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箱、与其配套使用的冰盒及保温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239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保温箱、与其配套使用的冰盒及保温箱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箱,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箱、与其配套使用的冰盒及保温箱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商的迅速兴起,冷链物流已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板块,在干线的冷链物流方面,其运营网络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已经得到了迅速补充。冰淇淋等冷藏食品消费量逐年增加,但在末端派送方面,目前尚无法有效的实现生鲜产品的全程冷运,导致化冻或托冷现象普遍,进而影响冰淇淋品质。因此,研发行之有效的冷链包装来解决全程冷链最后一公里的派送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然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保温箱内无冷媒固定位置,导致冷媒与产品处于混装状态。这种结构一方面可能引起冷媒对冰淇淋等需冷藏运输的物质产生挤压导致损坏;另一方面,混装状态下的冷媒也造成冷气在箱内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过冷过或过热,使托寄物变质损坏。

另外,由于保温箱内无冷媒固定位置,还存在冷媒用量使用不规范,导致温控时长不达标,也造成需冷藏运输的物质运输路途中变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方能够对冷媒进行固定,使得冷媒用量规范的保温箱。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箱,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配合的箱盖;

所述箱体的一对相平行的侧壁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冰盒固定结构;

并且,通过该冰盒固定结构能够共同对箱体各内表面上的冰盒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箱,由于设置有冰盒固定结构能够对位于箱体中各个内表面上的冰盒进行固定,因此冰盒不会对箱体的托寄物造成挤压,并且能够通过冰盒固定结构将冰盒在箱体内合理布置,使箱体内冷气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冷过或过热问题,从而避免托寄物变质损坏。另外,由于保温箱内有冷媒固定位置,使得冷媒用量规范,温控时长合适,也进一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温控时长不达标带来的托寄物变质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保温箱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保温箱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保温箱箱体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箱体内底面上设置了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箱体内各个面上均设置了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箱体内除了顶部的冰盒外,其余各个面上均设置了冰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冰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箱体内底面上冰盒由两个冰盒组合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箱体内底面上及未设置冰盒固定卡槽的侧壁内表面上的冰盒也由两个冰盒组合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箱体内除设置冰盒固定卡槽的一对侧壁内表面外其余面上的冰盒均由两个冰盒组合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顶部冰盒未示出);

图13为图11中去掉箱体后的冰盒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

1-箱体;

2-箱盖;

3、4-侧壁;

5-第一横槽;

6-第二横槽;

7-第一竖槽;

8-第二竖槽;

9-第一槽体;

10-第一台肩部;

11-第二台肩部;

21-凹槽;

12-凸台;

13-扣手槽;

14-标牌卡槽;

15、15a、15b、15c、15d、15e、15f-冰盒;

151-正凸台;

152a、152b-侧凸台;

15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箱,该保温箱包括箱体1和与所述箱体1配合的箱盖2;

所述箱体的一对相平行的侧壁3、4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冰盒固定结构;

并且,通过该冰盒固定结构能够共同对位于箱体1各内表面上的冰盒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的保温箱,由于设置有冰盒固定结构能够对位于箱体中各个内表面上的冰盒进行固定,因此冰盒不会对箱体1的托寄物造成挤压,并且能够通过冰盒固定结构将冰盒在箱体内合理布置,使箱体1内冷气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冷过或过热问题,从而避免托寄物变质损坏。另外,由于保温箱内有冷媒固定位置,使得冷媒用量规范,温控时长合适,也进一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温控时长不达标带来的托寄物变质问题。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冰盒固定结构为冰盒固定卡槽,通过所述冰盒固定卡槽能够方便的对冰盒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冰盒移位。

另外,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冰盒固定卡槽包括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6、第一竖槽7和第二竖槽8;

所述第一横槽5设置于箱体的一个侧壁3内表面上并且紧邻该侧壁3顶部设置,所述第二横槽6设置于同一侧壁3内表面上并且紧邻该侧壁3底部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横槽5和第二横槽6分别位于该侧壁3横向的中部;

所述第一竖槽7设置于同一侧壁3内表面上并且紧邻该侧壁3一端设置,所述第二竖槽8设置于同一侧壁3内表面上,并且紧邻该侧壁3另一端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竖槽7与第二竖槽8分别位于该侧壁3竖向的中部。

所述“分别位于该侧壁3横向的中部”指第一横槽5左端距离侧壁3左端的距离与第一横槽5右端距离侧壁3右端的距离相等,第二横槽6左端距离侧壁3左端的距离与第二横槽5右端距离侧壁3右端的距离相等。如此设置,可以对冰盒的中部进行固定,固定的更加稳固。

所述“分别位于该侧壁3竖向的中部”指第一竖槽7顶端距离侧壁3顶端的距离与第一竖槽7底端距离侧壁3底端的距离相等,第二竖槽8顶端距离侧壁3顶端的距离与第二竖槽8底端距离侧壁3底端的距离相等。如此设置,可以对冰盒的中部进行固定,固定的更加稳固。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6、第一竖槽7和第二竖槽8对设置于箱体1内的冰盒进行固定,固定时,只需要将冰盒上的与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6、第一竖槽7和第二竖槽8相对应位置设置成凸起,然后将凸起分别嵌入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6、第一竖槽7和第二竖槽8即可实现对冰盒的固定,具有固定方便的优点。

另外,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槽5及第二横槽6形状相同。

同理,所述第一竖槽7及第二竖槽8形状相同。

如此设置,一方面制造时更好制造,另外,在制造冰盒时,冰盒上的两个侧凸台也能制造成相同的形状,两个侧凸台中任何一个均能与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6、第一竖槽7和第二竖槽8相配合,具有冰盒固定方便的优点。

参见图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槽5向下延伸至与第二横槽6相通形成从上至下贯穿箱体侧壁一个内表面的第一槽体9,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槽体9即可对箱体1内的顶部的冰盒及底面上的冰盒进行固定,在制造箱体时,开设一个槽即可,具有制造方便的优点。

此外,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制造的方便,所述第一竖槽7和第二竖槽8均从箱体1的顶部延伸至箱体1的底部上表面;

以便在第一竖槽7与第一槽体9之间形成从箱体1的顶部延伸至箱体1的底部上表面的第一台肩部10,在第二竖槽8与第一槽体9之间形成从箱体1的顶部延伸至箱体1的底部上表面的第二台肩部11。

如此设置,可以使箱体1中使用的冰盒与第一槽体9相配合的凸起部位的两侧分别卡于第一台肩部10及第二台肩部11上,使得冰盒的固定更加稳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箱体1及箱盖2的材质均为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发泡聚丙烯)材质,由于EPP可降解,所以当保温箱淘汰后,可以对其降解,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影响。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箱盖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圈凹槽21,所述箱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凹槽21配合的凸台12。如此设置,在将箱盖2盖于箱体1上时,通过凸台12与凹槽21的严密配合,能够更好保证整个保温箱的密封性。

此外,还可以在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扣手槽13和/或标牌卡槽14。由于设置了扣手槽13,方便了箱体1的搬运,由于设置了标牌卡槽14方便了标牌的放置。

实施例2

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实施例1中的保温箱配合使用的冰盒15,所述冰盒15为扁平的长方体结构,其包括一对相平行的较大面和位于该对较大面之间的两对相平行的侧面,一对为第一侧面,另一对为第二侧面;

其中一个较大面设置有正凸台151;

其中一对第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分别向两侧凸出的侧凸台152a、152b,所述侧凸台152a、152b的形状能够与所述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6、第一竖槽7及第二竖槽8嵌合。

所述“较大面”指与冰盒15厚度方向相垂直的面,其面积大于侧面面积,所以称“较大面”。

上述的冰盒15,在使用时,当水平设置于箱体1内底面上时,能够通过侧凸台152a、152b与第二横槽6嵌合,当水平设置于箱体1顶部时,能够通过侧凸台152a、152b与第一横槽5嵌合,当冰盒15设置于箱体1侧壁内表面(未设置冰盒固定卡槽的侧壁内表面)并且未设置侧凸台152a、152b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侧朝下设置时,该冰盒15的侧凸台152a、152b与第一竖槽7或第二竖槽8嵌合,而设置于一对具有了冰盒固定卡槽的侧壁内表面的冰盒15卡于前述的四个冰盒之间即可实现固定。

此外,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等于第二侧面的长度与冰盒15厚度2倍的和。如此设置,箱体1内的冰盒在组合时可以组合成更加严密的结构。

通过上述的冰盒15,能够与实施例1中的保温箱很好的配合,在保温箱内形成严密的六面包围结构,使使用了该冰盒的保温箱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并且冰盒不会对箱体1内的托寄物造成挤压,能够通过冰盒固定结构将冰盒在箱体内合理布置,使箱体1内冷气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冷过或过热问题,从而避免托寄物变质损坏。另外,由于保温箱内有冷媒固定位置,使得冷媒用量使用不规范,温控时长合适,也进一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温控时长不达标带来的托寄物变质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凸台151位于所述较大面的中部,并且正凸台151边缘距离冰盒15侧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冰盒的厚度,以便在对冰盒进行组合时,设置于一对具有了冰盒固定卡槽的侧壁内表面的冰盒可以立于箱体1内底面上的冰盒的正凸台151外缘的冰盒上表面上。

另外,可选的,所述冰盒15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53,由于设置了通孔153一方便可以减小冰盒体积膨胀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提手位,方便拿取冰盒。

实施例3

参见图6至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箱组件,包括保温箱和设置于其内的冰盒15a、15b、15c、15d、15e、15f,所述冰盒15a、15b、15c、15d、15e、15f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冰盒15;

所述冰盒15a、15b、15c、15d、15e、15f通过冰盒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箱体1内。

所述箱体内部的六个内表面上均设置所述的冰盒,所述底面上的冰盒15a未设置正凸台151的较大面朝下设置,并且该冰盒的两个侧凸台152a、152b分别与其相邻的侧壁上的第二横槽6相嵌合;

所述一对相平行的侧壁内表面上的冰盒15b、15c未设置侧凸台152a、152b的一侧朝下设置于底部冰盒15a外侧,并且紧邻底部冰盒15a设置,且该冰盒15b、15c两侧的侧凸台152a、152b分别与和其相邻的箱体侧壁内表面上的第一竖槽7或第二竖槽8相嵌合;

所述另一对相平行的侧壁内表面上的冰盒15d、15e设置侧凸台152a、152b的一侧朝下设置于底部冰盒15a正凸台151外侧,并且紧邻正凸台151设置;

所述顶部冰盒15f设置有正凸台151的较大面朝下设置,并且两侧的侧凸台152a、152b的分别与其相邻侧壁上的第一横槽5或者第一槽体9相嵌合,以便所述六个冰盒15a、15b、15c、15d、15e、15f在箱体内形成密闭结构。

此外,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等于第二侧面的长度与冰盒15a厚度2倍的和。如此设置,箱体1内的冰盒15a、15b、15c、15d、15e、15f在组合时可以组合成更加严密的结构。

参见图10至图12,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箱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并且所述冰盒固定卡槽设置于箱体宽度方向的一对侧壁内表面上;

所述箱体内空腔的长度与冰盒宽度的2倍相等,所述箱体内空腔的宽度等于冰盒长度及冰盒厚度2倍的和。

所述箱体除宽度方向的内表面外的其它内表面上的冰盒由两个冰盒组合而成。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