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10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一定长度的电缆情况,为了方便运输、搬运电缆并方便电缆的后续使用,有必要将电缆缠绕成卷。现有技术中多使用手工缠绕,如果电缆长度比较长或是数量比较多,人工的将电缆盘绕成卷比较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内容是,解决人工将电缆盘绕成卷时比较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强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的电缆绕缆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绕缆装置,该电缆绕缆装置包括:电缆导向机构、防跳机构、固定架、驱动装置、转盘机构、电控箱;所述固定架上方固接驱动机构、电缆导向机构、电控箱;所述防跳机构固接于电缆导向机构上;所述转盘机构固接于驱动装置上。

电缆导向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导向轴承、防跳机构;所述直线导轨固接于固定架上;导向轴承与直线导轨连接;防跳机构底架支撑固接于导向轴承,可沿直线导轨往复运动。

防跳机构包括防跳底架、横防跳轮、竖防跳轮、防跳管、手柄;所述防跳底架固接于电缆导向机构导向轴承上;所述横防跳轮固接于防跳底架上,横防跳轮可以转动;所述竖防跳轮固接于防跳底架上,竖防跳轮可以转动;手柄固接于防跳底架上,用于推动防跳机构在直线导轨上往复运动。

转盘机构包括转盘焊件、转盘轴、四爪导轨、手抓杆、挡板焊件;所述转盘焊件固接于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上;转盘轴固接于转盘焊件上;四爪导轨套在转盘轴上,四爪导轨可沿转盘轴往复运动;所述手抓杆与四爪导轨连接,手抓杆可绕四爪导轨转动;所述挡板组件与转盘焊件和手抓杆连接,挡板组件可随手抓杆的转动而伸缩。

驱动装置与电控箱固接于固定架上,通过电路连接,电控箱可以控制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电缆绕缆装置能够实现半自动化缠绕电缆,且缠绕电缆的速度可以通过电控箱调节,更适用于多种规格的电缆绕缆。电缆在绕缆时,不需要单独的卷筒,当电缆绕缆完成时,方便电缆的卸下,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1、电缆导向机构;2、防跳机构;3、固定架;4、驱动装置;5、转盘装置;6、电控箱;1-1、直线导轨;1-2、导向轴承;2-1、防跳底架;2-2、横防跳轮;2-3、竖防跳轮;2-4、防跳管;2-5、手柄;4-1、转盘焊件;4-2、转盘轴;4-3、四爪导轨;4-4、手抓杆;4-5、挡板焊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电缆导向机构1包括:1-1、直线导轨;1-2、导向轴承;2、防跳机构。

防跳机构2包括: 2-1、防跳底架;2-2、横防跳轮;2-3、竖防跳轮;2-4、防跳管;2-5、手柄。

转盘机构4包括:4-1、转盘焊件;4-2、转盘轴;4-3、四爪导轨;4-4、手抓杆;4-5、挡板焊件。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整体外观设计形式。

如图2、图3所示,电缆导向机构1中的直线导轨1-1,驱动装置4,电控箱6均通过螺栓链接固定在固定架3上;横防跳轮2-2,竖防跳轮2-3,防跳管2-4,手柄2-5均通过螺栓链接固定在防跳底架2-1上,且横防跳轮与竖防跳轮均能自由转动,当电缆从中穿过时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防跳机构2通过螺钉与导向轴承1-2链接,使得防跳机构2能沿着直线导轨1-1进行往复运动;转盘焊件4-1通过平键与驱动装置4连接,转盘轴4-2通过平键与销轴与转盘焊件4-1链接,四爪导轨4-3套在转盘轴4-2上,四爪导轨4-3可沿着转盘轴4-2做直线往复运动,手抓杆4-4通过螺栓与四爪导轨4-3上的爪链接,挡板焊件4-5通过螺栓一端与手抓杆4-4链接,另一端与转盘焊件4-1链接,从而实现通过搬动手抓杆4-4而使得四爪导轨4-3沿着转盘轴4-2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功能;当工作人员截取完一定长度的电缆后,将电缆的一端从防跳机构2穿过,进入转盘机构4,将电缆的一端从转盘焊件4-1的穿缆孔传出约50mm,通过搬动手抓杆4-5使得四爪导轨4-3沿着转盘轴4-2向着远离转盘焊件4-1的方向运动到最远端,通过操控电控箱6控制驱动装置5的运转,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防跳装置2上的手柄2-5,可实现防跳装置2在电缆导向装置1上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电缆在转盘机构4上的挡板焊件4-5上的均匀缠绕,当电缆缠绕完成后,控制电控箱6停止驱动装置5的运转,通过搬动手抓杆4-5使得四爪导轨4-3沿着转盘轴4-2向着靠近转盘焊件4-1的方向运动到最近端,此时转盘装置4的外端直径要小于其内端直径,电缆可以直接从转盘装置上取下,可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绕缆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率。

以上所示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