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270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包括带空腔的内盒,内盒由底板以及底板向上翻折扣合形成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围合而成,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还包括套设在内盒外部且与内盒滑动配合的盒套,内盒的前侧壁高度小于后侧壁高度,内盒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的分隔片,若干个分隔片的一侧边与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展示包装盒内盒中设置的纵向分割片对纵向放置的产品起分隔支撑作用,与底板敞口的盒套相配合,很好的兼顾包装和展示功能,产品取用包装方便,并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展示效果,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工序少。
【专利说明】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市场上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同类的各种产品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在加强产品本身的质量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改善产品的展示形式,使其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发挥促销作用。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包装盒在实现包装的基础上兼顾展示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塑封线圈展示包装盒的双重功能结合不太理想,方便包装的同时不能很好的展示物品,而保证将物品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示时则包装取用不方便,或者需要拆开包装后调整产品位置进行展示。此外,现有技术中包装盒多为钉合而成,使用者开启比较繁琐,且该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工序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该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能很好的兼顾包装和展示功能,产品取用包装方便,并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展示效果,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工序少。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所述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包括带空腔的内盒,所述内盒由底板以及所述底板向上翻折扣合形成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围合而成,所述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盒外部且与内盒滑动配合的盒套,所述内盒的前侧壁高度小于后侧壁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的分隔片,若干个所述分隔片的一侧边与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
[0005]为了强化分隔片对产品纵向的夹持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与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的分隔片一一对应设置。
[0006]为了保证方便产品的放置和取出,同时简化包装盒的制造工序,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纸板向内盒内部折叠形成所述分隔片。
[0007]为了使内盒和外盒的套装更简单易操作,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盒套的侧面由一张侧板折叠粘合而成,所述盒套的底端敞口,所述盒套的顶部棱边上设置有形成盒套顶面的顶折板。
[0008]为了使使用者更快更方便地将盒套与内盒华东分离,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盒套的相对侧面低端边缘设置有豁口。
[0009]为了方便包装盒用一张底板进行折叠制造,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与后侧壁相交的两棱边分别连接有第一插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后插板上设置有纵向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同侧的所述第一插板插接配合,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与第一插板连接的两棱边上分别设置第一扣孔,所述第一扣孔与同侧的第一插板端部相扣合。[0010]为了方便包装盒用一张底板进行折叠制造,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与前侧壁相交的两棱边分别连接有襟片,所述底板连接的前插板包绕在所述襟片外周,所述底板与前插板连接的棱边上设置有第二扣孔,所述第二扣孔与前插板端部相扣合。
[0011]为了保证内盒与外盒的相对位置稳定,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轮廓为直角梯形。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内盒中设置的纵向分割片对纵向放置的产品起分隔支撑作用,与底板敞口的盒套相配合,很好的兼顾包装和展示功能,产品取用包装方便,并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展示效果,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工序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示包装盒盒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示包装盒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示包装盒内盒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内盒;2、底板;3、前侧壁;4、后侧壁;5、左侧壁;6、右侧壁;7、盒套;8、分隔片;9、通孔;10、顶折板;11、豁口 ;12、弟一插板;13、后插板;14、插孔;15、弟一扣孔;16、襟片;17、前插板;18、第二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为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包括带空腔的内盒1,内盒I由底板2以及底板2向上翻折扣合形成的前侧壁3、后侧壁4、左侧壁5、右侧壁6围合而成,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还包括套设在内盒I外部且与内盒I滑动配合的盒套7,内盒I的前侧壁3高度小于后侧壁4高度,内盒I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的分隔片8,若干个分隔片8的一侧边与左侧壁5和/或右侧壁6连接。
[0019]在该实施例中,与左侧壁5和/或右侧壁6连接的分隔片8——对应设置。
[0020]在该实施例中,左侧壁5和/或右侧壁6上分别设置有通孔9,通孔9的纸板向内盒I内部折叠形成分隔片8。
[0021 ] 在该实施例中,盒套7的侧面由一张侧板折叠粘合而成,盒套7的底端敞口,盒套7的顶部棱边上设置有形成盒套7顶面的顶折板10。
[0022]在该实施例中,盒套7的相对侧面低端边缘设置有豁口 11。
[0023]在该实施例中,左侧壁5和右侧壁6与后侧壁4相交的两棱边分别连接有第一插板12,与底板2连接的后插板13上设置有纵向的插孔14,插孔14与同侧的第一插板12插接配合,左侧壁5和右侧壁6与第一插板12连接的两棱边上分别设置第一扣孔15,第一扣孔15与同侧的第一插板12端部相扣合。
[0024]在该实施例中,左侧壁5和右侧壁6与前侧壁3相交的两棱边分别连接有襟片16,底板2连接的前插板17包绕在襟片16外周,底板2与前插板17连接的棱边上设置有第二扣孔18,第二扣孔18与前插板17端部相扣合。
[0025]在该实施例中,左侧壁5和右侧壁6的外轮廓为直角梯形。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所述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包括带空腔的内盒,所述内盒由底板以及所述底板向上翻折扣合形成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围合而成,所述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盒外部且与内盒滑动配合的盒套,所述内盒的前侧壁高度小于后侧壁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的分隔片,若干个所述分隔片的一侧边与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的分隔片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纸板向内盒内部折叠形成所述分隔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套的侧面由一张侧板折叠粘合而成,所述盒套的底端敞口,所述盒套的顶部棱边上设置有形成盒套顶面的顶折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套的相对侧面低端边缘设置有豁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与后侧壁相交的两棱边分别连接有第一插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后插板上设置有纵向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同侧的所述第一插板插接配合,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与第一插板连接的两棱边上分别设置第一扣孔,所述第一扣孔与同侧的第一插板端部相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与前侧壁相交的两棱边分别连接有襟片,所述底板连接的前插板包绕在所述襟片外周,所述底板与前插板连接的棱边上设置有第二扣孔,所述第二扣孔与前插板端部相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封线圈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轮廓为直角梯形。
【文档编号】B65D5/62GK203461228SQ201320479164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徐金楼 申请人:江阴市新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