底端41。上圆柱体156可通过内凸155防止从管型体151中移出,还有通过开口 158。真空密封方法:用户将弹性密封膜30b的弹性密封体10斜面17插入器皿,密封住内表面23,按压手柄头60,使阀杆将阀门密封体42从阀孔80推出,产生气道81抽空空气((图9a);然后松开手柄,让弹簧100将阀门密封体送回阀孔80即真空密封并继续维持。要用泵抽出更多空气,用户可将图2b所示装置84的管状体83插入开口 54,按压上圆柱体156和阀杆155,将阀门密封体42从阀孔80内推出,产生气道81 (图9b)。当管状体83移开时,弹簧100向上推动上圆柱体156,将阀门密封体42送回阀孔80内即真空密封并继续维持。要释放真空,用户可充分按压手柄头60将阀门密封体42从阀孔80推出。值得欣赏的是,图8所示的凸起59可在图9手柄头60上形成,用户上拉手柄释放真空,盖子则从器皿上移开。

本发明的范围很明显不限于或不局限于通过举例描述和附图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诸多变动、修改、附加和应用可以想象处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密封器皿的盖子包括: 顶板; 与顶板相连的侧壁; 促使盖子从器皿上移开的手柄; 所述顶板和侧壁至少有一个可配合密封器皿,在所述顶板和器皿之间形成密闭腔;而且 所述手柄在盖子放到器皿上后,相对于器皿来说位置是可变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体、基板以防止所述手柄体从顶板分离;一个所述水平手柄体外凸顶端,方便用户手持此手柄,在第一个位置(所述手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顶板以让所述手柄与之相通)和第二位置(所述手柄至少部分低于所述顶板,让第二个器皿可放置于顶板上,便于器皿的堆叠存放)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面或抑压面与所述手柄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一个开口配合可让所述手柄在所述开口内的第一个位置(所述 手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开口)和第二个的位置(所述手柄至少部分低于所述开口)之间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上有所述开口的第一个顶板和第二个与所述手柄相连的顶板,所述手柄配合可在所述开口内的第一和第二个位置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当所述手柄在第一个位置上,其中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接,防止异物从第一和第二板之间进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弹性膜和所述第一板,其有底面配合,促使至少弹性膜外围面从侧壁到手柄方向朝下倾斜,从而提升器皿的密封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在将盖子放上器皿之前、处于拉伸和拉紧状态的弹性膜,当所述手柄从第二个位置移动到第一个位置时,可促使流体包括至少空气或水的一种从第一个和第二个板之间排出。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其中至少部分手柄够大可关闭所述开口,让空气层在第一和第二个板之间形成,当手柄在所述第二个位置时,为所述密闭腔中的产品提供绝热缘。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第一个板进一步包括第二个开口,在所述侧壁附近,远离所述手柄,让流体可从所述板之间通过。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包括阀孔和阀门密封体,以在储存过程中当手柄处于第二个位置时,关闭所述阀孔,所述阀门密封体配合当手柄位于第三个位置(第一和第二个位置之间)时,打开所述阀孔。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开口够大可让一只手通过,并将手柄从所述第二个位置移到第一个位置。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开口配合可防止所述手柄因手柄向上或向下起码的移动而完全从所述开口移出。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盖子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开口和手柄体之间的密封垫圈,当手柄从第一个位置移到第二个位置时,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保持真空。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弹性膜,有外围面和膜锁,包括第一个锁(有第一条筋和第一个槽容纳所述外围面),和第二个锁(有第二条筋和第二个槽也可容纳所述外围面),其中所述第一条筋配合,当第二条筋进入第一个槽将外围面锁到侧壁上时,第二条槽也到此为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盖子,其中第一条第二条筋仅仅被所述膜外围面的纵截面所隔,以防止所述膜从所述槽中移出。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第二槽有包围所述第二条筋的多条槽,所述第一条筋有包围所述第一条槽的多条筋,每条所述筋都有一个较大的末端配合,以让每条所述槽通过,所述膜锁进一步包括一条侧槽,尺寸足可容纳每条所述筋的较大末端,其中所述侧槽、第一条筋和第二条槽中至少有一项配合以打开所述弹性膜。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进一步包括有槽的第一个顶板,和有弹性膜的第二个顶板,其所述槽配合可促进弹性膜包裹所述第一板的底面,防止弹性膜从所述槽移出。
19.如权 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弹性膜和膜锁,以将弹性膜连接到侧壁上,所述侧壁向盖子中心倾斜,让多个所述盖子可以相互重叠,所述侧壁包括顶端内凸(所述膜锁安放于此),从而促进盖子重叠。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弹性膜,所述膜包括膜边印,促使所述膜至少与一个侧壁和侧手柄相连。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侧壁相连的弹性密封体,配合在器皿内表面形成真空密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配合在密闭腔内生成真空的弹性膜,其进一步配合将负压转换成下向力施加到所述弹性密封体,并维持所述真空密封。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性密封膜有一个光滑底面,与器皿相通以密封器皿的沿口,从而所述膜可让盖子密封比盖子小的器皿,而且所述弹性密封体还可让盖子密封比盖子大的器皿。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体包括多个密封面,与水平面呈不同相对角度,外密封面配合从内表面到所述密封体外围面向上倾斜的程度比内密封面要大。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侧壁有一个底面与所述弹性密封体相接,对密封体施力促使所述真空密封的形成,所述底面配合倾斜因而所述侧壁内表面比外表面要高一点。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一个弹性膜,所述弹性膜有光滑底面让盖子能密封住器皿的边缘,还有一个外截面,其覆盖了至少部分所述侧壁的底面,从而形成所述弹性密封体,让盖子能密封器皿内表面。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侧壁配合,在盖子按压时从所述密闭腔中压出空气,改变高度,并在盖子未按压时,有回复到初始高度的记忆,从而在密闭腔内生成真空。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体包括至少一个与弹性密封体相连的小垫圈,以提升所述真空密封性能,所述小垫圈包括下面的密封膜,其远离所述弹性密封体。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密封膜配合变软下落,当盖子立于器皿上可促使其至少部分与所述底面相接。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所述弹性膜和所述膜下的防尘板,当所述密闭腔的空气被排出时,所述防尘板配合从所述弹性膜上移开。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包括一个阀孔,连通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以及阀门密封体,所述阀孔有预设长度的阀门侧壁,与所述阀门密封体形成摩擦配合而促成真空密封,所述阀门密封体配合在阀门开口里移动,促使至少部分所述摩擦配合丧失,从而在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气道。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包括一个阀孔,连通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以及阀门密封体,所述阀门密封体配合在第一个位置(即所述阀门密封体对所述阀孔形成真空的位置)和第二个位置(即所述阀门密封体至少部分在所述阀门开口之上的位置,以在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气道),以及第三个位置(即所述阀门密封体至少部分在所述阀孔下的位置,以在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气道)间移动。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手柄头按压配合,以移动所述阀门密封体形成所述的第二条气道,从而可使得密闭腔中的空气被抽空,还可以拉起手柄头移动所述阀门密封体,形成所述第一气道释放密闭腔里的真空,从而使盖子可从器皿上拿开。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多层弹性膜叠在一块,其外围面与侧壁连在一起。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多层弹性膜经过粘连处理被粘在一块,防止所述弹性膜在大量广泛使用后出现真空泄漏。
36.密封器皿的盖子包括: 一个顶板; 与顶板相连的侧壁;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顶板和侧壁包括一个可密封器皿、能在所述顶板和器皿之间形成密闭腔的弹性密封体;而且 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体包括一个密封膜,配合接触器皿内表面并密封,当盖子未按压或未放上器皿时,至少部分所述密封膜与水平面相对呈一定角度倾斜。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一个弹性膜配合,其至少覆盖了部分侧壁的底面,所述密封膜包括侧壁底面下的所述弹性膜部分。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密封膜和侧壁之间的距离可变配合从而提升了真空密封性能。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包括弹性膜,配合覆盖预设侧壁外表面高度,所述密封膜包括所述侧壁外表面之外的所述弹性膜部分。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盖子,进一步包括流体层,至少包括所述密封膜和侧壁表面之间空气或液体的一种。
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体进一步包括一个顶板配合,至少与侧壁和顶板中一种相接,所述密封膜与所述顶基相连,其与水平面相对角度大于15度。
4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顶板进一步包括第一个板和此板下的弹性膜,所述弹性密封体配合至少覆盖部分所述侧壁和侧壁附近的第一板底面,所述密封膜包括覆盖所述侧壁或所述侧壁旁边的第一个板底面的所述弹性膜部分。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盖子,当盖子未使用或未放上器皿时,其中所述密封膜至少部分与水平面相对呈至少5度角倾斜。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盖子,当盖子未使用或未放上器皿时,其中所述密封膜至少部分与水平面相对角度呈45度倾斜。
45.如权利要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和第二个侧壁(在离开所述第一侧壁的预设距离处),当盖子未使用时,所述密封膜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与水平面相对呈所述角度倾斜。
46.如权利要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体与所述侧壁相连,所述密封膜在所述弹性密封体底面之下较远的位置倾斜。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密封膜有第一个末端与所述弹性密封体相连,第二个末端相对所述弹性密封体底面来说是可移动的。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密封膜的第二个末端比第一个末端与弹性密封体的外边距离更近。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密封膜的第二个末端包括的一个密封沿口,比所述密封沿口相邻的那部分密封膜更厚。
50.如权利要求4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密封膜大致应用为L型、C型、斜V、倒T、倒Y、U型和斜I型,至少所述部分密封膜被设计为与器皿的内表面相连,够薄而且有弹性,从而与内表面的凹槽或凸起相吻合。
51.如权利要 求36所述盖子,其中所述侧壁至少一个弹性活褶在按压盖子时,配合松软下落,排出所述密闭腔内空气,并在未按盖子时有回弹到初始高度的记忆,从而在密闭腔中生成真空。
52.密封器皿的盖子包括: 顶板; 与顶板相连的侧壁; 顶板上方的手柄; 其中至少所述顶板和侧壁配合密封器皿可在所述顶板和器皿之间形成密闭腔;而且 其中所述手柄包括阀孔以连通密闭腔、大气和阀门密封体,所述阀孔有一个预设长度阀门侧壁,与所述阀门密封体形成摩擦配合促使真空密封形成,所述阀门密封体配合可在所述阀孔内移动,促使至少部分所述摩擦配合丧失,从而在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气道。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所述阀门侧壁的附属体,所述附属体有一条槽促使至少部分摩擦配合丧失,当阀门密封体移进所述附属体时形成气道。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配合,有一个阀门密封体活动密封距离,大约在0.5_和15_之间,在储存过程中可防止因意外事故或老化所致的真空泄漏。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一个足够坚实的弹簧,能客服所述摩擦配合的摩擦力,在阀门密封体移动后,使所述阀门密封体回复到所述阀孔中,促使至少部分所述摩擦配合丧失,从而形成所述气道。
5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簧包括一个有第一个末端与所述手柄体相连的板,第二个末端与所述阀门密封体相连,所述板配合可充分弯曲,促使所述阀门密封体移动并丧失所述摩擦配合。
57.如权利要求5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弹簧包括第一个向下移动所述阀门密封体的弹簧和第二个向上移动所述阀门密封体的弹簧,所述第一和第二个弹簧配合,在储存过程中将阀门密封体保持在阀孔内。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盖子,其中所述第一个弹簧比第一个弹簧要更坚实,以增加盖子在储存中的密封性能。
59.如权利要求55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通过阀杆与阀门密封体相连的手柄头,一个内有阀门密封体的手柄体,所述弹簧配合可在阀孔内上下移动的阀门密封体,有第一个末端固定在所述手柄头上,第二个末端固定在所述手柄体上。
60.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第二个所述阀孔处的上逆开口,以容纳与真空泵相连的抽空装置,抽空所述密闭腔,手柄头配合并与抽空装置相互作用,在抽空装置被所述第二个开口容纳时,使至少部分所述摩擦配合丧失。
61.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手柄头、所述阀孔上有槽的手柄体、以及与所述手柄头和阀门密封体相连的阀杆。
62.如权利要求5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阀门密封体配合,可在第一个位置(即所述阀门密封体在所述阀孔形成真空密封)和第二个位置(即所述阀门密封体至少部分在所述阀孔之上,以在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第一个气道),以及在第三个位置(即所述阀门密封体至少部分在所述阀孔之下,在所述密闭腔和大气之间形成第二个气道)之间移动。
63.如 权利要求62所述盖子,其中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一个手柄头,其中所述阀门密封体配合,当用户按压手柄头时形成第二个气道,然后盖子排出所述密闭腔里的空气,当用户拉起手柄形成所述第一个气道,从而从器皿上移开盖子。
64.盖子使用方法包括,将盖子放置于器皿上,向下按压盖子手柄,形成第一个气道抽空器皿,然后将盖子真空密封到器皿上,下拉手柄形成第二个气道释放真空,从而可揭开器皿上盖子。
全文摘要
一种饭锅、盘、碗盖或类似器皿盖子。一种可将现有器皿包括盘子、碗、平底锅甚至是菜板都真空密封的真空密封盖,包括一个有开口的顶板、侧壁、储存真空的密封装置、一个手柄在开口上方与第一个位置配合,便于手持和抽空空气。其在至少部分低于开口的第二个位置配合,可方便盖子重叠存放。其在第一和第二个位置之间的第三个位置配合释放真空。顶板进一步包括有开口的第一顶板和有弹性膜及光滑底面的第二顶板,其与密封装置部分连成一体,以密封小于盖子的器皿。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侧壁底面之下或表面之上的密封膜,以密封大于盖子的器皿。为提升密封性能,密封膜是与侧壁的底面或表面是分开的。为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至少部分密封膜与水平面呈一定相对角度倾斜。手柄有手柄头、阀孔和阀门密封体配合,通过移动手柄头清洁阀孔,从而提高盖子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5D51/16GK103241445SQ2012100266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爱德华·Z·蔡 申请人:邵阳市华盛家用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