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踢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561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踢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卷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踢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造纸产量的不断提高,成纸的入库效率不能满足产量的要求,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生产出的纸卷在输送线上积压,降低了成纸入库的效率,这就需要生产出的成纸卷从输送线上踢出,让纸卷滚到所需要的位置。

申请公布号为CN103818715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踢纸机,由踢纸机构、中间机构、行走机构、滑触线、地面轨道、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踢纸机构安装在中间机构上,中间机构安装在行走机构上,行走机构安装在地面轨道上,滑触线和地面轨道安装在地坑里,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在行走机构的两侧,控制系统安装在行走机构上,踢纸机构的踢纸辊安装在摆动机架上,摆动机架、销轴和踢纸机架连接形式为转动副,直线导轨一直安装在踢纸机架上,踢纸机架上安装限位块一。本发明为使纸卷移动到所需位置提供另一种踢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踢纸装置,在成纸纸卷输送的过程中将其踢出,使纸卷移动到所需位置,防止发生纸卷在输送线上积压的情况。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踢纸装置,包括框架、踢纸机构,还包括转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踢纸机构设置在框架的顶部,踢纸机构包括转动端和升降端,转动端连接在转动机构上并可在竖直面内转动,升降端连接在升降驱动机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卷在通过踢纸装置时,运动到踢纸机构上,升降驱动机构为踢纸动作提供动力来源,使得踢纸机构的升降端上升,同时转动端转动,实现踢纸机构的转动端绕转动机构转动,而升降端升起,纸卷在升降端处由于踢纸机构发生倾斜而被踢走。通过该踢纸过程,可以有效防止纸卷在输送线上发生挤压的情况,提高纸卷的入库效率。

优选的,框架的形状为水平放置的L型,L型的短边位于长边下方,短边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室,长边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室,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室内,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室的一端,踢纸机构设置在转动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之间的第二安装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的形状设置成L型可以大大减少耗材,并方便搬运安装;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室内,因为第一安装室内的空间高度大,为升降驱动机构提供足够的升降作用空间;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室内,因为转动机构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小,可以充分地减小踢纸装置的体积;踢纸机构设置在转动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之间,以实现踢纸机构的转动端转动、升降端升降。

优选的,踢纸机构呈凸字型,包括盖板、侧板和连接板,侧板设置在盖板底部的边缘,连接板设置在盖板底部并分别与升降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与转动机构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踢纸机构由盖板、侧板和连接板组成,最大程度地减轻了踢纸机构的自身重量,使得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更容易、更节能;同时,盖板将踢纸装置内部结构封闭起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侧板的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直角梯形,且梯形较短的底边设置在转动机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的形状设置成梯形,当踢纸机构工作时,侧板靠近转动机构的一端不会被其他部位妨碍,使得踢纸机构可以在升降驱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的作用下顺利转动,实现升降端的升降。

优选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台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控制方便、成本低,能源取得方便,升降驱动机构只需为踢纸机构提供短时的动力,气缸完全可以满足其要求。

优选的,气缸为自动往复式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往复式气缸通过专用的气控换向阀以及工作气路和控制气路实现自动的往复式运动,纸卷在运输线上移动时,可以通过自动往复式气缸实现气缸活塞杆的定时升降运动,当纸卷运动到踢纸机构上时,自动往复式气缸的活塞杆刚好升起,实现自动化操作。

优选的,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设有U型接头,U型接头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轴,连接板套设在第一固定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缸活塞杆的顶部设置可拆卸的第一固定轴,通过第一固定轴将连接板固定在气缸上,实现连接板即踢纸机构的升降运动。

优选的,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轴、轴承座,第二固定轴设置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框架上,连接板套设在第二固定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踢纸机构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轴上,由此实现踢纸机构的转动端转动,而升降端可升降的目的。

优选的,框架各部分之间都设有焊接片,框架的相邻部位通过焊接片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的各部分之间通过焊接片焊接固定,在安装框架时使得框架各部分牢固连接,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承受纸卷对其产生的压力作用。

优选的,第二安装室的底部设有两根支脚,支脚的高度与第一安装室的高度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安装室的底部设置支脚,支脚一方面为框架提供了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耗材、减轻了踢纸装置的整体重量。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踢纸装置,能够将输送线上的纸卷及时地移动到下一步骤进行的位置,防止纸卷在运输线上发生积压,从而提高了纸卷的入库效率;节能、耗材少,安装在地下,节省了地面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踢纸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踢纸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升降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框架;1a、第一安装室;1b、第二安装室; 101、支脚;102、焊接片;2、踢纸机构;2a、转动端;2b、升降端;201、盖板;202、侧板;203、连接板;3、转动机构;301、第二固定轴;302、轴承座;4、升降驱动机构;401、气缸;4011、活塞杆;402、U型接头;403、第一固定轴;5、线路孔;6、紧固件;7、检修盖;8、传感器;9、安装角钢;901、螺栓孔;902、膨胀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踢纸装置,包括框架1、踢纸机构2、升降驱动机构4和转动机构3。

框架1的外形形状为水平放置的L型,且L型的短边位于长边的下方。框架1内部中空、顶部敞口,位于L型短边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室1a,位于L型长边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室1b。第二安装室1b的底部设有两根支脚 101,支脚 101的高度与第一安装室1a的高度一致。框架1的相邻两部分的连接处都设有焊接片102,通过焊接片102将相邻两部分焊接固定在一起。框架1上还设有若干线路孔5和紧固件6。

如图1、4所示,框架1底部设有若干安装角钢9,安装角钢9上靠近框架1内侧设有膨胀螺栓孔902,远离框架1一侧设有螺栓孔901,将螺栓穿过螺栓孔901就能够将框架1和地面进行固定,然后可以通过旋转螺栓来调平框架1的水平度。等框架1平整后,再将膨胀螺栓穿过膨胀螺栓孔902并与地面相固定。从而也就实现了框架1和地面的稳定连接。

如图2~3所示,升降驱动机构4设置在第一安装室1a内,第一安装室1a上方设有检修盖7。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安装室1a底部固定的两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分别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台气缸401,该气缸401选用自动往复式气缸。气缸401电性连接有调速阀,两台气缸401还设有电性连接的电磁阀,踢纸机构2上设有传感器8,即构成三位五通式气缸,电磁阀负责气缸401的进程和回程,实现尽可能的同步升降,调速阀控制气缸401的升降速度。当纸筒运行到传感器8所在位置时,气缸401的控制器检测到传感器8状态,即可控制气缸401执行相应的动作,达到控制气缸401的行程的目的。气缸401包括活塞杆4011,活塞杆4011的顶部设有U型接头402,U型接头402的顶部穿设有一根第一固定轴403。

转动机构3设置在第二安装室1b内,包括一组轴承座302,轴承座302固定在框架1上,轴承座302上穿设有第二固定轴301,第二固定轴301上方设有轴承盖。

如图1~2所示,踢纸机构2设置在第二安装室1b内,并位于转动机构3和升降驱动机构4之间,包括转动端2a和升降端2b,转动端2a连接在转动机构3上,升降端2b连接在升降驱动机构4上,且转动端2a的起始位置高度高于升降端2b的位置高度。踢纸机构2呈凸字型,包括盖板201、侧板202和连接板203。盖板201覆盖于第二安装室1b和第一安装室1a的上方;侧板202的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直角梯形,且梯形较短的底边靠近转动机构3设置,侧板202固定在盖板201底部的边缘,连接板203在盖板201底部的两端各设置一对,其中一对连接板203套设在升降驱动机构4的两根第一固定轴403上,另一对连接板203套设在转动机构3的第二固定轴301两端。

实际工作中,有两组踢纸装置配合使用。将踢纸装置安装在地下,使踢纸机构2嵌在地面,预先设置好气缸401。当运输线上的纸卷运动到踢纸机构2所在的位置时,由于踢纸机构2的转动端2a起始高度高于升降端2b的起始高度,因此纸卷停留在靠近升降端2b的位置;传感器8感应后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401的活塞杆4011向上运动,与气缸40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3随之向上运动,与连接板203固定的盖板201被顶起;盖板201的另一端由于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轴301上只能转动。踢纸机构2实现转动端2a转动而不升起、升降端2b升起的目的,即升降端2b运动到高于转动端2a的位置,原本位于升降端2b处的纸卷由于盖板201的倾斜方向发生反转而从升降端2b滚到转动端2a,最后运动到下一运输步骤的位置,即完成踢纸过程。当纸卷移动到别处后,控制器控制气缸401的活塞杆4011开始收回,带动踢纸机构2复位,通过气缸401的往复运动实现自动踢纸。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