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74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输液器导管的生产装配输送线,特别是一种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器具,主要用于静脉输液,它是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重要的一次性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药液过滤器、用于控制药液流速的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各部件通过导管连接起来,药液从导管中流通;调节器能够针对不同时间,不同人员调节不同的药液输入速度,提高效率的同时保障输液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度;但是目前的生产组装设备中的调节轮和调节盒的装配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严重影响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410082390.1公开了“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调节轮自动安装装置”结构;它公开了调节轮自动供给装置,包括多轨道振动盘和直线送料器,直线送料器的送料面板上均布有调节轮立式供料槽,多轨道振动盘的每条轨道出料口都经一条调节轮立起轨与直线送料器的一条调节轮立式供料槽入料口相连;其特点是:解决了调节轮人工安装在流速调节器外壳体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浪费劳动力,输液器的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调节轮的自动化出料;也公开了调节轮转向安装装置,其在支撑架上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转向轴,转向轴一端部设有转动连接块,支架上与转动连接块相对处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转动气缸,转动气缸的活塞杆与转动连接块铰接;转向轴上与直线送料器的每个调节轮立式供料槽相对处均设有一个立起时与调节轮立式供料槽配合的调节轮转向座,调节轮转向座包括转向块;其特点是:解决了调节轮需要人工安装在流速调节器外壳体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浪费劳动力,输液器的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调节轮的自动化安装;其缺点是:(1)调节轮自动供给装置采用振动出料,需要较大的动力设备,浪费资源;(2)调节轮转向安装装置需要设置转向装置,结构复杂;(3)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多;(4)安装精度差,影响组装设备的生产效率。目前还没有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精度高,安装效率高的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包括调节轮出料装置,调节轮出料装置出料口出前方固设有调节盒压紧装置,调节盒压紧装置用于需要装配的调节盒压住,便于调节盒与调节轮的装配;调节轮出料装置的出料口下方固设有调节轮出料装置,调节轮出料装置设置在调节轮出料装置的下机架上,使调节轮从调节轮出料装置出来后直接调入调节轮安装装置的进料板内,便于调节轮安装装置将调节轮推出并与调节盒进行装配;调节轮安装装置的出料前方固定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上放置有载具,载具内固定有调节盒,传送带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载具固定装置,载具随着传送带一起运动,当运动到指定位置时,传送带停止运动,然后载具固定装置从侧面将载具暂时固定在传送带上,然后调在节盒压紧装置从上方将载具内的调节盒固定在载具上,便于调节轮和调节盒的装配;调节盒压紧装置传送带的正上方,调节轮安装装置与载具固定装置,传送带上的载具在同一水平面内,便于调节轮和调节盒的装配;其特征在于:

调节轮出料装置包括下机架,下机架为一个框架结构,上下各有一块铁板,两块铁板中间用四根支柱固定并支撑,下机架上固设有上机架,上机架固定安装在下机架的后端,使上、下机构结构更加协调,上机架上固设有刮道,刮道用于输送调节轮,并使调节轮能沿着刮道内的调节轮凹槽从上往下滑动;刮道倾斜安装在上机架上,刮道较高的一端固设有料斗,料斗用于盛放调节轮,刮道较低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垂直安装在刮道较低的一端上,限位板用于调节轮限位,料斗包括右挡板、左挡板、上前挡板、下前挡板和后挡板,上前挡板在上前挡板的正上方,上前挡板和下前挡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上前挡板和下前挡板之间开设了一条缝隙,缝隙与盖板凹槽轨道联通,使抽取式盖板能通过缝隙进入盖板凹槽轨;上前挡板和下前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右挡板和左挡板连接固定,右挡板和左挡板相互平行,右挡板和左挡板的另一端与后挡板连接固定,使右挡板、左挡板、上前挡板、下前挡板和后挡板构成一个长方体形的框架;右挡板和左挡板固定安装在刮道上,且右挡板和左挡板的下端设置由倾斜面,倾斜面的斜率与刮道的安装斜率相同,使料斗安装完毕后,右挡板、左挡板、上前挡板、下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上平面保持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右挡板和左挡板上至少固设有四根连接柱,连接柱安装在右挡板和左挡板的四个角附近,且连接柱的安装位置不会妨碍抽取式盖板的使用,连接柱也能使框架更加稳固;右挡板和左挡板上分别固设有轴承,轴承安装在右挡板和左挡板接近底部的位置,右挡板和左挡板上的轴承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轴承连成的直线与右挡板和左挡板垂直;轴承上固设有主转轴,使主转轴能依靠轴承自由转动,主转轴上安装有硅胶皮板,硅胶皮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转轴上,使主转轴能带动硅胶皮板转动;左挡板上还固设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固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固设有联轴器,联轴器与主转轴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座、电机、联轴器和主转轴都在同一直线上,使主转轴和硅胶皮稳定转动;后挡板下端固设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的左右两端与右挡板和左挡板连接固定,弧形挡板的弧度与硅胶皮板转动轨迹配合,是硅胶皮板转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刮道为长方体形,刮道上挖设有调节轮凹槽,调节轮凹槽贯穿整个刮道,调节轮凹槽为倒“凸”字形,调节轮凹槽尺寸比调节轮稍大,使调节轮能在调节轮凹槽自由滑动,但不会产生很大的左右偏移,调节轮凹槽共挖设十二条,调节轮凹槽均匀设置在刮道上,调节轮凹槽上设置倒边,倒边使调节轮进入调节轮凹槽更加顺畅,调节轮凹槽内设有台阶,台阶的宽度比调节轮的宽度略大,使调节轮进入调节轮凹槽后不能偏移,但能顺着调节轮凹槽向前移动。

进一步的,刮道安装完毕后较低的一端上设有空缺段和斜面,空缺段使调节轮顺利掉落;刮道安装完毕后,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40-60°,在调节轮经过斜面时,使调节轮加速掉落,方便后面的调节轮滑出,以便后续设备对调节轮进行安装;刮道上还挖设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共挖设十二个,传感器安装孔均匀设置在刮道上,传感器安装孔上固定第一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孔贯穿刮道,且传感器安装孔的一端在调节轮凹槽内,使第一传感器能检测调节轮凹槽内的调节轮是否在向下运动;刮道的背面固设有调速器盒,调速器盒用于安装调速器。

进一步的,主转轴固设有硅胶皮板,硅胶皮板为长方体形,硅胶皮板为软质材料,使硅胶皮板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硅胶皮板的长度大于主转轴到刮道的距离,且只比主转轴到刮道的距离大2-5cm,使硅胶皮板在主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时,其前端2-5cm处在刮道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将调节轮顺利刮进刮道的调节轮凹槽内。

进一步的,右挡板和左挡板上挖设有盖板凹槽轨道,右挡板和左挡板上的盖板凹槽轨道在同一平面上,盖板凹槽轨道上装设有抽取式盖板,盖板凹槽轨道的宽度大于抽取式盖板的厚度,使抽取式盖板能在盖板凹槽轨道自由进出,抽取式盖板用于防止调节轮从料斗上面掉出去,且抽取式盖板的长度小于盖板凹槽轨道的长度,使抽取式盖板能与上前挡板和下前挡板完全贴合;盖板凹槽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使抽取式盖板能稳固安装在盖板凹槽轨道上,使抽取式盖板在主转轴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下不会跑出盖板凹槽轨道。

进一步的,右挡板和左挡板都上固设有第二传感器,两个第二传感器对称安装,两个第二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传感器固定在右挡板和左挡板与刮道连接处,且处于刮道上方5-10cm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料斗内是否存在足够调节轮,当料斗内的调节轮不足时,将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加调节轮。

进一步的,刮道上固设有透明盖板,透明盖板上挖设有调整通风槽,调整通风槽共挖设十二列,调整通风槽均匀设置在透明盖板上,调整通风槽与刮道的调节轮凹槽一一对应,当透明盖板安装在刮道上时,调整通风槽在刮道的调节轮凹槽正上方,便于通过调整通风槽对于卡在调节轮凹槽内的调节轮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刮道安装完成后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刮道与限位板的安装面与水平面垂直,刮道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60°,使刮道内的调节轮在重力和硅胶皮板的刮力作用下,沿着刮道内的十二条调节轮凹槽往下运动,减少了振动送料装置,使调节轮出料装置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的,抽取式盖板上固设有把手,把手朝外安装,使抽取式盖板拿取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调节轮安装装置设置在下机架上,调节轮安装装置包括第二下机架,第二下机架为空心框架结构,第二下机架包括上下两块铁板,两块铁板之间用四根支柱支撑,减小第二下机架的重量,第二下机架上固设有第二上机架,第二上机架固定安装在第二下机架上平面靠前位置,使设备结构更加合理,其特征在于:

第二下机架上固设有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共安装两条,两条第一直线导轨相互平行,两条第一直线导轨安装在第二下机架端部位置,两条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一条第一直线导轨上至少安装2个第一滑块,使第一滑块在第一直线导轨上自由活动时更加平稳,第一滑块上固设有过度板,过度板的长度小于第二上机架长度,使过渡板能在第一滑块和第一直线导轨的带动下,在第二上机架内运动;过度板上固设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共设置四条,四条第二直线导轨均匀安装在过度板上,四条第二直线导轨互相平行,第二直线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一条第二直线导轨上安装1-2个第二滑块,使过度板在第二直线导轨上自由活动时更加平稳,第二滑块上固设有平移固定板,平移固定板共安装两块,每块平移固定板下安装两条第二直线导轨,平移固定板内镶嵌安装有顶料固定块,使顶料固定块与平移固定板在同一水平面上,顶料固定块镶嵌安装在平移固定板朝第二上机架方向,顶料固定块上固设有顶料杆。

进一步的,过度板上固设有过料板,过料板为L形,过料板上挖设有过料槽,过料槽为倒“凸”字形,过料槽内挖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贯穿过料板,使限位柱能通过限位孔对调节轮进行限位;过料板下方活动装设柱子安装板,柱子安装板长度小于第二下机架,使柱子安装板能在第二下机架的框架结构能上下运动,柱子安装板下固设有两块导向安装块,导向安装块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穿过柱子安装板固定在过度板上,导向柱将柱子安装板与过料板连接在一起,使柱子安装板在导向柱的带动下,能跟着导向柱上下运动,柱子安装板上固设有限位柱,限位柱朝上安装,限位柱共设置十二根,限位柱朝上的一端穿入限位孔内,限位柱朝上的一端能在限位孔能上下左右运动,当柱子安装板往上运动时,限位柱朝上的一端能穿过限位孔,对过料板内的调节轮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过度板上没有安装第二上机架的一端固设有气缸安装座,气缸安装座共安装两个,两个气缸安装座均匀安装在过度板上,气缸安装座为T形结构,气缸安装座的T形上平面垂直安装,气缸安装座的T形上平面上固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水平安装,第一气缸的气缸杆朝第二上机架方向,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上固设有T型连接柱,T型连接柱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平移固定板朝向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板固定在平移固定板的中间位置,使第一气缸、T型连接柱、连接板和平移固定板连为一个整体,当第一气缸运动时,通过T型连接柱和连接板带动平移固定板运动。

进一步的,第二下机架未安装第二上机架的一端的上平面下固设有气缸固定块,气缸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机架未安装第二上机架的一端的上平面的中间位置,气缸固定块为L形,气缸固定块的一面与第二下机架固定,另一面垂直与水平面且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水平安装,第二气缸的气缸杆朝第二上机架方向,第二气缸的气缸杆上固设有气缸连接杆,气缸连接杆与过度板固定连接,使第二气缸能通过气缸连接杆推动过度板在第一直线导轨上运动;过度板上平面下还固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垂直安装,第三气缸直接固定在过度板上,第三气缸的气缸杆与柱子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三气缸的气缸杆固定在柱子安装板中间位置,使第三气缸能带动柱子安装板上下运动,柱子安装板上下运动能带动限位柱上下运动,起到限制调节轮进入过料槽的数量;过料板上挖设有过料挡板安装孔,过料挡板安装孔上用螺钉固定安装有过料挡板,过料挡板防止调节轮从过料槽内跑出;过料板上还挖设有保护板安装孔,保护板安装孔上用螺钉固定安装有保护板,保护板固定在顶料杆上方,使保护板能防止杂物掉入顶料杆的活动区域内。

进一步的,过料板上挖设有过料槽,过料槽为倒“凸”字形,过料槽尺寸比调节轮略大,使调节轮能能嵌在过料槽内并沿着过料槽前进,但不会出现左右跑偏的现象,过料槽共设置十二个,过料槽均匀设置在过料板上,过料槽上朝上的口子上开设有倒边,倒边增加了过料槽的开口尺寸,倒边使调节轮进入过料槽内更加顺利。

进一步的,进料板上固设有进料挡板,进料挡板水平安装固定,防止调节轮从十字槽内掉出或跑偏。

进一步的,第二下机架上固设有过度板限位开关,过度板限位开关固定在未安装第二上机架一端的中间位置,过度板限位开关与过度板在同一水平面上,过度板限位开关只固定一个,过度板限位开关与过度板配合,过度板限位开关用于限制过度板和第二气缸的行程;过度板上固设有固定板限位开关,固定板限位开关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限位开关与过度板限位开关安装在同一侧,固定板限位开关与平移固定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板限位开关与平移固定板配合,每个固定板限位开关对应一块平移固定板,固定板限位开关用于限制平移固定板和第一气缸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因为刮道倾斜设置,减少了振动送料装置,使调节轮出料装置结构更加简单;

(2)不再需要调节轮转向安装装置,体积变小,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少;

(3)安装精度高,提高了输液器导管的生产装配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出料装置的一种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出料装置的一种立体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出料装置的一种立体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料斗的一种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料斗的一种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料斗的一种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刮道的一种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安装装置的一种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安装装置的一种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安装装置的一种左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安装装置的一种立体图之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安装装置的一种立体图之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过料板的一种立体图。

图中:1、下机架;2、上机架;3、刮道;4、第一传感器;5、调速器盒;6、透明盖板;7、料斗;8、限位板;9、右挡板;10、上前挡板;11、后挡板;12、盖板凹槽轨道;13、抽取式盖板;14、连接柱;15、弧形挡板;16、电机安装座;17、电机;18、联轴器;19、主转轴;20、轴承;21、下前挡板;22、第二传感器;23、硅胶皮板;24、调节轮凹槽;30、左挡板;32、把手;50、载具固定装置;51、传送带;52、载具;53、调节盒;54、调节盒压紧装置;55、调节轮出料装置;56、调节轮安装装置;61、第二下机架;62、第二上机架;63、第一气缸;64、第二气缸;65、第一直线导轨;66、第一滑块;67、第二直线导轨;68、第二滑块;69、进料板;70、过料板;100、过料槽;71、柱子安装板;72、限位柱;73、导向柱;74、导向安装块;75、气缸安装座;76、T型连接柱;77、连接板;78、平移固定板;79、顶料固定块;80、顶料杆;81、进料挡板;82、过料挡板;83、过度板;84、保护板;85、固定板限位开关;86、过度板限位开关;87、气缸固定块;88、气缸连接杆;89、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调节轮与调节盒的装配装置,包括调节轮出料装置55,调节轮出料装置55出料口出前方固设有调节盒压紧装置54,调节盒压紧装置54用于需要装配的调节盒53压住,便于调节盒53与调节轮的装配;调节轮出料装置55的出料口下方固设有调节轮出料装置55,调节轮出料装置55设置在调节轮出料装置55的下机架1上,使调节轮从调节轮出料装置55出来后直接调入调节轮安装装置56的进料板69内,便于调节轮安装装置56将调节轮推出并与调节盒进行装配;调节轮安装装置56的出料前方固定安装有传送带51,传送带51上放置有载具52,载具52内固定有调节盒,传送带5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载具固定装置50,载具52随着传送带51一起运动,当运动到指定位置时,传送带51停止运动,然后载具固定装置50从侧面将载具52暂时固定在传送带51上,然后调在节盒压紧装置从上方将载具52内的调节盒固定在载具52上,便于调节轮和调节盒的装配;调节盒压紧装置54传送带51的正上方,调节轮安装装置56与载具固定装置50,传送带51上的载具52在同一水平面内,便于调节轮和调节盒的装配。

如图4~6所示,调节轮出料装置55包括下机架1,下机架1为一个框架结构,上下各有一块铁板,两块铁板中间用四根支柱固定并支撑,下机架1上固设有上机架2,上机架2固定安装在下机架1的后端,使上、下机构结构更加协调,上机架2上固设有刮道3,刮道3用于输送调节轮,并使调节轮能沿着刮道3内的调节轮凹槽24从上往下滑动;刮道3倾斜安装在上机架2上,刮道3较高的一端固设有料斗7,料斗7用于盛放调节轮,刮道3较低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板8,限位板8垂直安装在刮道3较低的一端上,限位板8用于调节轮限位,料斗7包括右挡板9、左挡板30、上前挡板10、下前挡板21和后挡板11,上前挡板10在上前挡板10的正上方,上前挡板10和下前挡板21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上前挡板10和下前挡板21之间开设了一条缝隙,缝隙与盖板凹槽轨道12联通,使抽取式盖板13能通过缝隙进入盖板凹槽轨;上前挡板10和下前挡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右挡板9和左挡板30连接固定,右挡板9和左挡板30相互平行,右挡板9和左挡板30的另一端与后挡板11连接固定,使右挡板9、左挡板30、上前挡板10、下前挡板21和后挡板11构成一个长方体形的框架;右挡板9和左挡板30固定安装在刮道3上,且右挡板9和左挡板30的下端设置由倾斜面,倾斜面的斜率与刮道3的安装斜率相同,使料斗7安装完毕后,右挡板9、左挡板30、上前挡板10、下前挡板21和后挡板11的上平面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7~9所示,右挡板9和左挡板30上至少固设有四根连接柱14,连接柱14安装在右挡板9和左挡板30的四个角附近,且连接柱14的安装位置不会妨碍抽取式盖板13的使用,连接柱14也能使框架更加稳固;右挡板9和左挡板30上分别固设有轴承20,轴承20安装在右挡板9和左挡板30接近底部的位置,右挡板9和左挡板30上的轴承20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轴承20连成的直线与右挡板9和左挡板30垂直;轴承20上固设有主转轴19,使主转轴19能依靠轴承20自由转动,主转轴19上安装有硅胶皮板23,硅胶皮板23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转轴19上,使主转轴19能带动硅胶皮板23转动;左挡板30上还固设有电机安装座16,电机安装座16上固设有电机17,电机17的转轴上固设有联轴器18,联轴器18与主转轴19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座16、电机17、联轴器18和主转轴19都在同一直线上,使主转轴19和硅胶皮稳定转动;后挡板11下端固设有弧形挡板15,弧形挡板15的左右两端与右挡板9和左挡板30连接固定,弧形挡板15的弧度与硅胶皮板23转动轨迹配合,是硅胶皮板23转动更加顺畅。

如图10所示,刮道3为长方体形,刮道3上挖设有调节轮凹槽24,调节轮凹槽24贯穿整个刮道3,调节轮凹槽24为倒“凸”字形,调节轮凹槽24尺寸比调节轮稍大,使调节轮能在调节轮凹槽24自由滑动,但不会产生很大的左右偏移,调节轮凹槽24共挖设十二条,调节轮凹槽24均匀设置在刮道3上,调节轮凹槽24上设置倒边,倒边使调节轮进入调节轮凹槽24更加顺畅,调节轮凹槽24内设有台阶,台阶的宽度比调节轮的宽度略大,使调节轮进入调节轮凹槽24后不能偏移,但能顺着调节轮凹槽24向前移动。

如图4、图5所示,刮道3安装完毕后较低的一端上设有空缺段和斜面,空缺段使调节轮顺利掉落;刮道3安装完毕后,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40-60°,在调节轮经过斜面时,使调节轮加速掉落,方便后面的调节轮滑出,以便后续设备对调节轮进行安装;刮道3上还挖设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共挖设十二个,传感器安装孔均匀设置在刮道3上,传感器安装孔上固定第一传感器4,传感器安装孔贯穿刮道3,且传感器安装孔的一端在调节轮凹槽24内,使第一传感器4能检测调节轮凹槽24内的调节轮是否在向下运动;刮道3的背面固设有调速器盒5,调速器盒5用于安装调速器。

如图7、图9所示,主转轴19固设有硅胶皮板23,硅胶皮板23为长方体形,硅胶皮板23为软质材料,使硅胶皮板23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硅胶皮板23的长度大于主转轴19到刮道3的距离,且只比主转轴19到刮道3的距离大2-5cm,使硅胶皮板23在主转轴19的带动下转动时,其前端2-5cm处在刮道3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将调节轮顺利刮进刮道3的调节轮凹槽24内。

如图7、图9所示,右挡板9和左挡板30上挖设有盖板凹槽轨道12,右挡板9和左挡板30上的盖板凹槽轨道12在同一平面上,盖板凹槽轨道12上装设有抽取式盖板13,盖板凹槽轨道12的宽度大于抽取式盖板13的厚度,使抽取式盖板13能在盖板凹槽轨道12自由进出,抽取式盖板13用于防止调节轮从料斗7上面掉出去,且抽取式盖板13的长度小于盖板凹槽轨道12的长度,使抽取式盖板13能与上前挡板10和下前挡板21完全贴合;盖板凹槽轨道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使抽取式盖板13能稳固安装在盖板凹槽轨道12上,使抽取式盖板13在主转轴19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下不会跑出盖板凹槽轨道12。

如图4、图8所示,右挡板9和左挡板30都上固设有第二传感器22,两个第二传感器22对称安装,两个第二传感器22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传感器22固定在右挡板9和左挡板30与刮道3连接处,且处于刮道3上方5-10cm处,第二传感器22用于检测料斗7内是否存在足够调节轮,当料斗7内的调节轮不足时,将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加调节轮。

如图4、图5所示,刮道3上固设有透明盖板6,透明盖板6上挖设有调整通风槽,调整通风槽共挖设十二列,调整通风槽均匀设置在透明盖板6上,调整通风槽与刮道3的调节轮凹槽24一一对应,当透明盖板6安装在刮道3上时,调整通风槽在刮道3的调节轮凹槽24正上方,便于通过调整通风槽对于卡在调节轮凹槽24内的调节轮进行调整。

如图4~6所示,刮道3安装完成后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刮道3与限位板8的安装面与水平面垂直,刮道3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60°,使刮道3内的调节轮在重力和硅胶皮板23的刮力作用下,沿着刮道3内的十二条调节轮凹槽24往下运动,减少了振动送料装置,使调节轮出料装置55结构更加简单。

如图3、图11~15所示,调节轮安装装置56设置在下机架1上,调节轮安装装置56包括第二下机架61,第二下机架61为空心框架结构,第二下机架61包括上下两块铁板,两块铁板之间用四根支柱支撑,减小第二下机架61的重量,第二下机架61上固设有第二上机架62,第二上机架62固定安装在第二下机架61上平面靠前位置,使设备结构更加合理,第二下机架61上固设有第一直线导轨65,第一直线导轨65共安装两条,两条第一直线导轨65相互平行,两条第一直线导轨65安装在第二下机架61端部位置,两条第一直线导轨65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6,一条第一直线导轨65上至少安装2个第一滑块66,使第一滑块66在第一直线导轨65上自由活动时更加平稳,第一滑块66上固设有过度板83,过度板83的长度小于第二上机架62长度,使过渡板能在第一滑块66和第一直线导轨65的带动下,在第二上机架62内运动;过度板83上固设有第二直线导轨67,第二直线导轨67共设置四条,四条第二直线导轨67均匀安装在过度板83上,四条第二直线导轨67互相平行,第二直线导轨67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68,一条第二直线导轨67上安装1-2个第二滑块68,使过度板83在第二直线导轨67上自由活动时更加平稳,第二滑块68上固设有平移固定板78,平移固定板78共安装两块,每块平移固定板78下安装两条第二直线导轨67,平移固定板78内镶嵌安装有顶料固定块79,使顶料固定块79与平移固定板78在同一水平面上,顶料固定块79镶嵌安装在平移固定板78朝第二上机架62方向,顶料固定块79上固设有顶料杆80。

如图11所示,过度板83上固设有过料板70,过料板70为L形,过料板70上挖设有过料槽100,过料槽100为倒“凸”字形,过料槽100内挖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贯穿过料板70,使限位柱72能通过限位孔对调节轮进行限位;过料板70下方活动装设柱子安装板71,柱子安装板71长度小于第二下机架61,使柱子安装板71能在第二下机架61的框架结构能上下运动,柱子安装板71下固设有两块导向安装块74,导向安装块74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73,导向柱73穿过柱子安装板71固定在过度板83上,导向柱73将柱子安装板71与过料板70连接在一起,使柱子安装板71在导向柱73的带动下,能跟着导向柱73上下运动,柱子安装板71上固设有限位柱72,限位柱72朝上安装,限位柱72共设置十二根,限位柱72朝上的一端穿入限位孔内,限位柱72朝上的一端能在限位孔能上下左右运动,当柱子安装板71往上运动时,限位柱72朝上的一端能穿过限位孔,对过料板70内的调节轮进行限位。

如图12、图14、图15所示,过度板83上没有安装第二上机架62的一端固设有气缸安装座75,气缸安装座75共安装两个,两个气缸安装座75均匀安装在过度板83上,气缸安装座75为T形结构,气缸安装座75的T形上平面垂直安装,气缸安装座75的T形上平面上固设有第一气缸63,第一气缸63水平安装,第一气缸63的气缸杆朝第二上机架62方向,第一气缸63的气缸杆上固设有T型连接柱76,T型连接柱76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7,连接板77固定在平移固定板78朝向第一气缸63的一端,连接板77固定在平移固定板78的中间位置,使第一气缸63、T型连接柱76、连接板77和平移固定板78连为一个整体,当第一气缸63运动时,通过T型连接柱76和连接板77带动平移固定板78运动。

如图12、图14、图15所示,第二下机架61未安装第二上机架62的一端的上平面下固设有气缸固定块87,气缸固定块87固定安装在机架未安装第二上机架62的一端的上平面的中间位置,气缸固定块87为L形,气缸固定块87的一面与第二下机架61固定,另一面垂直与水平面且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64,第二气缸64水平安装,第二气缸64的气缸杆朝第二上机架62方向,第二气缸64的气缸杆上固设有气缸连接杆88,气缸连接杆88与过度板83固定连接,使第二气缸64能通过气缸连接杆88推动过度板83在第一直线导轨65上运动;过度板83上平面下还固设有第三气缸89,第三气缸89垂直安装,第三气缸89直接固定在过度板83上,第三气缸89的气缸杆与柱子安装板71固定连接,第三气缸89的气缸杆固定在柱子安装板71中间位置,使第三气缸89能带动柱子安装板71上下运动,柱子安装板71上下运动能带动限位柱72上下运动,起到限制调节轮进入过料槽100的数量;过料板70上挖设有过料挡板82安装孔,过料挡板82安装孔上用螺钉固定安装有过料挡板82,过料挡板82防止调节轮从过料槽100内跑出;过料板70上还挖设有保护板84安装孔,保护板84安装孔上用螺钉固定安装有保护板84,保护板84固定在顶料杆80上方,使保护板84能防止杂物掉入顶料杆80的活动区域内。

如图16所示,过料板70上挖设有过料槽100,过料槽100为倒“凸”字形,过料槽100尺寸比调节轮略大,使调节轮能能嵌在过料槽100内并沿着过料槽100前进,但不会出现左右跑偏的现象,过料槽100共设置十二个,过料槽100均匀设置在过料板70上,过料槽100上朝上的口子上开设有倒边,倒边增加了过料槽100的开口尺寸,倒边使调节轮进入过料槽100内更加顺利。

如图15所示,第二下机架61上固设有过度板限位开关86,过度板限位开关86固定在未安装第二上机架62一端的中间位置,过度板限位开关86与过度板83在同一水平面上,过度板限位开关86只固定一个,过度板限位开关86与过度板83配合,过度板限位开关86用于限制过度板83和第二气缸64的行程;过度板83上固设有固定板限位开关85,固定板限位开关85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限位开关85与过度板限位开关86安装在同一侧,固定板限位开关85与平移固定板78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板限位开关85与平移固定板78配合,每个固定板限位开关85对应一块平移固定板78,固定板限位开关85用于限制平移固定板78和第一气缸63的行程。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