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885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送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送稿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原稿读取器,这种原稿读取器向下移动一个端部被支撑的原稿按压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并且当聚积在自动送稿器中的原稿被移除时打开形成在原稿按压构件的上部上的原稿输送路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 4331668 (专利文献I))。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能够改进打开输送路径时的操作性的自动送稿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包括输送路径构件,该输送路径构件包括在装置本体中构成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表面,该输送路径构件的一个端部侧被支撑为能在所述装置本体中旋转,另一个端部侧在从所述装置本体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输送路径;闩锁构件,该闩锁构件安装在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侧的旋转轴上,在被闩锁至所述装置本体的被闩锁部的第一旋转方向上被施力,并借助被闩锁至所述被闩锁部而将所述输送路径构件保持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关闭状态下;以及操作构件,当所述装置本体向其中所述输送路径构件被露出的露出位置移动时,所述操作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通过其自重或作用力而一直旋转到操作位置,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方向上具有容差地安装,从而所述闩锁构件随着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从所述操作位置的进一步的旋转操作而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从而使所述闩锁构件从所述被闩锁部脱离。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自动送稿器中,在所述装置本体移动而从所述露出位置返回时,通过朝向所述装置本体附加相对外力而使通过其自重或作用力旋转达至所述操作位置的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当装置本体向露出输送路径构件的露出位置移动时操作构件没有通过其自重或作用力在与将闩锁构件闩锁至被闩锁部的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达至操作位置的构造相比,能够提高打开输送路径时的操作性。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当装置本体移动而从其中输送路径构件被露出的露出位置返回时操作构件没有借助朝向装置本体相对地附加外力而向将闩锁构件闩锁至被闩锁部的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构造相比,容易收纳操作构件。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不意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输送路径构件被关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输送路径构件被打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打开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输送路径的杠杆构件的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当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被关闭时杠杆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当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被打开时杠杆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当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被关闭时杠杆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杠杆构件的构造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图9是示出了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的杠杆构件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所示的箭头UP表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向上方向。另外,在下文中,根据自动送稿器12关闭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的状态来代表上下方向。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在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110和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10。图像读取设备10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上侧,读取原稿的图像,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转换成图像信号。图像记录设备110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下侧,并且可以基于由图像读取设备10转换的图像信号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首先,将描述图像记录设备110的构造。图像记录设备110包括多个记录介质容纳单元130,所述多个记录介质容纳单元130容纳具有不同尺寸的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P ;图像形成部120,该图像形成部120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输送单元148,该输送单元148将记录介质P从记录介质容纳单元130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20 ;定影装置136,该定影装置136将由图像形成部12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以及记录介质排出单元140,该记录介质排出单元140将由定影装置136而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图像形成部12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所述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黄色(Y)、洋红(M)、青色(C)和黑色(K)中的每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带124,该中间转印带124作为中间转印构件的实施例,并且由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一次转印辊126,该一次转印辊126作为一次转印构件的实施例,并且转印由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以及二次转印辊128,该二次转印辊128作为二次转印构件的实施例,并且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P上。
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均包括感光鼓112,该感光鼓112作为保持所形成的图像的图像保持构件并在一个方向(图1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上旋转。在每个感光鼓112的周围,从感光鼓112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对感光鼓112充电的充电装置114 ;对放电的感光鼓112曝光并在感光鼓112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116 ;使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装置118 ;以及去除在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上之后留在感光鼓11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的去除装置144。中间转印带124由支撑辊146和与二次转印辊128对置的对置辊134支撑,并在接触感光鼓112的同时在一个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上循环移动。一次转印辊126与感光鼓112对置,而将中间转印带124夹在其间。在一次转印辊126和感光鼓112之间形成一次转印位置,在该一次转印位置,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上。二次转印辊128与对置辊134对置,而将中间转印带124夹在其间。在二次转印辊128和对置辊134之间形成二次转印位置,在该二次转印位置,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4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输送单元148包括供给被容纳在记录介质容纳单元130中的记录介质P的供给辊132 ;和将由供给辊132供给的记录介质P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输送辊对142。定影装置136布置在比二次转印位置更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将在二次转印位置转印在记录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比定影装置136更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位置布置排出辊对138,该排出辊对138将记录介质P排出到记录介质排出单元140。这里,在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将描述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在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110中,当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时,首先,从记录介质容纳单元130供给的记录介质P由输送棍对142供给到二次转印位置。另一方面,在中间转印带124上,由图像形成单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叠置,从而形成彩色图像。而且,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4上的彩色图像被转印到供给至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介质P。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输送至定影装置136,并由定影装置136定影所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由排出辊对138排出到记录介质排出单元140。以上述方式,执行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此外,图像记录设备110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例如,可以采用没有中间转印构件的直接转印型图像记录设备或喷墨型图像记录设备。另外,还可以采用能够根据上述构造之外的构造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0的构造。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0可以读取被输送的原稿和静止的原稿两者。也就是说,图像读取设备10包括读取被输送原稿的表面上的图像和静止原稿的表面上的图像的表面读取机构70 ;容纳读取被输送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的背面读取机构94的自动送稿器12 ;以及处理由表面读取机构70或背面读取机构94读取的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处理装置92。首先将描述表面读取机构70。表面读取机构70布置在图像读取设备10的下侧。表面读取机构70包括第一压板玻璃72,该第一压板玻璃72是放置构件的实施例,将在静止状态下读取图像的原稿放置在该第一压板玻璃72上;以及第二压板玻璃74,该第二压板玻璃74是将透射被照射到被输送原稿的光的透射构件的实施例。另外,由金属制成的外框架部73设置在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的周边部的外侧。而且,表面读取机构70包括能够沿着第一压板玻璃72移动的第一移动构件76和第二移动构件78。在第一移动构件76中,设置有将光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照射部80和接收由原稿反射的光的第一反射镜82。在第二移动构件78中,设置有引导从第一反射镜82获得的光的第二反射镜84和第三反射镜86。另外,表面读取机构70包括成像透镜88,该成像透镜88光学缩小从第三反射镜86获得的光学图像;和CCD (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90,该CCD图像传感器90光学转换由成像透镜88成像的光学图像。而且,由CXD图像传感器90获得的图像信号由处理装置92发送到曝光装置116。这里,当读取放置在第一压板玻璃72上的原稿的图像时,例如,第一移动构件76和第二移动构件78以2 :1的比率在扫描方向(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此时,第一移动构件76的光照射部80的光照射原稿的待读取表面,并且从原稿反射的光依次在第一反射镜82、第二反射镜84和第三反射镜86处被反射,并且被引导到成像透镜88。被引导到成像透镜88的光在CXD图像传感器90的光接收表面上成像。CXD图像传感器90是一维传感器,因此同时处理一行。如果在行方向(扫描的快扫描方向)上的一行的读取结束,则第一移动构件76在与快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慢扫描方向)上移动,并读取原稿的下一行。这在整个原稿尺寸上执行,因此完成一页原稿的读取。另一方面,由自动送稿器12输送的原稿穿过第二压板玻璃74。此时,第一移动构件76和第二移动构件78停止在图1中所示的实线的位置处。首先,原稿的第一行的反射光经由第一反射镜82、第二反射镜84和第三反射镜86在成像透镜88上成像,并且由CXD图像传感器90读取图像。也就是说,在由作为一维传感器的CXD图像传感器90同时处理快扫描方向上的一行之后,读取由自动送稿器12输送的原稿的在快扫描方向上的下一行。也就是说,在原稿的前端到达第二压板玻璃74的读取位置之后,原稿穿过第二压板玻璃74的读取位置。因此,完成在慢扫描方向上一页原稿的读取。接下来,将描述背面读取机构94的构造。如图2和3所示,背面读取机构94容纳在自动送稿器12中,并且包括图像传感器96,该图像传感器96与以下描述的输送路径构件40的输送路径表面38对置,并且是读取原稿的(背面的)图像的具有读取表面96A的读取部的实施例。图像传感器96将来自诸如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发光部的光照射到原稿并由接收部接收所反射的光。因此,图像传感器光学读取原稿的图像。接下来,将描述自动送稿器12的构造。自动送稿器12设置在图像读取设备10的上侧,并自动地输送原稿以供在表面读取机构70和背面读取机构94上读取。此外,在图1的纸面的内侧设置有铰链部(未示出),并且自动送稿器12被构造成使得图1的纸面上的前侧以铰链部作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打开和关闭。如图1所示,自动送稿器12包括原稿放置台14,该原稿放置台14作为能够容纳和放置原稿的原稿容纳部的实施例;输送单元20,该输送单元20将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4上的原稿输送到以下描述的原稿排出单元18 ;和原稿排出单元18,在输送单元20中的输送路径30输送的原稿被排出到该原稿排出单元18。在原稿放置台14上设置有使原稿放置台14升降的升降机构16。如果原稿被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4上,则升降机构16将原稿放置台14向上提升至其中原稿与以下描述的供给辊22接触的位置。输送单元20包括供给辊22,该供给辊22从原稿放置台14供给原稿;输送路径30,在该输送路径30中输送从原稿放置台14供给的原稿;多个输送辊24,所述多个输送辊24沿着输送路径30输送原稿;对置构件26,该对置构件26布置成与布置在输送路径30中的第二压板玻璃74对置;以及排出辊28,该排出辊28将原稿排出到原稿排出单元18。另外,在与自动送稿器12的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对置的下侧上,设置有输送路径构件40,该输送路径构件40包括构成输送路径30的一部分的输送路径表面38。如图2和图3所示,输送路径构件40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基本梯形的扁平形状,该输送路径构件的上表面侧成为输送路径表面38。另外,在输送路径构件40中,作为原稿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排出棍28侧)的一个端部40A侧被支撑成在自动送稿器12的装置本体12A处旋转。具体地说,设置在装置本体12A中的支撑轴32插入到形成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一个端部40A侧的通孔(未示出)。由此,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被支撑成以支撑轴32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在作为从装置本体12A分离的方向的向下方向上移动(旋转)。因此,可以打开输送路径30的一部分。而且,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旋转轴的方向侧的侧壁部当中,在自动送稿器12的打开侧(图1的纸面中的前侧)中的侧壁部42中,设置有作为闩锁构件的实施例的钩构件44和作为操作构件的实施例的杠杆构件46。钩构件44和杠杆构件46安装在旋转轴48上,该旋转轴48被设置成在作为输送路径构件40中的原稿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另一个端部40B侧旋转,并具有D形横截面,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旋转。具体地说,内周部形成为与旋转轴48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类似的“D”形的环状部44A 一体地形成在钩构件44的下端部中,并且环状部44A被安装成装配在旋转轴48上。由此,钩构件44与旋转轴48形成为一体,并且构造成在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另外,如图5和6所示,其中内周部46E大于旋转轴48的横截面形状并具有基本“D”形(其中具有锐角中心角的扇形被附加至“D”形的形状)的环状部46A —体地形成在杠杆构件46的上端部中,环状部46A被安装成装配到旋转轴48。也就是说,环状部46A的内周部46E以相对于具有D形横截面的旋转轴48具有周向(旋转方向)容差的形状形成,并且杠杆构件46被构造成使旋转轴48在除了周向(旋转方向)容差之外的范围内旋转。而且,如图5中所示,当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被自动送稿器12关闭(输送路径构件40的下表面不露出)时,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被构造成与外框架部73的上表面接触(相对于外框架部73被向上按压)并收纳在外框架部中。因此,如图4至6所示,如果自动送稿器12以铰链部作为支点向上移动(使自动送稿器向其中输送路径构件40的下表面露出的露出位置移动)时,臂部46B中的下端部46C(参见图7)从外框架部73上分离,同时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通过其自重以旋转轴48为中心向下(作为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并且可以被称为“第二旋转方向”的方向)旋转(突出)。而且,如图6所示,当杠杆构件46的环状部46A的内周部46E中的笔直部抵靠在其中横截面以“D”形形成的旋转轴48的平坦表面48A上时,其中杠杆构件46 (臂部46B)的向下旋转运动(第二旋转方向)受到限制的位置成为用手指操作的操作位置。钩构件44始终被诸如扭转弹簧之类的施力构件(未示出)在将该钩构件44闩锁至设置在装置本体12A中的作为被闩锁部的实施例的钩部34的方向(作为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并且可以被称为“第一旋转方向”的方向)上施力。当输送路径构件40向上移动从而输送路径30被关闭时,钩构件44保持在由止动部(未示出)预定的位置(姿势),从而使得形成在钩构件44的上端部中的爪部44B越过钩部34而被闩锁。因此,如图4和6所示,如果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 (其通过其自重以旋转轴48为中心向下旋转并保持在操作位置)借助手指进一步向下(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则随着杠杆构件46的旋转,旋转轴48在相同方向上旋转,并且钩构件44克服作用力朝向相同方向旋转。由此,钩构件44的爪部 44B从钩部34脱离,从而输送路径构件40的锁定(输送路径30的关闭状态)被释放。也就是说,据此,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向下移动,并且将输送路径30打开(参见图3 )。而且,如图7所示,在通过其自重向下移动时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中的下端部46C的高度位置变成这样的高度位置,其中,随着使自动送稿器12以铰链部为支点向下移动(移动成从露出位置返回)的操作通过下端部46C所接触的外框架部73可以相对推高(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该高度位置。具体地说,环状部46A的内周部46E的形状相对于其中横截面形成为“D”形的旋转轴48被构造成使得直线L与外框架部73之间的角度Θ为60。或更小(Θ <60° ),所述直线L连接在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通过其自重向下移动时的下端部46C(当自动送稿器12以铰链部作为支点向下移动时初始抵靠在外框架部73的上表面的部分)和杠杆构件46的旋转中心O。这样设置是出于以下原因。也就是说,如果角Θ大于60°,则当自动送稿器12以铰链部为支点向下移动时,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抵靠在外框架部部73上,并且臂部在第二方向上旋转的方向上的摩擦力过大,因此担心自动送稿器12可能无法借助杠杆构件46关闭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而且,如图4至7所示,在与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的下端部46C竖直对置的壁部中一体地形成有在侧视图中以基本半圆弧形膨出的膨出部46D,从而手指容易钩住并且手指不容易打滑。另外,在自动送稿器12的铰链部侧(图1的纸面的内侧)手指不容易插入到与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对置的一侧的侧壁部(未示出)。因此,在与侧壁部42对置的侧壁中,仅设置钩构件44,而没有设置杠杆构件46,所述钩构件44始终在被闩锁到钩部34的方向上被施力,并且通过杠杆构件46的旋转与侧壁部42侧的钩构件44协同地从钩部34脱离。而且,如图2和3所示,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设置联接构件50,该联接构件50是包括被锁定部54的支撑构件的实施例,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以支撑轴32为中心向下移动时,所述被锁定部54抵靠在装置本体12A的锁定部36上并且对运动进行限制。联接构件50被构造成包括基部52和被锁定部54,所述基部具有薄板形状,并且所述被锁定部54在基部52的厚度方向上一体形成并具有后板形状,并且该联接构件与输送路径构件40同轴,从而可以相对旋转。具体地说,在联接构件50的一个端部侧中形成环状部56,该环状部56被装配和安装成在围绕输送路径构件40的通孔突出的圆筒状凸出45中相对地旋转。而且,在联接构件50的基部52中,在作为与环状部56对置的一侧的另一端部侧形成有具有钩状的附装部58。作为施力构件的实施例的螺旋弹簧60的一端安装在该附装部58上,螺旋弹簧60的另一端安装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的另一个端部40B侦牝即,安装在设置在与旋转轴48相邻的位置的附装部47。通过螺旋弹簧60,以下描述的突起43始终在其中该突起与以下描述的止动部53接触的方向(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被施力。也就是说,在位于联接构件50的附装部58 (基部52)的正下方的部分处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以平板状突出的作为限制部的实施例的止动部53。而且,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形成有突起43,该突起43是在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被螺旋弹簧60施力而接触(抵靠)止动部53的被限制部的实施例。突起43形成为竖直抵靠(线性接触)止动部53的肋状,并且在其中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接近装置本体12A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由突起43限制。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当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以支轴32为中心向下移动时,被锁定部54抵靠锁定部36,从而联接构件50的位置受到限制,突起43由于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而接触(抵靠)止动部53。因此,在其中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接近装置本体12A的方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由此,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被配置成支撑在打开位置。接下来将描述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输送路径构件40的自动送稿器12的操作。如果原稿被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2上,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0被操作,则原稿被自动送稿器12输送。也就是说,原稿放置台14的原稿由供给辊22供给到输送路径30,供给到输送路径30的原稿由多个输送辊24在输送路径30上输送。另外,记录在原稿表面上的图像穿过第二压板玻璃74,因此,图像被表面读取机构70读取。此外,在读取记录在原稿背面上的图像的情况下,当原稿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输送时,背面的图像由背面读取机构94读取。这样,至少表面的图像被读取的原稿由排出辊28排出到原稿排出单元18。这里,当原稿聚积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发生所谓的卡住)时,自动送稿器12的前侧以位于内侧的铰链部为支点向上升起。由此,由于打开输送路径30 (释放输送路径构件40的锁定)的杠杆构件46相对于旋转轴48在周向方向上具有容差,因此臂部46B在通过其自重向下(第二方向)旋转时从外框架部73分离。由此,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被保持在其中该臂部从装置本体12A向下突出的操作位置(参见图4和6)。因此,即使在自动送稿器12包括其中容纳背面读取机构94并且不容易形成位于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和装置本体12A之间的间隙(由于小型化而确保手指不容易插入的空间)的构造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将手指插入臂部46B和装置本体12A之间,并且容易将手指钩在臂部46B的膨出部46D上。因而,当打开输送路径30时可以改善相对于杠杆构件46的操作性。而且,如果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通过其自重而向下旋转(保持在操作位置),如图4和6所示,则将手指钩在膨出部46D上,并进一步向下(第二方向)旋转臂部46B。由此,使旋转轴48在相同方向上旋转,并且使与旋转轴成一体的钩构件44克服作用力而在相同方向上旋转。因此,一对钩构件44的爪部44B从钩部34脱离,从而释放输送路径构件40的锁定。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利用位于一个端部40A侧的支轴32为旋转中心通过其自重向下移动,从而打开输送路径30 (输送路径表面38)。而且,此时,联接构件50的被锁定部54抵靠装置本体12A的锁定部36,从而限制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的向下运动。另外,包括锁定至锁定部36的被锁定部54的联接构件50借助于螺旋弹簧60(SP由于突起43通过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而抵靠止动部53)支撑输送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由此,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侧被支撑在图3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并且可以将聚积在输送路径表面38上的原稿移除。另一方面,当输送路径30 (输送路径表面38)被输送路径构件40关闭时,输送路径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 侧被手动向上移动。由此,一对钩构件44 (爪部44B)始终被向其被闩锁至钩部34的方向上施力,越过钩部34并保持在能够被闩锁至该钩部的姿势(位置)。因此,钩构件44自动地被闩锁至钩部34。由此,输送路径构件40被保持在将输送路径30关闭的状态。 此外,如果自动送稿器12以铰链部作为支点向下移动(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关闭),则杠杆构件46的下端46C抵靠外框架部73,臂部46B随着下端46C的向下运动被相对地向上按压(附加外力),并且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这里,连接杠杆构件46的下端46C和旋转中心O的直线L与外框架部73之间的角Θ为60。或更小。因此,随着自动送稿器12的以铰链部作为支点的向下运动,不会发生其中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抵靠外框架部73而顶住的缺点,并且臂部46B被外框架部73相对地向上按压,从而自动地保持在图5中所示的位置(容易收纳)。而且,如图8和9所示,作为施力构件的实施例的扭转弹簧62可以在钩构件44和杠杆构件46之间布置在旋转轴48中。也就是说,随着自动送稿器12的以铰链部作为支点的向上运动,可以将下端46C构造成从外框架构件73上分离,同时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由于螺旋弹簧62的作用力而被向下强制旋转(突出)。具体地说,扭转弹簧62的螺旋部62A装配到旋转轴48,扭转弹簧62的一个端部62B闩锁至钩构件44,从而在第一旋转方向上向爪部44B施力。另外,扭转弹簧62的另一个端部62C闩锁至杠杆构件46,从而在第二旋转方向上向臂部46B施力。由此,即使在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不容易通过其自重向下旋转的构造(例如,杠杆构件46的重心布置更接近中心侧布置的构造)中,可以强制臂部46B向下旋转(直到操作位置)。因此,与上述类似,容易将手指插入臂部46B和装置本体12A之间,并且可以改善打开输送路径30时相对于杠杆构件46的操作性。而且,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杠杆构件46的臂部46B被构造成当自动送稿器12关闭第一压板玻璃72和第二压板玻璃74时始终接触由金属制成的外框架部73。因此,如果杠杆构件46由导电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成型,则杠杆构件46可以用作自动送稿器12的接地部(接地)。如上所述,参照附图描述了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12。然而,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送稿器12并不限于所示的自动送稿器,可以进行各种变型。改变和改进。例如,本发明并不限于其中联接构件50和螺旋弹簧60仅设置在输送路径构件40的侧壁部42中的构造。也就是说,联接构件50和螺旋弹簧60可以设置在与侧壁部42相对的侧壁部中。而且,表面读取机构70和背面读取机构94并不限于上述构造。也就是说,根据除了上述构造之外的那些构造,也可以读取原稿的图像。为了例示和描述之目的已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最佳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想到的具体使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如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包括 输送路径构件,该输送路径构件包括在装置本体中构成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表面,该输送路径构件的一个端部侧被支撑为能在所述装置本体中旋转,另ー个端部侧在从所述装置本体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输送路径; 闩锁构件,该闩锁构件安装在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构件的所述另ー个端部侧的旋转轴上,在被闩锁至所述装置本体的被闩锁部的第一旋转方向上被施力,并借助被闩锁至所述被闩锁部而将所述输送路径构件保持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关闭状态下;以及 操作构件,当所述装置本体向所述输送路径构件被露出的露出位置移动时,所述操作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通过其自重或作用カ而旋转达至操作位置,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方向上具有容差地安装,从而所述闩锁构件随着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从所述操作位置的进ー步的旋转操作而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从而使所述闩锁构件从所述被闩锁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稿器, 其中,在所述装置本体移动而从所述露出位置返回时,通过朝向所述装置本体附加相对外力而使通过其自重或作用カ而一直旋转到所述操作位置的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送稿器,该自动送稿器包括输送路径构件,该输送路径构件具有在装置本体中构成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表面闩锁构件,该闩锁构件安装在设置于另一个端部侧的旋转轴上,在被闩锁至被闩锁部的第一旋转方向上被施力,并将所述输送路径构件保持在关闭的输送路径中;以及操作构件,当所述装置本体向输送路径构件的露出位置移动时,所述操作构件在第二旋转方向上通过其自重或作用力而一直旋转到操作位置,所述操作构件具有容差地安装,从而所述闩锁构件随着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从所述操作位置的进一步的旋转操作而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从而使所述闩锁构件从所述被闩锁部脱离。
文档编号B65H5/06GK103030008SQ2012101870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5日
发明者山崎章, 河炫徳, 赵诚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