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及回转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368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及回转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包括:传动滚筒、改向滚筒、输送带、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第二竖梁、机头防护罩、机尾防护罩、第一走行轮、第二走行轮以及第三走行轮;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底端与主钢梁固定相连;副钢梁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梁顶端和第二竖梁顶端固定相连;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固定在主钢梁两侧,输送带连接在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之间;第一走行轮与第二走行轮固定在主钢梁底部,且分列在传动滚筒两侧,第三走行轮固定在主钢梁底部,且位于改向滚筒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形成可靠的稳定结构,大大抑制了震动摆动。
【专利说明】
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及回转布料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
【背景技术】
[0002]带式自动回转布料机用于将将配煤车间制备的装炉煤布入煤塔中。
[0003]由于自动回转布料机位于煤塔顶部,是装炉煤进入焦炉的唯一通道,故自动回转布料机的设备故障会直接影响到焦炉的生产;由于煤塔自动回转布料机由于设计缺陷,在运煤过程中出现减速机摇摆和与传动滚筒同轴度偏差过大等现象;另一方面传动滚筒主轴严重磨损、减速机输入轴折断、减速机打齿及轴承损坏等设备故障,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布料机在动作过程中,减速机摇摆和与传动滚筒同轴度偏差过大,传动滚筒主轴严重磨损、减速机输入轴折断、减速机打齿及轴承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包括:传动滚筒、改向滚筒、输送带、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第二竖梁、机头防护罩、机尾防护罩、第一走行轮、第二走行轮以及第三走行轮;
[0006]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分别竖立在所述主钢梁上,底端与所述主钢梁固定相连;所述副钢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固定相连,构成小车车架;
[0007]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固定在所述主钢梁两侧,所述输送带连接在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之间;
[0008]所述机头防护罩设置在所述传动滚筒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以及所述第一竖梁固定相连;所述机尾防护罩设置在所述改向滚筒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以及所述第二竖梁固定相连;
[0009]所述第一走行轮与所述第二走行轮固定在所述主钢梁底部,且分列在所述传动滚筒两侧,所述第三走行轮固定在所述主钢梁底部,且位于所述改向滚筒下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小车还包括:第一斜拉梁以及第二斜拉梁;
[0011]所述第一斜拉梁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梁与所述主钢梁间,所述第二斜拉梁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梁与所述主钢梁之间。
[0012]—种回转布料机,采用上述布料小车。
[001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通过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以及第二竖梁构成箱型框架,大大提升车架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当传动滚筒动作时,箱型框架大大抑制了车架的受振形变,维持了减速机的稳定,保持了与传动滚筒同轴度,进而大大减轻了传动滚筒主轴的磨损程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减速机输入轴折断、减速机打齿及轴承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布料机在动作过程中,减速机摇摆和与传动滚筒同轴度偏差过大,传动滚筒主轴严重磨损、减速机输入轴折断、减速机打齿及轴承损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持同轴度和减速机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0018]—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包括:传动滚筒、改向滚筒、输送带、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第二竖梁、机头防护罩、机尾防护罩、第一走行轮、第二走行轮以及第三走行轮;
[0019]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分别竖立在所述主钢梁上,底端与所述主钢梁固定相连;所述副钢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固定相连,构成小车车架;
[0020]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固定在所述主钢梁两侧,所述输送带连接在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之间;
[0021]所述机头防护罩设置在所述传动滚筒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以及所述第一竖梁固定相连;所述机尾防护罩设置在所述改向滚筒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以及所述第二竖梁固定相连;
[0022]所述第一走行轮与所述第二走行轮固定在所述主钢梁底部,且分列在所述传动滚筒两侧,所述第三走行轮固定在所述主钢梁底部,且位于所述改向滚筒下方。
[0023]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通过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以及第二竖梁构成箱型框架,大大提升车架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使得振动和摇摆幅度大大降低,使得减速机的摆动得到抑制,并保持与传动滚筒的同轴度。
[002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包括:传动滚筒7、改向滚筒
8、输送带9、主钢梁1、副钢梁2、第一竖梁3、第二竖梁4、机头防护罩5、机尾防护罩6、第一走行轮10、第二走行轮11以及第三走行轮12;
[0026]所述第一竖梁3和所述第二竖梁4分别竖立在所述主钢梁I上,底端与所述主钢梁I固定相连;所述副钢梁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梁3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竖梁4的顶端固定相连,构成小车车架;
[0027]所述传动滚筒7与所述改向滚筒8固定在所述主钢梁I两侧,所述输送带9连接在所述传动滚筒7与所述改向滚筒8之间;
[0028]所述机头防护罩5设置在所述传动滚筒7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I以及所述第一竖梁3固定相连;所述机尾防护罩6设置在所述改向滚筒8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I以及所述第二竖梁4固定相连;
[0029]所述第一走行轮10与所述第二走行轮11固定在所述主钢梁I底部,且分列在所述传动滚筒7两侧,所述第三走行轮12固定在所述主钢梁I底部,且位于所述改向滚筒8下方。
[0030]主钢梁1、副钢梁2、第一竖梁3以及第二竖梁4构成箱型框架,在所述传动滚筒7与所述改向滚筒8动作的过程中,其刚度和结构可靠性充分抑制了结构摆动和起伏,维持了结构稳定性,减速机和传动滚筒的同轴度。
[0031]在传动滚筒7两侧设置第一走行轮10和第二走行轮11形成两个支点,大大保证了车架的稳定性和减速机动作时,形成稳定的支撑形式,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悬臂梁的出现。
[0032]原有的自动回转布料机设备,在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一侧各有一组走行轮。这样就使得在走行轮外伸端一段钢结构形成了悬臂梁结构,这种结构在结构力学当中是极其不稳定的结构。故造成皮带机运转过程中,在主钢梁两端向下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了电机减速机底座摇摆、减速机与传动滚筒之间联轴器的同轴度不好和机头、机尾主钢梁下沉等现象。
[0033]本实施例提供的小车结构消除了钢结构的悬臂梁结构,解决了减速机底座摇摆和联轴器不对中的问题。箱型框架为闭式结构,配合第一斜拉梁13和第二斜拉梁14消除了机头、机尾主钢梁下沉的问题。
[003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通过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以及第二竖梁构成箱型框架,大大提升车架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当出现传动滚筒动作时,箱型框架大大抑制了车架的受振形变,维持了减速机的稳定,保持了与传动滚筒同轴度,进而大大减轻了传动滚筒主轴的磨损程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减速机输入轴折断、减速机打齿及轴承损坏的情况。
[0036]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滚筒、改向滚筒、输送带、主钢梁、副钢梁、第一竖梁、第二竖梁、机头防护罩、机尾防护罩、第一走行轮、第二走行轮以及第三走行轮; 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分别竖立在所述主钢梁上,所述第一竖梁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竖梁的底端与所述主钢梁固定相连;所述副钢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梁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竖梁的顶端固定相连,构成小车车架; 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固定在所述主钢梁两侧,所述输送带连接在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之间; 所述机头防护罩设置在所述传动滚筒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以及所述第一竖梁固定相连;所述机尾防护罩设置在所述改向滚筒上方,分别与所述主钢梁以及所述第二竖梁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走行轮与所述第二走行轮固定在所述主钢梁底部,且分列在所述传动滚筒两侧,所述第三走行轮固定在所述主钢梁底部,且位于所述改向滚筒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布料机用布料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斜拉梁以及第二斜拉梁; 所述第一斜拉梁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梁与所述主钢梁间,所述第二斜拉梁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梁与所述主钢梁之间。3.一种回转布料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小车。
【文档编号】B65G41/00GK205708427SQ20162040153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周明, 徐明伟, 于天源, 王飞, 刘大川, 李玉清, 严军喜
【申请人】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