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0468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涉及自救装置领域,为解决电梯急速坠落时,轿厢内乘客无缓冲措施直接撞击地面造成骨折等危害,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于轿厢的平行设置的两根上固定管(1)、两根下固定管(2)、设置于上固定管(1)内的两根回弹弹簧(3)、设置于下固定管(2)内的两根减震弹簧(4)、插入上下固定管腔内的两根减震杆(5)、安装在减震杆上部的两根扶手杆(6)、安装在减震杆下部的两根座椅杆(7)以及多根座绳(8)。电梯急速坠落时,乘客可扳开座椅杆(7),座绳打开形成软座,乘客坐上软座,握紧扶手杆,在落地以后依靠回弹弹簧(3)及减震弹簧(4)的共同作用下增加缓冲,避免硬着陆,最大程度的避免乘客因骨折发生的伤亡。
【专利说明】
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土地供应也日趋紧张,所以高层建筑也大量出现,其中写字楼、商住混合楼、居民小区或办公楼中基本都配备有电梯;电梯故障也时有发生,电梯故障主要有两种:一是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二是电梯失去控制急速下坠。一旦遇到电梯故障该如何在轿厢中保护自己成为必修课:1、电梯门故障如何求救:目前的方法是如果电梯突然停下,首先不要惊慌,可尝试持续按开门按钮,并通过电梯内对讲机或手机拨打电梯维修单位的服务电话求助。也可通过大声呼救等方式向外界传递被困的信息,不要强行扒门或试图从轿顶天花板爬出。2、轿厢突坠时如何自保:如果电梯突然下坠,可赶快将每一层的按键都按下,选择一个不靠门的角落,膝盖弯曲,身体呈半蹲姿势,尽量保持平衡,有小孩时要把小孩抱在怀里。3、文明安全乘坐电梯乘坐电梯时,不要用手或身体强行阻止电梯门开合。不要在电梯内蹦跳,不要对电梯使用粗暴行为,如用脚踹轿厢四壁或用工具击打等。
[0003]电梯里虽然有多重防坠措施,但当所有方法失灵,电梯坠落时,轿厢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并不断加速,最终以极大的速度随轿厢一同撞击底面,极易造成乘客全身多处骨折,引起伤亡。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避免,国内电梯坠落伤人事故的报道也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使电梯在坠落时,给轿厢内的乘客一定的缓冲措施,避免硬着陆带来的骨折,继而减轻伤亡。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包括固定于轿厢上部平行设置的两根上固定管、固定于轿厢下部平行设置的两根下固定管、两根减震杆、两根扶手杆、两根座椅杆以及多根座绳;所述上固定管、下固定管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管,在上固定管腔内设置有回弹弹簧,在下固定管腔内设置有减震弹簧;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上固定管与下固定管开口相对设置,同一侧的上固定管与下固定管通过所述减震杆连接;减震杆顶端与回弹弹簧紧触,底端与减震弹簧紧触;所述两根扶手杆分别固定于减震杆上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两根座椅杆分别固定于两根减震杆下部相对应的位置;多根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座椅杆形成软座。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两根减震杆上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突出环,两个突出环上分别设置有锁孔;所述电梯坠落自救装置还包括一根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环的定位杆,两套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条,所述定位杆通过套环分别套装于两根减震杆的突出环上,凸起条的下沿与突出环的上沿相触;所述定位杆为中空杆,其腔内设置有压缩状态的顶簧,每一个顶簧两端分别连接有滑块,滑块远离顶簧的一端设置有锁舌,两个锁舌在顶簧的作用下分别穿过定位杆及套环后卡紧在对应的锁孔内用于固定两根减震杆。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根减震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缩颈插柱;上端的缩颈插柱插入所述回弹弹簧之中,下端的缩颈插柱插入所述减震弹簧之中。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根扶手杆均为“「”状。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根上固定管固定安装于轿厢顶壁,所述的两根下固定管固定安装于轿厢地板。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根上固定管及两根下固定管均通过弯头固定于轿厢侧壁。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根座椅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座绳孔,多根座绳的两端固定于座绳孔之中。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管、下固定管、减震杆、扶手杆、座椅杆以及定位杆上均包覆有柔性材料外套。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当发生电梯轿厢坠落时,乘客双手将两直杆外拉,当两直杆朝向前部时,座椅杆之间的座绳形成软座,定位杆中的顶簧使两锁舌插入减震杆的锁孔中,由锁舌使减震杆定位,这时乘客坐在软座上,手握两“「”形杆,上下固定管中的减震弹簧及回弹弹簧使减震杆部分减轻震幅,避免乘客直接承受坠落电梯轿厢的强震,使人获取缓冲而有效减少骨折的发生。本装置与人体有接触的部件上均覆盖有柔性材料外套,进一步减少了乘客磕碰伤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梯轿厢内除了门以外的另三面内壁,也可直接固定在轿厢的顶壁及地板,不用时紧贴轿厢壁,不会过多占用轿厢内空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舌插入锁孔状态的局部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方式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上固定管,2、下固定管,3、回弹弹簧,4、减震弹簧,5、减震杆,6、扶手杆,7、座椅杆,8、座绳,9、突出环,10、锁孔,11、套环,12、定位杆,13、凸起条,14、顶簧,15、滑块,16、锁舌,17、缩颈插柱,18、弯头,19、柔性材料外套,20、座绳孔,21、轿厢顶壁,22、轿厢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包括两根上固定管1、两根下固定管2、两根减震杆5、两根扶手杆6、两根座椅杆7及多根座绳8。所述两根上固定管I相互平行设置,两根下固定管互相平行设置。上固定管I及下固定管2可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直接固定于电梯轿厢的顶壁21及地板22,也可通过加装弯头18固定与电梯轿厢侧壁;上固定管I及下固定管2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管,在上固定管I腔内设置有回弹弹簧3,在下固定管2腔内设置有减震弹簧4,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固定管中未开口的一端固定;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上固定管I及下固定管2开口相对设置,同一侧的上固定管I与下固定管2通过减震杆5连接,减震杆可在上下固定管中旋转,减震杆5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回弹弹簧3及减震弹簧4紧触,减震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缩颈插柱17,该缩颈插柱17则分别插入回弹弹簧3及减震弹簧4之中,固定管的筒体与缩颈插柱17共同作用,可以更好的控制弹簧的行程。所述扶手杆6可选“「”状,方便乘客手握,扶手杆6固定在减震杆5上部方便手握的位置。座椅杆7固定在减震杆下部适合乘坐的位置,座椅杆7沿其长度方向上开有多个座绳孔20,使多根座绳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座绳孔20,形成柔性座,座绳8也可用网等类似材料代替。
[0021]在所述的减震杆5上还分别设置有突出环9,突出环9上开有锁孔10,所述电梯坠落自救装置还包括一根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环11的定位杆12,两套环11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条13,所述定位杆12通过套环11分别套装于两根减震杆5的突出环9上,依靠凸起条13的下沿与突出环9的上沿相触,使定位杆12与两根减震杆5保持活动固定;所述定位杆12为中空杆,其腔内设置有压缩状态的顶簧14,顶簧14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15,每一个滑块15远离顶簧14的一端连接有锁舌16,两个锁舌16在顶簧14的作用下分别穿过定位杆12及套环11,在非使用状态下紧顶突出环9,且该锁舌16的位置与锁孔10大小相应,位置设置在同一水平上;在使用状态时转动减震杆,使锁孔10与锁舌16对应,锁舌16在顶簧14的作用下推入锁孔10内,使得两根减震杆5位置锁定,无法旋转。
[0022]为了减少在电梯下坠过程中,乘客与本装备碰撞造成的损伤,上述的上固定管1、下固定管2、减震杆5、扶手杆6、座椅杆7以及定位杆12上均包覆有柔性材料外套19。
[0023]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当出现电梯故障坠落时,电梯轿厢内乘客首先使用应急方法按下所有楼层按钮,然后双手将两扶手杆6或座椅杆7外拉,使两座椅杆7朝向前部大致形成“11”形,这时座绳8被拉直形成软座,同时定位杆12中的顶簧14使两锁舌16插入突出环9上的锁孔10中,由锁舌16使两根减震杆5定位,电梯轿厢中遇险人员马上坐在软座上,手握两“「”形扶手杆6。当电梯轿厢落地瞬间,减震杆5下端压缩下固定管2中的减震弹簧4向上的弹力使减震杆5化解减轻震幅,当减震弹簧4触底反弹使减震杆5向上弹起时,上固定管I中的回弹弹簧3又可化解部分震幅,在减震弹簧4及回弹弹簧3的共同作用下,使乘客有了一定的缓冲,有效的避免硬着陆,减少硬性落地发生骨折或伤亡。
【主权项】
1.一种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于轿厢上部的两根上固定管(1)、平行设置于轿厢下部的两根下固定管(2)、两根减震杆(5)、两根扶手杆(6)、两根座椅杆(7)以及多根座绳(8);所述上固定管(1)、下固定管(2)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管,在上固定管(I)腔内均设置有回弹弹簧(3),在下固定管(2)腔内均设置有减震弹簧(4);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上固定管(I)与下固定管(2)开口相对设置,同一侧的上固定管(I)与下固定管(2)通过所述减震杆(5)连接,减震杆(5)顶端与回弹弹簧(3)紧触,底端与减震弹簧(4)紧触;所述两根扶手杆(6)分别固定于两根减震杆(5)上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两根座椅杆(7)分别固定于两根减震杆(5)下部相对应的位置;多根座绳(8)的两端分别间隔固定于两根座椅杆(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根减震杆(5)上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突出环(9),两个突出环(9)上分别设置有锁孔(10);所述电梯坠落自救装置还包括一根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环(11)的定位杆(12),两套环(11)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条(13),所述定位杆(12)通过套环(11)分别套装于两根减震杆(5)的突出环(9)上,凸起条(13)的下沿与突出环(9)的上沿相触;所述定位杆(12)为中空杆,其腔内设置有压缩状态的顶簧(14),顶簧(14)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15),每一个滑块(15)远离顶簧(14)的一端连接有锁舌(16),两个锁舌(16)在顶簧(14)的作用下分别穿过定位杆(12)及套环(11)后卡紧在对应的锁孔(10)内用于固定两根减震杆(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减震杆(5)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缩颈插柱(17);上端的缩颈插柱(17)插入所述回弹弹簧(3)之中,下端的缩颈插柱(17)插入所述减震弹簧(4)之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扶手杆(6)均为“r ”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上固定管(I)固定安装于轿厢顶壁(21),所述的两根下固定管(2)固定安装于轿厢地板(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上固定管(I)及两根下固定管(2)均通过弯头(18)固定于轿厢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座椅杆(7)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座绳孔(20),多根座绳(8)的两端固定于座绳孔(20)之中。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一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管(1)、下固定管(2)、减震杆(5)、扶手杆(6)以及座椅杆(7)上均包覆有柔性材料外套(19)。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坠落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包覆有柔性材料外套(19)。
【文档编号】B66B11/02GK205709372SQ20162041140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发明人】张海英, 刘万强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