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461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为生产完成的塑料薄膜进行封口处理,现有的薄膜封口机一般横向设置于输送平台的旁侧,在热封时需要将包装袋呈斜卧状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使其上端部进入上下两个对称的封口机构之间,但是现在塑料薄膜封口机在热合时,散热较慢,包装袋封口处热融的塑料较容易粘在热合刀上,不仅影响封口的质量和效率,为封口后的塑料薄膜回收也造成了很多的麻烦,普通的塑料薄膜封口机调整机头高度是通过手动调节调节机头部分与输出辅导部分之间设置的调整支架上的限位螺母来完成的,这样操作很不方便,并且不能做到两头同步调整,会导致机头倾斜,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以(此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只写该主题独权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压平装置、塑封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压平装置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压平装置包括辊槽和置于辊槽内部上下排列的压平辊,所述塑封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设有弹性连接件和与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 接杆的顶端连接热合辊,所述热合辊上设有依次排列的热合条、预冷却口和撕裂刀,所述热合辊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有所述预冷却口连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保温层和置于所述保温层内部两端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一侧设有回收辊;

进一步的,所述塑封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之间设有导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内部填充珍珠岩;

进一步的,所述压平辊数量不只一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压平装置可防止塑料薄膜封口时发生褶皱,造成封口处的不美观,热合辊在塑封塑料薄膜的同时可以将塑料薄膜撕裂,更加便于使用,冷却装置可将热塑封过后的塑料薄膜快速冷却,便于塑封过后的塑料薄膜能更加快速的回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的热合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的压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的滚珠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平装置,2-塑封装置,3-冷却装置,4-回收辊,5-支撑座,6-固定槽,7-弹性连接件,8-连接杆,9-热合辊,10-导辊,11-保温层,12-吹风机,13-导风板,14-热合条,15-预冷却口,16-撕裂刀,17-进气口,18-辊槽,19-压平辊。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塑料薄膜封口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压平装置1、塑封装置2和冷却装置3和回收辊4,所述塑封装置2与所述冷却装置3之间设有导辊10,所述压平装置1底部设有支撑座5,所述压平装置1包括辊槽18和置于辊槽18内部上下排列的压平辊19,所述压平辊19数量不只一个,可防止塑料薄膜在进行封口时发生褶皱,所述塑封装置2包括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顶部设有固定槽6,所述固定槽6内部设有弹性连接件7和与所述弹性连接件7连接的连接杆8,所述弹性连接件7 为弹簧,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连接热合辊9,所述热合辊9上设有依次排列的热合条14、预冷却口15和撕裂刀16,所述热合辊9一端设有进气口17,所述进气口17有所述预冷却口15连接,所述热合辊9顺时针转动,热合条14可先对塑料薄膜进行塑封处理,预冷却口15吹出大量的冷气对进行塑封的塑料薄膜进行冷却处理,防止塑料薄膜粘在热合条14上,随后撕裂刀16对塑封完成的塑料薄膜进行处理,使塑料薄膜更易被撕裂,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保温层11和置于所述保温层11内部两端的吹风机12,所述保温层11内部填充珍珠岩,所述吹风机12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13,出风机12吹出冷风可对塑封过后的塑料薄膜进行降温处理,使得塑料薄膜的塑封处尽快回复常温,便于塑料薄膜的回收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