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7850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属于货物搬运技术领域中的托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实现货物的单独搬运、也可实现连带托盘一起搬运且支撑作用较强的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下层承重梁、上层承重梁,上层承重梁的L型框架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复位结构包括隔板,L型框架的左腔室内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的两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并随转动板一起转动,L型框架的右腔室内设置有预紧弹簧和固定座,预紧弹簧的一端压紧在隔板上,固定座连接在预紧弹簧的另一端,铰接轴上连接有绕绳,绕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隔板上的孔、预紧弹簧的中心后与固定座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叉车用的托盘。
【专利说明】
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搬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供叉车使用的托盘。
【背景技术】
[0002]托盘,是指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流产业中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托盘给现代物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保护物品,方便物流和商流,托盘又名栈板,夹板。物流上的托盘,按材质、用途、台面、叉车的叉入方式和结构区分,托盘有多种类型。尤其在一些要求快速作业的场合,由于托盘作业效率高、安全稳定,使用率越来越大。市场上有各种类型托盘,有木托盘,胶合板免熏蒸托盘、四向托盘、双面托盘、欧标托盘、方墩托盘、单面胶合板托盘、双面胶合板托盘、双面免熏蒸托盘、黑色塑料托盘等各种托盘。另外还有各种专用托盘,平板玻璃集装托盘、轮胎专用托盘、长尺寸物托盘和油桶专用托盘等等。
[0003]申请号为201020662454.2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能叉卸货物托盘,该托盘采用多根侧面设有防滑装置的矩形承重梁作为托盘底板,并在矩形承重梁上按照叉车属具的叉齿数等距离安放多根等截面空腹承重梁作为托盘面板结构而成。托盘上部多根等截面空腹承重梁平行设置,等截面空腹承重梁与等截面空腹承重梁之间为叉车属具叉齿取物通道,托盘下部多根矩形承重梁平行设置,矩形承重梁的侧面设有防滑装置。等截面空腹承重梁为中空端部开放,等截面空腹承重梁内空腔为叉车属具叉齿取运通道,托盘上部支撑货物的平面由多根等截面空腹承重梁按叉车属具叉齿数等距离平行排列而成。由于该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使该托盘在保留现有托盘全部功能的同时,增加了托盘用叉车叉齿的“取物”功能。在同一托盘上构建“取物”和“取运”两个独立的叉车属具叉齿通道,是该实用新型托盘的主要技术特征。当需要货物与托盘一起运输时,叉车属具叉齿插入本实用新型能叉卸货物托盘的等截面空腹承重梁空腔中,实现货物与托盘一起搬运;当需要货物与托盘分离时,将叉车的属具叉齿插入本实用新型能叉卸货物托盘等截面空腹承重梁之间,即可在无任何辅助措施下实现货物与托盘的分离。
[0004]但在使用叉车进行搬运货物时,叉车的前叉需从等截面空腹承重梁空腔中退出后,再进入截面空腹承重梁并与货物底部接触,完成对货物的搬运。因而一前一后的移动叉车,使得货物搬运的效率大大降低。
[0005]为此,申请号为20120885304.0的实用新型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叉运托盘,该叉运托盘包括基盘和多个承载单元,这些承载单元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布置于基盘上,所述承载单元主要由立柱和承重板组成,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基盘上、另一端与承重板对应固定,所述承重板的边缘从立柱的周壁径向延伸出。承重板的边缘从立柱的周壁径向延伸出,形成带盘叉运通道,这些承载单元以纵向5列、横向6行的矩形阵列方式布置于基盘上,形成承载货物的面,每排承载单元之间未覆盖部分的通道为脱盘叉货通道,该脱盘叉货通道均匹配于叉齿的截面尺寸,在仅需取货时叉车叉齿由此脱盘叉货通道叉入;每排承载单元之间承重板的覆盖部分为带盘叉运通道,该带盘叉运通道均匹配于叉齿的截面尺寸,在需连盘叉运时由此带盘叉运通道叉入。该叉运托盘既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单独搬运,也可以连带托盘一起搬运,该叉运托盘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过程简单、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0006]上述叉运托盘虽可以实现货物的单独搬运,也可以实现连带托盘一起搬运,但是该叉运托盘仅通过立柱支撑起货物,因而整个托盘的支撑作用降低。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即可实现货物的单独搬运、也可实现连带托盘一起搬运且支撑作用较强的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包括下层承重梁,所述下层承重梁上堆叠焊接有呈倒U型的上层承重梁,且所述上层承重梁与下层承重梁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上层承重梁包括L型框架,所述L型框架的竖板底部与下层承重梁连接,所述L型框架的横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可在L型框架上转动,且所述转动板的高度小于相邻两组上层承重梁之间的距离;所述转动板与L型框架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L型框架上的内腔分割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内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并随转动板一起转动,所述右腔室内设置有预紧弹簧和固定座,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压紧在隔板上,所述固定座连接在预紧弹簧的另一端,所述铰接轴上连接有绕绳,所述绕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隔板上的孔、预紧弹簧的中心后与固定座连接。
[0010]其中,所述下层承重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板反转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L型框架的横板下方。
[0011]其中,所述下层承重梁上左右设置有两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铰接于下层承重梁上的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输出轴末端铰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中部与下层承重梁铰接连接,所述摆动杆的末端连接有行走轮。
[0012]其中,所述下层承重梁、上层承重梁上均设有若干供叉车进叉的插孔。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层承重梁、下层承重梁可实现进叉,完成托盘运输货物的功能;当利用上层承重梁进叉时,叉车的叉位于上层承重梁的凹槽内,完成对货物的搬运;当需要码垛、堆放货物时,叉车的叉作用于转动板上,上层承重梁的转动板可在L型框架上转动,叉车的叉从上层承重梁的转动板与相邻的L型框架之间穿出并直接作用于货物底部,将货物与托盘分离开,完成对货物的码垛、堆放。由于叉车的叉可直接搬动转动板转动并从上层承重梁的凹槽中退出并直接作用于货物底部,因而无需启动叉车并移动实现退叉、进叉,且可连带托盘一起搬运货物,也可单独单板货物,从而大幅缩短了叉车退叉、进叉的时间,提高叉车的搬运效率;此外,由于上层承重梁两端通过转动板和L型框架进行支撑,相对于单一的支撑结构,本托盘的支撑作用更稳定,不易损毁,有效延长托盘的使用寿命。在转动板与L型框架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主要由绕绳、隔板、预紧弹簧和固定座组成,当需要转动转动板使叉车的叉从上层承重梁中退出时,转动板带动铰接轴转动,将更多的绕绳绕接在铰接轴上,从而压缩预紧弹簧,待叉车的叉退出上层承重梁后,预紧弹簧恢复形变,铰接轴带动转动板反向转动并支撑托盘上的货物;通过该复位结构可方便、快捷地将叉车的叉从上层承重梁中退出,提高叉车的搬运效率,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托盘的支撑稳定性。
[0015]2、本实用新型中,在下层承重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板反转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L型框架的横板下方;通过该限位块可限制转动板的反转角度,使转动板转动至竖直位置即可,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转动板的支撑作用。
[0016]3、本实用新型中,在下层承重梁上左右设置有两组行走机构,每组行走机构均包括液压装置、摆动杆和行走轮,液压装置可通过其输出轴转动摆动杆,转动的摆动杆可实现行走轮的放下或收起,当行走轮放下时,整个托盘与地面通过行走轮接触、支撑,托盘可直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从而可在地面上方便、快捷地搬运托盘及托盘上的货物,实现托盘及托盘上货物的输送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局部不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承重梁的A-A剖视图;
[0021]图5为图4中旋转板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装置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为:I一铰接轴、2—左腔室、3—隔板、4一右腔室、5—绕绳、6—预紧弹簧、7—固定座、10—转动板、20—L型框架、40—上层承重梁、50—下层承重梁、51—行走轮、52—旋转杆、53—液压杆、54—液压缸、6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该托盘包括下层承重梁50和上层承重梁40,下层承重梁50和上层承重梁40连接为一体结构。下层承重梁50至少设置两组,多组下层承重梁50—前一后依次设置;该上层承重梁40也至少设置两组,多组上层承重梁40以左右设置的方式设置于下层承重梁50的上方,每组上层承重梁40均与其下方的下层承重梁50固定连接。该上层承重梁40包括L型框架20和转动板10,该L型框架20的竖板底部与下层承重梁50连接,该L型框架20的横板的自由端(即远离竖板的一端)与转动板10连接,该转动板10与L型框架20的横板活动连接,转动板1壳在L型框架20的横板上自由转动。该转动板1的高度小于相邻两组上层承重梁40之间、上层承重梁40与两侧承重梁30之间的距离,且叉车的叉可从相邻两组上层承重梁40之间、上层承重梁40与两侧承重梁30之间穿过并直接作用于货物底部。此外,在转动板10与L型框架20之间还设置复位结构,当叉车的叉搬动转动板10转动后,通过该复位结构可使转动板10迅速复位至支撑状态。该复位机构包括隔板3,该隔板3位于L型框架20的横板的内部空腔中,且隔板3将L型框架20上的内腔分割为左腔室2和右腔室4,用于连接转动板10和L型框架20的铰接轴I穿过该左腔室2,铰接轴I的两端与转动板10固定连接,且铰接轴I可随转动板10—起转动。该右腔室4内设置有预紧弹簧6和固定座7,该预紧弹簧6位于隔板3与固定座7之间,且预紧弹簧6的一端压紧在隔板3上。该左腔室2内的铰接轴I上连接有绕绳5,部分绕绳5绕接在铰接轴I上,而绕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隔板3上的孔、预紧弹簧6的中心后与固定座7连接。
[0028]通过上层承重梁40、下层承重梁50可实现进叉,完成托盘运输货物的功能;当利用上层承重梁40进叉时,叉车的叉位于上层承重梁40的凹槽内,完成对货物的搬运;当需要码垛、堆放货物时,叉车的叉作用于转动板10上,上层承重梁40的转动板10可在L型框架20上转动,叉车的叉从上层承重梁40的转动板10与相邻的L型框架20之间穿出并直接作用于货物底部,将货物与托盘分离开,完成对货物的码垛、堆放。由于叉车的叉可直接搬动转动板10转动并从上层承重梁40的凹槽中退出并直接作用于货物底部,因而无需启动叉车并移动实现退叉、进叉,且可连带托盘一起搬运货物,也可单独单板货物,从而大幅缩短了叉车退叉、进叉的时间,提高叉车的搬运效率;此外,由于上层承重梁40两端通过转动板10和L型框架20进行支撑,相对于单一的支撑结构,本托盘的支撑作用更稳定,不易损毁,有效延长托盘的使用寿命。在转动板10与L型框架20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主要由绕绳5、隔板3、预紧弹簧6和固定座7组成,当需要转动转动板10使叉车的叉从上层承重梁40中退出时,转动板10带动铰接轴I转动,将更多的绕绳5绕接在铰接轴I上,从而压缩预紧弹簧6,待叉车的叉退出上层承重梁40后,预紧弹簧6恢复形变,铰接轴I带动转动板10反向转动并支撑托盘上的货物;通过该复位结构可方便、快捷地将叉车的叉从上层承重梁40中退出,提高叉车的搬运效率,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托盘的支撑稳定性。
[0029]此外,为了防止转动板10反转的角度过大,因而在下层承重梁5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板10反转的限位块60,限位块60位于L型框架20的横板下方。通过在下层承重梁5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板10反转的限位块60,限位块60位于L型框架20的横板下方;通过该限位块60可限制转动板10的反转角度,使转动板10转动至竖直位置即可,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转动板10的支撑作用。上层承重梁40、下层承重梁50上均还设有若干供叉车进叉的插孔。
[0030]为了提供一种新的托盘及托盘上货物的输送方式,提高托盘及托盘上货物的输送效率,因而在下层承重梁50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设置于相邻两组下层承重梁50之间的间隙处,且该相邻两组下层承重梁50之间的同一间隙处左右设置的行走机构至少设置两组。每组行走机构均包括有液压装置54,该液压装置54可直接铰接连接在下层承重梁50的侧壁上,也可直接通过铰接轴交接在相邻两下层承重梁50之间,使得液压装置54可在下层承重梁50上转动。该液压装置54的输出轴53的端部铰接连接有摆动杆52,该摆动杆5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三直线段,液压装置54的输出轴53与摆动杆52的第一直线段的端部铰接连接,第二直线段与第三支线段的连接位置处与下层承重梁50连接。该摆动杆52可直接铰接连接在下层承重梁50的侧壁上,也可直接通过铰接轴交接在相邻两下层承重梁50之间,使得摆动杆52可在下层承重梁50上转动。该摆动杆52的第三直线段的端部连接有行走轮51,在转动摆动杆52时,行走轮51可伸出下层承重梁50或收入下层承重梁50内,当行走轮51伸出下层承重梁50后,行走轮51可直接作用于地面上并通过液压装置54的支撑作用使托盘及连同托盘上的货物一起在地面上移动,实现托盘及托盘上货物的输送。
[0031]在下层承重梁50上左右设置有两组行走机构,每组行走机构均包括液压装置54、摆动杆52和行走轮51,液压装置54可通过其输出轴53转动摆动杆52,转动的摆动杆52可实现行走轮51的放下或收起,当行走轮51放下时,整个托盘与地面通过行走轮51接触、支撑,托盘可直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从而可在地面上方便、快捷地搬运托盘及托盘上的货物,实现托盘及托盘上货物的输送的多样性。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包括下层承重梁50,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堆叠焊接有呈倒U型的上层承重梁40,且所述上层承重梁40与下层承重梁50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下层承重梁50的两端焊接有两侧承重梁30;所述上层承重梁40包括L型框架20,所述L型框架20的竖板底部与下层承重梁50连接,所述L型框架20的横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可在L型框架20上转动,且所述转动板10的高度小于相邻两组上层承重梁40之间、上层承重梁40与两侧承重梁30之间的距离。所述转动板10与L型框架20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隔板3,所述隔板3将L型框架20上的内腔分割为左腔室2和右腔室4,所述左腔室2内设置有铰接轴I,所述铰接轴I的两端与转动板10固定连接并随转动板10—起转动,所述右腔室4内设置有预紧弹簧6和固定座7,所述预紧弹簧6的一端压紧在隔板3上,所述固定座7连接在预紧弹簧6的另一端,所述铰接轴I上连接有绕绳5,所述绕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隔板3上的孔、预紧弹簧6的中心后与固定座7连接。
[0034]实施例2
[003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板10反转的限位块60,所述限位块60位于L型框架20的横板下方。
[0036]实施例3
[0037]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左右设置有两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铰接于下层承重梁50上的液压装置54,所述液压装置54的输出轴53末端铰接有摆动杆52,所述摆动杆52中部与下层承重梁50铰接连接,所述摆动杆52的末端连接有行走轮51。
[0038]实施例4
[003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层承重梁40、下层承重梁50上均设有若干供叉车进叉的插孔。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包括下层承重梁(5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堆叠焊接有呈倒U型的上层承重梁(40),且所述上层承重梁(40)与下层承重梁(50)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上层承重梁(40)包括L型框架(20),所述L型框架(20)的竖板底部与下层承重梁(50)连接,所述L型框架(20)的横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可在L型框架(20)上转动,且所述转动板(10)的高度小于相邻两组上层承重梁(40)之间的距离;所述转动板(10)与L型框架(20)之间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隔板(3),所述隔板(3)将L型框架(20)上的内腔分割为左腔室(2)和右腔室(4),所述左腔室(2)内设置有铰接轴(I),所述铰接轴(I)的两端与转动板(10)固定连接并随转动板(10)—起转动,所述右腔室(4)内设置有预紧弹簧(6)和固定座(7),所述预紧弹簧(6)的一端压紧在隔板(3)上,所述固定座(7)连接在预紧弹簧(6)的另一端,所述铰接轴(I)上连接有绕绳(5),所述绕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隔板(3)上的孔、预紧弹簧(6)的中心后与固定座(7)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板(10)反转的限位块(60),所述限位块(60)位于L型框架(20)的横板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左右设置有两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铰接于下层承重梁(50)上的液压装置(54),所述液压装置(54)的输出轴(53)末端铰接有摆动杆(52),所述摆动杆(52)中部与下层承重梁(50)铰接连接,所述摆动杆(52)的末端连接有行走轮(5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能叉卸货物的旋转支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承重梁(50)、上层承重梁(40)上均设有若干供叉车进叉的插孔。
【文档编号】B65D19/38GK205707790SQ20162050309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毛洪
【申请人】四川科恒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