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006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箔生产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
背景技术
腐蚀箔生产中,在一卷光箔使用完同下一卷光箔相接时,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上箔、接箔这个过程。而在实际生产中,生产线是不能随意停止等待的。这就需要有个送箔延时装置准备充足的时间为接箔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箔生产设备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包括输送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组包括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上输送辊的数量比下输送辊的数量多一个,所述下输送辊间隔设置于上输送辊之间的下方,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辊上方,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下输送辊。上述的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条轨道,电动机和链条,所述电动机通过链条连接提升轨道,提升轨道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棍上方,另一端连接下输送棍。上述的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辊的数量为三个,下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下输送辊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提升轨道的下方连接在连接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延时送箔的设备,保证了上箔、接箔过程,生产线的不停止操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参见图I,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包括输送辊组100,输送辊组100包括上输送棍110和下输送棍120,上输送棍110设置于下输送棍120的上方,上输送棍110的数量比下输送辊120的数量多一个,并且下输送辊120间隔设置于上输送辊110之间的下方,还包括提升装置200,提升装置200是用于提升下方的下输送辊120,提升装置200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辊120上方,提升装置200的另一端连接下输送辊120。工作的时候,当需要进行换箔,首先进箔处会有专门的压箔台将光箔压住不让其进行输送进入输送箔组100,然后这时提升装置200将下输送辊120向上提升,整机车速及轨迹不变。下输送辊120运行到上方大约需要5-8分钟,这使得设备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接箔。当接好箔以后,提升装置200再带动下输送辊120往下运行,继续留在低位。提升装置200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条轨道210,电动机(图中未示)和链条(图中未示),电动机通过链条连接提升轨道210,提升轨道210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辊120上方,另一端连接下输送辊12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输送辊110的数量为三个,下输送 辊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下输送辊120之间通过连接支架130连接,提升轨道210的下方连接在连接支架130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延时送箔的设备,保证了上箔、接箔过程,生产线的不停止操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包括输送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组包括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上输送辊的数量比下输送辊的数量多一个,所述下输送辊间隔设置于上输送辊之间的下方,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辊上方,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下输送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条轨道,电动机和链条,所述电动机通过链条连接提升轨道,提升轨道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棍上方,另一端连接下输送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辊的数量为三个,下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下输送辊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提升轨道的下方连接在连接支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腐蚀生产线送箔延时结构,包括输送辊组,输送辊组包括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上输送辊的数量比下输送辊的数量多一个,下输送辊间隔设置于上输送辊之间的下方,还包括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一端固定于下输送辊上方,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下输送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延时送箔的设备,保证了上箔、接箔过程,生产线的不停止操作。
文档编号B65H19/18GK202670832SQ20122030056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蔡向春, 陈正军, 李长胜, 檀新来 申请人:海门市三鑫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