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761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膜,包括:一保护膜本体,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与所述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膜中,所述保护膜与所述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将所述保护膜贴在被保护的表面时只需要将所述凹陷结构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利用大气压就能够将所述保护膜直接固定在保护对象的表面上,因此无须设置黏着层和离型层,在降低制造成本、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所述保护膜能够循环使用,也不存在黏着层性能退化、残胶等问题正面。
【专利说明】保护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及其关键零部件,例如玻璃、偏光板等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受到污染或划伤,所以通常会采用保护膜覆盖在其表面使之免受污染或损伤。
[0003]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保护膜10为三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材层11、黏着层12以及离型层13,其中,所述基材层11为塑料薄膜,所述离型层13为涂布有离型剂的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通常为PE (polyethylene,聚乙烯)、PVC (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PET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PP (Ο-phenylphenol,邻苯基苯酹)等材质,所述基材层11和离型层13之间的黏着层12通常采用含有烷氧基硅烷的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等材质。三层结构的保护膜10成本比较高。
[0004]使用所述保护膜10时,需要将所述保护膜10粘在保护对象的表面上。请参考图2,其为现有技术的保护膜与保护对象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所述保护膜10贴在保护对象50上时,需要剥离所述保护膜10的离型层13,之后将所述保护膜10的黏着层12贴在保护对象50的表面上。在此过程中,所述离型层13剥离后作为废弃材料处理,而所述保护膜10贴在保护对象50上之后撕下来就不再具有原有的性能,因此无法重复使用。
[0005]而且,所述黏着层12的性能会随着湿度、温度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容易受潮或发生化学反应而不具有粘性,或者所述黏着层12由于长时间粘贴在保护对象50上在需要更换或剥离时出现残胶现象。
[0006]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保护膜成本高、无法循环使用而且其中的黏着层存在性能退化、残胶等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膜。
[0008]所述保护膜包括:一保护膜本体,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将所述保护膜贴在被保护的表面时只需要将所述凹陷结构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利用大气压就能够将所述保护膜直接固定在保护对象的表面上,因此无须设置黏着层和离型层,在降低制造成本、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所述保护膜能够循环使用,也不存在黏着层性能退化、残胶等问题。【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现有技术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现有技术的保护膜与保护对象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保护膜的部分剖视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保护膜与保护对象贴合时的部分剖视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保护膜的部分剖视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保护膜与保护对象贴合时的部分剖视图;
[0016]图7a至图7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保护膜的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护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考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膜20包括:包括一保护膜本体21,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22,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正面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
[0020]具体的,所述保护膜本体21为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通常为PE、PVC、PET、OPP等材质。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反面为平整的表面,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22,所述至少一个凹陷结构22均匀分布于所述保护膜本体21上。所述凹陷结构22的深度h —般在0.1毫米到0.5毫米之间,优选的,所述凹陷结构22的深度h为0.2毫米、0.3毫米或0.4毫米。两个相邻的凹陷结构22的间距dl在2毫米以下,优选的,两个相邻的凹陷结构22的间距dl为0.5毫米、1.0毫米或1.5毫米。
[0021]为了防止边缘位置的保护膜20翘起,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边缘位置一般不设置所述凹陷结构22,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边缘与所述凹陷结构22的边缘的间距d2在2毫米以下。优选的,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边缘与所述凹陷结构22的间距d2在I毫米到2毫米之间,例如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边缘与所述凹陷结构22的间距d2为1.2毫米、1.5毫米或
1.8毫米。
[0022]使用所述保护膜20保护保护对象时,需要将所述保护膜20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将所述保护膜20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将所述保护膜20放置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正面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由于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正面设置有凹陷结构22,所述凹陷结构22内存在空气;接着,通过接触式按压或者抽真空的方式将所述凹陷结构22中的空气排出以形成负压环境。由此,所述保护膜20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直接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
[0023]请参考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保护膜与保护对象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保护膜20的正面与所述保护对象60的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凹陷结构22内的空气被排空之后,所述保护膜20和所述被保护的表面之间出现负压环境,所述保护膜20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直接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60的表面上。[0024]需要剥离或更换所述保护膜20时,只要将所述保护膜20揭下来就行,揭下来的保护膜20保持原有的性能,因此能够重复使用。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20较现有的保护膜10结构更为简单,由单层的保护膜本体21构成,所述保护膜本体21的一侧形成多个微型的凹陷结构22,通过排除所述凹陷结构22内空气,使得所述保护膜20和所述被保护的表面之间出现负压,直接将所述保护膜20固定在保护对象的表面上,不必设置黏着层和离型层,由于无需设置黏着层,因此不存在黏着层性能退化、残胶等问题。而且,所述保护膜20能够循环利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考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保护膜30包括:包括一保护膜本体31,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32,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正面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
[0028]具体的,所述保护膜本体31为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通常为PE、PVC、PET、OPP等材质。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32,所述至少一个凹陷结构32均匀分布于所述保护膜本体31上,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反面具有与所述凹陷结构32相应的凸起结构33。
[0029]请参考图5和图6,使用所述保护膜30保护保护对象时,需要将所述保护膜30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将所述保护膜30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将所述保护膜30放置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正面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由于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正面设置有凹陷结构32,所述凹陷结构32内存在空气;接着 ,通过接触式按压或者抽真空的方式将所述凹陷结构32中的空气排出,从而在所述保护膜30的正面与所述保护对象60的被保护的表面之间形成负压环境。由此,所述保护膜30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直接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的表面上。
[0030]请参考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保护膜与保护对象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保护膜30的正面与所述保护对象60的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凹陷结构32内的空气被排空之后,所述保护膜30和所述被保护的表面之间产生负压环境,所述保护膜30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直接固定在所述保护对象60的表面上。
[0031 ] 需要剥离或更换所述保护膜30时,只要将所述保护膜30揭下,揭下来的保护膜30保持原有的性能,因此能够重复使用。
[0032]请参考图7a至图7d,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保护膜的部分俯视图,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凹陷结构32和所述凸起结构33的形状相同、数量一致,并且所述凹陷结构32与所述凸起结构33所在位置相对应。由于所述凹陷结构32是均匀分布的,所述凸起结构33也呈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凹陷结构32在所述保护对象60的被保护的表面上的投影的形状做限定,凹陷结构32在所述保护对象60的被保护的表面上的投影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如图6a所示,事实上,其还可以为图6b和图6c所示的椭圆形或者为图6d所示的由两个椭圆形交叉组成的对称图形或其他任意形状的封闭图形。
[0033]所述凹陷结构32为圆形时,所述圆形的直径在0.1毫米到I毫米之间;所述凹陷结构32为椭圆形时,所述椭圆形的长轴在0.2毫米到I毫米之间,所述椭圆形的短轴0.1毫米到I毫米之间。[0034]实施例二相较于实施例一,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所述保护膜本体31的反面设置有与所述凹陷结构32相应的凸起结构33,所述凸起结构33具有圆弧形的表面,方便滚轮按压排出所述凹陷结构32内的空气,所述保护膜30与保护对象固定的方法非常简单。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6]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中,所述保护膜采用单层结构,所述保护膜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的表面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结构,,使用所述保护膜时只需要将所述凹陷结构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利用大气压就能够将所述保护膜直接固定在保护对象的表面上,不必设置黏着层和离型层,所述单层结构的保护膜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循环使用,在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能够避免残胶现象。
[0037]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保护膜本体,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与被保护的表面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陷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保护膜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的深度范围在0.1毫米到0.5毫米之间;所述相邻两个凹陷结构的间距在2毫米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本体的反面为平整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本体的反面具有与所述凹陷结构相应的凸起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范围在0.1毫米到I毫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范围在0.2毫米到I毫米之间,所述椭圆形的短轴范围在0.1毫米到I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间距在0.1毫米到2毫米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本体为塑料薄膜。
【文档编号】B65D65/10GK203819729SQ20132086368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旭图 申请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