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圈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708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成圈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圈盘,包括中轴、移动侧板、活动侧板和能够盘绕线圈的盘芯,盘芯、活动侧板都套设于中轴上,移动侧板依次包括挡板部、折形部和固定部,挡板部与活动侧板相对应,折形部套设于固定部上并与挡板部相连,固定部套设于中轴上,盘芯位于固定部与活动侧板之间,折形部还与盘芯相适配,折形部通过在固定部上移动带动挡板部在盘芯上移动从而调节挡板部与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能够调节盘芯上绕线宽度的成圈盘,从而减少生产中的繁琐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成圈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盘绕线材的成圈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线生产厂所生产的电线均应在电线成圈机上盘绕成圈包装后出厂,而用于盘绕线材的成圈盘盘芯的绕线宽度都是固定的,当需要盘绕成更大或者更小规格的线圈时,则不得不更换各式固定规格的成圈盘,这对于生产中的生产或调试就显得非常的麻烦、繁琐,致使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盘芯上绕线宽度的成圈盘。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成圈盘,包括中轴、移动侧板、活动侧板和能够盘绕线圈的盘芯,盘芯、活动侧板都套设于中轴上,移动侧板依次包括挡板部、折形部和固定部,挡板部与活动侧板相对应,折形部套设于固定部上并与挡板部相连,固定部套设于中轴上,盘芯位于固定部与活动侧板之间,折形部还与盘芯相适配,折形部通过在固定部上移动带动挡板部在盘芯上移动从而调节挡板部与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
[0006]优选的,所述中轴上设有键槽,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键槽相适配的卡条,所述固定部通过卡条能固定于中轴上。
[0007]优选的,所述盘芯上设有与键槽相适配的键条,通过键条芯盘能固定于中轴上。
[0008]优选的,所述折形部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固定部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折形部相对应的并使其定位的圆螺母。
[0010]优选的,所述成圈盘还包括用于定位的前置扳手,前置扳手套设于所述中轴上并设于所述固定部之前。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侧板上还设有能查看绕线饱满度的可视槽。
[001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定位的端柱,端柱套设于中轴的端口且与所述活动侧板相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侧板上供中轴穿过的通孔的口径大于所述端柱的口径,所述活动侧板在背于盘芯方向的那一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卡板,卡板与所述端柱相接触,卡板上设有与中轴相适配的“U”形槽,通过“U”形槽卡板可以卡入或者移出中轴。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侧板上设有凸柱,所述卡板上设有与凸柱相适配的通槽,通过通槽卡板能在活动侧板上滑动使得所述“U”形槽可以卡入或者移出中轴。
[0015]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6]1、巧妙地将移动侧板设计为挡板部、折形部、固定部三部分,折形部通过螺旋结构能够在固定部上向左或向右地螺旋移动,带动挡板部沿盘芯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挡板部与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即调节盘芯上用于绕线的宽度。
[0017]2、在折形部上还设计了定位的圆螺母,用于使折形部在固定部上定位,从而更稳定地控制盘芯上绕线的宽度。
[0018]3、设计了可视槽,能够实时了解盘芯上线圈的饱和度,及放置用于捆扎线圈的绳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成圈盘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成圈盘中的活动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移动侧板,11、挡板部,12、折形部,13、固定部,14、圆螺母,20、盘芯,30、活动侧板,31、可视槽,32、卡板,33、U形槽,34、凸柱,35、通槽,36、通孔,40、中轴,41、键槽,42、前置板手,43、后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3所不,为一种成圈盘(图1截面图中,上部分截图与下部分截图以轴心线相对称,故未画出下部分截图),包括中轴40、移动侧板10、活动侧板30和能够盘绕线圈的盘芯20,盘芯20、活动侧板30都套设于中轴上,移动侧板10依次包括挡板部11、折形部12和固定部13,挡板部11与活动侧板30相对应,折形部12套设于固定部13上并与挡板部11相连,固定部13套设于中轴40上进行固定,盘芯20位于固定部13与活动侧板30之间,而折形部12套设于固定部13上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折形部12还与盘芯20相适配,故折形部能通过在固定部上向左或向右地螺旋移动而带动挡板部11在盘芯20上沿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挡板部与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即调节盘芯20上用于绕线的宽度。固定部13上还设有与折形部12相适配的并用于其定位的圆螺母14,能使折形部12在固定部上定位,从而更稳定地控制盘芯上绕线的宽度。
[0026]本实施例中,上述成圈盘还包括用于定位的前置扳手42和后端柱43,前置扳手42套设于中轴40上并设于所述固定部13之前,后端柱43套设于中轴的端口且设于所述活动侧板30之后,后端柱43用于卡住活动侧板30,后端柱43与中轴40的端口通过螺纹连接,取下后端柱43后便可取下活动侧板30,从而取下线芯上盘好的线圈。中轴上设有键槽41,固定部13上设有与键槽41相适配的卡条,固定部13通过卡条能固定于中轴40上,盘芯20上也设有与键槽41相适配的键条,通过键条盘芯20能固定于中轴40上。
[0027]本实施例中,活动侧板30上供中轴40穿过的通孔36的口径大于后端柱43的口径,活动侧板30还在背于盘芯方向的那一面设有凸柱34和用于定位的卡板32,卡板32上设有U形槽33和通槽35,U形槽33与中轴40相适配,通槽35与凸柱34相适配,卡板32与后端柱43相接触,通过通槽35卡板32能在活动侧板30上滑动,通过U形槽33卡板32能卡入或者移出中轴40。另外,活动侧板30上还设有能查看绕线饱满度的可视槽31,通过可视槽31还能放置用于捆扎线圈的绳子。
[0028]本实施例所具有的优点如下:
[0029]1、巧妙地将移动侧板10设计为挡板部11、折形部12、固定部13三部分,折形部12通过在固定部13上向左或向右地螺旋移动,能够在盘芯20上(或上方)移动,从而调节挡板部11与活动侧板30之间的距离,即调节盘芯20上用于绕线的宽度。
[0030]2、在折形部12上还设计了定位卡环14,用于使折形部12在固定部13上定位,从而更稳定地控制盘芯20上绕线的宽度。
[0031]3、巧妙地设计了便捷的活动侧板30,只需拧松而不需要取下后端柱43,滑下卡板32,活动侧板30便可通过比后端柱43 口径略大的中心通孔36而自由穿入或穿出中轴,从而使得活动侧板30的装卸非常地便捷。
[0032]4、设计了可视槽31,能够实时了解盘芯20上线圈的饱和度,及放置用于捆扎线圈的绳子。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移动侧板、活动侧板和能够盘绕线圈的盘芯,盘芯、活动侧板都套设于中轴上,移动侧板依次包括挡板部、折形部和固定部,挡板部与活动侧板相对应,折形部套设于固定部上并与挡板部相连,固定部套设于中轴上,盘芯位于固定部与活动侧板之间,折形部还与盘芯相适配,折形部通过在固定部上移动带动挡板部在盘芯上移动从而调节挡板部与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上设有键槽,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键槽相适配的卡条,所述固定部通过卡条能固定于中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芯上设有与键槽相适配的键条,通过键条芯盘能固定于中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部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固定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折形部相对应的并使其定位的圆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定位的前置扳手,前置扳手套设于所述中轴上并设于所述固定部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板上还设有能查看绕线饱满度的可视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定位的端柱,端柱套设于中轴的端口且与所述活动侧板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板上供中轴穿过的通孔的口径大于所述端柱的口径,所述活动侧板在背于盘芯方向的那一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卡板,卡板与所述端柱相接触,卡板上设有与中轴相适配的“U”形槽,通过“U”形槽卡板可以卡入或者移出中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板上设有凸柱,所述卡板上设有与凸柱相适配的通槽,通过通槽卡板能在活动侧板上滑动使得所述“U”形槽可以卡入或者移出中轴。
【文档编号】B65H75/24GK204111075SQ20142052169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徐芳, 孔宇清 申请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