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管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301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管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料清空机上的方管输送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将方管底部45°双面对称支撑,并缓慢平稳输送的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方管的输送大多是水平摆放进行输送,这样不仅位置无法固定,经常需要人工调整,而且方管调运不便,输送不到位,很难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方管输送机构,其结构简单、巧妙、合理,能够对方管底部45°双面对称支撑,并缓慢平稳输送,确保方管在输送过程中位置不变,提高了方管输送的准确率。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方管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第一三排链轮、驱动轴、第一法兰、第二三排链轮、轴套、第一惰轮轴、第三三排链轮、第二法兰、活节螺栓、第二惰轮轴、后惰轮链轮和三排链,所述驱动轴用第一法兰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上,第一三排链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并通过键连接配合;第一惰轮轴用紧定螺钉固定在主框架上,第二三排链轮通过轴套安装在第一惰轮轴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马达驱动轴用第二法兰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上,第三三排链轮安装在马达驱动轴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第二惰轮轴通过活节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主框架上,后惰轮链轮通过轴承组件支承安装在第二惰轮轴上,所述三排链套在所述第一三排链轮、第二三排链轮、第三三排链轮和后惰轮链轮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内挡圈、轴承和外挡圈,所述后惰轮链轮通过两个轴承支承安装在第二惰轮轴上,每个轴承分别通过内挡圈和外挡圈限位固定。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上表面上用沉头螺钉固定有用于导正三排链位置的第二链轮滑槽、第一链轮滑槽、第三链轮滑槽和中心链轮滑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对方管底部45°双面对称支撑,并缓慢平稳输送,确保方管输送过程中位置不变,提高了方管输送的准确率;本发明具有适应性强,使用效率高,输送精度高等特点,且投资少,使用方便灵活。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图4为图I中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方管输送机构主要由主框架I、盖板2、第二链轮滑槽3、第一链轮滑槽4、第一三排链轮5、驱动轴6、第一法兰7、第二三排链轮8、轴套9、第一惰轮轴
10、第三三排链轮11、第二法兰12、活节螺栓13、第二惰轮轴14、内挡圈15、轴承16、外挡圈17、后惰轮链轮18、第三链轮滑槽19、中心链轮滑槽20和三排链21等零部件构成。如图广图5所示,驱动轴6用第一法兰7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I上,第一三排链轮5安装在驱动轴6上并通过键连接配合;第一惰轮轴10用紧定螺钉固定在主框架I上,第二三排链轮8通过轴套9安装在第一惰轮轴10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马达驱动轴6 (图中未画出)用第二法兰12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I上,第三三排链轮11安装在马达驱动轴6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第二惰轮轴14通过活结螺和螺母固定在主框架I上,后惰轮链轮18通过两个轴承16支承安装在第二惰轮轴14上,每个轴承16分别通过内挡圈15和外挡圈17限位固定;所述三排链21套在所述第一三排链轮5、第二三排链轮8、第三三排链轮11和后惰轮链轮18上。如图2所示,所述主框架I上表面上用沉头螺钉固定有用于导正三排链21位置的第二链轮滑槽3、第一链轮滑槽4、第三链轮滑槽19和中心链轮滑槽20。所述主框架I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2。本发明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两个方管输送机构并行布置,使它们的滑槽面构成90°的V型面(如图6所示),然后把方管放于V型面上,使方管除输送方向外,保持位置相对固定;电机驱动轴6带动第三三排链轮11旋转,通过三排链21继而带动其他链轮旋转,从而实现方管的输送。所述的第一链轮滑槽4、第二链轮滑槽3、第三链轮滑槽19和中心链轮滑槽20确保了三排链21在转动过程中位置的稳定,使方管在输送过程中平稳。另外,通过调节活节螺栓13上的螺母可以调节三排链21的松紧,且三排链21安装方便。
权利要求
1.方管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I)、第一三排链轮(5)、驱动轴(6)、第一法兰(7)、第二三排链轮(8)、轴套(9)、第一惰轮轴(10)、第三三排链轮(11)、第二法兰(12)、活节螺栓(13)、第二惰轮轴(14)、后惰轮链轮(18)和三排链(21),所述驱动轴(6)用第一法兰(7 )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I)上,第一三排链轮(5 )安装在驱动轴(6 )上并通过键连接配合;第一惰轮轴(10)用紧定螺钉固定在主框架(I)上,第二三排链轮(8)通过轴套(9)安装在第一惰轮轴(10)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马达驱动轴(6)用第二法兰(12)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I)上,第三三排链轮(11)安装在马达驱动轴(6)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第二惰轮轴(14)通过活节螺栓(13)和螺母固定在主框架(I)上,后惰轮链轮(18)通过轴承(16)组件支承安装在第二惰轮轴(14)上,所述三排链(21)套在所述第一三排链轮(5)、第二三排链轮(8 )、第三三排链轮(11)和后惰轮链轮(18 )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管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6)组件包括内挡圈(15 )、轴承(16 )和外挡圈(17 ),所述后惰轮链轮(18 )通过两个轴承(16 )支承安装在第二惰轮轴(14)上,每个轴承(16)分别通过内挡圈(15)和外挡圈(17)限位固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管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I)上表面上用沉头螺钉固定有用于导正三排链(21)位置的第二链轮滑槽(3)、第一链轮滑槽(4)、第三链轮滑槽(19)和中心链轮滑槽(20)。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管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I)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方管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用第一法兰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上,第一三排链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并通过键连接配合;第一惰轮轴用紧定螺钉固定在主框架上,第二三排链轮通过轴套安装在第一惰轮轴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马达驱动轴用第二法兰和螺栓固定在主框架上,第三三排链轮安装在马达驱动轴上并用紧定螺钉固定;第二惰轮轴通过活节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主框架上,后惰轮链轮通过轴承组件支承安装在第二惰轮轴上,所述三排链套在所述第一三排链轮、第二三排链轮、第三三排链轮和后惰轮链轮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合理,能够对方管底部45°双面对称支撑,缓慢平稳输送,确保方管在输送过程中位置不变,提高方管输送准确率。
文档编号B65G13/02GK102942007SQ2012104329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唐志靖, 杨念记, 方长海, 吴信保, 周军记, 刘新立, 周洪根, 钱军, 孙志明 申请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