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导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05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导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LED线路板的分离导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LED线路板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作,操作人员人工将LED线路板放入各个处理设备的进料口,这样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分离导正机,结构简单,机械操作代理人工手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分离导正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滚筒输送机构、板料导正机构;所述滚筒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马达、输送滚筒、输送链条,所述输送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撑机构连接于机架上;所述输送马达与输送链条相连接,所述输送链条与输送滚筒相连接并带动输送滚筒传送;所述板料导正机构包括导正滑杆、导正片、导正马达以及导正皮带,所述导正马达与导正皮带相连接;所述导正滑杆固定于两个支撑机构之间,并位于输送滚筒下方位置;所述导正片套设于导正滑杆上,且导正片与导正皮带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支撑滑杆、滚筒连接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滑杆固定设置于支撑件上,且支撑滑杆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滚筒连接件上开设有滚筒安装孔,且滚筒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滑块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一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两个支撑机构之间;所述横梁下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控制支撑机构前后位移;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轴与被动轮相连接,且被动轮上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与横梁之间设置有传动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感应片,所述感应片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输送滚筒下方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筒输送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阻挡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链条外设置有保护外罩,所述导正马达设置于保护外罩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外罩上设置有控制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机械操作代理人工手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分离导正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滚筒输送机构、板料导正机构;所述滚筒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马达2、输送滚筒3、输送链条(由于已经安装于构件内,故图中并未示出),所述输送滚筒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撑机构5连接于机架上;所述输送马达2与输送链条相连接,所述输送链条与输送滚筒3相连接并带动输送滚筒3传送;所述板料导正机构包括导正滑杆6、导正片7、导正马达(由于已经安装于构件内,故图中并未示出)以及导正皮带(由于已经安装于构件内,故图中并未示出),所述导正马达与导正皮带相连接;所述导正滑杆6固定于两个支撑机构5之间,并位于输送滚筒3下方位置;所述导正片7套设于导正滑杆6上,且导正片7与导正皮带相连接。

本发明优选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件51、支撑滑杆52、滚筒连接件53,所述支撑件51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支撑滑杆52固定设置于支撑件51上,且支撑滑杆52上套设有滑块54;所述滚筒连接件53上开设有滚筒安装孔(由于已经安装有构件,故图中并未示出),且滚筒连接件53固定连接于滑块54上;还包括有一横梁55,所述横梁55设置于两个支撑机构5之间;所述横梁55下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控制支撑机构5前后位移;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56,所述传动电机56的传动轴与被动轮57相连接,且被动轮57上套设有传动皮带58;所述传动皮带58与横梁55之间设置有传动件59。实施时,将输送滚筒3安装于在滚筒安装孔内,传动机构控制支撑机构5前后位移,从而控制输送滚筒3的进料端31与出料端32位置。

本发明优选还包括感应片10,所述感应片10通过固定件11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输送滚筒3下方位置,用于感应输送的LED线路板的位置。

本发明优选所述滚筒输送机构的出料端32设置有阻挡块12,可以手动调节,控制LED线路板的输出位置。

本发明优选所述输送链条外设置有保护外罩4,所述导正马达设置于保护外罩4内,防尘及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优选所述保护外罩4上设置有控制按钮8,用于控制及调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