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85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杯盖的容器,至少包含有:一杯盖、一第一杯体及一第二杯体,其中,该杯盖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该第一杯体,该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一开口部,该第一杯体于该第一开口部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一卡合部;以及该第二杯体,该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开口部,该第二杯体于该第二开口部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该第四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二卡合部,以便于将食材明显区分,同时提供更便利的杯盖。
【专利说明】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隶属于一种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尤指一种复数杯体与杯盖结合固定的结构创作。

【背景技术】
[0002]按,随着国人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有关于咖啡、果汁及各种茶类饮品等携带式饮品极为风行,基于携带方便性及成本的考虑,目前的携带式饮品一般都是以纸制、塑料制或发泡材质制成的饮料杯来盛装,其中,由于塑料饮料杯的结构强度较佳且成本较低,因此最广泛地为销售饮品的业者所采用。
[0003]故,随着现代工商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市面上提供各式各样方便携带盛装饮料食品(尤指食物)的容器,常见用于盛装例如:生菜色拉、奶酪、果冻、冰淇淋及豆花……等食物的容器,主要是于一外杯、外盖及一内杯。当使用者需食用杯体中的内容物时,必须将盖体移开,当使用者一手持着杯体而另一手却带着其它对象时则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遂有人研发一种杯盖,将外杯内设置有一支撑架可供置放该内杯,其中该内杯可放置如:色拉、奶球、奶精及糖水的佐料。
[0004]然而,由于该支撑架通常仅为置放内杯的结构,而使耗材增加及成本提升;此外,同时环保意识抬头,能否从结构上改良,节省不必要的结构。
[0005]是以,要如何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极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具体实施时,透过该杯盖内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将该第第二杯体的第四卡合部结合于该杯盖的第二卡合部,并且将第一杯体的第三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一卡合部,从而可获得一种便于将食物及佐料分离的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
[000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08]为达上揭目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杯盖,至少包含有:一杯盖、一第一杯体及一第二杯体,其中,该杯盖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
[0009]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杯盖具有一顶面及一环侧板。
[0010]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顶面,且该第一^^合部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的外围处。
[0011]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且该第一卡合部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的下方。
[0012]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及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且该第一卡合部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的下方外围处。
[0013]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顶面的外表面可形成有一凸槽部。
[0014]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可为凹环部。
[0015]本案另提供一种有杯盖的容器,至少包含有:一杯盖,该杯盖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一第一杯体,该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一开口部,该第一杯体于该第一开口部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一卡合部;以及一第二杯体,该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开口部,该第二杯体于该第二开口部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该第四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二卡合部。
[0016]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杯盖具有一顶面及一环侧板。
[0017]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顶面。
[0018]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
[0019]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及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
[0020]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顶面的外表面可形成有一凸槽部。
[0021]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可为凹环部,而该第三卡合部或第四卡合部可为凸环部。
[0022]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杯盖、第一杯体或第二杯体为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及聚乳酸酯(PLA)其中的一种材质。
[0023]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杯盖及具有杯盖的容器,从而于使用时,透过该杯盖内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将该第二杯体的第四卡合部结合于该杯盖的第二卡合部,并且将第一杯体的第三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一卡合部,从而可获得一种便于将食物及佐料分离的杯盖,更可以透过杯盖上方的凸槽部产生“叠杯设计”的功能,可让饮料杯在重叠时,避免倾斜或打翻,方便使用者节省空间,同时又具方便移动大量堆叠的杯体,即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及稳固性,以便于将食材明显区分,同时提供更便利的杯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分解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组合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0028]图号说明:
[0029]10杯盖
[0030]11第一^^合部
[0031]12第二卡合部
[0032]13顶面
[0033]14环侧板
[0034]15凸槽部
[0035]20第一杯体
[0036]21第一容置空间
[0037]22第一开口部
[0038]23第三卡合部
[0039]30第二杯体
[0040]31第二容置空间
[0041]32第二开口部
[0042]33第四卡合部
[0043]BI纵向
[0044]B2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5]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该杯盖10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11,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12,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该杯盖10具有一顶面13及一环侧板14,并且,该顶面13的外表面可形成有一凸槽部15,以产生“叠杯设计”的功能。
[0046]其中,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B2方向及纵向BI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11、12位于该环侧板14,且该第一卡合部11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12的下方外围任意适处。
[0047]当然,除此之外该第一卡合部11或第二卡合部12可为凹环部,以便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0048]如图3所示,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杯盖10及具有杯盖的容器,至少包含有:一杯盖10,该杯盖10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11,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12,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一第一杯体20,该第一杯体20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21及一第一开口部22,该第一容置空间21可置放如:色拉、奶球、奶精及糖水的佐料,该第一杯体20于该第一开口部22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23,该第三卡合部23卡掣于该杯盖10的第一卡合部11 ;以及一第二杯体30,该第二杯体30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31及一第二开口部32,该第二容置空间31可置放如:生菜色拉、奶酪、果冻、冰淇淋及豆花……等食物的容器,该第二杯体30于该第二开口部32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四卡合部33,该第四卡合部33卡掣于该杯盖10的第二卡合部12,以便于将食材明显区分,同时提供更便利的杯盖。
[0049]本实施例中,可将该杯盖具有一顶面及一环侧板,其中,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顶面。
[0050]更可将,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
[0051]再者,该顶面13的外表面可形成有一凸槽部15 ;更进一步,该第一卡合部11或第二卡合部12可为凹环部,而该第三卡合部23或第四卡合部33可为凸环部;以及,该杯盖10、第一杯体20或第二杯体30为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及聚乳酸酯(PLA)其中的一种材质。
[0052]具体实施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该杯盖10覆盖于该第一杯体20,并以杯盖10的第一卡合部卡掣于该第一杯体20的第三卡合部,再将以结合第一杯体20的杯盖10再覆盖于第二杯体30,以杯盖10的第二卡合部卡掣于该第二杯体30的第四卡合部,如图2所示。
[0053]从而可获得一种便于将食物及佐料分离的杯盖,更可以透过杯盖10上方的凸槽部15产生可堆叠的空间,以放置,进而衍生“叠杯设计”的效果,当然,该凸槽部15可为不连续性的凸槽,可让复数杯体在重叠时,避免倾斜或打翻,方便使用者节省空间,同时又具方便移动大量堆叠的杯体,即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及稳固性,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该杯盖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杯盖具有一顶面及一环侧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顶面,且该第 ^合部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的外围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且该第一卡合部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及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且该第一卡合部相对位于该第二卡合部的下方外围处。
6.如权利要求2至5其中任一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顶面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凸槽部。
7.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为凹环部。
8.一种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杯盖,该杯盖沿其第一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以及沿其第二环周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一方向形成相互偏移; 一第一杯体,该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一开口部,该第一杯体于该第一开口部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一卡合部;以及 一第二杯体,该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开口部,该第二杯体于该第二开口部的周缘处形成有一第四卡合部,该第四卡合部卡掣于该杯盖的第二卡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杯盖具有一顶面及一环侧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顶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环周面于横向方向及纵向方向形成相互偏移,而该第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环侧板。
13.如权利要求9至12其中任一所述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顶面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凸槽部。
14.如权利要求8至12其中任一所述的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为凹环部,而该第三卡合部或第四卡合部为凸环部。
15.如权利要求8至12其中一所述的具有杯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杯盖、第一杯体或第二杯体为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及聚乳酸酯(PLA)其中的一种材质。
【文档编号】B65D81/32GK204223469SQ20142055419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潘威志 申请人:潘威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