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702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属于现代农业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已成为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667万亩,总产量约为750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种植范围遍及全国,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达1.5亿亩。其次,马铃薯具体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马铃薯也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维生素更是苹果的4倍。中医认为马铃薯“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因此,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在挖掘、拣拾、土薯分离、运输、装箱、储存等过程中,马铃薯与机械之间的摩擦碰撞、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的摩擦碰撞都将会造成马铃薯的损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至于牵连到整个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通过对薯块跌落撞击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成薯块损伤的众多因素中,撞击主要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同品种的薯块冲击破坏关键因素是自由落体高度,因此,针对传统集薯装置跌落高度不可调,造成薯 块严重损伤的现状,本发明设计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实现了薯块跌落高度保持不变,减少损伤,并可实现侧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集薯装置箱底不可调,薯块落入集薯装置的跌落高度不可调,造成严重的薯块损伤现状,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可实现薯块跌落高度保持不变,薯块侧倒。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由上层底板1、卸料板2、下层底板3、液压油缸4、液压缸固定座5、v型槽6、加强筋7、液压缸固定梁8、薯箱固定座9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底板1与下层底板3之间用液压油缸4连接,下层底板3通过液压缸固定座5外接一液压油缸与机架连接;所述的上层底板1与下层底板3均有加强筋7,以增加强度;所述的卸料板2与集薯箱侧壁铰接,可绕铰接点上下翻转;所述的薯箱固定座9与机架铰接,集薯箱可绕铰接点侧翻,薯箱固定座9与卸料板2设置在同侧;所述的v型槽6分别对称布置在与卸料板2非对称的两个集薯箱侧壁上,数量为四个。

本发明公开的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有以下特点:(1)设有两个活动底板,既可实现薯块跌落高度固定,减少了薯块损伤,又可实现薯块侧倒,侧倒由液压装置完成,方便简单;(2)薯箱侧壁设有四个v型槽,防止了上层底板上下移动时的不平行而出现的卡槽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2是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图例标记分别表示的意义如下:

1-上层底板,2-卸料板,3-下层底板,4-液压油缸,5-液压缸固定座,6-v型槽, 7-加强筋8-液压缸固定梁,9-薯箱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是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由上层底板1、卸料板2、下层底板3、液压油缸4、液压缸固定座5、v型槽6、加强筋7、液压缸固定梁8、薯箱固定座9组成;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经试验研究,假设马铃薯跌落的安全高度为h,因此工作时,当薯块开始跌落进入薯箱的位置到上层底板1表面的高度应保持为h。开始工作时,卸料板2与下层底板3相扣,使得薯箱封闭,在液压油缸4的作用下,将上层底板1向上推起,使其表面到薯块跌落点的距离为h,随着薯块的收集,薯块渐渐接近箱口时,再在液压油缸4的作用下,将上层底板1向下落h的距离,依次类推,薯块收集过程中跌落的高度保持h不变,减少了薯块损伤,挽回经济损失,在升降上层底板1时,由于有四个v型槽6的限位作用,使得升降平稳,避免了卡死现象;当上层底板1落到最低点,也就是说薯箱集满薯块,这时,上层底板1停止工作,在下层底板3下液压油缸的作用下,整个薯箱会绕着与卸料板2安装在一侧的薯箱固定座9翻转,实现薯箱侧翻,打开卸料板2,可实现薯块侧倒,完成整个集薯与侧倒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针对现有集薯装置箱底固定不可调,使得薯块落入集薯装置的跌落高度不可调,造成严重的薯块损伤现状,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活动底板集薯装置,可实现薯块跌落高度保持不变,减少损伤,并实现薯块侧倒。该装置主要由上层底板、卸料板、下层底板、液压油缸、液压缸固定座、V型槽、加强筋、液压缸固定梁、薯箱固定座组成。该装置的上层底板与下层底板之间用液压油缸连接,下层底板通过外接一液压油缸与机架连接,上层底板与下层底板均有加强筋,以增加强度,卸料板与集薯箱侧壁铰接,卸料板的闭合实现薯块的侧倒,与卸料板设置在同侧的薯箱固定座与机架铰接,V型槽对称布置在与卸料板非对称的两个集薯箱侧壁上,防止上层底板上下移动时卡死。

技术研发人员:闫小丽;卢琦;赵明辉;朱瑞祥;刘正道;林泽坤;王万虎;夏雷;曹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6.05.11
技术公布日:2017.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