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9711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轿厢内摄像机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具有日本特开2010-159120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用于安装设置在电梯的轿厢内的摄像机的轿厢内摄像机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摄像机固定部,由轿厢内的第1操作者插入到轿厢的侧面与顶棚的间隙,在轿厢的上表面由第2操作者从轿厢的外部固定到轿厢的壁面;和在上述固定作业完成之前在轿厢内由第1操作者保持来安装摄像机的摄像机安装部,摄像机固定部具有与摄像机安装部相同的宽度,在夹着设置于轿厢壁面的摄像机的线缆通线用的开口部配置的电梯轿厢内摄像机安装板中,包括:贯通轿厢的壁面在轿厢的上表面露出的、在上述开口部的左右的位置固定于轿厢壁面的一对摄像机固定部;和用于安装摄像机的摄像机安装部,具有比上述开口部的宽度小的宽度,从轿厢的上表面通过上述开口部插入到轿厢内,被卡止于轿厢壁面的摄像机固定部保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1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梯装置,由于是在轿厢的内侧配置摄像机和摄像机安装板的绝大部分的结构,所以轿厢内摄像机构成部分会在轿厢的内侧大幅突出,具有轿厢内的美观性和设计性下降的课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轿厢内的设计性和美观性地配置轿厢内摄像机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

轿厢;使上述轿厢升降的驱动装置;和拍摄上述轿厢的内部的轿厢内摄像机,其中

上述轿厢内摄像机包括:具有镜头的摄像机主体;保持上述摄像机主体的摄像机盒;和相对于上述摄像机主体配置于上述轿厢的内部侧的镜头罩,

在分隔上述轿厢的内部和外部的分隔部件设置有开口部,

上述摄像机盒相对于上述分隔部件安装于外部侧,且安装于与上述开口部相对的位置,

上述镜头罩从上述轿厢的内部侧固定于上述开口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能够提高轿厢内的设计性和美观性地配置轿厢内摄像机。另外,对于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轿厢的截面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从出入口侧看图1所示的轿厢的轿厢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设置于图2所示的轿厢的轿厢内摄像机的附近的轿厢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从轿厢的背面侧看图3所示的轿厢内摄像机的附近的轿厢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电梯装置100被收纳在设置于建筑物1000的升降通道2000和机械室3000的内部。在升降通道2000的内部配置有轿厢101、主吊索102、对重103、引导导轨104、调速用吊索105、调速机106和调速机106的张力轮106b等。在机械室3000的内部配置有曳引轮107、驱动曳引轮107的驱动电动机112、具有绳轮106a的调速机主体106c和控制盘117等。

轿厢101与主吊索102的一端部连结,在主吊索102的另一端部连结有对重103。主吊索102卷挂于曳引轮107,曳引轮107被驱动电动机112驱动,由此,轿厢101和对重103在升降通道2000内升降。因此,主吊索102中,卷挂于曳引轮107的部分位于机械室3000的内部,跨升降通道2000的内部和机械室3000的内部伸展设置。另外,轿厢101由在上下方向(铅垂线方向)上延伸地设置于升降通道2000的内部的引导导轨104引导升降。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动机112和曳引轮107构成曳引机。曳引机构成通过使卷挂于曳引轮107的主吊索102行进,来使轿厢101在升降通道2000内升降的驱动装置。

在轿厢101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110。紧急制动装置110在异常时用楔子把持引导导轨700,来紧急停止轿厢101。杆111的一端部被轴支承于轿厢101侧,另一端部与调速用吊索1连结。

调速用吊索105卷挂于绳轮106a与张力轮106b之间,在升降通道2000的内部的轿厢101的升降行程整个区域环状地伸展设置。另外,绳轮106a与调速机主体106c一起设置于机械室3000的内部。因此,调速用吊索105跨升降通道2000的内部和机械室3000的内部伸展设置。绳轮106a、张力轮106b和调速机主体106c构成调速机106。调速用吊索105可以视作调速机106的构成要素。

控制盘17除了驱动电动机112的控制以外,也进行构成电梯装置100的各设备的管理。

另外,电梯装置10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电梯装置100也可以为不设置机械室3000,而将配置于机械室3000的内部的设备配置在升降通道2000的内部的结构。另外,电梯装置100也可以为例如将机械室3000配置于升降通道2000的下侧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和图2对轿厢10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轿厢的截面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从出入口侧看图1所示的轿厢的轿厢的主视图。其中,图1是与水平面平行的截面。

轿厢101包括:出入口2、在出入口2的侧面、后方构成轿厢侧壁的侧板3、地板4和顶棚5。在出入口2设置有可开闭的门101a(参照图5)。

在侧板3中的一块、例如后方的侧板3,在其上部形成有1个比较小的开口部6,仅镜头罩7向轿厢101的内侧稍微突出地嵌入在该开口部6。在形成开口部6的侧板3的背侧配置有后述详细内容的收纳有摄像机主体的摄像机盒8。

接着,参照图3和图4对轿厢内摄像机200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设置于图2所示的轿厢的轿厢内摄像机的附近的轿厢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从轿厢的背面侧看图3所示的轿厢内摄像机的附近的轿厢的后视图。

在形成有开口部6的侧板3的背面侧如上所述配置有收纳了摄像机主体9的摄像机盒8。该摄像机盒8能够以各种结构安装。在此,在侧板3的背面侧配置有托架11,利用螺栓10将该托架11的上部侧的端部(上侧端部)固定于轿厢101的顶棚5侧。具体来说,顶棚5具有顶棚板5a和顶棚背板5b,由多个板部件组合构成。

顶棚背板5b配置于顶棚板5a的下侧,配置于顶棚板5a与侧板3的上端部之间。顶棚背板5b具有比侧板3更向轿厢101的外侧檐状地突出的凸缘部5b1。在该凸缘部5b1,从其上表面侧安装托架11,托架11以悬吊的状态被固定于凸缘部5b1。因此,在托架11的上侧端部设置有弯折部11b,弯折部11b以挂在凸缘部5b1的方式安装。

在成为从顶棚5悬吊的状态的托架11的下部侧的端部(下侧端部)安装有摄像机盒8。因此,在托架11的下侧端部设置有弯折部11c,在弯折部11c的下表面侧固定摄像机盒8。

在弯折部11b与弯折部11c之间设置有从弯折部11b向铅垂方向下侧延伸设置的下垂部11d。弯折部11b和弯折部11c从下垂部11d的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向轿厢101(侧板3)侧弯折。由此,能够使摄像机盒8靠近侧板3地安装,能够缩小摄像机盒8从侧板3的突出尺寸。

托架11如图4所示制作成具有与摄像机盒8大致相同宽度尺寸的强度更的部件。通过使弯折部11b的弯折角度θb(参照图3)为锐角(θb<90°),而将摄像机盒8按压在侧板3的背面侧。而且,缓冲件12a,12b插设在摄像机盒8与侧板3的背面之间,以隔着缓冲件12a,12b将摄像机盒8按压在侧板3的背面的状态保持摄像机盒8。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因轿厢101升降移动时的振动等而使摄像机盒8与侧板3的背面反复碰撞,防止这一部位的噪音的发生。另外,这样通过利用强度更的部件制作托架11,摄像机盒8用薄板制作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即,摄像机盒8和托架11用板状的部件形成,构成托架11的板状部件(厚板)的刚性,比构成摄像机盒8的板状部件(薄板)的刚性高。而且,托架11的刚性比摄像机盒8的刚性高。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除了摄像机盒8的轻量化以外,还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摄像机盒8按压在侧板3。

在轿厢101的组装后安装轿厢内摄像机200的情况下,也将内置有摄像机主体9的摄像机盒8预先与托架11的下部侧的端部连结,操作者能够一边从顶棚5侧手持托架11临时配置摄像机盒8,一边利用螺栓10将托架11的上部侧的端部固定在顶棚5侧。

在托架11的中间部(下垂部11d)形成有裁切而成的开口部11a。如上所述由于是在侧板3的背面侧配置摄像机盒8的结构,所以可以想到如果用螺栓等安装托架11、摄像机盒8则操作性变差。但是,通过使用形成有开口部11a的托架11,操作者能够将该开口部11a用作把手,能够手持该把手将托架11载置于顶棚部5的安装部(凸缘部5b1)的上侧而简单地临时配置。

另外,当将摄像机盒8安装在侧板3的背面侧时,操作者能够利用托架11的开口部11a来手持,或者利用开口部11a使未图示的临时保持用具进行临时支承。而且,在侧板3的背面侧的狭窄部安装摄像机盒8的操作时,能够从该开口部11a伸入手或工具而在螺栓10的紧固操作时支承螺母侧。

从摄像机盒8分割出的镜头罩7能够以各种结构安装,但使其能够从轿厢101的内侧安装。即,在侧板3的背面侧或位于侧板3的背面侧的摄像机盒8固定有环状的板螺母(形成有阴螺纹的板状部件或板状的螺纹部件)13,另一方面,在镜头罩7的伸入侧外周形成有螺纹部(阳螺纹部)。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从轿厢101的内侧将镜头罩7插入到侧板3的开口部6,一边将镜头罩7的螺纹部拧入板螺母13来进行透镜头罩7的安装。根据这种结构,操作者不需要进入侧板3的背面侧的狭窄部进行操作,能够从轿厢1的内侧进行镜头罩7的安装和卸除。

该透镜头罩7成为形成于其背面侧的凹部(凹面)7a侧与摄像机盒8连通的状态。配置在摄像机盒8的摄像机主体9,其镜头侧的一部分配置成位于镜头罩7的背面侧(凹面侧)即凹部7a侧、且在由凹部7a形成的空间内,除了上述一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配置在摄像机盒8的内侧(内部)。

另外,镜头罩7是没有在轿厢101的内侧大幅突出的结构。例如,镜头罩7形成为向轿厢101的内部侧突出的曲面比半球稍薄,形成为从侧板3向轿厢101的内侧的突出尺寸l7比其摄像机盒8侧的直径w7小(l7<w7)。镜头罩7的直径w7是开口部6的沿侧板3的板面的方向的直径,是镜头罩7的最大外径。镜头罩7的直径w7虽然比开口部6的直径w6大,但是与开口部6的直径w6大致相等。因此,镜头罩7的突出尺寸l7比开口部6的直径w6小。这样的镜头罩7构成向轿厢101的内侧的突出尺寸小的凸状部,在其背面侧的凹部内配置有摄像机主体9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收纳摄像机主体9的大部分并保持摄像机主体9的摄像机盒8配置于侧板3的背面侧(轿厢101的外侧),摄像机盒8和摄像机主体9的大部分配置于轿厢101的外侧。因此,能够尽可能缩小摄像机主体9在轿厢101的内侧的占有体积。由此,能够减小带入轿厢101的内侧的货物与摄像机盒8和摄像机主体接触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由于缩小了镜头罩7向轿厢101的内侧的突出量,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小镜头罩7与带入轿厢101的内侧的货物接触的可能性。

由于摄像机主体9需要调节视野角度,所以在摄像机盒8内设置有支承臂部14,用能够使该支承臂部14旋转的旋转轴15来支承摄像机主体9。该旋转轴15不是位于比板螺母13靠镜头罩7的位置,而是在比板螺母13向摄像机盒8侧后退的位置(从轿厢101的内侧向外侧后退的位置)进行支承。

因此,通过从轿厢101的内部旋转卸下镜头罩7,以旋转轴15为中心使摄像机主体9摇头旋转,由此能够进行视野角度调节。当为了调节视野角度而使摄像机主体9旋转时,位于镜头罩7的背面附近的部分以与镜头罩7的凹部内表面不接触的状态移动。这样,监视摄像机的结构不会在轿厢101的内侧大幅突出,而且能够从轿厢101的内部进行视野角度调节。

摄像机主体9通过其镜头侧的一部分位于由镜头罩7的凹部7a形成的空间内,能够容易地进行视野角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镜头罩7向轿厢101的内侧的突出尺寸设定成具有即使为了调节视野角度而使摄像机主体9旋转,摄像机主体9也不会与镜头罩7的背面接触的间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摄像机主体9的大部分存在于比侧板3靠轿厢101的外侧的位置,所以也能够缩小摄像机主体9与镜头罩7的背面的间隔。

与之相对地,也可以考虑在比板螺母13靠镜头罩7侧的位置配置旋转轴15。但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当以旋转轴15为中心使摄像机主体9旋转来进行视野角度调节时,镜头罩7会比本实施例的情况向轿厢101的内侧大幅突出。

根据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的轿厢内摄像机200,镜头罩7嵌入到形成于侧板3的开口部6而配置于轿厢101的内侧,而收纳有摄像机主体9的摄像机盒8配置于侧板3的背面侧。因此,当从轿厢101的内侧看时,乘客看到的是仅有镜头罩7这样清爽的结构,能够提高轿厢101的内侧的美观性和设计性。另外,能够防止带入轿厢101的内侧的货物与摄像机盒8和摄像机主体9接触。

本实施例中,能够将与托架11成为一体的摄像机盒8从轿厢101的顶棚5侧安装到侧板3的背面侧。此时,将从摄像机盒8引出的配线(线缆)16与配置在顶棚板5a上的电源连接。即,在轿厢101的外部进行的操作中,能够完成摄像机盒8的设置和配线16的连接操作。另外,配线16可以用带状的约束部件17以适当具有余裕的状态约束于托架11、顶棚板5a等。

另外,镜头罩7从轿厢1内向配置于侧板3的背面侧的板螺母13拧入安装,摄像机主体9可调节视野角度地被在摄像机盒8内设置的旋转轴15支承,所以不论是否将摄像机盒8配置于侧板3的背面侧,都能够从轿厢1内卸下镜头罩7,能够容易地进行摄像机主体9的视野角度调节。视野角度的调节能够在将摄像机盒8固定到侧板3的背面侧之后在轿厢1内进行。因此,在将摄像机盒8固定到侧板3的背面侧时,能够不注意固定位置的精度地固定摄像机盒8。

而且,在侧板3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6,设置有在轿厢101的顶棚5侧固定上侧端部、且具有设置于侧板3的背面侧的下侧端部的托架11,将摄像机盒8支承固定于该托架11的下侧端部。此时,由于在托架11形成有以将摄像机盒8按压到侧板3的背面侧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弯折部11b,所以能够在拍摄轿厢1内整体所期望的高度位置配置监视摄像机,能够使用设置于从轿厢101的内侧看不到的位置的托架11来容易地支承摄像机盒8。而且,利用形成于托架11的弯折部11b能够将摄像机盒8按压到侧板3的背面侧,所以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防止在侧板3与摄像机盒8之间产生噪音。

本实施例中,将摄像机盒8设置于侧板3的背面侧,但也能够设置于顶棚板5a的背面侧。在将摄像机盒8设置于顶棚板5a的背面侧的情况下,开口部6设置于顶棚板5a。侧板3和顶棚板5a是将轿厢的内部(内侧)和外部(外侧)分隔的分隔部件(分隔板)。即本实施例中,摄像机盒8安装于相对于分隔部件3,5a为背面侧(外部侧)、且与开口部6相对的位置。另外,镜头罩7从分隔件部件3,5a的正侧(内部侧)嵌入到开口部6,拧入配置于分隔部件3,5a的背面侧的板螺母13而被安装。

轿厢内摄像机100包括摄像机主体9、支承臂部14、摄像机盒8和镜头罩7。轿厢内摄像机为了监视轿厢内防范犯罪,或者为了紧急时把握轿厢内的状况,用作拍摄轿厢101的内部(内侧)的监视摄像机。

本实施例中,对将与轿厢101连结的主吊索102卷起来使轿厢101升降的方式的电梯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例如使用油压装置作为使轿厢101升降的驱动装置的方式的电梯装置。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驱动装置能够使用各种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例子,并不限定于必须包括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摄像机盒8的结构及其安装结构,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

3…侧板

6…开口部

7…镜头罩

8…摄像机盒

9…摄像机主体

11…托架

13…板螺母

15…旋转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