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提升机和具有其的加料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81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垂直提升机和具有其的加料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垂直提升机和具有其的加料机组。



背景技术:

铜阳极板经电解后会形成残极板,为保证铜的回收率,所有残极板重新进行冶炼是必然的工艺流程。具体地,残极板随后经洗涤、打包成垛,再运输至火法车间重新进行冶炼。残极板电解后板面较薄,耳部较厚,厚度不均匀,并且打包带较为纤薄,运输过程中极易断裂,难以使残极垛维持一个规范的形状。因此,在由叉车或货车几经运输后,形状极为散乱,使得残极板的加料一直是有色工程界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为了解决残极板的投炉问题,在一些相关技术中,起重机利用吊包或船形加料器将残极垛从吹炼炉口投入,该方法对残极垛的形状、重量等并无严格要求,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业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加料,并且吹炼炉的频繁开闭对本就存在的低空污染更为不利。

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利用斜桥提升机向竖炉内加料,该方法除叉车向斜桥料斗内装入残极垛动作之外,其余动作均为自动运行,并且斜桥提升机结构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此方案需火法车间为残极垛熔料而单独安装竖炉,综合投资及占地较大。

还有一些相关技术中利用斜链板式残极加料机组经烟道口向吹炼炉内加料。链板输送机的链板上,焊接有90mm高的立板,立板用于放置物料,立板下形成的空间用于在叉车上料时,给叉子留置空间。叉车上料后,其余所有动作为自动运行。该方案的一个弊端在于,残极垛的不规则性,必须通过整形机对其进行整形,但链板上立板的存在,使得整形动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垂直提升机,所述垂直提升机放料操作方便,提升效果提高,方便后续整形以及投炉操作,并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垂直提升机的加料机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沿竖直方向延伸;提升架,所述提升架在初始装料位置和预定提升位置之间可上下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内,所述提升架具有用于放置待提升物的提升板,所述提升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贯通孔;装料台架,所述装料台架位于所述机架的下部,所述装料台架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支脚,每个所述支脚在所述提升架位于初始装料位置时一一对应地从多个所述贯通孔内向上伸出,以使待提升物支撑在多个所述支脚上且与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间隔开形成用于放置叉子的间隙;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提升架相连,以驱动所述提升架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方便放料操作,残极板不易发生移位,形状保持性好,提升效果提高,并且方便了后续整形以及投炉操作,高效解决了残极板的上料问题,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脚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脚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竖直杆,每个所述贯通孔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且与多个所述竖直杆一一对应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脚的至少上部的横截面面积从上到下递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递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升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轮组,每个所述导向轮组包括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的枢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设置,两个所述导向轮在所述提升架移动时在所述机架上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四个,四个所述导向轮组分别设在所述提升架的四个边角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八个且所述提升架的每个边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个导向轮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升架的左右两侧或/和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整形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组,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垂直提升机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提升架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提升架的前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提升架的右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装料台架的前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装料台架的右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装料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的提升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组的提升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料机组1000;残极板a;叉子b;

垂直提升机100;整形机构200;投料机构300;

机架10;提升架20;提升板21;贯通孔201;整形开口202;

装料台架30;支脚31;

传动机构40;导向轮组50;导向轮51;

整形机构200;整形操作头210;

初始装料位置I;预定提升位置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100,垂直提升机100可以对待提升物实现垂直提升,其中,待提升物可以有很多种,下面仅以待提升物为残极板a为例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100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100包括机架10、提升架20、装料台架30和传动机构40。机架10沿竖直方向延伸,提升架20在初始装料位置(例如,如图1中I所示的位置处)和预定提升位置(例如,如图1中Ⅱ所示的位置处)之间可上下活动地设在机架10内。传动机构40设在机架10上并且与提升架20相连,以驱动提升架20活动。提升架20具有提升板21,残极板a可以放置在提升板21上,以随提升板21提升。

提升板21上设有多个贯通孔201,每个贯通孔201分别贯通提升板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多个贯通孔201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装料台架30设在机架10的下部,装料台架30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支脚31,每个支脚31分别向上延伸并且与多个贯通孔201一一对应。在提升架20位于初始装料位置时,每个支脚31可以伸入对应的贯通孔201,并且支脚31的上端可向上超出提升板21的上表面,从而使残极板a可支撑在多个支脚31上。由此,残极板a的下表面可以与提升板21的上表面间隔开形成用于放置叉车的叉子b的间隙。

也就是说,当叉车的叉子b把残极板a往提升架20上放时,残极板a首先会与多个支脚31接触,而不会首先与提升板21接触,残极板a与提升板21之间会形成间隙,由于多个支脚31和多个贯通孔201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残极板a与提升板21之间形成的间隙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叉子b可以容易地伸入到该间隙内,如图9所示,当残极板a放置到位后,可以将叉子b从间隙内抽出,此时,残极板a可以支撑在多个支脚31上。由此,不仅方便进行放置操作,而且残极板a在放置过程中可以尽量保证原状。

同时,当装料完成后,传动机构40可以带动提升架20沿着机架10向上移动,此时,提升板21可以相对于装料台架30向上移动,多个贯通孔201相对于多个支脚31向上移动,当提升板21向上移动至一定高度时,多个贯通孔201可以与多个支脚31脱离,即多个支脚31不再穿设在贯通孔201内,此时,支撑在多个支脚31上的残极板a可以稳定地支撑在提升板21上,如图10所示。并且在之后的提升过程中,残极板a可以一直支撑在提升板21上。由此,可以保证残极板a在提升过程中可以基本保持原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100,通过在提升架20上设置具有贯通孔201的提升板21并在装料台架30上设置可以插设在贯通孔201内的支脚31,残极板a可以直接放置在支脚31上,使残极板a与提升板21之间可以形成用于放置叉子b的间隙,方便放料操作,同时,支脚31和贯通孔201在提升架20的提升过程中可以逐渐脱离配合,残极板a可以相对下降至与提升板21接触,并在后续提升过程中稳固地支撑在提升板21上并一起移动至预定提升高度,残极板a不易发生移位,形状保持性好,提升效果提高,并且方便了后续整形以及投炉操作,高效解决了残极板a的上料问题,实用性强,结构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参照图7至图9所示,每个支脚3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直板。也就是说,每个支脚31形成为平板,平板同时沿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由此,可以提高支脚31和残极板a的支撑面积和支撑位置,残极板a可以较稳固地支撑在支脚31上,不易发生歪斜,较好地维持残极板a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每个与支脚31对应的贯通孔201将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

当然,支脚31的形状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还可以是其它能够支撑残极板a的结构,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支脚31包括多个竖直杆,多个竖直杆沿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此时,装料台架30上可以形成大致类似矩阵排列的竖直杆,与之对应地,提升板21上可以设有类似矩阵排列的多个通孔,在提升架20位于初始装料位置时,每个竖直杆可以向上伸出对应的通孔,残极板a在上料时也可以较稳固地支撑在支脚31上,并且残极板a与提升板21之间也可以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以便于叉子b的伸入。

对于竖直杆的纵截面不做特殊限制,可以为圆形、多变形、十字形或星型等形状,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另外,竖直杆和竖直杆的支撑面积可以根据上料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如图7和图9所示,每个竖直板的上部的横截面积可从上到下递增。也就是说,每个竖直板的上部可形成为变截面板。由此,不仅方便竖直板向贯通孔201内插入而且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可以保证竖直板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竖直板不仅限于上部形成变截面板,竖直板整体也可以形成为尺寸变化的变截面板,即竖直板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递增。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提到的每个支脚31包括竖直杆的结构中,竖直杆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形成为变径杆,例如,竖直杆的上部的横截面积可以从上到下递增,或者竖直杆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均呈递增趋势。

如图9所示,每个贯通孔201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递增。由此,贯通孔201的上部开口相对较小,下部开口相对较大,不仅方便支脚31的插入,而且可以保证提升板21对残极板a的支撑效果,减少异物掉入贯通孔201内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当支脚31插设在贯通孔201内时,支脚31可以不与贯通孔201的内壁面接触,由此,可以避免提升板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与支脚31摩擦,提升更顺畅。

较优选地,提升架20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轮组50,每个导向轮组50包括两个导向轮51,参照图3至图6所示,两个导向轮51的枢转轴线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设置。也就是说,导向轮组50包括两个正交布置的导向轮51,两个导向轮51在提升架20移动时可支撑在机架10上滚动。由此,在提升架20移动的过程中,提升架20在前后左右方向上没有大幅度的晃动,可使提升架20及其上的物料在提升以及下降过程中保持平稳,且有利于支脚31准确地插入贯通孔201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轮组50可包括八个,其中四个导向轮组50一一对应设在提升架20的四个边角处并且邻近提升架20的上端设置,其中另四个导向轮51一一对应设在提升架20的四个边角处且邻近提升架20的下端设置。也就是说,导向轮组50包括八个,提升架20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四个导向轮组50,在提升架20的四个边角中,每个边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个导向轮组50。由此,提升架20的上部和下部均可以通过导向轮组50支撑在机架10上移动,移动更平稳、顺畅且可靠,更有利于支脚31准确地插入贯通孔201内。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优选方案中的一种,导向轮组50的数量不限于八个,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导向轮组50可包括四个,在提升架20的四个边角中,每个边角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轮组50,此时,提升架20的四个边角也可以通过导向轮组50支撑在机架10上移动,提升效果较好。

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6、图11以及图12所示,提升架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整形开口202,整形机构200的整形操作头210可以穿过整形开口202,与提升板21上的残极板a止抵,以对残极板a进行整形,实现了提升过程中的整形。可以理解的是,整形开口202不仅限于设在提升架20的左右两侧,例如,还可以设置在提升架20的前后两侧,此时也可以实现对残极板a的整形。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提升架20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整形开口202,以对残极板a实现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整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组10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100的整形机构200以及投料机构300等。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提升机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组1000提升效果提高,上料性能好,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组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