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226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颗粒输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固体颗粒比如色母粒的包装,目前很多工厂采用人工操作模式,也即由操作人员采用碗或者瓢等工具将色母粒装入包装袋中,这种装入方式不但造成各个包装袋的重量不统一,重量偏差大,而且包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本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大大 方便了固体颗粒物的运输和包装,结构简单且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本包装系统包括吸料斗、吸气管、吸料管和设置在吸料斗下端用于储存物料的储料斗,所述吸料斗中设置有用于分离气和物料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将吸料斗的内仓分为位于上侧的吸气区和位于下侧的物料区;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区相连通,吸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所述吸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物料区相连通,吸料管另一端也即吸料端的端部则埋设在料仓的物料中;所述物料区下侧的通向储料斗的开口处设有阀门;储料斗下侧的开口处设置有振动机;振动机的物料出口端与提升机的物料入口端相连,所述提升机的物料出口处设置有程控包装机,所述程控包装机、提升机、振动机和气泵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吸料斗架设在支架上,且支架的下侧设置有便于支架移动的滚轮。所述分离装置为分离板,所述分离板横置在吸料斗的内仓中,且分离板上均布有供气流通过的网孔或缝隙,且网孔的孔径或者缝隙的开口大小均小于物料的最小粒径。所述吸料管与物料区相连通的一端设置在物料区靠近吸气区的一侧。作为对上述四种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呈平板状,且阀门的一端与吸料斗构成铰接,阀门的另一端处于当气泵停止工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吸料斗内仓为负压时则将吸料斗的出口罩盖住的自由端。所述阀门下端的朝向储料斗物料入口的一侧设置光电开关,所述用于监测储料斗内的物料存储状况的光电开关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呈平板状,且阀门的一端与吸料斗构成铰接,阀门的另一端处于当气泵停止工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吸料斗内仓为负压时则将吸料斗的出口罩盖住的自由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负压吸料方式,从而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气泵,气泵抽气从而使得吸料斗的斗仓内处于负压状态;此时由于吸料管的吸料端端部埋设在料仓的物料中,因此物料将自吸料端首先被抽吸进吸料管,然后物料沿着吸料管进入吸料斗的物料区,随后和物料一起被抽吸进物料区的气体则通过分离板进入吸气区,气体随即通过吸气管被排出在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的外侧;而物料则被分离板截留在物料区中;当气泵停止工作时,打开阀门,则物料通过阀门进入储料斗中,随即物料通过储料斗堆落在振动机上,操作人员再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振动机振动,物料便在振动机的振动下自振动机的物料出口端进入提升机的物料入口端,物料被提升机输送至提升机的物料出口端,并自提升机的物料出口端进入程控包装机,以完成整个包装过程。2)、通过控制气泵的工作时间,便可以控制进入吸料斗的物料的质量,从而使得计量的工作也变得较为简单。3)、本实用新型中的阀门通过铰接方式设置在吸料斗上,则当气泵抽气工作时,由于吸料斗的斗仓包括吸气区和物料区均处于负压状态,则此时阀门被紧紧地吸靠在吸料斗的出口处,从而保障了物料的顺利存储和保证了吸料斗的密闭性;当气泵停止工作时,则在 阀门自身重力和物料压力的作用下,阀门绕其铰接端转动并打开,此时物料便通过吸料斗的出口进入储料斗。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则较原来的人工生产方式得以大大提高。4)、本实用新型在阀门下端的朝向储料斗物料入口的一侧设置光电开关,则当提升机或者振动机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时,储料斗内的物料将由于不能被及时输送走而逐渐堆积起来,因此储料斗内的物料高度将逐渐增高,当储料斗内的物料堆积到设定高度或者物料堆积到储料斗的物料入口处时,光电开关向控制装置发送设定信息或者报警信息,控制装置随即发送信息使气泵停止工作,从而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本包装系统进行检修维护。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除程控包装机和提升机外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0-程控包装机20-提升机30-吸料斗31-分离装置32-吸气区33-物料区34-吸料管40-阀门50-储料斗60-吸气管70-气泵80-振动机9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本包装系统包括吸料斗30、吸气管60、吸料管34和设置在吸料斗30下端用于储存物料的储料斗50,所述吸料斗30中设置有用于分离气和物料的分离装置31,分离装置31将吸料斗30的内仓分为位于上侧的吸气区32和位于下侧的物料区33 ;所述吸气管60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区32相连通,吸气管60的另一端与气泵70相连;所述吸料管34的一端与所述物料区33相连通,吸料管34另一端也即吸料端的端部则埋设在料仓的物料中;所述物料区33下侧的通向储料斗50的开口处设有阀门40 ;储料斗50下侧的开口处设置有振动机80 ;振动机80的物料出口端与提升机20的物料入口端相连,所述提升机20的物料出口处设置有程控包装机10,所述程控包装机10、提升机20、振动机80和气泵70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90用于控制程控包装机10、提升机20、振动机80和气泵70的启停,以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并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优选的,所述吸料斗30架设在支架90上,且支架90的下侧设置有便于支架90移动的滚轮。由于支架90可以通过滚轮而进行移动,因此吸料斗30也可以藉此调整位置,以实现更佳的工作状态。分离装置31有多种实现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装置31为分离板,所述分离板横置在吸料斗30的内仓中,且分离板上均布有供气流通过的网孔或缝隙,且网孔的孔径或者缝隙的开口大小均小于物料的最小粒径。采用分离板作为气和物料分离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分离效果较好,也便于日后的维修保养和替换。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吸料管34与物料区33相连通的一端设置在物料区33靠近吸气区32的一侧,吸料管20的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物料在物料区内的存储,也进一步便于气体和物料的分离。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2所示,所述阀门40呈平板状,且阀门40的一端与吸料斗30构成铰接,阀门40的另一端处于当气泵70停止工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吸料斗30内仓为负压时则将吸料斗30的出口罩盖住的自由端。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阀门40下端的朝向储料斗50物料入口的一侧设置光电开关41,所述用于监测储料斗50内的物料存储状况的光电开关41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门40呈平板状,且阀门40的一端与吸料斗30构成铰接,阀门40的另一端处于当气泵70停止工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吸料斗30内仓为负压时则将吸料斗30的出口罩盖住的自由端。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本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包括盛放物料的料仓、程控包装机10、提升机20、吸料管34、吸料斗30、阀门40、储料斗50、吸气管60、气泵70、振动机80和支架90,所述吸料斗30的斗仓被分离装置31分为吸气区32和物料区33,所述吸料斗30架设在支架90上,所述储料斗50设置在吸料斗30的下侧,振动机80设置在储料斗50的下侧开口处,提升机20设置在振动机80的旁侧,程控包装机10设置在提升机10的物料出口端,所述控制装置在电柜内,电柜既可以设置在支架90上,也可以固设在地面上,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装置首先启动气泵70,气泵70抽气从而使得吸料斗30的斗仓内处于负压状态;此时由于吸料管34的吸料端端部埋设在料仓的物料中,因此物料将自吸料端首先被抽吸进吸料管34,然后物料沿着吸料管34进入吸料斗30的物料区33,随后和物料一起被抽吸进物料区33的气体则通过分离板进入吸气区32,气体随即通过吸气管60被排出在整个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的外侧;而物料则被分离板截留在物料区33中;当气泵70停止工作时,在阀门40自身重力和物料压力的作用下,阀门40绕其铰接端转动并打开,则物料便通过吸料斗30的出口进入储料斗50中。然后气泵70再次启动以进行下一轮吸料工作。[0037]在气泵70启动以进行下一轮吸料工作时,储料斗50内的物料则堆落在振动机80上,操作人员再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振动机80,振动机80振动使得物料自振动机80的物料出口端进入提升机20的物料入口端,物料随即被提升机20输送至提升机20的物料出口端,物料自提升机20的物料出口端进入程控包装机10,以完成整个包装过程。当提升机20或者振动机80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时,储料斗50内的物料将由于不 能被及时输送走而逐渐堆积起来,因此储料斗50内的物料高度将逐渐增高,当储料斗50内的物料堆积到设定高度或者物料堆积到储料斗50的物料入口处时,设置在阀门40下端的光电开关41向控制装置发送设定信息或者报警信息,控制装置随即发送信息使气泵70停止工作,以等待操作人员检修维护。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包装系统包括吸料斗(30)、吸气管(60)、吸料管(34)和设置在吸料斗(30)下端用于储存物料的储料斗(50),所述吸料斗(30)中设置有用于分离气和物料的分离装置(31),分离装置(31)将吸料斗(30)的内仓分为位于上侧的吸气区(32)和位于下侧的物料区(33);所述吸气管(60)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区(32)相连通,吸气管¢0)的另一端与气泵(70)相连;所述吸料管(34)的一端与所述物料区(33)相连通,吸料管(34)另一端也即吸料端的端部则埋设在料仓的物料中;所述物料区(33)下侧的通向储料斗(50)的开口处设有阀门(40);储料斗(50)下侧的开口处设置有振动机(80);振动机(80)的物料出口端与提升机(20)的物料入口端相连,所述提升机(20)的物料出口处设置有程控包装机(10),所述程控包装机(10)、提升机(20)、振动机(80)和气泵(70)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斗(30)架设在支架(90)上,且支架(90)的下侧设置有便于支架(90)移动的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31)为分离板,所述分离板横置在吸料斗(30)的内仓中,且分离板上均布有供气流通过的网孔或缝隙,且网孔的孔径或者缝隙的开口大小均小于物料的最小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管(34)与物料区(33)相连通的一端设置在物料区(33)靠近吸气区(3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0)下端的朝向储料斗(50)物料入口的一侧设置光电开关(41),所述用于监测储料斗(50)内的物料存储状况的光电开关(41)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0)呈平板状,且阀门(40)的一端与吸料斗(30)构成铰接,阀门(40)的另一端处于当气泵(70)停止工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吸料斗(30)内仓为负压时则将吸料斗(30)的出口罩盖住的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0)呈平板状,且阀门(40)的一端与吸料斗(30)构成铰接,阀门(40)的另一端处于当气泵(70)停止工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吸料斗(30)内仓为负压时则将吸料斗(30)的出口罩盖住的自由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颗粒输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吸料包装系统。本包装系统包括吸料斗、吸气管、吸料管、储料斗,吸料斗中设置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将吸料斗的内仓分为吸气区和物料区;吸气管的一端与吸气区相连通,吸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吸料管的一端与物料区相连通,吸料管另一端则埋设在料仓的物料中;物料区下侧的开口处设有阀门;储料斗下侧的开口处设置有振动机;振动机的物料出口端与提升机的物料入口端相连,提升机的物料出口处设置有程控包装机,所述程控包装机、提升机、振动机和气泵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大大方便了固体颗粒物的运输和包装,同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结构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B1/26GK202529154SQ2012201458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吴云, 詹升军 申请人:安徽集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